1957 年 10 月 4 日,发生了一件轰动世界的大事: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 1 号。
仅一个月后,苏联又成功发射了斯普特尼克 2 号。将小狗莱卡送入太空。
苏联向世界宣布,人类进入太空时代。
这是世界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苏联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震惊了许多人。
有一个人,也受到极大的鼓舞,他写下了自己的心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科学将以极快的速度发展……我现在完全了解,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具优越性,因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党一面会按照需要去组织和培养科学技术队伍,一面会给予这支科学队伍最有效的支持和最好的武器。共产党领导下的科技队伍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世界上将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这支队伍向征服宇宙、支配宇宙的理想前进!”
这是一个在西方发达国家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科学家,在被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先科技所震撼之后,对社会主义制度由衷信服,随之激发出的为自己祖国干同等大事的雄心壮志。
可他还不知道,他也将成为那支征服宇宙、支配宇宙队伍中的一分子。
更巧的是,这位年轻的科学家,就在 1957 年 10 月,从海外学成回到祖国的怀抱,来到了首都北京。和他一起的还有十二位海外归来的赤子,正在等待国家的分配。
这个青年科学家,就是姚桐斌。
当时,有好几个单位向姚桐斌发出邀请。
时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李薰,知道姚桐斌回国后,和他取得联系,邀请他北上沈阳,到他们所去工作。
李薰十分爱惜人才。早在英国的时候就认识姚桐斌,对他的学识和人品都非常认可和欣赏。李薰告诉姚桐斌,到他的单位工作,一定大有可为,能实现科学报国的理想,因为位于沈阳的金属研究所是当时中国研究力量最强、设备最全、专业最多的一个研究单位。
清华大学教授李恒德也找到姚桐斌,请他去清华大学任教。
李恒德是一位留美回来的教授。他在美国留学时,是留美学生进步组织“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的负责人之一,他和姚桐斌一直有书信往来,交流学习和工作情况。
此外,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也向姚桐斌发出邀请,认为姚桐斌在金属物理化学性能方面的研究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他到钢铁学院铸造专业任教再合适不过……
但有位元帅看中了姚桐斌,点名要他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
这个人就是聂荣臻。
第五研究院,一个很神秘又严格保密的单位。
姚桐斌和亲属们都闻所未闻。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由于我国经济十分落后,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也相当薄弱。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发展我国以导弹、原子弹为代表的尖端技术。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中央军委会议,还专门听取不久前回国的火箭专家钱学森博士关于在我国发展导弹的规划和设想。党中央果断作出发展导弹技术的决策,指出了我国国防科学技术的主攻方向,对我国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956 年 10 月 8 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
钱学森被任命为第五研究院的院长。(1955 年 10 月,在中国政府严正交涉下,钱学森冲破重重困扰,从美国返回到祖国。)
两年后,即 1958 年,腊月初七,青年科学家姚桐斌冒着严寒,热血沸腾地离开坐落在前门外一个胡同里的专家局招待所,前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报到(简称五院)。
就是这一天,姚桐斌第一次见到比他早回国的钱学森。
钱学森竟然和姚桐斌一样,都身着蓝布棉衣,头戴蓝布棉帽。
两人见面,相视一笑。
没有问候,也没有握一握手。
按说,初次见面双方都该说点什么,只是这意味深长的相视一笑,可能意会胜于言语吧。
或许还有别的什么因素,比如心情。
当时,钱学森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呢?
新中国成立后,人才奇缺。
大学毕业生少之又少,导弹火箭方面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而导弹是一种尖端武器,它的研制需要科学家、设计师和工程师。
后来,专门的研究机构成立了,也争取到了“苏联老大哥”的援助,但这个事业仍然举步维艰。
它缺的东西太多,其中缺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才。
搞导弹研究,还需要技术和设备,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真正需要的是人才,没有人才,一切都无从谈起。
这一情况,当时聂荣臻和钱学森在创建的初期就预见到了。
钱学森万分焦急,甚至感到有些茫然,表示:“既没有研究工具,也没有研究设备……真是觉得作科学研究寸步难行,简直急死人……我不知道在艰苦的环境中奋斗、找出路,怎样白手起家。”(张纯如:《钱学森传》)。
钱学森几乎以质问的口气,对导弹管理局的局长钟夫翔说:“导弹研究到底还干不干?搞不搞?要搞,就应该尽快调人,不能再拖了!”
钱学森又专门向聂荣臻元帅提出了导弹研制的最低人才需求,并用恳求的口吻说:“这是起码的开展工作的人员。没有这样一批人,我国的导弹研制计划就会全盘落空,我请求中央和军委下定决心,抓紧调集人员。”
聂荣臻心里也是万分焦急。他根据钱学森的意见,给周恩来总理和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写了报告,阐明了五院现有的科技力量是非常薄弱的,半数的研究室仅有一人,无法展开研究工作,对完成上述任务是非常困难的……必须于今年调集正、副研究员和助理研究员 156 名才能正常进行工作。
作为一位年轻的冶金学博士和材料专家,姚桐斌将在自己所熟悉的领域挑起大梁,贡献自己的才华,也将开启为中国航天事业献身的职业生涯!
钱学森和姚桐斌心里都知道,见面时的相视一笑,意会胜于言语。
也在这一笑里,包含了彼此的信任和共同的期待。
姚桐斌果然也没有辜负信任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