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接受这个任务的当天,我就后悔了。

姚桐斌,这个名字我不熟悉,是第一次听说。

是我孤陋寡闻吗?

我又去问几个朋友,他们也说不知道。

于是,我又去问我的一位老领导。

“姚桐斌可太难写了……”老领导说:“国家公认的 23 位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两个人很难写,其中一位就是姚桐斌。”

为什么难写?

难就难在他为人低调,又英年早逝,他是火箭材料专家,对我国早期的“两弹一星”事业贡献极大,但知道这一点的人却又少之又少。有关他生平的文字资料更是屈指可数。即使有几本薄册子,所提供的信息也都像是他的个人生平年谱,很难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

这让我犯难,也激起了我接受这一挑战的勇气。

于是,一次次在台灯下直到黎明时,我经常悄悄地站在这位航天科技界令人景仰,却在其他方面默默无闻的科学家面前。

我静静地观察他、了解他、思考他,不放过可以找到的每一个细节。虽然直到此刻,我仍然不能说他的形象在我心目中已经是完整的,但我知道,这形象已经变得越来越清晰了。

毛主席曾以“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的话赞美过他人。而我认为,这段话用在姚桐斌身上同样合适。

关于姚桐斌,网络上对他的介绍是这样的:

姚桐斌(1922.09.03—1968.06.08),“两弹一星”元勋,他是中国优秀的航天材料、火箭材料及工艺技术专家,中国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的奠基者。1968年被“革命群众”以“反动学术权威”的名义暴打致死,时年 46 岁。

看到这,我的心里“咯噔”一下,很痛,仿佛自己受到了棒击,感觉在流血,不禁发问:这样一个优秀鲜活的生命,为什么会在 46 岁戛然而止?

接下来,更让我震惊的是,他不是因病,也不是因其他的意外去世的,而是被人打死的。在这么一个重要的科学家身上发生过一桩凶案,引起我强烈的探究欲望。

暴徒是何人?谁给他们的胆量?难道他们之间有着什么冤仇?暴徒们为什么要对一个埋头科研的工作者下如此狠手?

所有的问号,都成了一个个疑团,没人能回答,致使我迟迟下不了笔。有些问题就像雾一样飘在我眼前,无论你眼睛睁多大,都无法透过现象看本质。我感觉很无助。

直到动笔前,关于姚桐斌的人和事,我仍未完全梳理清楚。而交稿的时间,一天天在逼近。这时的我,别无选择,只能打开电脑,让自己沉静下来。

随键盘敲击,那段尘封且让我困扰的往事,渐渐从键盘上浮现出来,而姚桐斌的形象,也开始变得清晰了…… kzXZfR2alGbryf2quo6E0/+Qoz75oZfIi0f5TOXpfkatzpn0GDvZS/Qia4k7Ppd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