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如何定义客户成功

没法量化,就没法增长。

从内部视角及客户视角充分理解客户成功工作后,我们还需要给客户成功一个明确的公式定义,对客户成功进一步剖析。制定公式后,再进行量化,根据量化的维度落地到团队管理中,驱动团队做增长。

1.2.1 客户成功是什么

1.客户成功方程式

前面提到了客户成功的价值,以及客户成功在SaaS企业内部视角及客户视角下的不同意义,那么客户成功到底是什么?有人说客户成功是帮助客户拿到业务结果,有人说客户成功是帮助客户在产品上成功,还有人说客户成功是让重视产品和服务的商家成功。

笔者觉得这些都很有道理,也很认同,但是知道了这些,然后呢?怎么通过客户成功去驱动业务增长?怎么去落地这些听起来非常正确的话?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过:“如果你不能衡量,那么你就不能有效增长。”所以还是得去量化客户成功的定义,然后才能在业务当中去做落地和增长。

那么有没有一个公式能够准确定义客户成功呢?Gainsight首席客户官阿什温·温德雅南桑一语道破天机,给出了客户成功几乎完美的方程式:

客户成功=客户成果(CO)+客户体验(CX)

这个客户成功方程式是他在《客户成功经理职业发展指南》一书中提出来的,笔者非常认同,其中:

● 客户成果(Customer Outcomes,CO)是指客户通过SaaS厂商的产品和服务所获得的实际价值,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业务成果。

● 客户体验(Customer Experience,CX)是指客户在获得这个成果的过程中和SaaS厂商所有的互动体验。

如果将客户和SaaS厂商的合作比作一次打车经历,那么是否准时准点、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就是客户成果,而路途中是否颠簸、车内环境好坏、司机态度如何、路途风景情况就是客户体验。

司机如果要做好客户成功工作,既要准时准点、安全抵达目的地,又要给乘客提供良好的乘坐体验,同时通过主动邀约或者其他方式让客户给好评,这样司机才能在平台上获得一次不错的评价。

客户成果的概念非常接近 北极星指标 的含义,即评估是否给客户创造了价值及创造了多少价值,这是客户续费的基础,客户体验再好,只要没有拿到商业成果,就很难续费。反而客户体验不理想,但是获得了客户成果,客户可能“边骂边用”,然后续费。

所以如果说客户成果和客户体验之间一定要定一个比例的话,笔者的建议是8∶2,KA客户的这一比例最高为7∶3。

客户成功=客户成果(80%)+客户体验(20%)

根据这个方程式,如何设计客户的健康分?即如何评估一个客户是否健康?未来是否会继续留存?阿什温·温德雅南桑给出的方案是,按照客户成果健康分和客户体验健康分分别设计。

客户健康分=客户成果健康分(80%)+客户体验健康分(20%)

客户成果健康分可以借鉴北极星指标来设计,客户体验健康分涉及的方面就比较多了,包括客户总体满意度(CAST)或客户推荐意愿(NPS)、客户增购情况、产品决策人客情维系情况、客户需求满足情况等维度。

2.客户成功方程式组合

客户成果和客户体验需要结合在一起,才能够获得客户成功,如果只有其中的一个,结果就不是最优的。为了更好地体现两者的关系,笔者借鉴《客户成功经理职业发展指南》一书中的模型,设计了一个关系图,如图1-5所示。

图1-5 客户体验和客户成果的关系

客户成功的最优结果是第1象限,客户成果和客户体验都最大化,客户不仅能够续费,还有可能产生增购和转介绍,这类客户是我们的“忠诚客户”,需要好好维护。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第2象限的客户,这类客户可能整体的体验不错,对于SaaS厂商的服务满意度也较高,但这类客户由于没有获得业务成果,大概率是不会续费的。因此针对这类客户的判断需要谨慎,不能错位地归为健康客户。

第3象限的客户是比较常见的客户类型,客户获得了客户成果,但是整体的体验不佳,客户会续费,但是很难有增购和转介绍,也就是大部分边骂边续费的客户。

第4象限的客户就是比较糟糕的客户了,客户成果和客户体验都不佳,这类客户基本上就流失掉了,而且有可能会给产品口碑带来不好的影响。

3.客户成功方程式的设计需要和商业结果结合

客户成功方程式的设计需要结合SaaS企业内部视角和客户视角。

客户获得了业务上的成功,并取得了较好的体验,而SaaS企业最终是要盈利的,因此客户成功方程式需要和客户续约、增购、转介绍等指标形成强关联,即帮助客户达成客户成功方程式,SaaS企业的续费、增购及转介绍也大概率会成功。

所以我们在做客户健康分设计的时候,需要和续约率等核心指标关联分析,确保通过提升客户健康分,就能够提升续约率等核心指标。

1.2.2 如何量化客户成果健康分

如前所示,客户成果(CO)是指客户通过SaaS厂商的产品和服务所获得的实际价值,客户成果健康分是指通过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客户获得成果的状态,分值越高,客户获得情况越好。

客户成果健康分非常接近北极星指标的概念,所以笔者一般就直接用北极星指标来代替客户成果健康分的计算。北极星指标(North Star Metric,NSM)又叫OMTM,即One Metric That Matters,也就是唯一重要的指标。之所以叫北极星指标,是因为这个指标一旦确立,就像北极星一样高高闪耀在天空中,指引着全公司上上下下向着同一个方向迈进。北极星指标有几个重要的设立标准:

● 能够反映客户从产品获得的核心价值。

● 能够反映客户的活跃程度。

● 能够预测公司在往好还是坏的方向发展。

● 直观、简单、可拆解、易理解。

● 是先导指标,而非滞后指标,可操作。

通过北极星指标的设立标准,我们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到,北极星指标核心反映的是产品价值的量化结果,即代表公司给客户提供的产品价值是什么,如何量化这一个结果,并持续提升。

所以北极星指标完全可以作为客户成果健康分的落地选择,而且北极星指标有一套相对完整的设计及衡量方法,这样就省去了我们从零设计客户成果健康分。北极星指标的设计一般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核心功能使用情况

核心功能指能够反映客户是否获得产品核心价值的功能。比如,IM软件核心价值是沟通交流,那么可以考虑将消息发送数作为衡量指标;CRM软件核心价值是做客户的管理及翻动,那么可以考虑将销售人员的跟进记录填写数作为衡量指标。

2.深度功能使用情况

除了核心功能外,其他功能的使用情况也需要考虑进来,这能够反映客户获得产品价值的多少,比如IM软件除了提供直接的沟通交流功能,可能还提供了新闻资讯、文档传输等功能,这些功能的使用情况也可以反映客户获得的业务成果。

3.上述功能的活跃使用账号比例

当客户在整个部门内或者整个公司推广使用SaaS产品时,可能就涉及不同角色的账号,每个账号的使用情况不太一样。例如,老板看得更多的是数据仪表盘和业绩详情,业务操作人员看得更多的是具体的业务操作,财务人员可能只用其中一部分核算的功能。所以针对不同角色需要考虑不同的价值获得衡量标准,然后通过一定的公式来综合判断整体健康分数据。

北极星指标的设计相对比较复杂,需要严谨的计算及推演逻辑,这部分会在本书第4章做详细的讲解。

1.2.3 如何量化客户体验健康分

关于客户体验,我们通常关注客户服务的体验,而容易忽视产品的体验。

客户和产品的互动是最多的,产品体验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客户整体的体验。因此笔者认为 客户体验需要包括服务体验和产品体验 两部分。客户体验健康分的量化难度要比客户成果健康分的量化难度更大,因为客户体验本身就是比较感性的。

1.服务体验

从服务体验来看,主要包括及时响应、及时解决和超预期的服务这三部分,如图1-6所示。

图1-6 服务体验分层

1)及时响应

首先是及时响应,不论是B端还是C端客户,遇到问题时最需要的是能够较为方便地提出问题,并且得到及时的响应。

能找到人、有人回应,是一种最基础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我提问题的时候,我知道你在听,在帮我处理。而多久回复就是衡量这种安全感和信任感的重要尺度,更多介绍见6.2.1节。

2)及时解决

其次是及时解决,光响应还没有用,最终要解决客户的问题,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秒回也是没用的。不同问题类型,对解决的时效性要求不一样,一般来讲,时效性要求从高到低依次为故障类问题→操作类问题→需求类问题。详见6.2.1节。

3)超预期的服务

最后是超预期的服务,就是能够给到客户一些surprise(惊喜)。服务体验是客户和SaaS厂商互动而产生的,从互动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主动服务和被动服务,详细介绍见6.2.1节。

除了图1-6所示的三层服务体验内容之外,客户转介绍推荐情况、客户干系人变动情况也可以考虑作为健康分的评估维度。

2.产品体验

对比人工服务而言,产品是客户日常接触和使用最多的,产品的体验比服务的体验更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极致体验的产品是不需要人工服务的,产品体验主要包括 产品稳定性、产品易用性 两部分。这两部分相对较难收集客户的评分信息,可能从客诉的角度来评估是一个可选项,根据产品质量客诉来判断这部分的得分。

更多介绍见6.2.2节。

总结1.2.2节和1.2.3节的内容,通过客户成果健康分和客户体验健康分,我们可以设置一个比例关系来得出总体健康分的数据。以某工具型SaaS健康分为例(如图1-7所示),北极星指标(月度排课点名占比)反馈核心功能价值的获得情况,得分占比70%;客户满意度、转介绍及增购、客户干系人维护情况共同构成客户体验健康分,得分占比30%。

图1-7 某SaaS产品健康分案例 pVv4C7oXnW+N2UioyzUqOVQ2uD0SjWClizh+jjwmukmgnJ0HESA+tDvC2lZzwyG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