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记者也要学点文学

2005年3月7日

新闻反映人的活动,文学滋润人的心灵,二者共同指向人,都要求有感染力。同样的人和事,有的作品写得荡气回肠,有的作品则写得寡淡无味。也许记者自己受了感动,但他笔不应心,缺乏功力。记者也应该学点文学,特别是文学经典不能漏。

中外新闻史上的名家,都是文笔优美,才华横溢。1945年抗战胜利,别人写的都是政论,乔冠华给《新华日报》写的文章标题是《天亮了》,文章引用杜甫的诗句,声情并茂地写出了普天同庆的欢欣。穆青的文笔具有感人至深的穿透力,他写焦裕禄在大雪天访贫问苦,一位老大爷问焦裕禄是谁?焦裕禄说:“我是您的儿子。”如果没有好的文笔,这样的细节就会被忽略,这种细节的描写,就是文学的功力。穆青的《月夜寒箫——记长春城外中秋夜》一文写国民党守军被我军围困,箫声四起,国民党士兵跑过来不少,恰如当年的垓下之围。短短七八百字,写得感人。

中国人很早就发现“文”的作用,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以此理解新闻写作,就是要把逻辑与文采很好地结合起来。长期以来,新闻界有一种不重视文学修养的习俗,新闻学院很少开文学课程。

这有三个方面的历史原因:一是宋明理学重质轻文,只求“词达”,对文学采取鄙薄的态度;二是清末的西学东渐时期,崇尚实务与科学,只务实而不务虚;三是解放区的新闻工作长期处于战争环境之中,重视政治性、思想性和战斗性,只要写清楚就可以了,这一传统后来成为我国新闻界的主流意识。西方也有人把文学与新闻对立起来,不重视文笔对反映事实的影响。现在,很多新闻作品缺少灵动的感悟,行文僵化。

这里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强调文学性,就会伤害新闻真实性;二是认为文学笔法只适用于新闻特写,不能用于新闻评论等其他新闻体裁。实际上,问题并不那么绝对,新闻真实性主要是反对“合理想象”和任意拔高,借鉴文学主要是指谋篇布局、刻画细节和语言个性,而不是虚构或把新闻当小说来写。“唐宋八大家”的评论使人动心,梁启超的笔端常带感情。毛泽东文采风流,他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结尾处写中国革命高潮,“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把理论与文采结合得如此完美,完全是一种诗化了的语言,充满激情,这是何等气魄!所以,记者要有点激情,要了解人和人的心灵。新闻语言不是豪言壮语,必须扣人心弦;恰如白居易的“大弦嘈嘈”与“小弦切切”,轻描淡写也感人。

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提出了“可信、可读、可亲”口号,使新闻文体有了一些变化,但随后的“反右倾”批判了这个口号。“文革”时期,“新闻八股文”登峰造极。“拨乱反正”以后,新闻界有所改进,特别是内容方面宽松许多,但要真正做到“三贴近”并不容易。改变这一局面,既要有新闻改革的整体推动,也需要记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尝试。现在,一些重要的变化正在出现,很多领导人也开始重视辞章,这在过去往往被认为是耍笔杆子、舞文弄墨。实际上,能给人留下记忆的文章,还是需要有文采的。 Pfn6hlXz3Pf+xwu91O/X/2Xe9sXcWkvgcFeosGEB97BIoqMHu44DfZ3yNpFIH/R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