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新闻中的文化

提高记者的学养

1997年

去年,我在报社内外几次会议上都提出新闻工作要“提高学养”的问题,许多同志都很感兴趣。

我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首先是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新闻工作者要打好“五个根底”,特别是强调了学习各种知识的问题,要求新闻工作者提高各方面知识的修养。这一点十分重要。其次,我观察到有些记者工作不能说不艰苦,作风不能说不深入,写作不能说不勤奋,但是为什么写不出更多深入人心、震撼人心的作品?我觉得这里有个学养不够的问题。

所谓“学养”,是一个人各方面知识造诣、思想水平、生活阅历、品德修养的综合反映。邹韬奋、范长江、邓拓、穆青等新闻界前辈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家,绝不只是因为他们有很丰富的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有丰富的“学养”。拿穆青同志来说,他不仅有丰富的新闻实践,还擅长摄影、诗词、散文、书法等,这各方面的修养,都体现在新闻作品的“成色”上。所以在他的摄影作品展览开幕时,我说了一番话,大意是:政治家的思想素质和艺术家的美学修养,在穆青同志的作品中得到比较完美的统一。作为一个政治家,他赋予自己的作品以一种深邃的思想内涵;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又赋予自己的作品一种优美的诗情画意。我认为,这种境界应当是我们记者追求的目标。陆放翁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完全适用于新闻工作。

在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学习、吸收的东西实在太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多少新闻知识需要我们掌握?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又有多少新知识需要我们掌握?“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就不止是个“耻”的问题,而是寸步难行的问题。记者应是目光四射的,所以不能吃单一的维生素,而应该吃复合维生素,吃五谷杂粮,才能长成一副好体魄。因此我提出记者的“戏路子”要宽,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甚至科学、艺术等都要有所涉猎,有综合的修养。

文学修养对记者也特别重要。当年我们当编辑记者,规定必看的文学作品很多,现在似乎读文学作品的越来越少,语言表达也越来越枯燥无味,说明我们缺乏形象思维。我不是说要把新闻报道当小说来写。而是说你把报道要写得有声有色,喜闻乐见,必须有文学的修养,精品就包括了这个要求。江总书记的讲话里还讲到了“辞章”,多年来我们不提倡、不讲究这个了,结果“文采”、“文笔”变成了一种贬义词,写什么都是那几个词儿颠来倒去地重复组合,怎么能有感染人的力量?

还要懂一点艺术。这不是为了点缀门面,而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宣传艺术。艺术追求的是和谐、协调,最讲究对立的统一。拿绘画来说,主要是掌握大与小、强与弱、虚与实、深与浅、远与近、生与熟、疏与密、浓与淡、干与湿等等的对立统一关系。懂一点艺术,有利于我们在新闻报道中掌握好适当的“度”。

总而言之,各类学科都是互相渗透的,多学一点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多出精品也会有很大好处。 3IF5wNK6NgtSHk42pAQ3pDpw+gDoKoWR+ciO6HlBfsCR08ogSlbqiYeaYoPk52m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