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一点粗浅体会

2009年

教育部的各位领导、新闻传播教育界的各位同仁:

这次教育部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新闻教育经验交流会议,集中讨论和探索如何开展、推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新闻学专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高新闻人才的培养质量问题,这是抓住了全国新闻传播教育界当前最关注的问题,意义十分重大。这里,我想结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四年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实践,谈一点粗浅的体会和感受,和同志们一起探讨和切磋。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2002年成立的。当时的背景是,全国高校已经出现一个创办新闻传播院系的小高潮,据当年的统计,全国的新闻院系已由几十家发展到四百多家(现在已达八百多家)。在这样一个形势下,清华大学作为全国知名的高校,它办的新闻传播学院有什么优势、什么特色?能不能够办得高出一筹?学院领导班子经过反复研究,提出一个办学思想,叫做“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但是,“素质”究竟应该突出什么素质?“实践”应该强调什么实践?“主流”的概念是什么?“高手”的标准是什么?当时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晰。对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培养新闻人才究竟应该抓住什么主要矛盾、关键环节的认识,应该说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后才形成的。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接着,中宣部、教育部要求新闻院校要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课堂。同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了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要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这让我们的思想豁然开朗,我们的“十六字”办学思想也有了主导方向,明确了我们强调的“素质为本”,首先是思想政治素质,不是本本主义,也不是实用主义,是教会学生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导新闻工作的实践。我们强调的“培养高手”,首先是要培养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起来的政治强、业务精的新闻与传播人才。

在这中间,发生了一件对我们触动很大的事情:2005年春节期间,我院大二的学生李强利用寒假完成了一份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也就是后来大家非常熟悉的《乡村八记》。这份报告中学生认真的调查精神和翔实的写作风格给了我们教师很大的启发。温家宝总理看了这篇《乡村八记》之后,复信说:“《乡村八记》是一篇有内容、有建议的农村调查,记事真切、细致、生动,读后让人了解到农村的一些真实情况,给人以启示。一位二年级的大学生如此关心农村,实属难得。从事新闻事业,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在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作文章。”

温总理的来信对全院师生是极大的鼓舞;李强同学的调研报告,也给我们很大启发。它使我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非高不可攀、神秘莫测,它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就在我们每一次社会实践之中。经过领导班子研究,决定以此为契机,旗帜鲜明地提出从2005年秋季学期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两门课程,作为一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到目前,已经坚持了四年,四个学期。

这四年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不断认识、再认识的过程。如果以阶段划分,大致上可分为三个时期:(一)作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有没有必要专门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并作为全院的必修课?(二)从师资力量看,具备不具备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条件?(三)从学生的思想状况看,能不能接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简而言之,是:学院是否必要,条件是否具备,学生能否接受。四年实践的结果证明,只要从实际出发,指导思想明确,态度坚定,举措得当,这些难点都是可以解决的。

下面,我想就四个方面汇报一下我们四年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状况,请领导和同志们指教。

第一个问题:学院有没有专门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的必要?开始,部分师生对这个问题存在一些疑虑。一种是认为马克思本人对新闻并没有系统的论述,更谈不到“新闻观”。有的学生还查阅了马克思著作,说除了《法兰西内战》涉及新闻自由问题外,再没有专门的权威论著。另一种是担心专门设立这样一门课程,很容易混同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而缺乏学术性,难以吸引学习的兴趣。再一种是顾虑这门课程会禁锢、束缚学生的思维,使之陷于教条主义,不利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有的同学听说要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调侃地说:“好恐怖呀!”我们研究了这些情况,认为在近些年随着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作为主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在被一些人边缘化的情况下,出现这些担心和误解,并不奇怪,而且更说明了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能够用入情入理、容易被接受与理解的方式和语言与同学交流,解惑释疑。比如有的同学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提法提出质疑,我们是这样解释的:所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新闻现象、处理新闻事件、指导新闻实践,就像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婚姻观、幸福观等,并不是马克思本人自封的,都是后人提炼、概括出来的。这样一解释,同学们的思想就通了。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讲为什么说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新闻教育,新闻工作者为什么必须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系统知识和修养等,就比较顺理成章了。

第二个问题:学院具不具备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课的条件?这里的“条件”,主要指师资力量。应该说,我们学院的师资力量是比较雄厚的,有些教师还有过系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经历,或具备比较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两门课本来是不成问题的。但是,为了整合各方面的人才资源,使这门课程讲得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我们主要采取校外名家讲授、师生互动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四年来,课程邀请过包括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杨正泉、原中国外文局局长林戊荪、新华社著名记者张严平、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赵月枝教授等在内的我国新闻主管部门领导、国内外媒体界、学术界的名师、名记者共计40多人次。每周五晚上在梯形教室听名师名家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讲座,已经成为全体本科生、研究生的一种精神享受。

学生们除了上课之外,还要完成自我学习的过程。为此学院专门组织教师编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五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拓展读本》等一系列教材和参考读物。内容主要包括学院和兄弟学校的老师,特别是新闻传播界诸多大家高手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思考和实践体会,内容涉及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理论溯源、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现实命题,等等。在研究生的课堂,他们针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若干实践命题进行专题报告;而在清华大学提供的网络学堂上,学生们也同样开展了热烈、丰富的讨论。

第三个问题:学生愿意不愿意接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必须承认,随着社会信息的极大丰富和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条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强,自我意识也比较强,甚至还会有些逆反心理。我们教育工作者,本身也在做一种舆论引导工作。在课程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有这样的压力,这门课程如果开设不当,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在开课之前,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愿望进行了调查,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方法。学院经过研究认为,这样的课程既要旗帜鲜明,又要引人入胜;既要努力贴近国情民生、贴近新闻实际、贴近学生的所思所想,又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正式开课后,同学们的态度让我们对新时期的年轻人有了一份信任感。他们带着问题来,敢于提出问题,也善于回答问题,他们对灵活新颖、面对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学习热情。我们感到意外的是,在他们的小结中,普遍感到“出乎意料”,甚至感到“惊喜”,“每一次我都怀着好奇和期待的心情来到课堂,每一堂结束我都感到心里的空白被某些沉甸甸的东西填补了,有崇拜也有感动,被震撼也被鼓励”;“如同发现一片宝藏,启发我用和以前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审视与新闻相关的一些现象、一些疑惑”;这门课程“把我带进了一个新天地”,并引导自己“开始走向‘主流’”,促使自己“达到一种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拿得稳的素质状态”;“最重要的是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自己的主心骨”,而且切实地感受到“它不是空洞的、教条的,而是鲜活的、有灵魂的;它不是玄虚的,而是实在的;它不是远离我们的,而是每时每刻我们都能触摸到的”……

四年来,这门课程也积累了一份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反馈材料。我们请每一位同学在学期结束的时候,都实事求是地写一份课程小结,不计入成绩,但是要体现心声。2006年毕业的一名硕士生许海燕,在她的课程小结中写道,之前她也总认为新闻人的工作就是揭露黑暗、曝光事实,但是现在她知道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待中国的具体实践问题,这种时候“最怕的就是一个乱字”,在社会这个大天平上,一旦失衡,摔倒的将是13亿人民。因此“请老师不要低估青年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能力”。这说明恰恰是学生的认识提高,让全院的教师有了一个受教育的机会,也可以说是完成了一个很好的教学相长的过程。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中,学生是愿意学习的。或者说不是学生愿意不愿意接受,而是教育者愿意不愿意教,愿不愿意提高的问题。这一代年轻人的信息量大,思想活跃,但同样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引,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帮助,让他们从一张白纸变成一页好书。

第四个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水平?在今天我国社会中,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指导思想,能否为更广大的年轻人所接受,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教育不能走形式,走过场,也不能脱离实际,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因此,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能否脚踏实地、提高水平就非常关键了。

而对于新闻传播专业来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为重要。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和养成中,学院通过6年的尝试和总结,深刻认识到只有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认识社会,了解国情,熟悉民情,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为此,学院在教育教学中十分注重实践,为本科生安排了暑期社会实践和课程专业实践两个必修环节,并通过党团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寒假及双休日更多地主动参与实践。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年级的暑假,我们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到中国的农村参加社会实践。目的是希望他们到社会舞台去,到中国最基层的地方去,更准确地了解中国国情,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验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这样的教育带动下,不少同学以李强为榜样,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我院每年都组织社会实践分队下地方,前往老、少、边、穷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到2008年为止,我院在四川省黑水县、黑龙江珍宝岛地区、山西得胜堡、河北省定县等十余个县市开展了五十多次教学环节的实践和社会实践。通过实践,学生不但比较充分地了解了国情,而且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对农村经济、农村教育、城市农民工、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稳定等关系国家发展大计的课题,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和认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选择党和人民关心的问题进行重点调研,包括《首都大学生“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接受和评价》、《建设和谐城市文化,实现农民工与市民文化生活“齐步走”——首都农民工的媒体接触情况》等多份调查报告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

第五个问题:解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长期命题。从目前的教学效果来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得到了来自三方面的支持和鼓励。一方面是受教育者,也就是学生们的肯定。从教学评估来看,研究生的教学评估成绩在全校同类课程的前15%,本科学生的网络课堂点击率在全校上千门课程中排名第三。同学们在课堂上热烈的讨论和独到的见解都让我们觉得教学有收获,也感到欣慰。

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工作得到中央领导、中宣部与教育部等领导部门的关注、关心与指导。中宣部、教育部于2006年和2007年两度发文,调研我院的教育工作,并向全国兄弟院校推广交流。教育部周济部长于2008年6月底到我院视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设的情况;新闻出版署署长柳斌杰于2008年7月份视察我院,针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及学科建设做重要讲话。

而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得到了社会和新闻单位的肯定。在“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指导方针下,学院为中央和地方的主流媒体、各级政府的重要部门培养、造就和输送了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建院六年以来,毕业生去主流媒体和相关国家机关工作的比例逐年上升,由2002年以前的20%,2003年上升为60%,2004、2005年为70%,2006、2007年都近80%。2008年春季学期我院党委书记王健华带队,对《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回访,了解毕业生的情况。很多媒体反映我们的学生“对路子,思想端正,工作能力强”。《人民日报》主要领导充分肯定了我院毕业生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同志在今年上半年中央宣传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还特别对我院的毕业生提出表扬。

当然,对于一门只有四年时间的课程,对于一个建院只有八年时间的新闻传播学院来说,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树立明确的教育方针和教学形式,仅仅只完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第一步。我们依然面对一些新问题,一些能力上的不足需要弥补。

首先是教育者本身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水平需要提高。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不断地学习是前进的动力,教育者本身也是一个不断有受教育需要的群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更是如此。只有具备高超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教育者,才能教育出一批有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优质人才。其次,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中,我们要逐步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理论体系。过去的四年,我们的师生通过研讨、讲座、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从同学们的反馈来看,他们仍然不满足,需要进一步完成理论自洽工作。这同时也给我们今后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随着新闻传播教育和新闻实践的多样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面对许多新的实践命题。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时,对党的新闻宣传理论提出了重大的创新。我们要按照他的讲话精神,坚持“五个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解在新的历史时期,媒介技术变革、舆论形态变化所产生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在这方面,我们仅仅只做了初步的工作,我们希望在今后进一步得到中央指导和兄弟院校共同探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思路与方法,让这一门重要课程在全国的新闻教育事业中开花结果。

谢谢大家。 nVr0shY8jojD7SMnPzPtKcB6uxkTIebjCPxS5jDt0GOW6FnAXAe1MZzdHmZVQgu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