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编者前言

本文集主要辑录了当代著名新闻人、新闻教育家范敬宜先生担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以后直到他去世之前,他有关新闻教育方面的讲话、短文和个人专访,共41篇。文章大多写于2002-2010年间,最晚一篇是2010年7月20日,范院长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3个多月后,本以为还能与新一届学生见面的范敬宜院长,一病未起、与世长辞。

本文集将范敬宜院长有关新闻教育的相关文献,分成三个大部分:新闻教育思想、清华大学的新闻教育、访谈录,此外还收有包括温家宝总理关于新闻教育给范敬宜院长的亲笔回信,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清华大学新闻教育的调查报告和相关文件等附录。最后,文集还收录了几篇学者和学生对于范敬宜院长新闻教育理念、教育实践的追忆和研究文章。

范敬宜院长关于新闻教育的论述,尽管许多都与这期间他担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的经历有关,但是其价值远远超出对一个学校、一个学院的指导意义。这一点,不仅得到了新闻教育领域的公认;也得到了中央领导、社会各界、媒体负责人和许多从业人员的尊重和肯定。范敬宜院长对于新闻人才培养的方向、路径、方式,都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观点并亲身实践了这些新闻教育理念。他广博的文化修养、坎坷的人生经历、丰富的新闻经验、杰出的政治智慧和睿智的生活态度,使他的新闻教育思想不仅高瞻远瞩、博大深邃,而且求真务实、循循善诱,对于新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同时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也具有实际的引领和教育作用。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从无到有、从初创学科到一流学科的发展过程,以及一届一届在他的直接和间接指导和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新闻专业毕业生,则是他所言传身教的新闻教育思想的结晶。

范敬宜院长提出“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新闻教育理念,并根据人才培养和新闻发展的实际,多次阐释他对“面向主流”的理解。他认为,所谓面向主流,不仅意味着面向主流的新闻工作岗位,更重要的是,要面向主流的社会需求、面向主流的价值观念、面向主流的发展方向。实际上,这是他对包括清华新闻学生在内的所有新闻人的新闻价值观、社会责任、历史担当的一种要求。没有这种面向主流的社会责任感,新闻人就会缺乏新闻人的灵魂。面向主流,学生不仅要能够上大舞台干大事业,而且也要善于在小舞台干大事业。面向主流,在某种意义上,与范敬宜院长常常引用的其先祖范仲淹所谓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有着内在的联系。

范敬宜院长在清华大学亲自主持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课程,他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他多次在课堂上、讲话中,以自己改革开放初期的几篇报道为例子,特别是他当年在《辽宁日报》发表的成名作《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等新闻报道,说明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的道理,引导同学们不要只看到眼前这一小块地方,要有世界眼光,更要关注960万平方公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他常常用各种生动的新闻实例,为同学们讲解1986年他在《经济日报》任总编辑时提出的新闻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实事求是构成了范敬宜院长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正是在他的指导和影响下,清华学生大多自觉利用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以及寒暑假返家的机会,主动去接触、观察、了解、调查、研究中国社会的底层、中国百姓的生活。2005年,当时大二的学生李强利用假期完成的调查报告《乡村八记》,作为一个范例,得到了范敬宜院长的高度评价,他不仅认真阅读、批改,而且将报告呈送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中央有关部门。温家宝总理在给范敬宜院长的亲笔回信中肯定了学生所写的调查报告,同时对清华新闻专业的实践教育表示赞赏,并提出“从事新闻事业,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在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说话、用心作文章。”后来,范敬宜院长常常引用这段话作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在许多全国新闻和新闻教育的重要会议及重要活动中,这段话和李强的农村调查实例也常常被引用。范敬宜院长的新闻教育思想和实践,成为了中国新闻教育界的共同财富。

范敬宜院长在清华大学除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评论”课以外,还开设新生研讨课“新闻中的文化”。范敬宜院长一直强调功夫在诗外,而文化则是新闻人的诗外之功。范敬宜院长本人博学多才,著名红学家冯其庸称其为“诗书画一体,情文韵三绝”。虽然范敬宜院长一向自谦,但是他却认同“新闻人本身就是文化人……应该是有社会责任感、有学问、有道德、有能力的文化人。”所以,在课堂上,范敬宜院长为学生讲诗书琴画、儒墨道释,说物艺相通、天人合一,分享“一囊诗梦一囊书,锐气纵横未见输”的悲喜人生。他告诫同学们,文化修养、文化积累、文化底蕴犹如五谷杂粮,只有广泛吸收才能健康成长。他在文章中提到,生命之树长青,文脉之源永恒,文化品质是媒体的灵魂。如同中国新闻史上那些杰出的新闻大家章太炎、梁启超、张季鸾、瞿秋白、邹韬奋等人往往都是杰出的文化人一样,范敬宜院长自己也精通诗书琴画,博览中外群书,更重要的是他将知识化为修养,成就了一代杰出报人的风范。其学养,成为新闻人的楷模;其才情,成为青年人之向往。许多清华内外的学生,都喜欢称呼范院长为“范爷爷”,这种称呼表达的不仅是对老者的尊敬,更是一种高山仰止的热爱。2007年,范院长在学院毕业典礼上,以“远离浮躁,追求文化”作为对毕业同学的赠言,至今还是学生们所牢记的谆谆教诲。

范敬宜院长,常常谦逊地说自己不是学问家,也不是理论家,没有什么理论体系和系统表述,更多的是用自己的经历、经验、观察和思考,来看新闻、说新闻、教新闻。正是这种特殊身份,使范院长的新闻教育循循善诱、水到渠成。范院长自己总结教学说,“放下架子,先当学生,陪着他们一起成长,了解他们的现实思想状况,了解他们困惑的来源,然后结合自己几十年的新闻实践和人生经历,试着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对他们说点新鲜话”。正是这种姿态,使许多年轻的学生与他成为了忘年交。无论课堂内外,他都是一个兢兢业业的教师,认真批作业、耐心与学生谈心,主动给学生打电话帮助解决思想问题,亲笔给学生写信解答人生疑惑。在范敬宜院长去世之后,许多学生回忆起与范院长之间点点滴滴的交往细节,都发自肺腑、感人至深。

范敬宜院长的新闻教育,既来自自己的学养、学识,也来自其个人经历和亲身实践,血肉丰满,学用结合、自成体系。面向主流是他提出的新闻人才培养的努力方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他提出的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实践教学是他坚持的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而文化素养则是他提倡的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这种新闻教育思想的完整性,既是范敬宜院长对自己新闻实践的深刻总结,也是其对中国特色新闻教育的全面思考。他常常说,新闻教育不能脱离中国实际、媒体实际、新闻工作实际,要尽量避免培养被媒体认为不合格、需要重新回炉的残次品。他也常常自豪地告诉别人,清华新闻毕业生到工作岗位以后能够很快适应媒体的要求,说明我们的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许多方面,范敬宜院长的新闻思想以及他在清华大学的新闻教育实践,不仅体现为清华新闻教育的成果,而且也体现在对中国新闻教育的示范作用中。

本文集所辑录的范敬宜院长的文章,大多来自范院长的手稿,个别根据讲话录音整理。除必要的几处技术处理以外,没有修改和加工。范敬宜院长对自己的文字要求极其严格,从本书几篇他的手稿影印件中,读者可以看到他的严谨。范敬宜院长生病前后,多次表示要对这些文稿亲自修订,但没想到病魔缠身,竟然未能如愿。

文集收集整理的具体工作,主要由在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的刘宪阁博士负责,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肖红缨、青年教师曹书乐博士等,也都做了大量资料收集、出版联络等方面的工作。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毕业于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纪海虹女士,更是夜以继日地细心编辑,保证了本书的顺利出版。

这本文集,不仅是范敬宜院长新闻教育思想的汇集,也是范敬宜新闻教育思想遗产的传播。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馆内,摆放着学院第一届本科生给范敬宜院长立的胸像,胸像的基座上刻着范敬宜院长“如果有来生,还是做记者”的名言。这本书,将与范院长这句名言一起,引领无数新闻学子的成长,也会为中国新闻教育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启示。

尹鸿
2011年11月13日 写于范敬宜院长逝世一周年 q3f44raf4iFGLqmRrVdy2tvLu2qvfJ9P9zaGb8rTX6/QaOczBXoiWH+JiqguH5u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