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序
讲述文物故事,赓续历史文脉

1921年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了以彩陶为特征的仰韶文化,从而成为中国考古开始的标志。此前,我们按照《史记》可以把中国的历史上推到距今约4000年的大禹治水,往前是三皇五帝的传说时代,再往前是女娲造人的神话时代。人类到底从何而来?始于何时?中华民族的历史始于何时?三皇五帝的传说可信吗?这种种问题困扰着我们。100多年来,中国四代考古人风餐露宿,用了不多的人力和财力,构建起了中国大地百万年的人类发展史和一万年的中华文化史,以及5000年的国家文明史。

考古学使书中的历史和传说,成为博物馆中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如殷墟甲骨文和商代墓葬的发现,证明了司马迁于1000多年后在《史记》中记载的商朝是完全真实可信的。这是中国考古学所特有的视角与出发点,它以一种伟大的原动力推动着考古人和史学界去不断地追索,沿着这样的路不仅建立了物质文化层面的夏、商、周,而且往下一直到明、清,往上追溯到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各地区的文化谱系,以及100多万年以来中华大地上的人类发展史。

博物馆作为收藏、保护、展示、宣传人类文化和自然遗存的重要场所,沉淀着民族的文化精华。近年来,随着免费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及展览内容的精彩升级,博物馆日益融入大众生活,成为热门“打卡地”,也逐渐成为青少年朋友的“第二课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文化教育作用。

但是由于时空的限制,大众能亲赴博物馆参观的仍在少数;而且由于一些藏品的唯一性,众多珍贵艺术品分散在不同的收藏机构,普通观众要想遍览这些文化艺术的精华几乎不可能。

浙江摄影出版社推出的“书架上的博物馆”丛书,邀请文博界、收藏界专家撰稿,以通俗平易的语言,讲述博物馆馆藏文物故事和某一专题方面的相关知识,配以大量精彩图片,组成一套有图有真相、有趣有“细料”的“纸上博物馆”图书,既可免除去博物馆参观的行脚之苦,又有专家学者“导览”“解说”,实在是一套善莫大焉的“善”本好书!

博物馆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博物馆不仅是青少年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重要场所,更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历史课堂。博物馆丰富的资源,对塑造青少年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和开放视野,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书架上的博物馆”丛书以青少年读者为中心,围绕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扎根中华文化的沃土,追踪最新考古成果,揭示国宝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表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将为赓续中华文脉注入固本培元、立心铸魂的思想力量。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 bKM7uKZ4b7jnO5PDiSjAZTsHo6DBN2A1DTPGzLtyyKlIIauLIjukiSLZe0xoPVH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