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甑[zèng]

馨香出釜甑。

1.“甑”字古文怎么写

甑是形声字,左边的“曾”表示读音,右边的“瓦”表示这类器物最初用陶制成。石鼓文中“甑”写作 ,乍看有些复杂,但拆开来看就能轻松理解它的含义:上部是“曾”字,代表锅和锅盖;下部是“鬲”字,代表储水容器;左右两条弯曲的线条代表水加热产生的蒸气。整个字表示的就是蒸煮食物的场景。

“甑”原本写作“曾”,同样也表达了它作为蒸食器具的用途。甲骨文中写作 ,字的下部并非是“田”。“田”字本应为圆形,写作 ,而“曾”字中 为方形,其实代表的是甑底部的蒸箅。上面 代表冒出的蒸汽。两周时期金文中,在 的基础上,下面又增加了煮水的蒸锅形象,写作 等。

小篆“曾”的字形与金文一脉相承,虽略有变化,但造字原理仍在,写作 ,已经接近于现代写法。后来,由于“曾”字有多种引申意义,为了表示区别,在“曾”的右边增加了一个形旁“瓦”,专指炊具“甑”,写作

2.字源于物——“甑”是什么样的器物

既然“甑”字的字形表现了“甑”这类器物用来蒸食的用途,那么实物“甑”长什么样子呢?

对于甑的形制,《周礼》中有这样的记载:“甑实二鬴[fǔ](即“釜”),厚半寸,脣(即“唇”,指甑口的边缘)寸,七穿。”“七穿”是指甑的底部有七个孔。简单来说就是两个釜上下叠放,上面底部有七个开孔的就是甑。目前,考古出土的甑与文献记载基本吻合,都是底部开孔的盛[chéng]器。只是底部孔数不一,有的是单孔,有的是五孔,也有的超过七孔。而实际甑上半部的形制较文献记载更加丰富,不仅有釜形,还有盆形、钵形、罐形等多种造型。

陶甑(考古线图)

灰陶甑 新石器时代

现藏洛阳博物馆

铜甑 西汉时期

现藏桐乡市博物馆

印纹硬陶甑 春秋时期

现藏长兴太湖博物馆

3.透物见史——“甑”的搭配与使用

《说文解字注》中对“甑”的解释是:“甑所以炊蒸米为饭者,其底七穿,故必以箅蔽甑底,而加米于上,而餴[fēn](就是蒸)之,而馏(就是加热)之。”可见,甑是一种底部有孔(称为“箅”[bì]),利用高温蒸气,将稻米蒸成米饭的器具,功能类似于现在的蒸屉。

在“蒸”这种烹饪方式出现之前,人类饮食主要靠的是炙[zhì](烤)和煮。甑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将谷物放入其中,再将甑放在鬲、釜等盛水的器物上面,水蒸气穿过甑底的小孔,将食物蒸熟,而不再需要像用鬲煮食物时的不停搅动。

甑的材质随着时间发展而不断改变。在新石器时代人们用的主要都是陶甑,商周时期出现铜甑,铁器出现后又有了铁甑,再后来又有了木质或竹质的甑。

铜甑(上部)汉代

现藏吴文化博物馆

铜甑(上部)秦代

现藏荆州博物馆

4.一字一物——“好”汽柱铜甑形器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一件青铜汽柱甑形器,形似大盆,两侧有把手,口沿上有一周凹槽,应为放置器盖的接缝槽,时代为商代晚期。器物外壁还铸有鸟纹、夔[kuí](近似龙的神兽)纹等精美纹饰。但有别于其他甑的构造,这件器物底部用汽柱代替了篦孔,在目前出土的铜甑类器物中仅此一件。

这件甑形器内部中央铸有一个中空透底的圆柱,柱头为立体的花蕾,花蕾表面有四个柳叶形的气孔。使用时,甑内盛食物,将其放在盛水的鬲或釜上,加热待水沸腾后,蒸汽可通过中空的圆柱和柱头气孔进入甑内;由于甑上加有严密的盖,能阻止蒸汽外泄,集聚的热量可以把甑内的食物蒸熟,又能保存汤汁,与今天的汽锅相似,被称为“最早的汽蒸铜锅”。再加上内壁有铭文“好”字,因此被命名为“好”汽柱铜甑形器。

“好”汽柱铜甑形器 商代

现藏河南博物院 a2rbDfA5RNGo+71yq7hVyK1Cl39Qq0Hu20xTLwSfaslVxjzpFSD3F0ZZwIotcWe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