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也是观象台|
1987年,考古队在瑶山的一片红土中发现了一座祭坛和墓葬复合遗址。这一基岩风化而成的自然红色,正适合作为一处举行重要仪式的庄严场所。
瑶山遗址
我们如今依然能看到高台顶部为修整山体而垒石包边的拐角,整齐,结实。高台以下尤其是西部和南部,也有多道为了加固堆土和框定范围的石坎堆砌。最西部的石坎与高台顶部面高差达5米,最南部的石坎与高台顶部面高差约3米,整体呈漫坡状。
高台顶部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回”字形灰土方框,也就是“祭坛”,而这些灰土,是从山外有意搬运来的。红土正好位于方框中心,方框外的山体用黄土加以修正,三重土色分明,转角方正,布局规整,显然经过精心设计。
高上加高的设计,显然是有意识的。建坛的地点选择在山顶,如果仅仅是为了避潮防湿,不需要在山顶上再建土坛。此地,应该有通向上天之意。考古学家认为,这类土坛,是以祭天礼地为主要用途的祭坛。
瑶山祭坛垒石包边的拐角 阮锡芬摄
瑶山祭坛复原图
瑶山没有那么简单。在这座祭坛废弃之后,或者这座祭坛就是专门配合高等级墓地而设,反正,这里变成了专门埋葬高级贵族的又一王的墓地,发现了13座良渚文化高等级贵族大墓,南北两行,规范严谨的葬仪系统已经呈现出鲜明的等级制度和观念信仰。
瑶山遗址营建示意图 方向明绘
在C位,人们发现了王的女人——良渚王后的墓葬,瑶山11号墓。 (260)
关于墓葬与祭坛的关系,有一种观点认为两者是复合的,即建立祭坛既是为了祭祀,同时也是为了埋墓,这些埋葬在祭坛上的墓主人,同时也是被祭祀的对象。从祭坛和墓葬的迹象分析,刘斌认为祭坛本是一种专门的祭祀场所,当祭坛原初设计的使用功能被废弃以后,才被作为一块圣地,而成为巫师和首领们的墓地,并且在作为墓地之前,还应该有一次覆土加高的过程。既然祭坛原初另有实际的功用,那又是用来做怎样的祭祀的呢?
刘斌在这里进行了两年的实地观测,发现冬至、夏至日时,日出日落的方位与祭坛的四角所指方位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如果将灰土框移位,则会因为山脉的遮挡而无法在同样的角度观测到日出日落。
这是一个史前的观象台。良渚人在这里进行庄严的仪式,也观测天象。良渚文明的农业成就,也与早期良渚人的历法实践息息相关。
反山有没有祭坛?王明达说,有。但这是一个失误,要承认,要检讨。反山土台顶面有一处遗迹,1986年由于发掘中的失误而被挖去。整个遗迹主要呈暗红色,祭坛的南缘被M22、M23的北端所打破。土很杂,比别的土要坚硬。当时画出线后,牟永抗说:这是“汉武帝”!
失误发生在6月份,将它作为大墓而分别在T4和T6下挖,后来,因为剔不出墓壁,只能停止,没有墓号,取消继续发掘。9月打掉隔梁确认22号墓、23号墓时才认识到挖错了,这两个墓是打破祭坛的,跟瑶山祭坛的结构是相似的,但当作墓来清理了。王明达说,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但错误要承认,引以为戒。现在把这类土台看作“祭坛”,这挖掉的暗红色硬面就是整个祭坛的中心遗迹,是祭坛的有机组成部分,可惜当时的现场未正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