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巳,余流落長安,寓刑部郎中王公諱琬者家 [1] 。同寓人常熟孝廉趙貴璞 [2] ,字再白,傾蓋相知 [3] ,西林相公門下士也 [4] ,欲薦余見西林,有尼之者 [5] ,因而中止。未幾,王公出守興化,余傫然無歸 [6] ,趙以寒士而留余仍住王公舊屋,供其饔飧,彼此倡和。趙詩才清警,《過仙霞嶺》云:“萬竹掃天青欲雨,一峰受月白成霜。”其曾祖某,生天啟間,《題天聖閣》云:“天在閣中看世亂,民從地上作人難。”
[1]丁巳:這裏指乾隆二年(1737)。長安:都城的通稱。王琬:一作王畹,字滋田,號復齋。清江蘇句容人。由貢生銓授雲南府同知。官至刑部安徽司郎中。[2]趙貴璞:趙森(1707—1756),初名貴璞,字再白。清江蘇昭文(今常熟)人。雍正十三年舉人。乾隆九年授内閣中書。有《蔚子詩集》《大隱集》《俟秋吟稿》等。[3]傾蓋:車上的傘蓋靠在一起,借指初次相逢或訂交。[4]西林:鄂爾泰,見卷一·一注[7]。[5]尼:阻止。[6]傫(léi)然:頽喪貌。無歸:無所歸宿。
丙子九月,余患暑瘧。早飲吕醫藥,至日昳 [1] ,忽嘔逆,頭眩不止。家慈抱余起坐 [2] ,覺血氣自胸僨起,性命在呼吸間。忽有同徵友趙藜村來訪 [3] ,家人以疾辭,曰:“我解醫理。”乃延入,診脉看方,笑曰:“容易。”命速買石膏,加他藥投之。余甫飲一勺,如以千鈞之石,將腸胃壓下,血氣全消。未半盂,沉沉睡去,顙上微汗,朦朧中聞家慈唶曰 [4] :“豈非仙丹乎?”睡須臾醒,君猶在坐,問:“思西瓜否?”曰:“想甚。”即命買瓜,曰:“憑君儘量,我去矣。”食片許,如醍醐灌頂 [5] ,頭目爲輕,晚便食粥。次日來,曰:“君所患者,陽明經瘧也。吕醫誤爲太陽經,以升麻、羌活二味升提之,將君妄血逆流而上。惟白虎湯可治,然亦危矣!”未幾,君歸,余送行詩云:“活我自知緣有舊,離君轉恐病難消。”先生亦見贈云:“同試明光人有幾,一時公幹鬢先斑 [6] 。”
藜村《雞鳴埭訪友》云 [7] :“佳辰結良覿,言采北山杜 [8] 。雞鳴古埭存,登臨渾漫與。蕭梁此化城,貽爲初地祖 [9] 。六龍行幸過,金碧現如許。欲辨六朝蹤,風亂塔鈴語。江南山色佳,玄武湖澄澈。豁開几盎間,秀出庭木末 [10] 。延陵敦夙尚,藉以紓藴結 [11] 。山能使人澹,湖能使人闊。聊共發嘯吟,無爲慕禪悦。”趙名寧静,江西南豐人。
[1]日昳(dié):太陽偏西或日落。[2]家慈:對人稱自己的母親。[3]同徵友:同時應徵科舉者。趙藜村:趙寧静(1706—?),字方白,號藜村。清江西南豐人。乾隆元年薦舉博學鴻詞。充三禮館纂修。有《詩經解義》《行簏偶存詩卷》。[4]唶(jiè):歎息。[5]醍(tí)醐(hú)灌頂:醍醐,從酥酪中提製出的油。用它灌人之頂,佛教喻以智慧灌輸於人,使人徹悟。這裏喻清凉舒適。[6]明光:漢明光殿名的省稱,後泛指宫殿。公幹:劉楨(?—217),字公幹。三國魏人。建安七子之一。此代指袁枚。[7]雞鳴埭:南京地名,在玄武湖畔。[8]良覿(dí):歡聚。杜:香草名。[9]蕭梁:即南朝梁。因梁朝皇室姓蕭,故史稱蕭梁。梁武帝在雞鳴埭興建同泰寺,與宫城相對,使這裏成爲佛教勝地。化城:一時幻化的城郭。佛教用以比喻小乘境界,泛指佛寺。[10]几盎:几,古人坐時憑依或擱置物件的小桌,後專指放置小件器物的家具。盎,盆類盛器。[11]延陵:季札,春秋時吴國公子。淡泊權位,有遠見卓識。稱延陵季子。《禮記·檀弓下》:“延陵季子,吴之習於禮者也。”夙尚:平素的志願或心願。紓:排解。藴結:積聚的憂愁、氣憤。
少陵云:“多師是我師 [1] 。”非止可師之人而師之也,村童牧竪 [2] ,一言一笑,皆吾之師,善取之皆成佳句。隨園擔糞者,十月中,在梅樹下喜報云:“有一身花矣!”余因有句云:“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余二月出門,有野僧送行,曰:“可惜園中梅花盛開,公帶不去!”余因有句云:“只憐香雪梅千樹,不得隨身帶上船。”
[1]“多師”句:取自杜甫《戲爲六絶句》,原文:“别裁僞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2]牧竪:指放牧人。
按:雖然這裏形成的詩句不一定有多妙,但這種向普通人留心學習語言的精神,是極其可貴的。
凡古人已亡之作 [1] ,後人補之,卒不能佳,由無性情故也。束皙補《由庚》 [2] ,元次山補《咸英》《九淵》 [3] ,皮日休補《九夏》 [4] ,裴光庭補《新宫》《茅鴟》 [5] ,其詞雖在,後人讀之者寡矣。
[1]亡:遺失。[2]束晳(261—300):字廣微。西晋陽平元城(今河北大名)人。博學多聞。官至尚書郎。有《五經通論》《發蒙記》等。《由庚》:《詩·小雅》逸篇名。[3]元次山:元結(719—772),字次山。唐河南魯山人。編有《篋中集》。《咸》《英》:堯樂《咸池》與帝嚳樂《六英》的並稱。《九淵》:黄帝之子少昊時樂名。其辭早失傳。[4]皮日休(約838—883):字逸少,號鹿門子、醉吟先生。唐襄陽人。與陸龜蒙交遊唱和,人稱皮陸。有《皮子文藪》《松陵集》。《九夏》:周代九種樂歌的總稱。[5]裴光庭(676—733):唐絳州聞喜(今屬山西)人。官至侍中兼吏部尚書。《新宫》:《詩經·小雅》逸篇名。《茅鴟》:《左傳·襄公二十八年》:“穆子不説,使工爲之誦《茅鴟》。”杜預注:“工,樂師。《茅鴟》,逸詩,刺不敬。”
唐人咏柳云:“長條亂拂春波動,不許佳人照影看 [1] 。”宋人咏柳云:“愛把長條惱公子,惹他頭上海棠花 [2] 。”
[1]“長條”聯:徐鉉詩,題爲“柳枝辭”。徐鉉,見卷一·二〇注[2]。[2]“愛把”聯:成彦雄詩,《萬首唐人絶句》題爲“柳枝辭”,《尊前集》題爲“楊柳枝”。成彦雄,字文幹,南唐進士。
張燕公稱閻朝隱詩,“炫裝倩服,不免爲風雅罪人” [1] 。王荆公因之作《字説》云 [2] :“詩者,寺言也。寺爲九卿所居,非禮法之言不入,故曰‘思無邪’。”近有某太史恪守其説,動云“詩可以觀人品”。余戲誦一聯云:“‘哀筝兩行雁,約指一勾銀 [3] 。’當是何人之作?”太史意薄之曰:“不過冬郎、温、李耳 [4] !”余笑曰:“此宋四朝元老文潞公詩也 [5] 。”太史大駭。余再誦李文正公昉贈妓詩曰 [6] :“便牽魂夢從今日,再睹嬋娟是幾時?”一往情深,言由衷發,而文正公爲開國名臣,夫亦何傷於人品乎?《孝經·含神霧》云 [7] :“詩者,持也。持其性情,使不暴去也 [8] 。”其立意比荆公差勝。
[1]張燕公:張説(667—731),字道濟,一字説之。唐河南洛陽人,祖籍河東。官至中書令,封燕國公。卒謚文貞。有《張燕公集》。閻朝隱:字友倩。唐趙州欒城(今屬河北)人。官至秘書少監。坐事貶通州别駕。炫裝倩服:華麗的裝束。[2]王荆公:王安石,見卷一·四六注[2]。[3]“哀筝”聯:出自宋文彦博《見山樓》詩。[4]冬郎:韓偓(844—923),字致堯,小字冬郎。唐末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官翰林學士承旨、中書舍人。詩多寫艷情,稱“香奩體”。温、李:温庭筠和李商隱。温庭筠(約812—約866),本名岐,字飛卿。唐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數舉進士不第。曾任國子助教。其詩辭藻華麗,其詞風格濃艷。李商隱,見卷一·二八注[3]。[5]文潞公:文彦博(1006—1097),字寬夫。宋汾州介休(今屬山西)人。歷仕四朝,任將相五十年。有《潞公集》。[6]李文正:李昉(925—996)。宋深州饒陽(今屬河北)人。仕漢周歸宋,三入翰林,太宗朝拜平章事。卒謚文正。奉敕撰《太平御覽》《文苑英華》《太平廣記》等。[7]《孝經》:此有誤,應爲《詩緯》。唐孔穎達《毛詩正義·詩譜序》:“《詩緯·含神霧》云:‘詩者,持也。’然則詩有三訓,承也、志也、持也。”[8]暴去:指淫、傷、亂、愆,過度而不中節,即不合乎禮義法度。唐陸龜蒙《自遣詩三十首序》説:“且詩者,持也。謂持其情性,使不暴去。”
按:看來袁枚是把陸龜蒙的話記混了。暴,亦可解爲急速、突然。暴去,可指急速失去,也即孔穎達説“爲詩所以持人之行,使不失隊(墜)”之義。然而袁枚在此强調的是“持其性情”,不在於禮法。
劉昭禹曰 [1] :“五律一首,如四十賢人,其中着一屠沽兒不得 [2] 。”余教少年學詩者,當從五律入手,上可以攀古風,下可以接七律。
[1]劉昭禹:字休明。五代時婺州(今浙江金華一帶)人。仕楚馬殷父子,官終嚴州刺史。[2]屠沽兒:以屠牲沽酒爲業者,對出身微賤者的蔑稱,此處喻不倫不類者。
孔子與子夏論詩曰 [1] :“窺其門,未入其室,安見其奥藏之所在乎?前高岸,後深谷,泠泠然不見其裏 [2] ,所謂深微者也。”此數言,即是嚴滄浪“羚羊掛角”“香象渡河”之先聲 [3] 。
[1]子夏:即卜商,字子夏。春秋末衛國人。孔子弟子。爲魯國莒父宰。相傳作《詩序》。此節見《韓詩外傳》卷二。[2]泠泠然:清凉貌。[3]嚴滄浪:嚴羽,字儀卿,一字丹丘,號滄浪逋客。宋邵武(今屬福建)人。創以禪喻詩之説,强調妙悟與興趣。有《滄浪集》《滄浪詩話》。羚羊掛角:相傳羚羊夜宿,將角掛在樹上,使獵者無蹤可覓。禪師以此描繪禪的特點是無迹可尋,不是語言所能描繪的。嚴羽以此形容含蓄藴藉的藝術效果,更多用來喻詩的意境超脱。香象渡河:《優婆塞戒經·三種菩提品》:“如恒河水,三獸俱渡,兔、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過。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則盡底。”本喻佛法的廣大精深,這裏喻指詩文的透徹精美。
盧雅雨《塞外接家書》云 [1] :“料來狼狽原應爾 [2] ,便説平安那當真。”何南園《都中寄家書》云 [3] :“每因疾病愁家遠,强説平安下筆難。”
[1]盧雅雨:盧見曾(1690—1768),字抱孫,自號雅雨山人。清山東德州人。康熙六十年進士。官兩淮鹽運使。有《雅雨堂集》《出塞集》等。[2]爾:如此、這樣。[3]何南園:何士顒,見卷一·三七注[1]。都中:京城。
《宋稗類抄》第一卷《遭際類》云:“陳了翁之父尚書,與潘良貴義榮之父交好 [1] 。潘一日謂陳曰:‘吾二人官職、年齒,種種相似,恨有一事不如公。’陳問之。潘曰:‘公有三子,我乃無之。’陳曰:‘吾有妾,已生子矣,可以奉借。他日生子,當即見還。’既而遣至,即了翁之母也。未幾,生良貴。後其母遂往來兩家。一母生二名儒,前所未有。”此事太通脱 [2] ,今人所斷不爲,而宋之賢者爲之,且傳爲佳話。高南阜太守題詩曰 [3] :“贈妾生兒古人有,兒生還妾古人無。宋賢豁達竟如此,寄語人間小丈夫!”杭州馮山公先生以春秋盧蒲嫳爲齊之忠臣 [4] ,云:“替莊公報仇,要滅崔氏,非慶封不可 [5] ;欲輸心慶封,非易内不可。五倫中,君、父最大,夫、妻爲小。盧顧大倫,故不顧小倫也。”其言甚創,人多怪之。余按東漢《獨行傳》,犍爲任永避王莽之亂 [6] ,僞病青盲,妻淫于前,佯爲不見。似山公之言,未嘗無證。
[1]陳了翁:陳瓘(1057—1124),字瑩中,號了翁。宋南劍州沙縣(今屬福建)人。神宗元豐二年登進士甲科。有《了翁易説》《尊堯集》。潘良貴:初名京,字義榮,一字子賤,號默成。宋婺州金華(今屬浙江)人。累官中書舍人。有《默成文集》。[2]通脱:放達不拘小節。[3]高南阜:高鳳翰(1683—1749),字西園,號南村,晚號南阜山人。清山東膠州人。雍正初,以諸生薦得官,官歙縣縣丞、績溪知縣。有《硯史》《南阜集》。[4]馮山公:馮景(1652—1715),字山公。清浙江錢塘人。康熙間被薦鴻博,辭不就。有《解舂集》《樊中集》等。盧蒲嫳:春秋時齊大夫,慶封之屬臣。[5]慶封(?—前538):春秋時齊國人,靈公時爲大夫。與崔杼謀殺莊公,立景公。任左相。景公二年又滅崔氏,乃專國政。[6]任永:東漢犍爲(今屬四川)人。好學博古。公孫述累徵,待以高位,永托目疾不赴。及述誅,乃曰:“世適平,目即清。”光武聞而旌之。
唐翰林學士最榮,入值,許借飛龍厩馬 [1] 。白香山《贈錢翰林》詩曰:“分班皆命婦,對苑即儲皇 [2] 。”蓋最親宫禁也。是以韋綬,學士也,而覆以蜀襭之袍 [3] ;韓渥,學士也,而暗藏金蓮之燭 [4] 。《十國春秋》載:“後蜀王建待翰林過優,人尤之 [5] 。建曰:‘我昔值禁軍,見唐天子待翰林之厚,雖朋友不如也。我不過萬分之一耳。’”
[1]入值:謂官員入宫值班供職。飛龍厩:唐代御厩名。[2]“分班”聯:全題爲“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分班”應爲“分庭”。“對苑”應爲“對院”。分庭,指朝廷典禮中内外命婦各有其位,分處庭中,以禮節相見。命婦,古代有封號的婦女,享有各種儀節上的待遇。對院,指大明宫少陽院,爲太子所居。[3]韋綬(?—823):唐京兆(今陜西西安一帶)人,擢明經第。德宗時,歷遷左補闕、翰林學士。帝嘗至其院,韋妃從,會綬方寢,學士鄭絪欲馳告之,帝不許,時大寒,以妃蜀襭袍覆之而去。[4]韓渥:見本卷六注[4]。宋鄭文寶《南唐近事》載:“公(渥)爲學士日,常視草金鑾内殿,深夜方還翰苑,當時皆宫妓秉燭炬以送,公悉藏之。”另見《新唐書·令狐綯傳》:“(綯)爲翰林承旨,夜對禁中,燭盡,帝以乘輿、金蓮華燭送還院,吏望見,以爲天子來,及綯至,皆驚。”[5]王建(847—918):字光圖。許州舞陽(今屬河南)人。販私鹽起家,官至永平軍節度使。唐昭宗天復三年被封爲蜀王。後自立爲蜀帝,史稱前蜀。在位十六年。尤:驚異、奇怪。
古稱狀元,不必殿試第一名。唐鄭谷登第後 [1] ,《宿平康里》詩曰:“好是五更殘酒醒,耳邊聞唤狀元聲。”按:谷登趙昌翰榜,名次第八,非第一也。周必大有《回姚狀元穎啟》《回第二人葉狀元適啟》 [2] 。當時新進士,皆得稱狀元。惟南漢狀元不可作 [3] 。《十國春秋》載:“劉龑定例,作狀元者,必先受宫刑 [4] 。”羅履先《南漢宫詞》云 [5] :“莫怪宫人誇對食,尚衣多半狀元郎 [6] 。”古稱探花,不必第三名。《天中記》:“唐進士杏園初會,使少俊二人探花遊園,若他人先折名花,則二人被罰。”《蔡寬夫詩話》云:“故事:進士朝集,擇年少者爲探花使。”是探花者,年少進士之職,非必第三名也。進士帽上多插花。太宗曰:“寇準少年 [7] ,正插花飲酒時。”温公性嚴重 [8] ,不肯插花。或曰:“君恩也。”乃插一枝。大概以年少者爲貴。某《及第》詩曰 [9]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醉歸扶杖人多笑,十里珠簾半下鈎。”或又曰:“平康過盡無人問,留得宫花醒後看 [10] 。”皆傷老之詞。熙寧間,余中請禁探花 [11] ,以爲傷風化,遂停此例。後中以贜敗,人咸鄙之。王弇州曰 [12] :“禁探花之説,譬如新婦入門,不許妝飾,便教績麻、造飯。理非不是也,而事太早矣。”余按李燾《長編》載 [13] :“陳若拙中進士第三名 [14] ,以貌陋,人稱瞎榜。”蓋宋以第三名爲榜眼,亦探花不必第三名之證。
[1]鄭谷(約851—約910):字守愚。唐末袁州宜春(今屬江西)人。僖宗光啟三年擢進士第。曾任都官郎中,世稱“鄭都官”。嘗賦鷓鴣警絶,人稱“鄭鷓鴣”。[2]周必大(1126—1204):字子充。南宋吉州廬陵人。高宗紹興二十一年進士。淳熙十四年拜右丞相,進左丞相。後封益國公。以少傅致仕。卒謚文忠。有《玉堂類稿》《平園集》等。[3]南漢:五代時十國之一。唐天祐元年劉隱爲清海軍(今廣州)節度使。乾亨元年,其弟劉龑稱帝,建國號大越。次年,改國號漢,都廣州,史稱南漢。[4]劉龑(yǎn)(889—942):初名巖,改名龔,又改龑。五代時南漢創立者。[5]羅履先:羅天尺(1686—1766),字履先。廣東順德人。乾隆間舉人。爲“惠門八子”之一。[6]對食:指宫女與閹人結成的挂名夫妻。尚衣:官名,掌管帝王服飾之職,唐五代時由宦官充行。[7]寇準(961—1023):字平仲。宋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真宗朝,累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尚書右僕射、集賢殿大學士,封萊國公。有《寇忠愍公詩集》。[8]温公: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宋陝州夏縣(今屬山西)人。仁宗寶元元年進士。官至門下侍郎、右僕射。卒謚文正。編撰《資治通鑒》。[9]《及第》詩:此爲蘇東坡詩,並非及第時作,題應爲“吉祥寺賞牡丹”。[10]“平康”二語:宋初特奏狀元徐遹詩。遹,閩人,博學尚氣,累舉不第,久困場屋。崇寧二年,爲特奏名魁時已老矣,瓊林宴罷,過平康里,同年所簪花多爲群倡所求,惟遹至所寓花乃獨存。因戲題一絶云云。平康,唐代長安里名,亦稱平康坊,是妓女聚居之所。[11]熙寧:宋神宗趙頊年號(1068—1077)。余中:字行老。宋常州宜興(今屬江蘇)人。神宗熙寧六年進士第一。元豐二年爲太常丞,以收太學生賄賂貶秩。[12]王弇州:王世貞,見卷一·二五注[3]。[13]李燾(1115—1184):字仁甫,一字子真,號巽巖。宋眉州丹棱(今屬四川)人。宋高宗紹興八年進士。歷官州縣及朝廷史職多年。後以敷文閣學士致仕。卒謚文簡。有《續資治通鑒長編》。[14]陳若拙(955—1018):宋幽州盧龍(今屬河北)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
商寶意有甥吴鑒南潢,爲詩人尊萊之子 [1] ,亦能詩。嚴海珊贈云 [2] :“何無忌酷似其舅,嚴挺之乃有此兒 [3] 。”真巧對也。鑒南以主事從温將軍征金川,大軍潰于木果,中炮墜溪死。未死時,知不免,寫詩兩册,以一册付其妻叔周某逃歸,以一册自置懷中。今秋帆先生所刻者 [4] ,周帶回之一册也。與程魚門交好 [5] 。程誦其《陶然亭》云 [6] :“偶着芒鞋策策行,到來心迹喜雙清 [7] 。短蘆一片低如屋,空翠千層遠入城。野曠每留殘照久,地高先覺早凉生。老僧解得登臨意,勸聽殘蟬曳樹聲。”《贈人》云:“波雖無恨終歸海,人到忘情却省才 [8] 。”與乃舅寶意“人因福薄纔生慧,天與才多恰費心”之句相似。
[1]商寶意:商盤,見卷一·二七注[7]。吴鑒南:吴潢(1727—1773),一作“吴璜”,字方甸,號鑒南。清浙江山陰人。乾隆二十五年進士。有《黄琢山房集》。吴尊萊:字象超,號橡村。清浙江會稽人。有《橡村詩鈔》。此處有誤。吴璜實爲吴爚文子。據吴爚文《樸庭詩稿》之序及《黄琢山房集》之傳與序。爚文,字樸存,一字樸庭。清會稽諸生。有《樸庭詩稿》。[2]嚴海珊:嚴遂成(1694—?),字崧瞻,號海珊。清浙江烏程(今湖州)人。雍正二年進士。官雄州知州。有《海珊詩鈔》等。[3]何無忌(?—410):東晋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一帶)人。官至鎮南將軍。桓玄謀反,舅父爲桓玄所害,無忌與劉裕密謀舉兵,擊走桓玄軍。封安成郡開國公。人稱酷似其舅劉牢之。嚴挺之:嚴浚(673—742),字廷之。唐華州華陰(今陝西華陰一帶)人。中宗神龍元年進士。官至尚書左丞。[4]秋帆:畢沅(1730—1797),字纕蘅,號秋帆、弇山、靈巖山人。清江蘇鎮洋(今太倉)人。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狀元。官至湖廣總督。有《山海經校注》《靈巖山人詩集》。[5]程魚門:程晋芳,見卷一·五注[1]。[6]陶然亭:北京的一處名勝,始建於康熙年間,位于今北京城内太平街一帶。[7]策策:象聲詞。雙清:謂思想及行事皆無塵俗氣。[8]忘情:此謂感情上不受牽掛。省才:節省才氣或才思。
近今風氣,有不可解者:士人略知寫字,便究心于《説文》《凡將》 [1] ,而束歐、褚、鍾、王於高閣 [2] ;略知作文,便致力於康成、穎達 [3] ,而不識歐、蘇、韓、柳爲何人 [4] 。間有習字作詩者,詩必讀蘇,字必學米 [5] ,侈然自足,而不知考究詩與字之源流。皆因鄭馬之學多糟粕 [6] ,省費精神;蘇米之筆多放縱,可免拘束故也。
[1]《説文》:《説文解字》,漢許慎著。《凡將》:字書,相傳爲漢司馬相如著。[2]歐、褚、鍾、王:即唐書法家歐陽詢、褚遂良,魏書法家鍾繇、晋書法家王羲之。[3]康成:鄭玄,見卷一·四六注[24]。穎達:孔穎達(574—648),字沖遠,一作仲達。冀州衡水(今屬河北)人。隋末進士。入唐,官至國子祭酒。曾奉唐太宗命,主編《五經正義》。[4]歐、蘇、韓、柳:即文學家宋歐陽修、蘇軾,唐韓愈、柳宗元。[5]蘇:蘇軾,見卷一·二五注[4]。米:米芾(1051—1107),字元章。宋湖北襄陽人。官至禮部尚書。著名書法家。[6]鄭馬:鄭玄和馬融的並稱。鄭玄,見卷一·四六注[24]。馬融(79—166),字季長。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人。東漢著名經學家。糟粕:酒渣,喻指事物的粗劣無用的部分。
改詩難於作詩,何也?作詩,興會所至,容易成篇;改詩,則興會已過,大局已定,有一二字於心不安,千力萬氣,求易不得,竟有隔一兩月,于無意中得之者。劉彦和所謂“富於萬篇,窘於一字” [1] ,真甘苦之言。荀子曰 [2] :“人有失針者,尋之不得,忽而得之,非目加明也,眸而得之也。”所謂“眸”者,偶睨及之也。唐人句云:“盡日覓不得,有時還自來 [3] 。”即“眸而得之”之謂也。
[1]劉彦和:劉勰(465—?),字彦和。南朝梁文學理論批評家。所撰《文心雕龍》爲我國古代文學理論批評巨著。[2]荀子(前340—前245):荀况,尊稱荀卿。戰國末趙國人。曾任楚蘭陵令。著有《荀子》。[3]“盡日”二語:《唐僧弘秀集》卷六貫休詩《咏吟》:“經天緯地物,動必計天才。盡日覓不得,有時還自來。真風含素發,秋色入靈臺。吟向霜蟾下,終須神鬼哀。”《全唐詩》題爲“詩”。“盡日”爲“幾處”。
香亭弟出守廣東 [1] ,余賦詩送行云:“君恩深處忘途遠,家運隆時惜我衰。”一時和者甚多。惟押“衰”字頗難。胡書巢妹夫和云 [2] :“江南政績新遺愛,海外文章舊起衰。”余作書深美之。胡答書云:“爲押‘衰’字頗費心,今果見許,足徵兄之能知此中甘苦也。”書巢尤長五古,《途中望二華》云 [3] :“連山如洪濤,一瀉不得住。散作平岡低,萬壑此争赴。奔騰勢未已,倔强有餘怒。數里漸逶迤,坡陀相錯互。草木何繁滋,容畜欽美度。落日下翠微,蒼蒼群峰暮。白雲幻奇形,屢顧有時誤。”《大散關》云 [4] :“蜀門自此通,谷口望若合。日月互蔽虧,陰陽隱開闔。微徑臨深溪,馬蹄畏虚踏。泉流亂石中,砰硡肆擊磕 [5] 。時節已初春,氣候如殘臘。黄葉間青條,風吹鳴颯颯。時見采樵人,行歌互相答。”《朝天峽》云 [6] :“旬月走雲棧,登頓勞下上。輿中困掀簸,厭聞馬蹄響。今晨改水涉,失喜聽雙槳。羌舟小如葉,羌水平如掌。健疑青鶻飛,疾類枋榆搶 [7] 。灘轉峽角來,雙峙袤千丈。石裂怒欲落,畏壓不敢仰。洞陰中慘栗,白日迷惝恍 [8] 。其深蟠蛟龍,其毒聚蛇蟒。側目望天關,閣道更渺茫 [9] 。行人偶失足,一墜詎可想!”《寄香亭》云:“携手天水橋,送我北新關。君歸我夜泊,咫尺不能攀。何况萬餘里,遠隔千重山。子來既無期,我行猶未還。至今夢寐中,橋下聞潺潺。流水無已時,思君如連環。”“森森九種竹,燦燦十樣箋。六六雙鯉鱗 [10] ,泠泠三峽泉。險易雖有殊,窮達何與焉?自惜結隆愛,金石貫貞堅。與子同一心,豈與時俗遷!寓書奈不達,在遠情空延。子即能我諒,我衷胡由宣?相思如萱草,憂忿何時捐 [11] !”書巢受業于嘉禾布衣張庚 [12] ,而詩之超拔,青出於藍。因書巢全集未梓,爲代存數章。
[1]香亭:袁樹,見卷一·五注[3]。[2]胡書巢:胡德琳,字碧腴,一字畫東,號書巢。清廣西臨桂人,原籍安徽休寧。乾隆十七年進士。官至東昌府知府。有《碧腴齋詩存》。[3]二華:指太華、少華二山。[4]大散關:關名,在今陝西寶雞西南的大散嶺上。[5]砰硡:象聲詞,形容聲音宏大。[6]朝天峽:在今四川廣元北,爲嘉陵江河谷,是古代秦蜀間的咽喉要道。[7]青鶻(g^):即鶻鳩,似山鵲而小,有青毛冠。枋榆:枋樹與榆樹,比喻狹小的天地。[8]慘栗:寒極貌。[9]天關:比喻險要的關隘。閣道:此指懸崖絶壁間的棧道。[10]六六:鯉魚的别稱。《埤雅·釋魚》:“鯉三十六鱗,具六六之數。”[11]萱草:俗稱金針菜、黄花菜,古謂忘憂草。此處反用其意,即漢蔡琰《胡笳十八拍》“對萱草兮憂不忘”之意。[12]張庚(1685—1760):原名燾,字浦三、浦山,號瓜田逸史。浙江秀水人。乾隆元年舉博學鴻詞。著有《强恕齋詩文集》《瓜田詞》《畫徵録》《五經臆》《罔極草》等。
尹文端公論詩最細 [1] ,有“差半個字”之説。如唐人:“夜琴知欲雨,晚簟覺新秋 [2] 。”“新秋”二字,現成語也;“欲雨”二字,以“欲”字起“雨”字,非現成語也,差半個字矣。以此類推,名流多犯此病。必云“晚簟恰宜秋”,“宜”字方對“欲”字。
[1]尹文端:尹繼善,見卷一·一〇注[3]。[2]“夜琴”聯:温庭筠《初秋寄友人》詩句。簟(diàn):供坐卧鋪墊用的葦席或竹席。
詩無言外之意,便同嚼蠟。杭州俞蒼石秀才《觀繩伎》云 [1] :“一綫騰身險復安,往來不厭幾回看。笑他着脚寬平者,行路如何尚説難?”又:“雲開晚霽終殊旦,菊吐秋芳已負春。”皆有意義可思。嚴冬友壯年不仕 [2] ,《韋曲看桃花》云 [3] :“憑君眼力知多少,看到紅雲盡處無?”
[1]俞蒼石:俞葆寅,字蒼石。清浙江仁和人。有《可儀堂詩偶存》。[2]嚴冬友:嚴長明,見卷一·二二注[6]。[3]韋曲:唐地名,位於長安城南郊三十里,因韋氏家族世居于此得名。後貴家園亭、侯王别墅,亦多在此。
痘神之説,不見經傳。蘇州名醫薛生白曰 [1] :“西漢以前,無童子出痘之説。自馬伏波征交趾 [2] ,軍人帶此病歸,號曰‘虜瘡’,不名痘也。”語見《醫統》。余考史書,凡載人形體者,妍媸各備,無載人面麻者。惟《文苑英華》載 [3] :“潁川陳黯,年十三,袖詩見清源牧 [4] 。其首篇咏河陽花。時痘痂新落,牧戲曰:‘汝藻才而花面,何不咏之?’陳應聲曰:‘玳瑁應難比,斑犀點更嘉 [5] 。天憐未端正,滿面與妝花。’”似此爲痘痂見歌咏之始。
[1]薛生白:薛雪(1681—1770),字生白,號一瓢。清江蘇吴縣人。有《醫經原旨》《一瓢詩話》等。[2]馬伏波:馬援(前14—49),字文淵。東漢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人。建武十七年拜伏波將軍,率軍征交趾,平之。封新息侯。部將染瘴疫,死者十有四五。交趾:亦作“交址”或“交阯”,泛指五嶺以南地區。[3]《文苑英華》:宋李昉、徐鉉等人共同編纂的類書。全書一千卷,上繼《文選》,起自蕭梁,下訖晚唐五代,選録作家兩千餘人,作品近兩萬篇。[4]陳黯(約805—877):字希孺。唐潁川郡(今河南禹州一帶)人。今存詩一首。牧:《尚書·虞書》有“覲四嶽群牧”“咨十有二牧”句。漢成帝改州刺史置州牧之官,領一州民政、軍政、監察之大權於一身。後多代指地方首長。[5]玳瑁:指用玳瑁甲殼製成的裝飾品。斑犀:雌犀牛角,因其角斑白分明,故名。
唐人有“南宫歌管北宫愁”之句,蓋賦體也 [1] 。不如方子雲《晚坐》云 [2] :“西下夕陽東上月,一般花影有寒温。”以比興體出之 [3] ,更妙。
[1]“南宫”句:出自唐裴交泰《長門怨》詩。賦體:指直陳其事的詩歌表現方式。[2]方子云:方正澍,見卷一·四五注[6]。[3]比興體:指以物比物、以物起興的表現方式。此處所引,題爲“小亭獨坐”。
安徽方伯奇麗川 [1] ,席間誦和親王《風筝》詩云 [2] :“風高欲上不得上,風緊求低不得低。”方伯咏梅云:“淡影是雲還是夢,暗香宜雨亦宜煙。”風調相似。
[1]奇麗川:奇豐額,見卷一·五四注[2]。[2]和親王:弘晝(1711—1772),雍正第五子,封和碩和親王。卒謚恭。有《稽古齋全集》。
康熙間,曹練亭爲江寧織造 [1] 。每出,擁八騶 [2] ,必携書一本,觀玩不輟。人問:“公何好學?”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見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藉此遮目耳。”素與江寧太守陳鵬年不相中 [3] ,及陳獲罪,乃密疏薦陳。人以此重之。其子雪芹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明我齋讀而羡之 [4] 。當時紅樓中有某校書尤艷 [5] ,我齋題云:“病容憔悴勝桃花,午汗潮回熱轉加。猶恐意中人看出,强言今日較差些。”“威儀棣棣若山河,應把風流奪綺羅 [6] 。不似小家拘束態,笑時偏少默時多。”
[1]曹練亭:曹寅(1658—1712),字子清,號楝亭。清内務府正白旗人。督理江寧織造,後兼巡視兩淮鹽政,累官至通政使。有《楝亭詩鈔》等。[2]八騶(zōu):指貴官出行時八個騎馬前導的士卒。[3]陳鵬年(1662—1723):字北溟,號滄州。清湖南湘潭人。康熙三十年進士。累擢江寧知府,以清廉著稱。官至河道總督、兵部侍郎。謚恪勤。有《歷仕政略》《滄洲詩集》《道榮堂文集》。不相中:不和睦、不融洽。[4]明我齋:明義,富察氏,號我齋。清滿洲鑲黄旗人。都統傅清子。官至參領,任上駟院侍衛。有《緑煙瑣窗集》,内有《題紅樓夢》詩二十首。[5]校書:原指薛濤(768—832),唐代蜀中能詩文的名妓,時稱女校書。後用爲對妓女的雅稱。[6]棣棣:雍容閒雅貌。奪綺羅:《新唐書·文藝傳中·宋之問》:“武后游洛南龍門,詔從臣賦詩。左史東方虬詩先成,后賜錦袍。之問俄頃獻,后覽之嗟賞,更奪袍以賜。”後因稱競賽中獲勝爲“奪袍”。
青陽秀才陳蔚 [1] ,字豹章,能文,愛客,受業隨園。《江行雜咏》云:“日沉遠樹青,煙起遥山失。何處艤孤舟 [2] ,一燈古渡出。昨發螃蟹磯,今泊針魚觜。秋風一夜生,吟冷半江水。”隨其兄芳郁庭遠行云 [3] :“江梅開遍雨霏霏,同駐郵亭整客衣。今日反嗟人似雁,一行齊向異鄉飛。”郁庭有《草堂雜咏》云:“處士應門惟使鶴 [4] ,高人去榻更無賓。”“小橋時有雲遮斷,不使遊人過水西。”兄弟俱耽吟咏,人以雙丁、二陸比之 [5] 。
莆田有吴荔娘者,庖人之女也 [6] 。性愛潔而能詩。豹章聘爲旁妻。未二年,卒。豹章爲寫其《蘭坡剩稿》。有《春日偶成》云:“曈曈曉日映窗疏,荏苒韶光一枕餘。深巷賣花新雨後,開門插柳嫩寒初。鶯兒有語遷喬木,燕子多情覓舊廬。那用踏青郊外去,芊芊草色上階除。”又:“深院不知春色早,忽驚牆外賣花聲。”
[1]陳蔚:字豹章,號金霞、梅緣。清安徽青陽人。廪貢生。舉孝廉方正,不就。乾隆三十八年朱筠聘其校書。撰《梅緣詩鈔》。[2]艤(yǐ):划船靠岸。[3]郁庭:陳芳,字郁庭。清安徽青陽人。乾隆間諸生。有《華溪草堂集》。[4]處士:本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後亦泛指未做過官的士人。應門:照應門户。指守候和應接叩門的人。[5]雙丁:指三國魏丁儀、丁廙兄弟,均以文學著稱。二陸:指晋陸機、陸雲兄弟,二人並有俊才。[6]吴荔娘(1787—1808):字絳卿。清福建莆田人。其《蘭陂剩稿》附於陳蔚《梅緣詩鈔》後。庖人:厨師。
向讀金陵孫秀才韶咏小孤山云 [1] :“江心突兀聳孤巒,飄渺還疑月裏看。絶似淩雲一支筆,夜深横插水精盤。”後過此山,方知此句之妙。
[1]孫韶(1752—1811):字九成,一字水成,號蓮水居士。清江蘇上元人。諸生。有《春雨樓詩略》。小孤山:亦名小姑山。在安徽宿松縣城東南長江中。
河南撫軍畢秋帆先生簉室周月尊,字漪香,長洲人也 [1] 。酷嗜文墨,禮賢下士。咏水仙云:“影疑浮夜月,香不隔簾櫳 [2] 。”《偶成》云:“家如夜月圓時少,人似秋雲散處多。”夫人還吴門,先生《七夕寄詩》云:“汴水吴山同悵望,今宵兩地拜雙星 [3] 。”
[1]畢秋帆:畢沅,見本卷一三注[4]。簉(zào)室:妾的别稱。周月尊:生平如上,餘未詳。[2]簾櫳(lóng):亦作“簾籠”。窗簾和窗户,也泛指門窗的簾子。[3]汴水:隋唐運河流經河南的一段。吴山:泛指江南一帶的山。雙星:牽牛、織女二星。
泗州選貢毛俟園藻 [1] ,辛卯秋赴金陵鄉試,主試爲彭芸楣侍郎 [2] 。其友羅孝廉恕,彭門下士也 [3] ,寓書索觀近藝,戲爲催妝俳語 [4] 。毛答以詩云:“月影空濛柳影疏,秦淮水漲石城隅。小姑獨處無郎慣,争似羅敷自有夫 [5] ?”榜揭,毛獲隽 [6] 。羅往賀,入門狂叫曰:“今日小姑亦嫁彭郎矣 [7] !”一時傳爲佳話。
[1]毛俟園:毛藻,字俟園。安徽泗州(今泗縣一帶)人。乾隆三十六年舉人。上元縣教諭。有《客山堂文集》。[2]彭芸楣:彭元瑞(1731—1803),字掌仍,號芸楣。江西南昌人。乾隆二十二年進士。官至工部尚書、協辦大學士。與紀昀齊名。[3]羅恕:號畫村。泗州盱眙(今屬江蘇)人。乾隆三十年舉人。門下士:此指主考官門下的科舉考試及第者。[4]寓書:寄信。近藝:指近來的詩文辭章。催妝:舊俗,成婚前夕,賀者賦詩以催新婦梳妝。這裏借指催促寫文。俳語:戲笑嘲謔的言辭。[5]羅敷:古代美女名。漢樂府《陌上桑》有“羅敷自有夫”句。此處用來與已成爲主考官門下士的羅恕開玩笑。[6]獲隽:指科舉考試得中。[7]小姑、彭郎:本爲山名,見本卷二四注[1]。蘇東坡《李思訓畫長江絶島圖》:“舟中賈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這裏因主試姓彭,故開此玩笑。
古人官貴行舡多伐鼓 [1] ,少陵詩曰:“打鼓發舡誰氏郎 [2] ?”白香山詩曰:“兩岸紅燈數聲鼓,使君樓艓下巴東 [3] 。”皆伐鼓之證也。今人開舡鳴鉦 [4] ,未知起於何時。
[1]舡(chuán):即“船”。伐:敲擊。[2]“打鼓”句:見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誰氏”應爲“何郡”。[3]“兩岸”二語:見白居易《入峽次巴東》。“岸”爲“片”,“燈”爲“旌”,“下”爲“上”。樓艓(dié):一種輕便的快艇。[4]鳴鉦:敲擊鉦、鐃或鑼。
劉曾燈下誦《文選》 [1] ,倦而就寢,夢一古衣冠人告之曰:“魏晋之文,文中之詩也;宋元之詩,詩中之文也。”既醒,述其言于余。余曰:“此余夙論如此。”
[1]劉曾:字啟昆,號悔庵。清江蘇上元人。有《習静山房集》。
余畫《隨園雅集圖》,三十年來,當代名流題者滿矣,惟少“閨秀”一門。慕漪香夫人之才 [1] ,知在吴門,修札索題,自覺冒昧。乃寄未五日,而夫人亦書來,命題《采芝小照》。千里外,不謀而合,業已奇矣。余臨《采芝圖》副本,到蘇州,告知夫人,而夫人亦將《雅集圖》臨本見示,彼此大笑。乃作詩以告秋帆先生曰:“白髮朱顔路幾重,英雄所見竟相同。不圖劉尹衰頽日,得見夫人林下風 [2] 。”
[1]漪香:周月尊,畢秋帆的夫人,見本卷二五。[2]劉尹:劉惔,字真長。東晋沛國相(今安徽宿州一帶)人。累遷丹陽尹,人稱劉尹。好老莊,放任自適。此借古人自指。林下風:稱頌婦女閒雅飄逸的風采。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賢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
王夢樓太守 [1] ,精於音律。家中歌姬輕雲、寶雲,皆余所取名也。有柔卿者,兼工吟咏。成嘯厓公子贈以詩云 [2] :“侍兒原是紀離容,紅豆拈來意轉慵 [3] 。時方示疾。一曲未終人不見,可堪江上對青峰 [4] ?”柔卿和云:“生小原無落雁容,秋風偶覺病身慵。掛帆公子金陵去,望斷青青江上峰!”
[1]王夢樓: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號夢樓。清江蘇丹徒(今鎮江)人。乾隆二十五年一甲三名進士。官翰林院侍讀,出爲雲南臨安知府,罷歸。有《夢樓詩集》。[2]成嘯厓:成延福,號嘯厓。江寧織造成善之子。[3]紀離容:《漢武内傳》:“上元夫人即命女侍紀離容……出六甲、左右靈飛、致神之方十二事,欲以授劉徹。”唐李商隱:“檢與神方教駐景,收將鳳紙寫相思。”漢武帝欲求神方延年益壽,仙女去後却又寫起相思之情來,依然貪戀女色。紅豆:又稱相思子,産於嶺南地區,此處象徵相思。[4]“一曲”二語:用唐錢起《省試湘靈鼓瑟》“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典。
杭州孫令宜觀察,余世交也 [1] 。女公子雲鳳 [2] ,幼聰穎,八歲讀書。客出對云:“關關雎鳩。”即應聲曰:“嗈嗈鳴雁 [3] 。”觀察大奇之。和余《留别杭州》詩四首,録其二云:“撲簾飛絮一春終,太史歸來去又匆。把菊昔爲三徑客,盟鷗今作五湖翁 [4] 。囊中有句皆成錦,閨裏聞名未識公。遥憶花間揮手别,片帆天外掛長風。”“未曾折柳倍留連,縱得重來又隔年。遠水夕陽青雀舫 [5] ,新蒲春雨白鷗天。三千歌管歸花縣 [6] ,十二因緣屬散仙 [7] 。安得講筵爲弟子,名山隨處執吟鞭 [8] !”
[1]孫令宜:孫嘉樂(1733—1800),字令儀,號春巖。清浙江仁和人。乾隆二十六年進士。歷任雲南按察使、四川按察使、禮部員外郎。世交:袁枚與孫嘉樂的祖父在鄉試時相識,故稱。[2]孫雲鳳(1764—1814),字碧梧。清仁和人。孫嘉樂長女。袁枚女弟子。通音律,能畫花卉。有《湘筠館詞》《玉簫樓詩集》《湘蜀館遺稿》。[3]嗈嗈(yōng):群鳥和鳴聲。《詩經·邶風·匏有苦葉》:“雝雝鳴雁,旭日始旦。”[4]三徑:漢蔣詡辭官不仕,隱于杜陵,閉門不出,舍中竹下三徑,只有羊仲與求仲出入。典出東漢趙岐《三輔决録》。後以三徑比喻隱士居處。五湖:春秋末越國大夫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滅亡吴國,功成身退,乘輕舟以隱於五湖。見《國語·越語下》。後因以“五湖”指隱遁之所。[5]青雀舫:古代江東華貴人家船頭常畫有一種水鳥青雀,名爲青雀舫。後泛指遊船。[6]花縣:晋潘岳任河陽(今河南孟州一帶)縣令,于一縣遍種桃李,傳爲美談。北周庾信《枯樹賦》:“若非金谷滿園樹,即是河陽一縣花。”後以此作爲縣治的美稱。[7]十二因緣:亦稱十二緣起,爲釋迦牟尼所傳基本教義之一。是以十二個彼此成爲條件或因果聯繫的環節,對有情生命體的生死業報輪回原因和過程,以及如何纔能脱離,所做的系統説明,可説是佛教的人生觀。散仙:比喻放曠不羈、自由閒散的人。[8]講筵:講經、講學的處所。吟鞭:詩人的馬鞭。
羊后答劉曜語,輕薄司馬家兒,再醮之婦,媚其後夫 [1] 。所謂閨房之内,更有甚於畫眉者。床笫之言不逾閾 [2] ,史官何以知之?楊妃洗兒事,新、舊《唐書》皆不載,而温公《通鑒》乃采《天寶遺事》以入之。豈不知此種小説,乃委巷讕言 [3] ,所載張嘉貞選婿,得郭元振 [4] ,年代大訛,何足爲典要,乃據以污唐家宫閫耶 [5] ?余咏玉環云:“唐書新舊分明在,那有金錢洗禄兒 [6] ?”蓋雪其冤也。第李義山《西郊百韻》詩 [7] ,有“皇子棄不乳,椒房抱羌渾”之句 [8] 。天中進士鄭嵎《津陽門》詩 [9] ,亦有“禄兒此日侍御側”“綉羽褓衣日屭贔”之句 [10] ,豈當時天下人怨毒楊氏,故有此不根之語耶?至於楊妃縊死佛堂,《唐書》《通鑒》俱無異詞,獨劉禹錫《馬嵬》詩云 [11] :“貴人飲金屑,倏忽舜英暮 [12] 。”似貴妃之死,乃飲金屑,非雉經矣 [13] 。傳聞異詞,往往如是。
[1]羊后:羊獻容(?—322),晋惠帝司馬衷的皇后。泰山南城(今山東新泰一帶)人。晋太安元年立爲皇后。洛陽之陷,遂没於曜。曜僭僞位,立爲皇后。因問之曰:“吾何如司馬家兒?”羊后曰:“陛下開基之聖主,彼亡國之暗夫,何可並言?”見《十六國春秋》。劉曜(yào)(?—329):十六國時前趙國君。匈奴族。劉淵侄。司馬家兒:指晋惠帝。再醮(jiào):女子再嫁。[2]床笫(zǐ):指閨房之内、枕席之間。閾(yù):門檻。[3]委巷:僻陋曲折的小巷,借指民間。讕言:没有根據、無從查證的話。[4]張嘉貞(666—729):唐蒲州猗氏(今山西臨猗一帶)人。武則天時,官監察御史、中書舍人。玄宗時,官中書令、工部尚書。郭元振:郭震(656—713),字元振。唐魏州貴鄉(今河北大名一帶)人。十八歲舉進士,授通泉尉。後任凉州都督、隴右諸軍州大使。封代國公。官至御史大夫、天下行軍大元帥。此所謂選婿事,見《開元天寶遺事》。[5]宫閫(kǔn):後宫,亦指后妃。[6]金錢洗禄兒:《資治通鑒》卷二一六載:“召禄山入禁中,貴妃以錦綉爲大繦褓,裹禄山,使宫人以彩輿舁之。上聞後宫喧笑,問其故,左右以貴妃三日洗禄兒對。上自往觀之,喜,賜貴妃洗兒金銀錢,復厚賜禄山,盡歡而罷。”袁枚不信有這種事。[7]第:但是。李義山:李商隱,見卷一·二〇注[12]。詩題爲“行次西郊作一百韻”。[8]乳:撫養。史載玄宗與武惠妃欲廢太子李瑛。椒房:后妃的宫殿用椒和泥塗壁。此指楊貴妃。羌渾:胡兒,指安禄山。[9]鄭嵎(yú):字賓光,一作賓先。大中五年登進士第。事見《唐才子傳》。[10]屭(xì)贔(bì):强有力貌。這裏指安禄山日益驕横。[11]劉禹錫:見卷一·四二注[10]。[12]舜英:木槿花。《詩·鄭風·有女同車》:“有女同行,顔如舜英。”[13]雉(zhì)經:上吊縊死。雉,牛鼻繩。
唐人詩話:“李山甫貌美 [1] 。晨起方理髮,雲鬟委地,膚理玉映。友某自外相訪,驚不敢進。俄而山甫出,友謝曰:‘頃者誤入君内。’山甫曰:‘理髮者,即我也。’相與一笑。”余弟子劉霞裳有仲容之姣 [2] ,每遊山必載與俱 [3] 。趙雲松調之云 [4] :“白頭人共泛清波,忽覺沿堤屬目多 [5] 。此老不知看衛玠,誤誇看殺一東坡 [6] 。”
[1]李山甫:見卷一·二〇注[3]。[2]劉霞裳:劉志鵬,字霞裳。清江蘇江寧人。諸生。仲容之姣:《晋書》卷三十三:“石苞,字仲容,渤海南皮人也。雅曠有智局,容儀偉麗,不修小節。故時人爲之語曰:‘石仲容,姣無雙。’”[3]與俱:偕同、在一起。[4]趙雲松:趙翼(1727—1814),字雲崧,號甌北。清江蘇陽湖(今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進士。官至貴西兵備道。詩與袁枚、蔣士銓齊名,稱“乾隆三大家”。有《甌北詩集》《甌北詩話》《廿二史札記》等。[5]屬(zh^)目:注目、注視。[6]衛玠(286—312):字叔寶。西晋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一帶)人。才華出衆,好言玄理。英俊爽朗,風姿照人,出遊時,常傾城觀看。東坡:蘇軾,見卷一·二五注[4]。這裏代指袁枚。
“忍凍不禁先自去,釣竿常被别人牽 [1] 。”宋人句也。默禪上人一聯云 [2] :“水藻半浮苔半濕,浣紗人去不多時 [3] 。”俱眼前語,而餘韻悠然。
[1]“忍凍”聯:出自五代後蜀花蕊夫人《宫詞》。夫人姓徐,一説姓費。青城(今四川都江堰一帶)人。得幸於蜀主孟昶,賜號花蕊夫人。此詩前兩句:“漫揎紅袖指纖纖,學釣池魚傍水邊。”[2]默禪上人:生平未詳。[3]“水藻”聯:出自金劉瞻《所見》。前兩句:“傾欹石片插漣漪,上有蕭蕭楊柳枝。”劉瞻,字巖老。金亳州(今屬安徽)人。天德三年南榜登科,大定初召爲史館編修。自號攖寧居士。有集行於世。
按:所謂眼前語,即描寫眼前情景、眼前人物的詩語。這眼前情景,必須是有風趣、有内涵的情景。生動于目前,並餘韻悠然,引人遐想不盡,可以由眼前景象而聯想到已經不在目前的人物情景。如學釣人的天真、浣紗人的風情。特别是浣紗人,會令人想到勞動女兒的辛勤和美麗,甚至想到傳説中的春秋故事。
余過袁江,蒙河督李香林尚書將所坐舡親送渡河 [1] 。席間讀尚書詩,《野行》云:“香聞春酒熟茅店,紅惜秋花開野塘。”《宿永平》云:“樹樹鳥相語,山山水上看。”皆佳句也。又見贈二律,已梓入集中矣。其尊人湛亭尚書 [2] ,先督南河。《遥灣夜泊》云:“風雪荆山道,春帆滯水涯。幾聲深夜犬,知近野人家。”《赴南河》云:“過顙應知因搏致,徹桑須及未陰時 [3] 。”用《孟子》語,而治河之道,思過半矣。
[1]袁江:亦名秀江、袁水。源出今江西萍鄉羅霄山,東流至樟樹西南入贛江。李香林:李奉翰(?—1799),字薌林、香林。清漢軍正藍旗人。初捐貲授縣丞。歷官江南道總督、河東河道總督、兩江總督兼領南河事。封騎都尉世職。[2]尊人:此指父親。湛亭:李宏(?—1771),字湛亭,一字濟夫。清漢軍正藍旗人,奉天(今遼寧瀋陽)人。官至河東河道總督。有《戢思堂詩鈔》。[3]過顙:《孟子·告子上》:“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孟子以水爲喻,指出爲不善是逆性而行,往上流並非水性,而是搏擊使然。徹桑:語出《詩經·豳風·鴟鴞》。《孟子·公孫丑》:“《詩》云:‘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牗户。’”大意是趁着天還没有下雨,趕快去啄剥桑樹根來修補好窗子和門户。
錢文端公少時 [1] ,鄉試落第,其科主試者趙侍郎也,别號長眉 [2] 。公觀演《小尼姑下山》,戲題云:“三寸黄冠綰碧絲,裝成十六女沙彌 [3] 。無情最是長眉佛,訴盡春愁總不知。”毛西河選閨秀詩 [4] ,獨遺山陰女子王端淑 [5] 。王獻詩云:“王嬙未必無顔色,争奈毛君筆下何 [6] ?”一藏其名,一切其姓。
[1]錢文端:錢陳群,見卷一·一一注[6]。[2]趙長眉:如上,餘未詳。[3]沙彌:梵語音譯的略稱,指僧侣。[4]毛西河:毛奇齡(1623—1716),字大可,别號河右,又號西河等。浙江蕭山人。康熙十八年舉博學鴻儒,授檢討。有《瀨中集》《當樓集》《西河合集》。[5]王端淑:字玉映,號映然子,又號青蕪子。浙江山陰人。順治前後在世。王思任女、諸生丁肇聖妻。著《玉映堂集》《吟紅集》。[6]王嬙:字昭君。西漢南郡秭歸(今屬湖北)人。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宫中。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求親,遂入塞。卒葬匈奴,世稱青冢。相傳昭君不肯賄賂畫工毛延壽,入宫數歲,不得見帝,遂自請嫁於匈奴。元帝方知其美。此處以毛延壽戲指毛西河。
尹似村有句云 [1] :“自與情人和淚别,至今愁看雨中花。”蔣廷鎔有句云 [2] :“自從環佩無消息,簷馬丁東不忍聽 [3] 。”
[1]尹似村:尹慶蘭(?—1788),字似村。清滿洲鑲黄旗人。尹繼善第六子。諸生。有《絢春園詩鈔》。[2]蔣廷鎔:生平未詳。[3]環佩:古人所繫的佩玉,後多指女子玉飾。簷馬:掛在屋簷下的風鈴。
按:一從視覺上聯繫,一從聽覺上聯繫,形容一種微妙的心理情態。爲詩法之一。
阮亭先生 [1] ,自是一代名家,惜譽之者既過其實,而毁之者亦損其真。須知先生才本清雅,氣少排奡 [2] ,爲王、孟、韋、柳則有餘,爲李、杜、韓、蘇則不足也 [3] 。余學遺山論詩一絶云 [4] :“清才未合長依傍,雅調如何可詆娸 [5] ?我奉漁洋如貌執 [6] ,不相菲薄不相師。”
[1]阮亭:王士禛,見卷一·五四注[1]。[2]排奡(ào):剛勁有力、豪宕。[3]王、孟、韋、柳:指唐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均工山水田園詩,詩風清雅淡遠。李、杜、韓、蘇:指李白、杜甫、韓愈、蘇軾。[4]遺山: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金忻州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宣宗興定五年進士。官至行尚書省左司員外郎。金亡不仕。輯《中州集》,著《遺山集》。有《論詩三十首》。[5]詆(dǐ)娸(qī):譭謗醜化。[6]漁洋:王士禛,見卷一·五四注[1]。貎執:以禮貌接待。
本朝古文之有方望溪 [1] ,猶詩之有阮亭,俱爲一代正宗,而才力自薄。近人尊之者,詩文必弱;詆之者,詩文必粗。所謂佞佛者愚,辟佛者迂 [2] 。
[1]方望溪:方苞,見卷一·二九注[1]。[2]佞(nìng):沉迷、迷戀。辟(bì):排除、排斥。迂(yū):拘泥保守,不合時宜。
鄭夾漈笑韓昌黎《琴操》諸曲爲兔園册子 [1] ,薄之太過。然《羑里操》一篇,末二句云:“臣罪當誅,天王聖明。”深求聖人,轉失之僞。按《大雅》:“文王曰咨,咨汝殷商!汝炰烋於中國,斂怨以爲德 [2] 。”文王並不以紂爲聖明也。昌黎豈不讀《大雅》耶?東坡言孔子不稱湯、武 [3] 。按《革卦·繫詞》:“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繫詞》,孔子所作也,東坡豈不讀《易經》耶?劉後村爲吴恕齋作詩序云 [4] :“近世貴理學而賤詩賦,間有篇章,不過押韻之語録、講章耳。”余謂此風,至今猶存。雖不入理障 [5] ,而但貪序事、毫無音節者,皆非詩之正宗。韓、蘇兩大家,往往不免。故余《自訟》云:“落筆不經意,動乃成蘇韓。”
[1]鄭夾漈:宋鄭樵,見卷一·一六注[8]。韓昌黎:韓愈,見卷一·一三注[1]。兔園册子:唐杜嗣先奉蔣王李惲之命編《兔園策府》,借漢梁孝王“兔園”以名書,纂古今事分爲四十八門,仿應科目策,自設問對,引經史爲訓注,皆對偶駢儷之語。後世遂將通俗淺顯之書統稱爲“兔園册子”。[2]“文王”四句:出自《大雅·蕩》。咨,感歎聲。汝,你。炰(pāo)烋(xiāo),同咆哮。[3]湯武:指商湯、周武王。分别爲商朝、周朝的建立者。[4]劉後村:劉克莊(1187—1269),字潜夫,號後村居士。宋興化軍莆田(今屬福建)人。淳祐六年賜同進士出身。官真州録事參軍、潮州通判、工部尚書兼侍講,以焕章閣學士致仕。詩學晚唐,爲江湖派詩重要代表。有《後村先生大全集》。吴恕齋:宋廬山(今屬江西)人,官至兵部侍郎。[5]理障:佛家語。佛教認爲邪見能障礙真知見,故曰理障。在古代詩評中,理障即指以概念化的義理障蔽了情思的表達交流。
爲人不可不辨者,柔之與弱也,剛之與暴也,儉之與嗇也,厚之與昏也 [1] ,明之與刻也 [2] ,自重之與自大也,自謙之與自賤也,似是而非;作詩不可不辨者,淡之與枯也 [3] ,新之與纖也 [4] ,樸之與拙也,健之與粗也,華之與浮也,清之與薄也 [5] ,厚重之與笨滯也,縱横之與雜亂也,亦似是而非。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1]厚:厚道。昏:昏聵。[2]明:明智。刻:刻薄。[3]淡:素淡。枯:枯率。[4]新:新穎。纖:纖巧。[5]清:清朗。薄:淺薄。
明季以來,宋學太盛 [1] ,於是近今之士,競尊漢儒之學,排擊宋儒,幾乎南北皆是矣,豪健者尤争先焉。不知宋儒鑿空,漢儒尤鑿空也。康成臆説,如用麒麟皮作鼓郊天之類 [2] ,不一而足,其時孔北海、虞仲翔早駁正之 [3] 。孟子守先王之道 [4] ,以待後之學者,尚且周室班爵禄之制,其詳不可得而聞,又曰“盡信書,不如無書”,况後人哉?善乎楊用修之詩曰 [5] :“三代後無真理學,六經中有僞文章 [6] 。”
[1]宋學:主要指宋儒理學,同漢學相對。漢學專重訓詁,宋學以義理爲主,亦稱理學。以周敦頤、程頤、朱熹等爲代表。[2]康成:鄭玄,見卷一·四六注[24]。郊天:古代一種宗教儀式,祭祀天地、日月、四望、山川。[3]孔北海:孔融(153—208),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孫。漢末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獻帝時曾任北海相,時稱孔北海。虞仲翔:虞翻(164—233),字仲翔。三國吴會稽餘姚(今屬浙江)人。任騎都尉。訓注《老子》《論語》《國語》,尤精于《易》,著《易注》。[4]孟子:孟軻(前372—前289),字子輿。戰國時鄒(今山東鄒城)人。嘗至齊、宋、滕、魏等國遊説。爲孔子儒家學説繼承者。後被稱爲亞聖。有《孟子》。[5]楊用修: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明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進士第一。翰林學士。遣戍雲南永昌衛。有《升庵全集》。[6]三代:夏、商、周三朝。六經: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典籍。
後之人未有不學古人而能爲詩者也。然而善學者,得魚忘筌 [1] ;不善學者,刻舟求劍。
[1]筌:捕魚器,引申指工具、手段。
韓侂胄伐金而敗 [1] ,與張魏公之伐金而敗 [2] ,一也。後人責韓不責張,以韓得罪朱子故耳 [3] 。然金人葬其首,謚曰忠繆,以其忠於爲國,繆於謀身也。錢辛楣少詹過安陽弔之曰 [4] :“匆匆函首議和親,昭雪何心及老秦 [5] 。一局殘棋偏汝著,千秋公論是誰伸?横挑强敵誠非計,欲報先仇豈爲身?一樣北征師挫衄,符離未戮首謀人 [6] 。”少詹又弔姚廣孝云 [7] :“空登北郭詩人社,難上西山老佛墳 [8] 。”
[1]韓侂(tuó)胄(1152—1207):字節夫。南宋相州安陽(今屬河南)人。寧宗時以外戚執政十三年,曾排斥宰相趙汝愚,貶逐朱熹、彭龜年等大臣。嘉泰年間,見金王朝已衰,力主乘機收復中原。開禧二年,請寧宗下詔北伐,兵敗求和,金人不肯,再次用兵。次年被殺于宫内玉津園。[2]張魏公:張浚(1097—1164),字德遠。南宋漢州綿竹(今屬四川)人。徽宗時進士。曾任宰相,起用岳飛。秦檜當政時,反對與金和議。重被起用後,封魏國公。孝宗時北伐攻金,兵敗去職。[3]朱子: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遁翁,别稱紫陽、雲谷老人。宋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晚年徙居建陽考亭。南宋高宗紹興十八年進士,任同安主簿。落職後,主持白鹿洞、岳麓書院,講學五十餘年。發展程顥、程頤學説,集宋代理學之大成。死後追謚文。有《四書章句集注》《詩集傳》《楚辭集注》《周易本義》《通鑒綱目》《朱子語類》等。[4]錢辛楣:錢大昕(1728—1804),字曉徵,一字辛楣,號竹汀。清江蘇嘉定(今屬上海)人。乾隆十九年進士。授編修,歷充鄉會試考官,提督廣東學政,官至少詹事。有《潜研堂文集》《十駕齋養新録》《二十二史考異》等。[5]函首:用匣子裝盛人頭,指將韓侂胄頭顱獻給金人。老秦:指秦檜。[6]挫衄(niù):挫敗。符離:即張浚北伐時宋軍敗北之地,今屬安徽。[7]姚廣孝(1335—1418):姚道衍,字斯道。明初長洲人。原出家爲僧,後輔佐朱棣起兵,録功第一,拜太子少師,恢復原姓,賜名廣孝。[8]北郭詩社:元末明初,以高啟爲中心,結社于蘇州北郭的一個詩人群體。姚廣孝爲北郭十友之一,有《逃虚子詩集》。
唐僧大雅《半截碑》 [1] ,頌吴大將軍李夫人曰:“圓儀替月,潤臉呈花 [2] 。”邯鄲淳作《孝女曹娥碑》曰 [3] :“令色孔儀,巧笑倩兮 [4] 。”頌其德,及其貌,皆涉輕佻,與題不稱。然大旨是仿《碩人》一章 [5] 。迂儒讀之,必起物議 [6] 。
[1]半截碑:即吴文碑,或稱鎮國大將軍吴文碑,唐刻石。俗稱《興福帖》《興福寺半截碑》。僧大雅集晋王羲之行書。開元九年十月立,明萬曆間出土于陝西西安南城壕中,今存西安碑林。[2]圓儀:喻道德規範、風度儀表。[3]邯鄲淳(約132—221):一名竺,字子叔。潁川人。東漢桓帝元嘉元年,曾在席上操筆而成《孝女曹娥碑》,被當時的大文學家蔡邕稱爲“絶妙好辭”。獻帝初平年間,客居荆州。後歸曹操,以博學多才而深受器重,成爲曹植文學侍從。曹丕即位,任博士給事中。有《花經》《笑林》。曹娥:東漢會稽上虞(今屬浙江)人。父曹盱不幸在舜江上祭祀潮神時落水而死,曹娥聞知後,晝夜沿江號哭,十七天後便投江尋父。孝行感動鄉里,立廟紀念,改舜江爲曹娥江。[4]令色孔儀:儀表容止美麗和悦。[5]《碩人》:見《詩經·衛風》。[6]物議:批評的輿論。
方敏慤公三妹能詩 [1] ,自畫牡丹,題云:“菊瘦蘭貧植謝家 [2] ,愧無春色繪年華。剩來井底胭脂水 [3] ,學畫人間富貴花。”公咏清凉山桃花云:“傾將一井胭脂水,和就六朝金粉香 [4] 。”似襲乃妹詩,而風趣轉遜。
敏慤公未遇時,祖、父俱以罪戍塞外。公南北奔走,備極流離。清凉寺僧號中州者 [5] ,知爲偉人,時周恤之。公贈詩云:“須知世上逃名易,只有城中乞食難。”後官制府,爲中州弟子麗雅重建清凉寺,殿宇焕然。余過而有感,亦題詩云:“細讀紗籠數首詩 [6] ,尚書回首憶前期。英雄第一心開事,揮手千金報德時。”蘇州薛皆三進士有句云 [7] :“人生只有修行好,天下無如吃飯難。”意與方公相似。
[1]方敏慤(què):方觀承,見卷一·三〇注[8]。[2]謝家:指閨房,用晋代才女謝道韞典。[3]胭脂水:泛指調和紅顔料的泉水。[4]六朝:見卷一·一三注[8]。[5]清凉寺:南京城西清凉山上的一座名刹。中州:海嶽,字中州。清代詩僧,俗家京江(今江蘇鎮江)張氏。遇山藏法嗣。歷主江寧清凉、海鹽金粟、海寧安國諸寺。有《緑蘿庵詩》。[6]紗籠:謂以紗蒙覆達官名士壁上題咏的手迹,表示崇敬,見卷一·三〇注[13]。[7]薛皆三:薛起鳳(1734—1774),字皆三(一作皆山)、家三,號香聞居士。清江蘇長洲人。有《香聞遺集》。
虞山王次山先生峻風骨嚴峭,館蔣文肅公家 [1] ,晚不戒於酒,肆口嫚駡。蔣家人群欲毆之,文肅呵禁。次日,待之如初。先生不自安,辭去。余己未會試,出文恪公門下 [2] ,聞此説而疑之。後讀先生《哭文肅公》詩云:“回首却傷門下士,少時無賴吐車茵 [3] 。”方知此事信有,愈徵文肅之賢,而先生之不諱過也。先生少所許可,獨譽枚不絶於口。以故,枚雖報罷鴻詞科,而名聲稍起公卿間。惜無所樹立,以酬先生之知。而先生自劾罷都御史彭茶陵 [4] ,直聲震天下。後竟卧病不起,悲夫!
博陵尹元孚先生 [5] ,少孤貧,以母教成名。督學江南,好教人讀小學,宗程朱 [6] 。余時宰江寧,意趣不合。一日,先生騶唱三山街 [7] ,爲某大將軍家奴所窘,詐稱某王遣來,太守不敢詰,予收縛置獄,先生以此見重。適高相國斌有事來江寧 [8] ,先生面稱枚云:“才如子建,政如子産 [9] 。”亡何,先生薨。予感知己之恩,將賦挽詩,見次山先生四章,不能再出其右,遂擱筆焉。其警句云:“母教成三徙 [10] ,君恩厚兩朝。”又曰:“士幸方知向,天何遽奪公!”
從古文人得功於母教者多,歐蘇其尤著者也 [11] 。次山題錢修亭《夜紡授經圖》曰 [12] :“辛勤篝火夜燈明,繞膝書聲和紡聲。手執女工聽句讀,須知慈母是先生。”
[1]王次山:王峻(1694—1751),字次山,號艮齋。清江蘇常熟人。雍正二年進士,授編修。官御史,有直聲。後主講安定、雲龍、紫陽書院,以古學提倡後進。有《水經廣注》《漢書正誤》《艮齋詩文集》等。蔣文肅:蔣廷錫(1668—1732),字揚孫,號酉君、南沙、西谷。清江蘇常熟人。康熙四十二年進士。歷官至内閣學士、户部尚書兼兵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加太子太傅。卒謚文肅。有《青桐集》《秋風集》《片雲集》等。[2]文恪公:蔣溥,見卷一·六五注[24]。[3]車茵:車上的草墊。《漢書·丙吉傳》:“丙吉馭吏嗜酒,數逋蕩,嘗從吉出,醉嘔丞相車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飽之失去士,使此人將復何所容?西曹第忍之,此不過污丞相車茵耳。’”[4]彭茶陵:彭維新(1679—1769),字肇周,號餘山。清湖南茶陵人。康熙四十五年進士。授編修,官至協辦大學士、兵部侍郎、左都御史。有《墨香閣集》。[5]尹元孚:尹會一(1691—1748),字元孚,號健餘。清直隸博野(今屬河北)人。雍正二年進士。官至吏部侍郎。有《君鑒》《臣鑒》《士鑒》《健餘文集》《健餘詩草》。[6]程朱:指首創宋代理學的北宋二程(程顥、程頤)和集大成者南宋朱熹。[7]騶唱:駕御車馬的侍從引馬開道的傳呼。[8]高斌(1682—1755):字右文,號東軒,高佳氏。滿洲鑲黄旗人。雍正間累官江寧織造、河道總督。乾隆間歷直隸和兩江總督、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卒謚文定。[9]子建: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國魏沛國譙人。曹操第三子。後封陳王。謚思。有《曹子建集》。宋無名氏《釋常談》:“謝靈運嘗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子産(?—522):姓公孫,名僑,字子産。春秋時鄭國人。官至鄭國的執政大臣上卿。[10]三徙:用孟母三遷典。[11]歐蘇:宋代著名文人歐陽修與蘇軾。歐陽修,見卷一·六六注[9]。蘇軾,見卷一·二五注[4]。《宋史·歐陽修傳》:“歐陽修,字永叔,廬陵人。四歲而孤,母鄭,守節自誓,親誨之學,家貧,至以荻畫地學書。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及冠,嶷然有聲。”《宋史·蘇軾傳》:“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遊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程氏讀東漢《范滂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爲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曰:‘汝能爲滂,吾顧不能爲滂母邪?’”[12]錢修亭:錢陳群,見卷一·一一注[6]。
尹元孚先生任兩淮鹺務時,布衣鮑皋以詩受知 [1] 。今有《海門集》行世,皆先生爲之提倡。鮑奉陪先生泛海口詩云:“蓬萊清切逢仙侣,蛟鱷威棱避顯官 [2] 。”其相得如此。因憶明大學士劉健好理學,惡人作詩 [3] ,曰:“汝輩作詩,便造到李杜地位,不過一酒徒耳。”嘻!《記》云:“不能《詩》,于禮繆 [4] 。”孔子教人學詩,在《論語》中,至於十一見。而劉公乃爲此言,不如尹公遠矣!
[1]鹺(cuó):鹽。鮑皋(1708—1765):字步江,號海門。清江蘇丹徒人。國子生。乾隆三年舉博學鴻詞,託病不就。有《海門集》《京口文獻録》《筆耕録》。[2]威棱:威力、威勢。[3]劉健(1433—1526):字希賢,號晦庵。明河南洛陽人。治理學。天順四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太子太傅,曾代爲首輔。卒謚文靖。[4]繆:通“謬”,錯誤。所引語見《禮記·仲尼燕居第二十八》。
隨園有對聯云:“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邱 [1] 。”故是李侍郎因培所贈 [2] ,懸之二十餘年。忽一日,岳大將軍鍾琪之子參將名瀞者來謁 [3] 。入門先問此聯有否,現懸何處。予指示之。端睇良久,曰:“此後書舍,可有蔚藍天否 [4] ?”予問:“何以知之?”曰:“余在四川時,夢先大人引游一園,有此聯額。且曰:‘將我交此園主人。’瀞驚醒,遍訪川中,無人知者。今來補官江寧,有人談及,故來相訪。”因出將軍行狀二十餘頁,稽首求傳。予讀之,雜亂舛錯,爲編纂七日方成。而岳又調往金川,不復再見矣。今年夏間,偶抄選鮑海門詩二十餘首 [5] 。其子之鍾適渡江來 [6] ,余告以選詩之事,問:“尊人有餘集否?”鮑不覺泣下,曰:“異哉!余今而知夢之有靈也!吾渡江前三日,夢與先人遊隨園,先人與公同修船,以紙補其窗櫺。醒而不解。今思之:夫船者,傳也;紙者,詩之所附以傳者也。今公抄選先人之詩,豈不暗相脗合耶?”甚矣!鬼神之好名也 [7] !
[1]“此地”聯:上聯出自王羲之《蘭亭序》,下聯出自《左傳》。[2]李因培(1717—1767):字其才,號鶴峰。清雲南晋寧(今昆明一帶)人。乾隆十年進士。歷官户、禮、兵、刑四部侍郎,湖北、湖南、福建巡撫。有《鶴峰詩鈔》。[3]岳鍾琪(1686—1754):字東美,號容齋。清四川成都人。康熙五十年由捐納同知改武職,官川陝總督、寧遠大將軍、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封威信公。卒謚襄勤。有《薑園》《蛩吟》等。岳瀞:岳鍾琪子。乾隆十八年舉人,選知縣,世襲一等輕車都尉,歷任安徽六安、四川遂寧等營參將,署協副將。[4]蔚藍天:室名,隨園中一處名勝,窗皆嵌全藍色玻璃。有詩曰:“客來笑且驚,都成盧杞面。”即指此室。[5]鮑海門:鮑皋,見本卷四八注[1]。[6]鮑之鍾(1740—1802):字論山,號雅堂。清江蘇丹徒人。乾隆三十四年進士。任四庫全書館編校,官至户部郎中。居官以風骨聞,詩有家法。有《論山詩稿》《山海經韻語》。[7]好名:愛好名譽、追求虚名。
詩貴翻案:神仙,美稱也,而昔人曰:“丈夫生命薄,不幸作神仙。”楊花,飄蕩物也,而昔人云:“我比楊花更飄蕩,楊花只有一春忙 [1] 。”長沙,遠地也,而昔人云:“昨夜與君思賈誼,長沙猶在洞庭南 [2] 。”龍門,高境也,而昔人云:“好去長江千萬里,莫教辛苦上龍門 [3] 。”白雲,閑物也,而昔人云:“白雲朝出天際去,若比老僧猶未閑 [4] 。”“修到梅花”,指人也,而方子雲見贈云 [5] :“梅花也有修來福,着個神仙作主人。”皆所謂更進一層也。
[1]“我比”聯:出自宋石柔《柳花》。[2]“昨夜”二語:出自唐張祜《贈李修源》,一作温飛卿《赴方城》。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河南洛陽人。以文才出名,年二十餘,召爲博士,遷太中大夫。數上疏,言時弊,因遭讒被貶爲長沙王太傅,遷梁懷王太傅。世稱賈太傅,又稱賈長沙。有《新書》《賈長沙集》。[3]“好去”聯:出自唐竇鞏《放魚》。[4]“白雲”聯:出自唐陸龜蒙《山中僧》。[5]方子雲:方正澍,見卷一·四五注[6]。所録詩爲《憶隨園梅花並呈主人》:“老幹柔枝各報春,鉛華洗盡畫難真。此間花有修來福,住個神仙作主人。”“修到梅花”句出宋謝枋得《武夷山中》:“十年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
苕溪女子姚益鱗,嫁嚴林溪 [1] ,以夭亡。《送姊之洚溪》云 [2] :“姊妹花窗下,相依兩意同。拈針五夜火,拜月一襟風 [3] 。忽逐分飛雁,都爲斷梗蓬。擬將苕水闊,送盡别離衷。”《閏七夕》云:“微雲依約接銀河,一月佳期兩度過。倘把重逢歡較昔,翻教添得别愁多。”
[1]苕溪:浙江境内河流,一源于安吉,一源于臨安,至湖州合流,注入太湖。姚益鱗:字竹筠,號綉巖。清浙江烏程人。嚴林溪兆蓀妻。有《吟香樓遺草》。[2]洚溪:地名,在江蘇吴江。[3]五夜:五更,即天將明時。拜月:一種閨中風俗。
沈學子有女弟子徐瑛玉 [1] ,字若冰,崑山人,嫁孔氏。能詩,早亡。與王蘭泉夫人許雲清 [2] ,及吾鄉方宜照之女芷齋 [3] ,唱和甚多。和學子《送春》云:“春光心事兩蹉跎,愁見飛花檻外過。漫説窮愁詩便好,算來詩不敵愁多。”《病起》云:“重開鸞鏡施膏沐,卷上珠簾怯曉風。病起不知秋幾許,飛來黄葉滿庭中。”《七夕》云:“銀漢横斜玉漏催,穿針瓜果飣妝臺 [4] 。一宵要話經年别,那得工夫送巧來?”
[1]沈學子:沈大成(1700—1771),字學子,號沃田。清江蘇華亭(今屬上海)人。康熙時諸生。有《學福齋詩文集》《近遊詩鈔》。徐瑛玉:一作徐映玉(1728—1762),字若冰,號南樓。清浙江錢塘人。孔青崖妻。有《南樓吟稿》。[2]王蘭泉:王昶(1724—1806),字德甫,號蘭泉、述庵。清江蘇青浦人。乾隆十九年進士,官至刑部右侍郎。有《春融堂集》《金石萃編》。許雲清:許玉晨,字雲清。清江蘇華亭人。有《琴畫樓詞》。[3]方芷齋:方芳佩(1728—1808),字芷齋,號鳳池、懷蓼。清浙江錢塘人。宜照女、中丞汪新妻。工詩文。有《在璞堂吟稿》。[4]飣:指堆放。
顧東山有女 [1] ,美而不嫁,好服壞色衣,持念珠,作六時梵語。其母哂之 [2] ,曰:“汝故是優婆夷耶 [3] ?”女微哂而已 [4] 。行年三十,操修益堅。父母知其志,爲築即是庵處之,因號即是庵主人。許太夫人題其庵云 [5] :“上界遭淪謫,人言萼緑華 [6] 。十年貞不字 [7] ,一室語無嘩。遣興惟吟絮 [8] ,逢春欲避花。結庵殊可羡,萱草傍蘭芽 [9] 。”
[1]顧東山:生平未詳。[2]哂(shěn):譏笑。[3]優婆夷:梵文的音譯,亦譯優婆斯、鄔婆斯迦,意譯近善女、信女、清净女。佛教稱謂,指接受五戒的女居士,亦通稱一切在家的佛教女信徒。[4]微哂:微笑。[5]許太夫人:徐德音(1681—?),字淑則。清浙江錢塘人。漕運總督徐旭齡女、許迎年妻、開封同知許佩璜母。有《渌静軒詩鈔》。太夫人,對官吏之母的敬稱。[6]萼緑華:傳説中的女仙。[7]不字:不嫁。[8]吟絮:同咏絮。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言語》:“謝太傅寒雪日内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後以“咏絮”爲稱揚女子能詩善文之典。[9]萱草:借指母親。蘭芽:此處指女兒。韓愈:“瑶環瑜珥,蘭茁其芽。”
嘉善曹六圃廷棟,少宰蓼懷之孫 [1] ,隱居不仕,自號慈山居士,自爲壽藏 [2] ,不下樓者二十年,著作甚富。余愛其晚年佳句,如:“廢書只覺心無著,少飲從教睡亦清。”“病教揖讓虚文减,老覺婆娑古意多 [3] 。”“詩真豈在分唐宋,語妙何曾露刻雕。”余稱其詩,專主性情。慈山寄札謝云:“老人生平苦心,被君一語道破。”屢招余往,而竟不遂其願。卒已八十五矣。
[1]曹六圃:曹庭棟(1699—1785),字楷人,號六圃,又號慈山。清浙江嘉善人。諸生。有《易準》《婚禮通考》《逸語》《産鶴亭詩集》等。蓼懷:曹鑒倫(1655—1717),字彝士,號蓼懷、忝齋。清浙江嘉善人。康熙十八年進士。少宰:清時吏部侍郎的俗稱。[2]壽藏:生時所建的墓壙。[3]揖讓:賓主相見的禮儀。虚文:指無意義的禮節。婆娑:盤桓、逍遥。
余性不飲酒,又不喜唱曲,自慚窶人子 [1] ,故音律一途,幼而失學。偶讀桐城張文和公《元夕寄弟葯齋》詩云 [2] :“亦知令節休虚度,其奈疏慵本性何 [3] ?天與人間清净福,不能飲酒厭聞歌。”公爲大學士文端公之子 [4] ,一生富貴,而獨缺東山絲竹之好 [5] ,何耶?豈金星不入命之故耶 [6] ?余親家徐題客,健庵司寇孫也 [7] ,五歲能拍板歌。見外祖京江張相國 [8] ,相國愛之,抱置膝上。乳母在旁誇曰:“官官雖幼,竟能歌曲。”相國怫然曰:“真耶?”曰:“真也!”相國推而擲之,曰:“若果然,兒没出息矣!”兩相國性情相似。後徐竟坎懔 [9] ,爲人司音樂,以諸生終。《自嘲》云:“文章聲價由來賤,風月因緣到處新。”此語,題客親爲余言。
[1]窶(jù)人子:貧家子弟。[2]張文和:張廷玉,見卷一·一注[12]。[3]令節:佳節,此指元夕。疏慵:懶散。[4]文端公:張英(1637—1708),字敦復,號樂圃。張廷玉父。康熙六年進士。由編修累官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歷任《國史》《一統志》《淵鑒類函》《平定朔漠方略》總裁官。卒謚文端。有《周易衷論》《篤素堂詩文集》。[5]東山絲竹:東晋謝安閒居會稽東山,家有聲樂,馳名一時。後泛指音樂愛好。[6]金星:指琴上的金色軫,亦泛指音律。[7]徐題客:徐柱臣(1690—?),字題客,號雅宜、艮岑。清江蘇崑山人。晚年寓居揚州。諸生。有《艮岑樂府》《春雨樓集》《雅宜山樵稿》。徐健庵:徐乾學(1631—1694),字原一,號健庵。清江蘇崑山人。康熙九年進士。歷官至刑部尚書。有《通志堂經解》《讀禮通考》《傳是樓書目》《憺園集》等。[8]張相國:張玉書(1642—1711),字素存。清江蘇丹徒人。順治十八年進士。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户部尚書。[9]坎懔(kǎnlǎn):困頓、不得志。
吾鄉孝廉王介眉,名延年 [1] ,少嘗夢至一室,秘帖古器,盎然横陳。榻坐一叟,短身白鬚,見客不起,亦不言。又有一人,頎而黑,揖介眉而言曰:“余漢之陳壽也 [2] ,作《三國志》,黜劉帝魏,實出無心,不料後人以爲口實。”指榻上人曰:“賴彦威先生以《漢晋春秋》正之 [3] 。汝乃先生之後身,聞方撰《歷代編年紀事》,夙根在此 [4] ,須勉而成之。”言訖,手授一卷書,俾題六絶句而寤 [5] 。寤後僅記二句曰:“慚無漢晋春秋筆,敢道前身是彦威?”後介眉年八十餘,進呈所撰《編年紀事》,賜翰林侍讀。
[1]王介眉:王延年,字介眉。清浙江錢塘人。雍正舉人。乾隆初,舉鴻博。官翰林院侍講。熟悉史學,增補《通鑒紀事本末》。[2]陳壽(233—297):字承祚。西晋安漢(今四川南充一帶)人。在蜀漢爲觀閣令史。入晋後,歷任著作郎、治書侍御史。著《三國志》。黜劉:貶低蜀主劉備。帝魏:尊奉曹魏爲正統。[3]彦威:習鑿齒(317—384),字彦威。東晋襄陽(今屬湖北)人。東晋荆州剌史桓温召爲從事,後遷别駕。著《漢晋春秋》,推蜀爲正統,而貶曹魏爲篡逆,用以諷温。[4]夙根:前生的靈根。[5]俾(bǐ):使。寤(wù):醒。
同年儲梅夫宗丞 [1] ,能養生,七十而有嬰兒之色。乾隆庚辰,奉使祭告嶽瀆,宿搜敦郵旅店 [2] 。是夕,燈花散彩,倏忽變現,噴煙高二三尺,有風霧迴旋。急呼家童觀之,共爲詫異,相戒勿動。夢群仙五六人,招至一所,上書“赤雲岡”三字,呼儲爲雲麾使者。諸仙列坐聯句,有稱海上神翁者首唱,曰:“蓮炬今宵獻瑞芝。”次至五松丈人,續曰:“群仙佳會飄吟髭。”又次至東方青童,曰:“春風欲换楊柳枝。”旁一女仙曰:“此雲麾《過淩河》句也,汝何故竊之?”相與一笑,忽燈花如爆竹聲,驚而醒。
[1]儲梅夫:儲麟趾(1702—1783),字梅夫,一字履醇。清江南荆溪(今江蘇宜興)人。乾隆四年進士。官至宗人府宗丞。有《雙樹軒集》。[2]嶽瀆:五嶽四瀆的省稱。五嶽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四瀆是長江、黄河、淮河、濟水。搜敦郵:地名。
按:袁枚《子不語》卷十五《儲梅夫府丞是雲麾使者》,與此處所記大同小異。
蔣苕生太史序玉亭女史之詩曰 [1] :“《離》象文明 [2] ,而備位乎中。女子之有文章,蓋自天定之。玉亭名慎容,姓胡,山陰人,嫁馮氏。所天非解此者 [3] ,遂一旦焚棄之,然其韻語,已流播人間,有《紅鶴山莊詩》行世。其女兄弟采齊、景素,亦皆能詩,俱不得志。玉亭尤鬱鬱,未四旬,殁矣!”其《病中》云:“惚惚魂無定,飄飄若夢中。扶行驚地軟,倚卧覺頭空。放眼皆疑霧,聞聲似起風。那堪窗下雨,寂寞一燈紅。”《窺采齊曉妝》云:“徘徊明鏡漫凝神,個裏伊誰解效顰 [4] ?一樹梨花一溪月,隔窗防有斷魂人。”《女郎詞》云:“相呼同伴到簾幃,偷看新來客是誰。又恐被人先瞥見,却從紈扇隙中窺。”《殘梅》云:“纔發疏林便褪妝,冰姿空對月昏黄。東風只顧吹零雨,那惜枝頭有暗香?”采齊,名慎儀 [5] 。《早起》云:“一番花信五更風,那管春宵夢未終。起傍芳叢頻檢點,夜來曾否損深紅?”《夜眠》云:“銀蟾朗徹有餘光 [6] ,静坐庭軒寄興長。地僻不知更漏永,瞥驚花影過東牆。”《贈苕生》云:“沽酒每聞捐玉佩,濟人時復典宫袍。”殊貼切苕生之爲人。余問苕生:“玉亭貌可稱其才否?”苕生乃誦其《菩薩蠻》一闋云:“人言我瘦形同鶴,朝朝攬鏡渾難覺。但見指尖長,羅衣褪粉香。若能吟有異,不管腰身細。清减肯如梅,凋零亦是魁。”可想見風調,使人之意也消。
《紅鶴山莊詩》,乃王菊莊孝廉爲之刊行 [7] 。玉亭作詞謝云:“多謝詩人,深蒙才士,不憎戚末堪因倚 [8] 。吴頭楚尾一相逢 [9] ,白雲紅鶴傳千里。南浦悲吟,西窗閑技,居然卷附秋香裏。寸心從此莫言愁,人間已有人知己。”其女思慧,嫁劉侍郎秉恬 [10] ,亦才女也。《過嶺》云:“半嶺梅花成故舊,兩肩書本是行裝。”
[1]蔣苕生:蔣士銓,見卷一·二三注[2]。玉亭:胡慎容(?—1763),字玉亭,號卧雲、紅餘。清直隸大興(今北京)人,原籍浙江山陰(今紹興)。山陰諸生馮烜妻。有《紅鶴山莊詩鈔》。詩人胡天游之妹。胞姊慎淑、從姊慎儀俱能詩。[2]《離》:《周易》卦名,南方之卦,卦象代表着光明。[3]所天:所依靠的人,指丈夫。[4]個裏:此中。效顰:西施有心病而愛皺眉,鄰里醜女也摹仿皺眉。此處指誰能理解是真有憂愁還是效顰呢?[5]胡慎儀:字采齊,號石蘭。清直隸大興人。駱烜妻。有《石蘭詩鈔》。[6]銀蟾:古代傳説月宫中有蟾蜍,故以此代指明净的月亮。[7]王菊莊:見卷一·五注[4]。[8]戚末:雜物、小東西,此自喻其詩作。[9]吴頭楚尾:泛指長江兩岸,九江至南京一帶,因是春秋時期吴國和楚國的分境,故稱。[10]思慧:馮思慧,字睿之。清浙江秀水人。馮烜、胡慎容女。劉秉恬繼室。有《綉餘吟》。劉秉恬(1735—1800):字德引,號竹軒。清山西洪洞(tóng)人。乾隆二十一年舉人。官福建道監察御史、吏部侍郎、雲南總督、兵部侍郎、倉場侍郎。有《竹軒詩稿》。
按:古代文化世族常有一家能詩者,而今天絶無僅有。大約舊詩好寫,新詩難作的緣故。舊詩有一定格式,而新詩全靠新穎獨到的構思。也許還有更值得探討的原因,需要深長思之。
孔葒谷扶乩 [1] ,有女仙,自稱袁茝君 [2] ,名沅,年十五,入蜀王昶宫中 [3] ,給事花蕊夫人 [4] 。未進御 [5] ,而唐兵下蜀,茝君匿民間,被人搜得,將獻之大帥,行次劍閣 [6] ,投水死,年才十八。今石壁間有垂紅珊瑚樹者,即其槁葬所也 [7] 。菊莊爲題詩云:“劍閣崔巍萬古存,西川宫殿總成塵。可憐殉國磨笄者,不是昭陽寵幸身 [8] !”
[1]孔葒(hóng)谷:孔繼涵(1739—1784),字體生、誦孟,號葒谷。清山東曲阜人。孔子六十九世孫。乾隆三十六年進士。官户部主事。有《春秋氏族譜》《紅櫚書屋集》等。扶乩(jī):舊時一種祈神顯靈的迷信活動。其法由二人共執一丁字形木架,下端置沙盤上,作法請神降臨附身,于沙上畫出字迹以顯示吉凶。因傳説神降臨時乘鸞,故亦稱“扶鸞”。[2]袁茝(zhǐ)君:如上,餘未詳。[3]蜀王昶:孟昶(919—965),别名仁贊,字保元。五代時後蜀國君。宋乾德三年宋兵入成都,國亡降宋。被封爲秦國公,卒謚恭孝。[4]花蕊夫人:見本卷三四注[1]。[5]進御:指爲君王所御幸。[6]劍閣:即今四川劍閣縣東北劍門關,地勢險要,爲古代戍守要地。[7]槁(ɡǎo)葬:草草埋葬。[8]磨笄(jī):典出《史記·趙世家》。春秋晋趙襄子殺代王,併代地。趙襄子姐爲代王妻,聞代王死,摩笄自殺。昭陽:漢宫殿名,後泛指后妃所住的宫殿。
蘇州楊文叔先生 [1] ,掌教吾鄉敷文書院,以實學教人。余年十九,即及門焉。後宰江寧,而先生掌教鍾山,又復追隨絳帳 [2] 。近聞其家式微 [3] ,詩稿遺失,僅傳《孝陵》二首 [4] ,云:“鼎湖龍去上升天,弓劍埋藏四百年 [5] 。金碗玉魚無恙在,不須清淚滴銅仙 [6] 。”“竪儒瞻拜舊山陵,落日平蕪百感生。欲奏通天臺下表,只憐才謝沈初明 [7] 。”先生名繩武,康熙癸巳翰林,維斗先生孫也 [8] 。
[1]楊文叔:楊繩武(1595—1641),字文叔,號訥庵。清江蘇吴縣人。康熙五十二年進士。官翰林院編修。丁憂歸,不復出。曾掌教浙江敷文書院、江蘇鍾山書院。袁枚曾從受學。通經術,能詩文。有《古柏軒集》《訥庵詩存》《入蜀記》《文章鼻祖》《論文四則》等。[2]絳帳:典出《後漢書·馬融傳》:“馬融字季長,扶風茂陵人也。”“常坐高堂,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後列女樂,弟子以次相傳,鮮有入其室者。”後因以“扶風帳”“絳帳”稱美師長、講席、學舍。[3]式微:衰落、衰微。[4]孝陵:即明孝陵,是朱元璋的陵墓,位於江蘇省南京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珠峰下。[5]鼎湖:上古傳説,黄帝鑄鼎于荆山下,鼎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黄帝上天,群臣後宫從者七十餘人。後因名其處爲鼎湖。舊時用爲帝王逝去之典,亦用以稱帝王陵墓。杜甫《驪山》:“鼎湖龍去遠,銀海雁飛深。”[6]銅仙:用漢武帝時所作以手掌舉盤承露的仙人典。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序》:“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宫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7]通天臺:漢武帝好神仙,元封二年作甘泉宫通天臺,臺高五十丈,去長安二百里,以候天神。上有承露盤,銅仙人掌玉杯承雲表之露。沈初明:沈炯(503—561),字禮明、初明。吴興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南朝梁陳之際文學家。曾撰《經通天臺奏漢武帝表》。[8]維斗:楊廷樞(1595—1647),字維斗。明末南直隸長洲人。崇禎舉人。復社要員。南京、蘇、常相繼失守,被清兵害于蘆墟泗洲寺。有《古柏軒集》。
江寧方伯永公之子明新 [1] ,字竹岩,性耽風雅。其弟亮,字鐵崖 [2] ,亦聰穎。在江寧時,與余交好,選勝徵歌 [3] ,時時不絶。後永公内用,竹岩留别詩云:“春風幾度坐瓊筵,玉屑霏霏細雨天。盛會忽然成往事,别情無那到尊前 [4] 。掛帆江上三秋雨,寫恨銀燈五色箋。此後夢魂來不易,琴聲重聽是何年?”鐵崖云:“雁唳空天氣泬寥,驪歌未唱已魂消 [5] 。兩年師弟情何重,一别關山路正遥。海上瑶琴驚忽斷,岩前叢桂悵難招。離懷此際憑誰説,只可長亭折柳條!”其師嚴翼祖孝廉 [6] ,亦留别四首,末云:“子雲筆札君卿舌 [7] ,到處聽人説感恩。”鐵崖《游河房》云:“水深不覺漁舟過,櫓動先看月影摇。”
[1]永公:姚永泰,字石庵。正白旗漢軍人。雍正三年,以筆帖式保舉知縣。曾任江寧布政使兼織造龍江關税務,後以老入都補盛京佐領,又授泰陵總管内務府大臣。明新:姚明新,字竹岩、春岩。姚永泰子。乾隆三十三年舉人。官泰州伍佑場大使。工詩畫。[2]鐵崖:姚明亮,字鐵崖。姚永泰子。[3]選勝:尋游名勝之地。徵歌:謂徵招歌伎。[4]無那:無奈。[5]泬(xuè)寥:空曠無雲、天高氣清的樣子。驪歌:是“驪駒之歌”的簡稱。《驪駒》是逸詩的篇名,内容是表達離别之意的。後以“驪歌”代稱告别之歌或者書寫别情的詩文。[6]嚴翼祖:生平未詳。[7]子雲:谷永(約前70—約前10),本名並,字子雲。西漢京兆長安人。官太常丞、光禄大夫給事中、大司農等。博學經書,工筆札,善奏記之文。君卿:樓護,字君卿。西漢末人。爲人短小精辯,議論常依名節。二人同爲五侯上客。《漢書·樓護傳》云:“長安號曰‘谷子雲筆札,樓君卿唇舌’,言其見信用也。”
咏物詩無寄託,便是兒童猜謎。讀史詩無新義,便成《廿一史彈詞》 [1] 。雖着議論,無隽永之味,又似史贊一派 [2] 。俱非詩也。余最愛常州劉大猷《岳墓》云 [3] :“地下若逢于少保,南朝天子竟生還 [4] 。”羅兩峰咏始皇云 [5] :“焚書早種阿房火,收鐵還留博浪椎 [6] 。”周欽來咏始皇云 [7] :“蓬萊覓得長生藥,眼見諸侯盡入關。”松江徐氏女咏岳墓云 [8]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9] 。”皆妙。尤隽者,嚴海珊咏《張魏公》云 [10] :“傳中功過如何序?爲有南軒下筆難 [11] 。”冷峭藴藉,恐朱子在九原,亦當乾笑。
海珊自負咏古爲第一,余讀之果然。《三垂岡》云 [12] :“英雄立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13] ?赤手難扶唐社稷 [14] ,連城猶擁晋山河。風雲帳下奇兒在 [15] ,鼓角燈前老淚多。蕭瑟三垂岡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16] 。”
[1]《廿一史彈詞》:明代楊慎作,作者以正史爲本,用淺近文言編寫唱詞,十字一句,體例與今天的彈詞相近。[2]史贊:常附於古代史書篇末,藉以總結全篇、臧否人物,體例多爲四言韻語。[3]劉大猷:字克敬。明江西南昌人。諸生。少孤,事母至孝。工古文詞。明季避兵新吴,尋卒。所著詩文毁於兵,人多惜之。[4]于少保:于謙(1398—1457),字廷益,號節庵。明浙江錢塘人。永樂十九年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加少保。力保京師,抗議南遷。英宗復辟後,因被誣謀逆,冤沉東市。萬曆時謚忠肅。有《于忠肅集》。此詩發出奇想:要是岳飛在地下與于謙相遇,戮力同心,説不定還能救回被金軍俘虜的“南朝天子”也即徽、欽二帝。[5]羅兩峰:羅聘(1733—1799),字遁夫,號兩峰(一作“雨峰”)、衣雲。清安徽歙縣人,久居揚州。爲揚州八怪之一。工詩,精畫,詩韶婉,不爲畫掩。有《香葉草堂詩鈔》。乾隆四十六年,到南京賣畫,寄居普濟寺,和袁枚往還甚密,曾爲袁枚畫像。[6]阿(ē)房(pánɡ)火:阿房,秦朝的宫名。故址在今陝西長安縣西北,秦惠王時開始修築,秦始皇擴建而成。秦亡,被項羽一火焚毁。博浪椎(chuí):博浪沙,在今河南原陽東南。韓國被秦滅後,韓相後裔張良求客刺秦王,得力士,爲鐵椎重百二十斤,秦始皇東游,良與客狙擊于博浪沙中,誤中副車。[7]周欽來:周準(1777—1858),字欽來,號虚室、迂村。清江蘇長洲人。諸生。能詩,尤善絶句。有《迂村文鈔》《虚室吟》等。[8]徐氏女:生平未詳。[9]“青山”聯:指杭州岳飛墓和墓前鐵鑄的秦檜等四人跪像。[10]嚴海珊:嚴遂成,見本卷一三注[2]。張魏公:張浚,見本卷四四注[2]。[11]南軒:張栻(1133—1180),字敬夫、樂齋,號南軒。南宋漢州綿竹(今四川梓潼)人,徙居衡陽。宰相張浚子。以蔭補官。官至吏部侍郎。與朱熹、吕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學者稱南軒先生。有《南軒易説》《南軒集》等。朱熹在《宋故右朝議大夫充徽猷閣待制贈少傅劉公神道碑》裏,曾多次提到友人張栻的父親張浚,褒獎有加,對他在軍事上的失誤略有貶意。所以説“下筆難”。[12]三垂岡:又名三垂山,在今山西潞城縣西、屯留縣東南。西晋永嘉中王廣、韓柔敗劉聰將喬乘於此。五代梁開平二年,晋王李存勖率軍救援潞州,敗梁軍於此。[13]英雄:指唐李克用。沙陀人。黄巢起義,李克用率沙陀軍助唐鎮壓,攻入長安,封晋王。沙陀:西突厥的别部,居新疆天山北路。朱梁:後梁太祖朱温。[14]社稷:國家,此句説李克用無法阻止後梁廢唐自立。[15]奇兒:指李克用子李存勖。李克用曾在三垂岡置酒誇子,後來李存勖果然在此又擊潰梁軍,最終建立後唐。[16]百年歌:李克用在三垂岡飲酒時曾令伶人奏《百年歌》。此乃唐俗曲,叙人自幼至老境遇。
按:毛澤東憑早年記憶曾手書這首《三垂岡》詩,1976年元旦在《人民日報》發表,後收入《毛澤東手書墨蹟選》。所録字句與《隨園詩話》中的相同。查乾隆十九年版《海珊詩抄》,第三句“赤手”爲“隻手”,第四句“猶擁”爲“且擁”,第七句“岡下”爲“岡畔”。這首詩曾得到多人好評。咏史詩寫到這種程度,自負似無不可。
桐城張葯齋宗伯 [1] ,三任江南學政,獎擢名流,詩尤清婉。《題三妹澄碧樓》云:“小軒近對碧波澄,隔着疏楊唤欲應。最好淡雲微月夜,半簾相望讀書燈。”《寄女》云:“香羹洗手調晨膳,書案分燈補舊襦 [2] 。”《喜若需歸里》云 [3] :“一匹絹堪憐宦况,五車書足艷歸裝。”余以翰林改官,公向其兄文和公作元相語曰 [4] :“韓愈可惜!”
[1]張葯齋:張廷璐(1675—1745),字寶臣,號葯齋。清安徽桐城人。張英子。康熙五十七年殿試一甲二名進士。授編修,官至禮部右、左侍郎。工詩,多按陳規爲詩。有《咏花軒制義》《咏花軒詩集》。[2]舊襦(rú):穿舊的短上衣。[3]若需:張若需(1710—1753),字樹彤。清安徽桐城人。張廷璐子。乾隆二年進士。由編修累官左春坊左贊善。長於歌詩。有《見吾軒詩》。[4]文和公:張廷玉,見卷一·一注[12]。元相:元稹,見卷一·二〇注[11]。《新唐書·韓愈傳》:鎮州亂,殺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詔愈宣撫。既行,衆皆危之。元稹言:“韓愈可惜。”穆宗亦悔,詔愈度事從宜,無必入。
崔念陵進士《鄱陽道中》云 [1] :“斑鳩呼雨兩三處 [2] ,毛竹編籬四五家。流水聲中行半日,熏風不動晚禾花。”《折柳》云:“陌頭楊柳正垂絲,泣雨含風送别離。今日兒心正飄蕩,折枝休折帶花枝。”崔有如此才,而以微罪褫職 [3] ,漂泊江寧僧舍。當事者欲逐回籍,予力爲護持,久之乃行。
[1]崔念陵:崔謨,字焕遠,號念陵、灌園。清江西九江湖口人。乾隆七年進士。有《方渠詩鈔》。[2]斑鳩:亦作班鳩,一種留鳥。相傳斑鳩鳴則雨。[3]褫(chǐ)職:奪去職務。
年家子任進士大椿,詩學選體 [1] ,獨《了義寺》一首,脱盡齊、梁金粉 [2] ,詞曰:“過塢指歸林,到寺停雙楫。風吹煙穗斜,入户氣騷屑 [3] 。境僻罕來蹤,日落見殘雪。不識此何人,隔竹聞僧説。”又有句云:“抱琴看月去,吹鬢愛風來。”
[1]年家子:科舉時代,凡某科同年登榜的人彼此互稱同年或年家,同輩稱年兄,長輩稱年伯,而對同年的後輩則稱年家子。任大椿(1738—1789):字幼植,又字子田。清江蘇興化人。乾隆三十四年進士。官禮部主事、監察御史,充《四庫全書》纂修官。有《字林考逸》《小學鈎沉》《子田詩集》等。選體:指南朝梁蕭統《文選》所選詩文的體式風格以及後世仿效這種體式風格的作品。總體上所謂“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極講究辭藻華麗、聲律和諧。[2]齊梁:南北朝時期偏安於南方的兩個王朝。由於政治腐敗,國勢不振,統治時間都很短。金粉:喻指繁華綺麗的生活。亦喻指詩風詞藻浮艷,而内容空泛。[3]騷屑:凄清愁苦。
壬申冬,陽羡詩人汪溥落魄金陵 [1] 。余小有周濟,蒙贈詩云:“邂逅得蒙青眼顧,此生今已屬明公 [2] 。”還家後,寄其弟玉珩《圌山草堂詩》來 [3] ,有“屋角響松濤,晴日長疑雨”之句。又《柳絮》云:“明知綉閣多春思,故傍簾前款款飛。”
[1]壬申:這裏指乾隆十七年(1752)。汪溥:字澤周,號玉田。清江蘇宜興人。諸生。有《玉田山房詩鈔》。落魄:窮困失意。[2]明公:古代對有名位者之尊稱。又爲官名之代稱。[3]汪玉珩(1744—?):字玉珍,號夷畦、朱梅軒。清江蘇宜興人。諸生。有《朱梅軒文鈔》《朱梅舫詩話》。圌(chuí)山:山名,在今江蘇鎮江。
竹筠女子早卒 [1] ,自焚詩稿,僅傳其《宫詞》云:“中官宣詔按新筝 [2] ,玉指輕彈别恨聲。恰被東風吹散去,君王乍聽未分明。”高東井題云 [3] :“叢殘私字叠鴛鴦 [4] ,零亂殘脂盡斷腸。賴是六丁收不盡,一編擎出返魂香 [5] 。”
[1]竹筠:姚益鱗,見本卷五一注[1]。[2]中官:宦官。[3]高東井:高文照(1737—1775),字潤中,號東井。浙江武康人。乾隆三十九年舉人。一生遊蕩,縱情山水,倜儻不羈。晚年客死都門。有《闠清山房詩録》《七峰草堂詩鈔》《聽雨樓詩集》和阮雲臺、楊蓉裳所編《高東井先生詩選》。[4]叢殘:瑣碎、零亂。私字:《論語·爲政》:“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這裏就是“退而省其私”的“私”字。所謂私者,他人所不知而自己獨知者。此爲竹筠女子焚燒詩稿而發。[5]六丁:民間所敬之神,即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六位陰神,即女神。返魂香:傳説中的一種香。謂點燃後能引導人見其親人亡靈。此處用爲比喻。
同年邵叔巖太史《玉芝堂四六》一編 [1] ,直逼齊、梁,詩亦高雅。掌教常州,余泊舟相訪。别後寄七律四章,有句云:“興來不覺風吹帽,坐久方知露濕衣 [2] 。”《北歸》云:“終朝濟水隨船尾,盡日淮山在眼中 [3] 。”
[1]邵叔巖:邵齊燾(1718—1769),字荀慈,號叔宀(mián)、叔寧。清江蘇昭文(今常熟)人。乾隆三年舉人、七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居詞館十年,後罷歸,主講于常州龍城書院。與汪中、洪亮吉並稱“駢文三大家”。有《玉芝堂詩文集》。四六:駢文的一體。因以四字六字爲對偶,故名。駢文以四六對偶者,形成於南朝,盛行於唐宋。[2]此聯見於《玉芝堂詩集》卷下,題爲“姚功安池上集”。文字略有不同。[3]濟水:一作泲水。古爲四瀆之一。包括黄河南、北兩部分:河北部分今仍名濟水,源出河南濟源王屋山;河南部分原係黄河所分支派,其分流處在今河南滎陽縣北。淮山:又名第一山、慈氏山。在今江蘇盱眙縣城内。此聯見於《玉芝堂詩集》卷上,題爲“舟過濟寧順流揚帆有頃刻百里之勢喜而有作”。
曹學士洛禋言 [1] :少時過市,買《椒山集》歸 [2] 。夜閲之,倦,掩卷卧。聞叩門聲,啟視,則同學遲友山也 [3] 。携手登臺聯句云:“冉冉乘風一望迷,遲中天煙雨夕陽低。來時衣服多成雪,曹去後皮毛盡屬泥。但見白雲侵月冷,遲微聞黄鳥隔花啼。行行不是人間象,手挽蛟龍作杖藜。曹”吟罷,友山别去。學士歸語其妻,妻不答;呼僕,僕不應。復坐北窗,取《椒山集》,掀數頁,回顧,則身卧竹床上。大驚,始知夢也。少頃,友山訃至。
[1]曹洛禋:曹麟書,字洛禋。清安徽當塗人。雍正八年以保舉引見,授國子監助教。乾隆元年召試博學鴻詞,官侍讀學士。有《漁山堂詩文集》《秋蟲語》《萍寓草》《天放集》。[2]《椒山集》:明朝楊繼盛的詩文集。[3]遲友山:生平未詳。
按:袁枚《子不語》卷十七亦載此則,有不同處。
周少司空青原未遇時 [1] ,夢人召至一處,金字榜云“九天元女之府” [2] 。周入拜,見元女霞帔珠冠,南面坐,以手平扶之,曰:“無他相屬,因小女有像,求先生詩。”出一卷,漢魏名人筆墨俱在,淮南王劉安隸書最工 [3] ,自曹子建以下,稍近鍾王風格 [4] 。周題五律四首。元女喜,命女出拜。神光照耀,周不敢仰視。女曰:“周先生富貴中人,何以身帶暗疾?我爲君除之,作潤筆資。”解裙帶,授藥一丸。周幼時誤吞鐵針,着腸胃間,時作隱痛。服後霍然。醒來,詩不能記,惟記一聯云:“冰雪消無質,星辰繫滿頭。”
[1]周青原(?—1707):亦作周清源,字雅楫,一字浣初,初號且樸,又號蝶園。清江蘇武進人。康熙十八年舉博學鴻詞科,官至工部侍郎。有《雁宕山遊記》《蓉湖集》。司空:清時工部侍郎的别稱。[2]九天元女:即九天玄女。傳説中的天上神女,曾授黄帝兵法,以制服蚩尤。爲道教所奉之神。[3]劉安(前179—前122):西漢宗室,襲父爵爲淮南王。善爲文辭,才思敏捷。武帝時,暗整武備,舉兵未成,旋自殺。曾招致賓客方術之士作《鴻烈》,即《淮南子》。[4]曹子建:曹植,見本卷四七注[9]。曹植有自書《豐樂碑》墨蹟,半真半隸。鍾王:三國魏書法家鍾繇和晋書法家王羲之的並稱。
尤琛者 [1] ,長沙人,少年韶秀。過湘溪野廟,見塑紫姑神甚美 [2] ,題壁云:“藐姑仙子落煙沙,冰作闌干玉作車 [3] 。若畏夜深風露冷,槿籬茅舍是郎家。”夜有叩門者,啟之,曰:“紫姑神也。讀郎詩,故來相就。”手一物與尤曰:“此名紫絲囊。吾朝玉帝時,織女所賜。佩之,能助人文思。”生自佩後,即登科出宰 [4] 。女助其爲政,有神明之稱。余按尤詩頗藴藉,無怪神女之相從也。其始末甚長,載《新齊諧》 [5] 中。
[1]尤琛:清湖南長沙人。歷官成都知縣。餘未詳。[2]紫姑神:《異苑》:“世有紫姑神,古來相傳云是人家妾,爲大婦所嫉,每以穢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於厠間或猪欄邊迎之。”按民間傳説,這應該是勞動婦女的神。[3]藐姑仙子:《莊子》:“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此指紫姑神。[4]出宰:由京城外放出任知縣。[5]《新齊諧》:袁枚《子不語》書,亦名“新齊諧”。《莊子·逍遥遊》:“齊諧者,志怪者也。”
按:袁枚《子不語》卷十《紫姑神》一文記述較詳。
先祖旦釜公有詩一册 [1] ,皆蠅頭草書。予幼時曾手録之。一行爲吏,屢移眷屬,竟爾遺失。僅記其《咏雪》云:“忽然捲幔如逢月,可惜開窗不見山。”《途中遇雪》云:“四望平林飛鳥絶,一肩行李店房疏。”《鞏縣幕中五十自壽·沁園春》二闋云:“自壽三杯,仰天稽首 [2] ,屈指徘徊。歎一經糟粕,掛名入泮 [3] ,八場傀儡 [4] ,逐隊登臺。漸漸消磨,人生老矣,富貴功名安在哉!休傷感,且搜尋秃管,别作生涯。
傭書事屬吾儕,權混迹藩籬學賣呆 [5] 。任紆青拖紫 [6] ,名齊北斗,論黄數白,富比長淮 [7] 。與我無干,事皆前定,何苦攢眉不放開?與君約,在醉鄉深處,不飲休來。”又云:“自壽三杯,從今客邸,追數年華。憶金燈縱飲,呼盧喝雉 [8] ,雕鞍馳射,問柳尋花。此興非遥,廿年前事,倏忽皤然老缺牙。憂來處,把唾壺敲缺,羯鼓頻撾 [9] 。幾年浪迹天涯,若個是狂夫不憶家。看零丁弟妹,睁睁望我,嬌柔兒女,悄悄呼爺。恨不乘風,飄然歸去,可奈關河道路賒 [10] !黄昏後,問有誰伴我,數點寒鴉。”先祖慈溪籍,前明槐眉侍御之孫 [11] 。槐眉與其父茂英方伯 [12] ,有《竹江詩集》行世。
[1]旦釜公:袁錡(1638—1709),字旦釜。袁枚祖父。清初在世。平生遊幕。有詩一册。[2]稽首:古時一種跪拜禮,叩頭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者。[3]入泮(pàn):《禮記·王制》:“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泮宫。”《詩經·魯頌·泮水》頌魯僖公能修泮宫。後以“泮宫”喻指地方郡縣之學宫,童生初入學爲生員則稱爲“入泮”。[4]傀儡:比喻科舉考試不能自主、受人操縱。[5]傭書:受雇爲人抄書。亦泛指爲人做筆札工作。吾儕(chái):我輩、我們。藩籬:籬笆、栅欄。此喻局限範圍。[6]紆青拖紫:身上佩帶青、紫色的印綬。比喻地位顯貴。[7]論黄數白:惡意攻訐、誹謗批評。或云點數黄金白銀。此處當作後者解。長淮:指淮河。此處比喻坐擁豪富。[8]呼盧喝雉:形容賭博時的呼聲,亦指賭博。[9]唾壺:小口闊腹的盛痰器皿。晋代王敦酒後往往歌咏魏武帝詩歌,並以如意敲打唾壺以和節拍,造成唾壺邊緣碎缺。羯(jié)鼓:打擊樂器的一種。起源於印度,從西域傳入。狀似小鼓,兩面蒙皮,均可擊打。[10]賒:遠。[11]槐眉:袁弘勋,袁枚的五代祖,曾爲崇禎朝侍御史。[12]茂英:袁茂英(1563—?),袁枚的六代祖。明萬曆十四年進士。官至布政使。
叔父健磐公遊西粤三十餘年 [1] ,卒時,香亭弟年纔十歲 [2] ,以故詩多散失。余歸其喪,搜簏中 [3] ,僅存見寄五律云:“獨向空庭立,詩思入沭陽 [4] 。才先施簡邑,俸可養高堂 [5] 。汝豈池中物 [6] ?吾愁鬢上霜。何時一尊酒,相對話滄桑?”“吾生最飄泊,淚迹滿征衣。紫陌春猶在,青年事已非。水寬魚未活,樹密鳥難依。朽骨埋何處?秋原瘴雨飛。”
[1]袁健磐:袁鴻,見卷一·九注[1]。[2]香亭:袁樹,見卷一·五注[3]。[3]簏(lù):竹編的盛器。[4]沭陽:今屬江蘇,袁枚曾爲此地知縣。[5]簡邑:選任地方官。高堂:指父母。[6]池中物:比喻蟄居無爲的人。《三國志·吴志·周瑜傳》:“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
尹似村《小園》絶句云 [1] :“春草自來芟不盡 [2] ,與花無礙不妨多。”深得司馬温公所云“草非礙足不芟”包容氣象 [3] 。
[1]尹似村:見本卷三七注[1]。[2]芟(shān):刈除。[3]司馬温公:司馬光,見本卷一二注[8]。司馬光《邵興宗南園草盛不翦》詩云:“謂言彼草木,於我何疏親。於間置取捨,豈得見天真。不若任其然,同受雨露恩。”宋王應麟《困學紀聞》卷二十:“司馬公時至獨樂園,危坐讀書堂,嘗云:‘草妨步則薙之,木礙冠則芟之,其他任其自然,相與同生天地間,亦各欲遂其生耳。’”
揚州郭元釪,字于宫,江左十五子之一也 [1] 。秋闈文卷 [2] ,偶誤一字,乃挖小孔,補綴書之。收卷官勘以違例,不許入場。于宫作《挖孔》詩云:“吾道真成一喟然,仰高未已忽鑽堅 [3] 。甲午首題“仰之彌高”。似餐脉望三枚字,未補媧皇五色天 [4] 。眼底金鎞昏待刮,年來玉楮刻將穿 [5] 。海山伴侣飛騰盡,慚愧偏爲有漏仙 [6] 。”“一罅虧成抵海寬,功名贏得齒牙寒。世情畢竟吹毛易,筆力須知透背難。混沌畫眉良可已,虚空著楔本無端 [7] 。些些紕繆無多子 [8] ,勞動諸君反復看。”又:“誰知百步穿楊手,如此誇張洞札工。”“身世自憐還自笑,此生相誤只毛錐 [9] 。”真不愧才人吐屬。
[1]郭元釪(1674—1722):字于宫,號雙村。清江蘇江都人。出身鹽商家庭,廣有資産。康熙南巡,以諸生兩次獻詩,皆蒙嘉獎。取入纂修館,與修《佩文韻府》。官中書舍人,改授知縣。有《一鶴庵詩集》《牛鳴雙村集》。江左十五子:宋犖爲蘇州巡撫時,甄别境内能文之士王式丹等十五人,各選詩一卷刻之。名爲“江左十五子詩選”。這個由清初詩壇向清中葉詩壇過渡的詩歌群體由此得名。[2]秋闈:明清兩代鄉試例在八月舉行,故稱秋闈。闈,原義宫中之門,因科舉試院内分許多小房間,門户衆多,即稱考場爲闈。[3]鑽堅:越是深加鑽研,越覺得艱深難通。兼指挖孔。[4]脉望:神話傳説中蠹魚所化成的東西。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卷二“支諾皋”:“據仙經曰:蠹魚三食神仙字,則化爲此物,名曰脉望。”媧皇:即女媧氏。傳説煉五色石補天。此處暗寓難補“仰之彌高”之天。[5]金鎞(bī):古代用來治療眼疾的手術用具。以金鎞刮其眼膜。玉楮(chǔ):玉琢的楮葉,紙的美稱。[6]有漏:佛教語。指世間一切有煩惱的事物。范成大《題醉道士圖》:“朝來兀兀三杯後,且作人間有漏仙。”洪咨夔《會心》:“不是非心佛,還疑有漏仙。”[7]混沌:古代傳説中央之帝混沌,又稱渾沌,生無七竅,日鑿一竅,七日鑿成而死。《南史·江夏王蕭鋒傳》:“鋒聞歎曰:‘江祏遂復爲混沌畫眉,欲益反弊耳。’”著楔:加木塞。喻故意加害於人。[8]紕繆:指差錯。無多子:不多、很少。[9]毛錐:即毛筆。
余在王孟亭太守處 [1] ,翻閲舊簏,得劉大山先生手書詩册 [2] 。賀其祖樓村修撰移居云 [3] :“官如蠶受繭絲纏,鬱鬱惟將邸舍遷。家具無多移校易,街坊太遠住堪憐。月逢廟市剛三日,俸算詞林已六年。閉户忍饑都不患,只愁囊乏買書錢。”“碧山堂裏老尚書,二十年前此卜廬。任昉交遊今在否,羊曇涕淚痛何如 [4] !頽廊有甓奔饑鼠 [5] ,廢圃無牆種野蔬。此日君居最相近,教余一到一躊蹰。”大山名巖,江浦人,人但知其工作時文,而不知詩才清妙乃爾。所云碧山堂尚書者,即東海徐健庵司寇 [6] ,領袖名場者也 [7] 。查浦先生亦有詩云 [8] :“分明萬壑歸東海,不到朝宗轉自疑 [9] 。”可謂善於推尊者矣。
[1]王孟亭:王箴輿(1693—1758),字敬倚,號孟亭。清江南寶應(今屬江蘇)人。康熙五十一年進士。歷官河南陳州知州、衛輝知府,多惠政。後應袁枚邀,寓南京。有《孟亭編年詩》。[2]劉大山:劉巖(?—1716),原名枝桂,字大山,號無垢。清江蘇江浦(今南京一帶)人。康熙四十二年進士。官編修。以戴名世《南山集》案牽連,隸籍旗下。工詩文,持論有道學氣。有《大山詩集》《拙修齋稿》等。[3]王樓村:王式丹(1645—1718),字方若,號方石、樓村。清江蘇寶應人。康熙四十二年進士。官翰林院編修,時已暮年。江左十五子之一。有《樓村詩集》。[4]任昉(460—508):字彦昇。南朝梁樂安博昌人。歷宋齊梁三朝。官至司徒右長史。曾與蕭衍等同爲竟陵王蕭子良西邸八友。以文才見知,時與沈約詩並稱“任筆沈詩”。羊曇:東晋太山人。謝安甥。安卒,輟樂彌年,行不由西州路。嘗大醉,不覺至州門,悲感不已。誦曹植詩:“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慟哭而去。[5]甓(pì):磚。[6]徐健庵:徐乾學,見本卷五五注[7]。[7]名場:名流會聚之所。[8]查浦:查嗣瑮(1653—1734),字德尹,號查浦。清浙江海寧人。康熙三十九年進士。官至翰林院侍講。因其弟文字獄謫戍陝西,死於戍所。有《查浦詩鈔》《查浦輯聞》等。[9]朝宗:指朝見帝王,以小水流注大水爲喻。
蕪湖范兆龍 [1] ,字荔江。館江寧宰陸蘭村署中 [2] ,時以詩見示,歸後身亡。記其《雨宿韓家廟》一首云:“陰雲蔽空白日冥,疾風滿路驅雷霆。幸接招提投一宿,空廊寂寂飛鼯鼪 [3] 。齋厨無人煙火熄,佛前幾卷堆殘經。燃燈枯坐雙耳冷,側聽萬斛松濤傾。簷溜須臾聲漸止 [4] ,門外潺湲猶未已。開軒月露浩盈階,仰看天光净如洗。”
[1]范兆龍:字仰山,號荔裳。清安徽蕪湖人。以選貢秉鐸蒙城。後應郡司馬高瀛洲聘,教授其署。[2]陸蘭村:陸允鎮(1717—?)。清甘肅靈州(今寧夏靈武)人。乾隆二十二年進士。曾任寶應知縣、江寧知縣、衛輝知府。[3]招提:佛教寺院的代稱。鼯鼪:鼯,飛鼠;鼪,黄鼠狼。此處並舉,應視爲指能飛的鼠類。[4]簷溜:指檐溝流水。
上虞陳少亭愛童二樹五言 [1] ,爲《摘句圖》,仿阮亭之摘施愚山也 [2] 。余尤喜其“早煙山際重,春霧水邊多”“看花蜂立帽,問水鷺隨人”“晴流鳴斷壑,山影卧空田”數聯。
[1]陳少亭:生平未詳。童二樹:童鈺(1721—1782),字璞巖、二如,號二樹。清浙江山陰人。少棄舉業,專攻詩古文。卒于邗江。有《竹嘯集》《抱影廬詩鈔》《二樹山人集》等。[2]阮亭:王士禛,見卷一·五四注[1]。施愚山:施閏章(1618—1683),字尚白,號愚山、蠖(huò)齋。清安徽宣城人。順治六年進士,康熙時舉博學鴻詞。任刑部主事、湖西道參議。官至侍讀。詩與宋琬齊名,號“南施北宋”。有《學餘堂詩文集》《矩齋雜記》《蠖齋詩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