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 年 1 月,原国民政府房山县“国民教育馆”正式改名为“河北省房山县人民文化馆”,又称为“人民问事处”。馆址在房山县城南大街路东(北邻新华书店,南邻回民饭店)。第一任馆长是白璧。同年,良乡县人民政府接收了国民政府的“民众教育馆”,成立了“良乡县人民文化馆”,开办了书报阅览室。馆址在良乡东北城角(良乡二街)。第一任馆长是张本荣,馆员王书田。
1950 年
1—3 月,房山、良乡文化馆干部承政策宣传工作,担配合人民政府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的政策宣传、文化扫盲、图书借阅和组织民间花会演出等任务。
春季,文化馆工作人员与县委县政府干部一起下乡组织春耕生产。
11 月,下乡贴标语,办黑板报,宣传《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
12 月,文化馆、站的干部深入村庄辅导村庄剧团排练评剧、河北邦子剧目。
1951 年
房山县文化馆馆员增加到 5 名,承担着配合人民政府的政策宣传、文化扫盲、图书借阅和组织民间花会演出等任务。
配合县委县政府镇压反革命的中心工作,利用广播、板报和标语等形式,宣传党的相关政策。
4 月 25 日,河北省房山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文化馆组织部分村庄的业余骨干演出文艺节目以示庆祝。
1952 年
1 月 6 日,配合党和政府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运用贴标语、放广播和办黑板报等形式开展宣传工作。
9 月,房山、良乡两县部分村划归北京市管辖,建北京市京西矿区。1953 年×月,成立北京市京西矿区周口店文化馆,八间平房,一万多册图书。
10—12 月,房山、良乡县部分村庄从抓典型入手,在长期互助组基础上试办合作社两个,良乡县办起岗上村吴春山社,同时,私营手工业和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开始,文化馆、站的工作人员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利用广播和黑板报等形式,宣传党的相关政策。
1953 年
房山县文化馆建长沟文化站、霞云岭文化站;良乡县文化馆下设琉璃河文化站;京西矿区周口店文化馆下设河北文化站。
4—6 月,良乡县基层建制变更,18 个村划分 47 个乡镇,良乡县文化馆工作人员与县委县政府领导一起下乡,调整机构变更后的文化、宣传工作。
9 月,良乡县文化馆工作人员与人民法院、民政、妇联和共青团等部门协同,审结包括婚姻而申请离婚等各种婚姻案件百余件。
1954 年
长沟文化站被河北省文化局评为先进文化站,当时的长沟文化站负责人是冯汉云。
房山县首家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城关铁业社成立。县文化馆工作人员深入实际了解情况,为推广其典型经验,编写通报报导材料予以宣传。
6 月 29 日,河北省良乡县一届一次代表大会召开,良乡县文化馆组织各村剧团来县城礼堂演出节目祝贺。
9—10 月,房山、良乡两县政府依据国家统购统销政策,对两县粮油实行统购统销,文化馆工作人员利用板报、广播和标语,宣传党的这一政策。
1955 年
房山文化馆开办培训班(即民间舞蹈班),培训班由段汝连、朱清溪和河北省通县专员公署人员进行辅导,编排了《跑驴》、《荷花灯》、《捕蝶》、《双调鼓》等四个舞蹈节目。演员是从各村抽调来的,参加人员约 50 余人。舞蹈节目在群众中引起很大反响,后被中央新闻制片厂拍成影片。
房山、良乡县农村全面开展建初级社的合作化运动,文化馆及新建基层文化站,辅导各村文艺队排练节目,宣传走集体化道路的优越性。
8 月,房山、良乡两县机关、团体、学校开展肃清反革命分子工作,文化馆、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集中开会,投入肃反运动。
1956 年
4 月 20—25 日,中共河北省良乡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文化馆组织基层文艺队集中到县里,为参会代表演出文艺节目庆祝。
房山文化馆员工增加,但设备还相当简陋,只有两把二胡、一把小手风琴。没有交通工具,下乡宣传和演出靠步行。
5 月 21 日,国家教育部长叶圣陶视察良乡中学生物实验室时指出,学校生物实验园地对学生学习农业科学知识,加强劳动教育,具有很大作用。
6 月,马凤岩从县文化馆调到霞云岭文化站工作。
1957 年
7 月,房山县公安局破获小洪寺村 7 人反革命组织“全民党”案,房山县文化馆利用板报、广播通报全县,并宣传党的阶级斗争政策。
8 月 7 日,云居寺出土辽金时期石刻经板 10082 块。
11 月 21 日,青龙湖水库动工,良乡县文化馆工作人员深入水库工地开展文化宣传工作。
12 月,房山县文化馆开展反右斗争,两名工作人员被划为“右派”,送大石河干校劳动改造。
1958 年
3 月,长阳大宁水库动工,良乡文化站工作人员赴工地开展宣传报道工作。
4 月,房山、良乡两县撤销,设立周口店区,房山县文化馆、良乡县文化馆合并建立周口店区文化馆,馆址迁至房山城内南关大街。
当年,蔡庄遗址和长沟遗址于文化普查中被发现,引起国家文化考古部门重视。
房山、良乡县文化馆合并后,在之前的两馆旧址和基础上,相继新建和扩建了良乡、长沟、十渡、坨里文化站。
当年,周口店公社广播站创建。公社广播宣传工作从周口店文化站分离出去。
当年,原通州评剧团调到房山,建房山县评剧团。
1959 年
经历了“反右”、“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四清”等政治运动。文化馆的工作任务除了借阅图书之外,主要是为各次“运动”服务。
7 月 21 日—8 月 18 日,房山连续遭遇 5 次特大暴雨,其中良乡至大兴县黄村一带 360 平方公里地区为百年一遇频率,低洼处积水成泽,葫芦垡 14小时降雨 411 毫米,历史罕见。县文化馆、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全力以赴深入受灾地区,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投入抗洪抢险斗争,并利用板报、广播和标语等形式,宣传抗洪抢险的模范事迹。
8 月,坨里至磁家务长 6.29 公里的铁路支线通车,县文化馆工作人员拟定通讯报道予以宣传。
10 月 12 日,新华社报道,周口店遗址发掘出一具北京猿人老年女性下颌骨。此为 1929 年北京猿人第一颗完整头盖骨发现以来,发现的比较完整的成年猿人下颌骨。
秋季,牛口峪水库动工,文化馆工作人员段汝连等深入水库工地开展通讯报道工作,编写简报,刻成蜡板发至各工程队。
1960 年
1 月 7 日,国务院全体会议决定,撤销北京市昌平、通州、顺义、大兴、周口店区,设立昌平、通县、大兴、房山五县,1 月 27 日,正式建房山县。原周口店区文化馆撤销,建房山县文化馆,馆址设在房山城关南大街,原周口店文化馆旧址。
3 月 4 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房山云居寺石经、周口店猿人遗址均在其列。
3 月,崇各庄公社焦各庄村出土元代窖藏铁器锄、铡刀、叉、犁、镜等文物 40 余件,引起文化考古界的密切关注。
8 月,良乡公社常庄村发现东周时期瓦窑 3 座,出土物有板瓦、筒瓦及兽面纹半瓦当等;城关公社丁家洼村发现新石器时期、殷商时期陶窑址 6 座,出土物有陶鬲、陶豆、网坠等。
12 月 21 日—23 日,房山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房山县文化馆、基层文化站组织各村文艺演出队和剧团演出庆贺。
1961 年
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房山县人民公社规模调整,原有的 7 个公社除霞云岭公社未变外,其余全部缩小,全县划分 31 个公社。11 月,周口店公社又分出一个黄山店公社,增至 32 个公社。县文化馆、基层文化站的文化工作重新布局,跟着调整。
6 月,依中共北京市委“关于食堂问题”指示精神,房山县停办 1121 个集体食堂,占总数的 97%。县文化馆、基层文化站根据县、公社两级领导指示精神,利用板报,广播和标语宣传党的相关政策。
9 月,房山县公安局破获以琉璃河水泥厂工人尹志树为首的“中国自由民主党”反革命集团案,涉案 20 个成员全部被抓获。县文化馆,琉璃河文化站报道此事,并利用黑板报、宣传标语广泛宣传,号召人民提高警惕,防止反革命集团破坏社会主义事业。
12 月,房山县人民政府发布“保护林业建设和促进畜牧发展、严禁乱砍乱伐和滥宰牲畜”的布告。县文化馆、基层文化站利用黑板报、宣传标语宣传党的相关政策,做到家喻户晓。
1962 年
3 月 4 日,房山县公安局破获反动道会组织“九宫道”阴谋暴乱案。文化馆根据其情况,绘制宣传画,编写、排练文艺节目报道此事,宣传党在当时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醒人们提高警惕,防止阶级敌人破坏社会主义事业。
5 月 5 日—8 日,中共北京市房山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文化馆组织文艺演出队在招待所礼堂演出精彩的节目庆祝大会的胜利召开。
9 月,长沟峪煤矿正式建立,与房山矿分开,作为本县发生的一件大事,文化馆及时予以宣传报道。
12 月,大宁灌区竣工,干、支渠总计 110 多条,总长 150 多公里,沿渠线建筑附属设施用房 504 座。作为房山兴修水利的一件大事,县文化馆和良乡文化站进行了详细报道,并编排文艺节目广泛宣传。
1963 年
5 月,根据市、县两级林业会议精神,县公安局查清偷伐、毁坏林木案件 20 起,依法逮捕 7 人,拘留罚款 6 人,赔偿损失、补栽树木者 8 人,并相继于南尚乐、坟山、班各庄、张坊及中院几村召开群众大会,对破坏林木者公开处理。县文化馆、基层文化站干部参加会议,编写稿件通报全县,利用黑板报,大标语和宣传画宣传党的林业政策,做到广而告之、家喻户晓。
8 月,全县暴雨成灾,20 个村遭受洪水围困。文化馆、站工作人员撰写宣传稿件鼓励干部群众抗洪救灾。
12 月,全县平整土地和兴修水利形成高潮,文化馆、站工作人员深入第一线了解情况,对好人好事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时撰写稿件报道、宣传。
1964 年
1963 年,南韩继粮食亩产上升到 857 斤,成为郊区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2 月 3 日,《北京日报》发表长篇通讯,报道南韩继大队艰苦奋战、稳产高产的先进事迹。房山县文化馆、周口店文化站分别撰写宣传稿件,利用黑板报、广播和幻灯等形式予以宣传。
3 月 30 日,房山西北地震,北京有震感,文化馆、站工作人员利用黑板报、广播等形式宣传地震知识。
3 月,石楼公社石楼村发现三国时期古墓 2 座,出土文物有陶罐、“陶楼”、“陶猪圈”及铜事钩、铜指环等,引起国家考古学界重视。
1965 年
4 月,文化馆研究决定,将在南街馆址迁至东街青年路粮管所对面空地。
10 月,文化馆组织举办了房山县文化、文艺培训和业余文学创作学习班,请市委宣传部、文联的李琪、江山、田兰等领导、专家来授课,有 30 余人参加培训学习。
6 月 10 日,中共北京市委发出《关于号召学习房山县背篓商店的通知》,号召全市一切商业单位,全体商业人员向“背篓商店”学习,文化馆、站工作人员,根据“背篓商店”的先进事迹,编创出文艺节目在群众中广泛宣传。
7 月 1 日,《北京日报》刊登《山区铁脚板——任成水》一文,介绍了北京市劳动模范、房山县邮电局河北支局乡邮递员任成水的先进事迹。房山县文化馆、河北文化站工作人员,以其先进迹作为素材,创作了歌曲等文艺节目广泛宣传。
1965 年——1966 年,城关、石楼、长沟等 10 个公社发生流行性脑脊髓膜,发病 4432 人。文化馆、站工作人员,配合县卫生局,撰写防病宣传材料广泛宣传,增强群众的防病意识。
1966 年
2 月 20 日,房山地震,大兴、固安、涿县均有震感,文化馆、站工作人员,利用黑板报宣传地震知识。
4 月,文化馆向房山县人民政府建设科递交了《关于馆址从房山南街迁至东街青年南路空地的请示》。
5 月,周口店猿人遗址又出土了北京猿人头盖骨一具,其形态特征较以往发现的北京猿人头盖骨更进一步。
12 月,文化馆组织创作、编排的评剧《养猪姑娘》参加华北五省的农民业余文艺演出,名声大震。
1967 年
1 月,受“文化大革命”影响,文化馆遭受损失,门口被封,图书遗失,工作曾一度陷于停顿。
2 月 14 日,国家计委批准石油部在房山县建炼油厂一座,名为“东方红炼油厂”。文化馆、站及时撰文报道,并利用黑板报进行宣传。
5 月,房山文化馆解决良乡文化站因占地与与良乡二街发生争执问题。经房山县人民委员会建设科决定,将文化馆旧址占地连同地上物移交良乡文具厂使用,由文具厂补偿文化馆建设费用 17000 元。
7 月 15 日,房山城关等 12 个公社遭受暴风骤雨袭击,6.6 万亩农田受灾,文化馆、站工作人员撰文,利用黑板报鼓励干部群众抗灾生产。
1968 年
2 月 13 日,房山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下设政治、农林、计划、工交、财贸、文教卫生、政法等组织,原县委、县人大工作机构撤销,县文化馆的工作暂归县政治组管辖。
3 月,房山县猪瘟大流行,仅葫芦岱公社即死猪 1297 头。文化馆、站工作人员撰文报道,并配合县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利用黑板报宣传科学养猪知识,扼制猪瘟继续蔓延。
6 月,撤销城关、良乡、周口店、琉璃河、新镇五镇,分别并入城关、良乡、周口店、琉璃河和大紫草坞公社。文化馆及基层文化站的工作随之调整,确立了新的隶属关系。
1969 年
文化馆迁到房山东大街青年路 10 号,占地面积 2000 平米,平房 30 余间,正式职工 21 人。
6 月,房山县文化馆更名为“房山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王建中为站长。同年 9 月成立了“房山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这一时期处在“文革”期间,中心工作紧紧围绕“文革”运转。
10 月,宣传站创作、编排了由浩然作词的《公社喜开丰收镰》《贫下中农心向党》,段汝连作词的《赤脚医生心最红》歌曲、表演唱等节目,参加“天安门广场国庆 20 周年”大型文艺表演。
当年,各公社、村纷纷建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练“忠”字舞,为干部群众演出。
1970 年
4 月,放映队在窦店砖瓦厂放电影时,出现损片事故,造成损失 400 多元。8 月,北京戏曲学院河北梆子班分配 30 多名毕业生到宣传站,宣传队人员达到 40 余人。
9 月,宣传站新编排了《红灯记》《沙家浜》等文艺节目,由宣传队到驻区部队和农村慰问演出。
1971 年
在“三民调演”(民歌、民舞、民乐)中,由宣传站马凤岩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民歌《十渡山水惹人醉》被评为优秀民歌作品,作品刊登在《京郊的旋律》上,后又被《群文博览》转载。
宣传站创办包括歌舞班、小戏班、简谱班、歌咏班、创作班和文化干部培训班等各种培训班,创作的“枪杆词”节目参加了游园活动表演,深受群众好评。
宣传队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点着“窝瓜灯”下乡表演了宣传站综合文艺节目《红色背篓》 。
1972 年
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30 周年,宣传站创作了《小喇叭安到俺家中》《缝麻袋》《写封信儿寄回家》等小戏、歌曲节目,参加了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大型文艺汇演。
12 月 31 日,京(北京)原(山西原平)战备铁路竣工。其房山段自晓幼营村北入镜,经上万、南观、北京石油化工总厂、良各庄、上下中院、水头、十渡公社大沙地西境,长约 80 公里,大大方便了沿途村庄干部群众的出行。文化馆及时报道此事,并创作诗歌等作品宣传颂扬。
1973 年
8 月,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坚定的脚步》收入了刘永成、赵幼仪、赵日升撰写的记录全国劳动模范龙门口大队李儒生先进事迹的报告文学《龙门口新歌》。
11 月,文化馆研究决定,组织基层宣传队开展业余文艺汇演活动。
12 月,请示县委,抽调基层文艺宣传队骨干何月莲、郝月华、金玉兰等11 人充实县文艺宣传队,获得批准。
1974 年
1 月,文化馆组织各公社开展业余文艺汇演活动。14 日,挑选优秀节目报县文化馆。
5 月,《房山文艺》第一期出版。由段汝连作词、马凤岩作曲的《写封信儿寄回家》歌曲轰动北京城,并在《北京日报》发表,由中央新闻制片厂拍成纪录片。
6 月 30 日,文化馆举办了农村业余故事员培训班。
8 月,召开房山业余作者文学创作会,20 余人参加。
10 月 5 日,文化馆决定抽调赵日升、苏宝敦等四名创作人员,与人民出版社合作创作中篇小说并获批准。
11 月,崔宝华从粮食局调到文化馆工作。
12 月,举办报告文学学习班,20 多人参加。
1975 年
6 月,《房山文艺》第二期出版。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诗歌专辑《春雷集》收入房山诗歌作者赵日升、颜景河、顾梦红等五人的诗歌。
8 月,房山县委召开首次科技工作者会议,县直机关、公社负责同志及科技干部 400 多人参加。县文化馆组织基层文艺宣传队排演文艺节目演出庆祝。
当年,房山影剧院竣工投入使用。
1976 年
宣传站齐润荣深入基层工厂、农村开办培训故事员讲座 30 余期,在工厂工地、田间地头、学校讲故事 300 多场。同年配合首都“农业学大寨宣传小分队”南片组深入 9 个公社 45 个村,参加展出图片、讲故事、演快板书等宣传活动 60 余场。
8 月 1 日,房山农业科学研究所建立,位于房山城南。文化馆工作人员撰文报道。
3 月,原官道公社发现古墓 13 座,内中汉墓 5 座,葬物以陶器为主,引起文化考古界重视。
1977 年
1 月,编辑出版蜡板油印刊物《房山文艺》第 1 期,内容包括新创作歌曲 16 首,单弦联唱《大寨人痛打白骨精》、女声联唱《彻底打倒四人帮》和评剧《人老心红学大寨》等。
2 月,文化馆编辑出版蜡板油印刊物《房山文艺》第 2 期,内容包括赵日升、顾梦红、游来柱等人的诗歌。
3 月,文化馆编辑出版铅印刊物《房山文艺》第 3 期,内容包括毛泽东诗《重上井岗山》等。
4 月,文化馆编辑出版铅印刊物《房山文艺》第 4 期。
5 月,文化馆编辑出版刊物《房山文艺》第 5 期,同时出版诗集专刊。
6 月,文化馆编辑出版刊物《房山文艺》第 6 期。
7 月,文化馆编辑出版蜡板油印刊物《房山文艺》第 7 期。
8 月,文化馆出版歌唱党的“十一大”《民歌专辑》。
1978 年
4 月,宣传站举办“文艺学习讲座”。
5 月,北京市文化局在房山召开“北京市美术工作座谈会”,各区县主管文化负责同志和专业、业余美术创作骨干近 100 人参加。
12 月 10 日,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部召开大会,为南韩继大队等 15 个先进集体恢复名誉,并为徐庆文等 11 名劳动模范平反昭雪。文化馆、周口店文化站及时撰文予以报道,并利用黑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
1979 年
10 月,根据北京市文化局的指示,“房山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 解散,恢复“房山县文化馆”名称。文化馆举办“小戏”培训班。随着房山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撤销,县文化馆建制重新恢复,全县文化工作步入正轨。
1980 年
3 月 ,赵日升出席北京市文代会,成为北京市作家协会第一批会员。
10 月 27 日至 31 日,北京市房山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文化馆组织基层文艺宣传队演出文艺节目予以庆祝。
1981 年
3 月 1 日—11 日,房山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文化馆组织文艺工作者和基层文艺骨干编排演出精彩文艺节目予以庆祝。
3 月 6 日—11 日,政协房山县委员会成立并召开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文化馆组织文艺骨干排练演出精彩文艺节目祝贺。
6 月,《房山文艺》改名为《青峰》 。
1982 年
《青峰》改刊为报,由文学创作组负责。
1983 年
3 月,图书组与文化馆分开,成立房山县图书馆。
3 月—6 月,撤销自 1958 年以来实行的人民公社、大队和生产队建制,实行乡镇、村建制,房山县设 29 乡 3 镇,县文化馆、基层文化馆的文化工作关系,随之变更调整。
11 月 2 日,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崇各庄乡岗上村党支部书记吴春山病逝,县文化馆、良乡文化站工作人员撰文纪念。
1984 年
房山县文化馆在良乡、周口店、长沟、十渡、坨里、琉璃河、官道、交道、蒲洼、窦店、紫草坞、史家营、岳各庄、长操、葫芦垡、南召等地设立文化站,共有基层文化站点 28 个。
10 月,王刚、孙艳玲、王文玮等业余青年作者同获“北京市建国 35 周年征文”奖,在北京文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被评论家称为“北京西南文学现象”,由此掀起了房山文学崛起的第一个高潮。
12 月,基层文化站 14 名专职文化干部转为国家干部。
1985 年
2 月 21 日(正月初二),文化馆组织五个乡镇十几个村庄的高跷会、旱船会等民间花会,到房山县城进行了走会表演,一万多人观看,增加了节日喜庆气氛,受到群众欢迎。
2 月 21 日,电影院举办了“知识宫有奖智力竞赛”,216 名少年参加。
2 月 22 日至 24 日,组织六百多名青年举行了舞会。同时,与大兴县、河北高阳县文化馆联合举办了美术展览,开展了多项文化交流活动。
3 月 5 日,在房山体育场举办了大型元宵晚会,20 多个乡镇和县直机关单位制作的 200 多个花灯光彩夺目,争奇斗艳,城关镇顾册村燃放的焰火映红了天空,县文化馆业余合唱团演出轻音乐,北尚乐村业余戏校的小演员成功演出了河北邦子《三岔口》,电影院放映了新上映的彩色宽银幕电影《少林小子》,经过精心策划和认真组织,晚上的系列活动受到干部群众的一致称赞。
在文化馆的组织与引导下,春节与元宵节期间,全县演出了 15 档花会、44 场文艺节目,63 个场地举办了各类球赛,26 个俱乐部举办了棋类比赛,19 个俱乐部举办了游戏游园活动,2 个文化站、10 个俱乐部同时举办了书法、绘画、摄影展览。
5 月,文化馆党组决定,为在文化馆工作 20 年以上的王少斌等 34 名同志颁发荣誉证书。
1986 年
书画家刘仲全与人合作创作并出版连环画《柳暗花明》,国画《搏击》获炎黄子孙国际书画二等奖。
6 月,房山文化馆为参加“京昆演唱电视大赛”,分行当举行京剧演唱比赛,房山、良乡两地相继组织起两支业余京剧团,在文化馆定期活动,经常登台献艺,获得群众好评。
7—9 月,在“十渡文化站”举办书画摄影培训班;北京首届根雕艺术展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开幕,许海文 54 件作品参展,《北京青年报》以醒目位置发布了消息;房山文化馆辅导的吉羊村高跷队参加北京市首届“龙潭杯”花会大赛,荣获一等奖;组织业余作者采写民间故事、传说、民谣、民谚等。
1987 年
4 月 28 日,北京市人民政府于北京饭店举行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声明,北京房山石经山雷音洞,发现两粒舍利,经反复考证,确认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遗骨。
5 月 27 日—6 月 1 日,房山区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政协房山区第一届委员会召开,区文化馆组织文艺骨干编排、演出文艺节目以示祝贺。
6 月,马凤岩编辑整理出版了《房山戏剧志》。房山县文化馆更名为房山区文化馆。
1988 年
1 月 20 日,房山区与燕山石油化工总公司互助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房山宾馆举行,区文化馆组织文艺骨干排练文艺节目演出庆贺。
4 月 ,房山区文化馆由东门外青年路 10 号迁到城关东大街 42 号。
10 月 22 日—26 日,在西安举办的国家“星火计划”科技成果展览会上,房山区参展项目使用速烧技术改造波尔窑和机关报型免磨柱齿合金钎头并获金奖。文化馆工作人员及时予以宣传报道。
1989 年
文化馆进行职称评定,经职称评定小组审核评定出副研究馆员 1 名、馆员 4 名、助理馆员和管理员 8 名。
2 月 1 日,北京市政府颁布《北京市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区文化馆、周口店文化站撰文宣传。
12 月, 出版了房山第一本《房山文学作品选》,主编王凤梧,副主编张东升、刘泽林,收入诗歌、散文、杂文、小说等作品近 200 篇(首)。
1990 年
组织民间花会、舞蹈队参加首届农民艺术节,张坊村高跷、望楚村中幡获表演奖。
张坊村高跷表演《除六害》在丰台花会邀请赛上获金杯奖。组织了春节花会表演、元宵节灯会。
文化馆举办美术、书法、摄影、根雕等各种展览 5 期。北京市房山区和河北省涿州市联合举行首届书画展,共展出作品 209 件,30 件获奖。
业余歌手陈宝森在全国农民歌手大赛上获二等奖。
1991 年
良乡文化站荣获“北京市先进文化站”的光荣称号。杨伟的《山清水秀游人悦》、孙绍棠的《十渡秋色》入选北京市“北京向您问好”摄影展,并赴土耳其、埃及、芬兰等国家展出。
5 月 28 日,华尔森啤酒在 25 个国家 200 余种名优产品参评的日本东京国际第三届酒与饮料博览会上获金奖。房山区文化馆、长沟文化站以此为题,撰文并创作文艺节目宣传推介。
7 月,上方山森林公园经国家批准正式建立,文化馆撰文宣传推介。
1992 年
9 月, 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文化馆组织举办了两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3 周年露天舞会,吸引了数千名观众。文化馆龙腾杂技团在“第二届沈阳国际秧歌舞蹈节”大赛中获优胜奖,宋秀兰表演的中幡获个人表演奖和组织奖。
10 月,刘泽林、张永顺合著的《龙骨山下的故事》一书由香港新世纪出版社出版。
1993 年
5 月,县文化馆承办房山区首届“招商会”展览。书画家姚其彪作品《山乡的希望》获北京文学当代英才奖。
12 月 ,组织纪念毛泽东诞辰 100 周年大型文艺演出。
1994 年
4 月,书画家姚其彪作品《三峡神韵》获“高新杯”中国书画名家邀请赛银奖。
8 月,姚其彪获中国艺术家研究院当代文艺研究室与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大辞典编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证书。摄影家马福作品《绿色与发展》荣获北京市“绿色与发展”摄影艺术展览一等奖。
1995 年
1-2 月,文化馆参与房山区“第五届艺术节”组织工作,组织了“房山区卡拉OK歌手大赛”、“龙腾虎跃闹新春”亿元村春节联谊会、在房山西大街民间花会表演等。
5 月, 文化馆组织了第一届房山区旅游文化节大型开幕式集体舞表演,完成了“文明之火”、“北京之源”、“世界之最”、“秀美河山”、“再创辉煌”5 幕大型团体舞创作和 5 辆主题彩车的创意制作及《风自龙乡起》、《请到这里来寻根》、《燕都之光》、《房山我的故乡》、《走向辉煌》6首主题歌词、歌曲创作。
9 月,宋秀兰指导表演的“女子中幡”获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特予嘉奖、荣誉证书。
1996 年
1—2 月,文化馆办了房山艺术节暨春节文艺大联欢活动。包括“龙腾虎跃新春秧歌汇演”、“房山区第二届新春联欢晚会”、“房山区游子联谊会”、“迎九六新春卡拉OK比赛”等。26 支秧歌会,2500 人参加,一万多人观看。
5 月,文化馆承办了房山区第二届旅游文化节文艺演出活动。
5 月 13 日—18 日,承担了云居寺浴佛节开幕式的文艺演出活动。
6 月 17 日,承办了在燕山影剧院举办的纪念建党七十周年暨“光辉的历程”革命歌曲大型演唱会的演出活动。
10 月, 摄影家马福在北京市摄影家协会、市旅游事业管理局和北京市文联、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举办的“爱我山河爱护名胜古迹活动摄影大奖赛”中获唯一一项大奖——徐霞客奖。
1997 年
5 月,完成房山区第三届旅游文化节策划组织工作,组织了文化一条街、开幕式花会表演和图书展销。举办“五月的鲜花”群众歌咏活动,组织调演29 场,演出节目 502 个,自创节目 15 个,参加演出人员 598 人。
7—10 月, 组织“庆党的生日,迎香港回归”文艺演唱会;组织文艺演出队到防化团等驻军营区进行慰问演出;参加了天安门广场庆香港回归大型广场文艺活动,承担天安门广场 100 余名演员的排练、演出以及 400 名观众的组织工作。1997 年 11 月 举办第七届艺术节。参加了市艺术节开幕式演出,承办了市第三届乡村歌手大赛复赛。
1998 年
3—4 月,举办第八届艺术节。参加北京市农民艺术节活动中,共获奖30 余项。
5 月,创作歌曲《昊天神韵》、《请到房山走四方》、《良乡道情》等,完成了第四届旅游文化节的文艺演出准备工作;开展“五月的鲜花”群众歌咏活动,组织演出 13 场,2600 人参加演出;组织区政府东迁庆典活动文艺演出等。
1999 年
1 月,组织举办第四届“青年歌手大赛”,分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进行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 19 人、新人秀 4 人;组织举办第二届秧歌大赛开赛,13 个秧歌队参加了比赛,南关秧歌队等 4 个队获得最佳表演奖;歌手郝俊明、张书萍在“北京市第四界乡村歌手大赛”上分获二、三等奖。
2 月,组织春节民间花会表演;在韩村河、张坊举办了中外游客民俗大联欢;在昊天文化广场举办秧歌比赛,10 支队伍参加,评出一等奖 2 名、二等奖 4 名、三等奖 4 名。
5 月,在云居寺举办“旅游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演出。
6 月,举办“金鸡杯”秧歌大赛,18 个队 500 多人参加比赛,有 8 个队获得最佳表演奖。
2000 年
1 月,少儿影视培训班结业,全体学员参加结业汇报表演;举办“房山区首届戏曲大赛”。
6 月,县文化馆办公楼及小剧场进行装修,投资 30000 余元装修二楼展厅,展厅面积 300 平方米。
7 月,艺术团参加“十渡山水节”开幕式文艺演出;举办“千万市民齐参与,争做文明北京人”大型夏日广场文艺演出。
8 月,在露天广场举办“金秋文艺晚会”。
9 月,参加韩村河举办的第三界国际旅游节开幕式演出,参与演出舞台设计工作。
10 月,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冯守仁、社文处处长阮玉兰一行人到区文化馆调研。
12 月,文化馆编排的评剧《盖房》在北京市第二界“五月的鲜花”群众文化大赛中荣获戏剧类三等奖;在良乡影剧院举办“迎接新的世纪”文艺晚会;文化馆与强力水泥集团联合举办首届“强力杯”歌手大赛。比赛分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有 180 名歌报名参加,62 人进入决赛;举办“当代青年六人摄影展”,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进行了报道。
2001 年
1 月,“强力杯”歌手大赛落下帷幕,选拔出一、二、三等奖 9 名,优秀奖 9 名;举办“新世纪迎春书画展”,展出全区业余书画爱好者作品 97 幅。
2 月,张书萍参加北京市乡村歌手大赛获得二等奖;举办“房山区第二届秧歌大赛”,9 支秧歌队参加;邀请市美协对“新世纪迎春书画展”作品进行点评,并与部分作者举行书画笔会。
3 月,文化馆与区综合治理办公室联合举办“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犯罪大型图片展”。
4 月,受农委委托承办“北京市第四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国际周现代农业科技与产品展”设计制作。
5 月,在露天广场举办“春之声”首届文化广场演出(5 至 9 月共举办17 场)。6 月,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冯守仁、社文处处长阮玉兰等领导来文化馆检查工作。
7 月,艺术团参加霞云岭堂上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创作陈列室揭幕仪式演出,观众达 4000 人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过把瘾》栏目戏曲、曲艺知识竞赛,获优胜奖。
10 月,市文化局局长张和平、社文处处长阮玉兰等领导来文化馆检查工作,对文化馆的工作给于充分肯定。
11 月,在良乡府前广场举行“夏日广场闭幕式”文艺演出。
2002 年
1 月,举办房山区“大千杯”少儿器乐大赛;组织参加北京市第十二届农民艺术节小戏、小品、曲艺大赛,黄梅戏《梦里杏花天》获二等奖,小品《猫和老鼠》、京东大鼓《欢欢喜喜过大年》获三等奖;选送书画摄影作品参加北京市“五月的鲜花”书画摄影大赛,刘强摄影作品获二等奖、刘仲全国画作品获三等奖,王文荣国画作品获三等奖和优秀奖。
2 月,举办“房山区迎新春书画展”,展出全区书画骨干的作品 102 幅。
3 月,邀请著名词作家张藜先生来文化馆辅导授课。
4 月,通过区档案局室检查验收,符合档案合格标准,取得合格证书;首届“美术艺术沙龙”书画展在文化馆二楼展厅开展,展出刘仲全及书画骨干共 8 人作品 80 幅。
5 月,举行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60 周年暨夏日文化广场活动开幕式文艺演出;举行“朝阳、房山书画联展”,展出朝阳、房山两地书画家作品 70 余幅;宋秀兰表演的《轻功踩蛋》、《火柴盒腾身》获大兴“第三届中华民间绝技大赛”金奖。
7 月,文化馆常年辅导的大石窝镇书画艺术得到长足发展,大石窝镇被市文化局、群艺馆批准为“北京民间艺术之乡”;制作完成《房山音乐作品集》(盒带);邀请中国书协会员、书法教育家袁其微来文化馆开办书法讲座,有书画骨干 25 人参加;刘仲全在朝阳区文化馆举办山水画展,展出 46 幅作品。
8 月,举办“房山区第二届书画沙龙展”,展出书画作品 110 幅;组织中、老年优秀歌手参加市音协主办的“中老年歌手大赛”,郝俊明获北京市“千佳”歌手称号,张书萍获优秀奖;张书萍、陈宝森在“全国职工歌手大赛”上获三等奖。
9 月,陈光创作的歌曲《龙乡,我的家园》参加市文化局举办的“北京市群众音乐作品”创作评选,获作曲银奖。
10 月,组织优秀歌手参加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唱片公司、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举办的“金色彼岸”全国新人新作选拔大赛,孙丽娜获美声组金奖,陈光、张振茹创作的歌曲《龙乡,我的家园》获创作铜奖;张冬梅为南关村编排的中老年健身球舞参加全国第二届“迪泰杯”中老年健身球舞大赛,获农村优秀奖,张冬梅获编排奖。
11 月,组织参加在平谷区举办的“5 省市区县级书画摄影作品联展”,选送书画作品 28 件参展。
12 月,完成“共建周口店,关爱北京人”系列活动的舞台及舞美设计制作;组织举办房山区“塔山杯”群众歌手大赛。
2003 年
1 月,房山区文化馆艺术团到钓鱼台国宾馆为外宾演出;区文化馆副馆长王文荣、区美协主席刘仲全带领书画骨干 10 余人,到某高炮团进行新年慰问,现场创作 300 余幅书画、50 余幅素描;房山区“塔山杯”歌手大赛落下帷幕,共有 29 人进入决赛;参加北京市第十三届农民艺术节书画影展,房山区选送的 58 幅作品获二等奖一个、三等奖四个、优秀奖五个;房山区“民间艺术展”开幕,共展出 260 名作者的 680 余件作品,有 40 幅作品获奖。
2 月,歌曲《龙乡——我的家园》在北京市第十三届“农民艺术节”、第五届乡村歌手大赛中获演唱一等奖。
3 月,区文化馆艺术团宋秀兰、刘燕等一行 6 人参加在科威特举办的中国民间绝技表演;举办“第九届摄影沙龙展”,共展出作品 29 幅,作者 13 人,展期为两个月,全年共举办书画、摄影展 4 期;奥地利维也纳市雷兴区友好代表团来我区参观访问,文化馆应邀选出国画、摄影作品 60 幅,将在奥国内展出;华北京津冀晋蒙辽六省市书画联展开展,共送交作品 28 幅,作者20 余人,其中获优秀奖 17 人。
4 月,在王府井东安市场组织协办了第九届房山文化节开幕式演出。
5 月,举办抗击“非典”图片展,创作书画作品 16 幅,献给抗非典的医护人员。
6 月,举办“庆祝建党 82 周年暨文化广场开幕式演出”,标志着本年度夏日文化广场活动正式开始,全年共举办夏日文化广场演出 20 余场。
7 月,文化馆艺术团赴十渡参加北京市政府组织举办的“天使之吻”白衣天使集体婚礼大型演出。
8 月,张书萍在全国艺术新星国际交流大赛中获民族一等奖;“全民抗非典”故事会演讲团与文化馆艺术团的演员共同协作,演出一场以歌颂医护人员抗非典事迹为主要内容的故事演讲会;著名摄影家马毅行来房山举办“摄影创作之路”讲座。
9 月,南关村中老年秧歌队参加全国老年体协主办的“北京市中老年健身操舞大赛”,张冬梅编导的《龙乡秧歌》获得一等奖,并获编排奖;参加北京市教育局举办的舞蹈大赛,张冬梅编导的《欢庆》获一等奖,《春之舞》获并列一等奖,并获创作奖。
10 月,在北京市文化局、群众艺术馆举办的“北京市舞蹈比赛”中,张冬梅编导的舞蹈《青春的旋律》获三等奖,《山村情趣》获优等奖。
11 月,艺术学校卡通画班参加全国妇联举办的“卡通画大赛”,有 3 幅作品入选;南关村秧歌队参加全国老年体协举办的“太迪杯”全国老年健身球比赛,张东梅编导的《喊春》获最佳优胜奖,并获编排奖;由张文良作词、陈光作曲的歌曲《北京绿柳》参加北京市歌手大赛决赛,获优秀创作奖;由张振茹作词、陈光作曲、孙丽娜演唱的歌曲《龙的摇篮》参加中央文明办、文化部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四进社区”展演活动,获铜奖。
10 月,根据房山区人事制度改革文件精神,文化馆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经过岗位竞聘演讲等形式,共有 36 人签订了聘用合同书,26 人签订了岗位协议书。
12 月,在“北京市抗击非典群众文艺作品征集活动”中,馆长陈光、美术家刘仲全、摄影家刘强等 5 人及基层骨干 18 人荣获优秀创作奖和创作奖;在第二届“金色彼岸之声”全国新人新作歌手选拔大赛上,张书萍、李向东、张晨分获业余组民族唱法铜奖、通俗唱法铜奖。
2004 年
1 月,文化馆组织参加了“房山区新春文艺百姓大联欢”。
9 月,宋秀兰获全国百名德艺双馨艺术家功勋奖。
2005 年
4 月,举办“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人员系列文化活动”启动仪式。
8 月,在霞云岭举行隆重纪念抗战胜利 60 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现场观众1000 余人。
2006 年
1 月,参加房山区春节团拜会,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四套班子领导及各乡镇主管领导和房山各界人士参加了团拜。文化馆编排、演出的节目充满了热烈、祥和、喜庆的节日气氛,展现了团结奋进的龙乡精神。
2 月,举行正月十五花会,以表演秧歌、小车会、锣鼓镲、腰鼓、跑旱船、小跑跷、中幡等传统民间艺术为主,组织了 20 多个秧歌队,遍及 21 个乡镇,千人以上参加表演。
3 月,举行 2006 年新农村文化大舞台系列活动暨第十二届房山旅游文化节启动仪式及系列文艺演出,区四套班子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活动。
5 月,爱尔兰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小组成员、房山区副区长高英杰等参加了在昊天假日酒店举办的“欢迎你到房山来”申报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小组联欢会;参加甴北京市文化局主办,房山区委宣传部、房山区文化委员会承办的“北京市农村星火工程”启动仪式及演出。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局和房山区有关领导参加活动。
6 月,参加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博物馆主办,房山文化委员会、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博物馆承办的“魅力北京 根祖房山”——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文艺演出,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博物馆和房山区委有关领导参加。
9 月,由文化馆辅导的“千人霸王鼓”在房山体育场参加了房山区第七届全民运动会开幕式表演活动,四套班子领导以及区体委、文委领导观看了演出并给予好评。
10 月,参加由房山区委宣传部、房山区文化委员会主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70 周年演出活动。
2007 年
1 月,承办房山区春节系列活动,创编了音乐快板《和谐房山笑开颜》,歌曲《事事如意》、《大山里的小姑娘》、《情缘》,歌舞《腾飞吧,龙乡》,小品《细水长流》等作品;组织参赛队参加“多彩怀柔 绚丽北京”来京务工人员才艺大赛,有 1 名选手进入总决赛,获得大赛优秀表演奖;在北京市第七届乡村歌手大赛中,文化馆创作、编排的《大山里的小姑娘》获一等奖,《情缘》、《赞歌来自我家乡》获优秀奖。
2 月,组织全区正月十五花会表演,近 10000 名观众观看了花会表演。
3 月,修订健全了聘任合同制度、项目管理制度、收入分配制度、财物资产管理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五项制度;重新划分了机构,确立了“五部一室”建制,调整了领导班子,实现了干部专业化、年轻化;做好固定资产三级帐目管理,建立三本台帐(包括固定资产台帐、灯光音响台帐、服装道具台帐),并对固定资产进行审核;举行奥运倒计时 500 天文艺演出。
4 月,筹备成立三支馆办团队,即合唱团、京剧票友团、诗歌朗诵团,共有队员 300 余人;召开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级名录评审会,完成了145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普查工作,召开 3 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议,4个区级项目顺利通过评审并进行了市级论证;申报区级名录 5 项,出版了《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市级名录 4 项并获批准;召开 “房山区文化馆评估达标动员会”;举行了“文化周末大舞台”演出,周末大舞台自启动至此共演出 9 场,演员人数 418 人,观众人数达 40000 余人。
5 月,区文化馆开始进行全面修缮、改造,迎接全国一级馆评估验收工作;塔吉克斯坦演员与房山艺术团演员同台参加主题为“相约北京”的文艺演出;顺利通过北京市文化局市级一级馆达标组成员的评审,并给予高度评价。
6 月,举办全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会文艺演出。
7 月,举行了 “庆祝建党 86 周年强作风、树正气、促和谐廉政文化”专题文艺演出;文化馆房山馆经过重新改造正式投入使用,增加了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厅、健身器材等项目;“房山区风土人情书画摄影展”新馆展厅开展。
8 月,房山区文委、文化馆推选的“中国毛绣”、“葫芦烙画”、“剪纸”等 7 项民间手工艺制作参加“中国北京民族文化艺术博览园活动”;参加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期培训班”,全市 18 个区县的文化馆民保部参加培训。
9 月,房山区音乐舞蹈家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11 月,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克拉玛依培训班师生一行 20 人到房山文化馆参观考察;房山区文化馆、房山书法家协会共同组织本区书法爱好者参加由北京市文联、北京书法家协会、北京电视台等六家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北京迎奥运BTV电视书法大奖赛”,并荣获优秀组织奖;
在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评选活动中,由房山区赵永祥、陈光、黄莉等人创作、编导,中央广播少年合唱团演唱的歌曲《大山里的小姑娘》作为北京市唯一入围此次群星奖决赛的音乐类作品,获得“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创作奖”;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考察团到房山区参观考察,房山艺术团和果洛艺术团共同献上了一台精彩的节目。
12 月,文化馆应邀参加“平谷区庆元旦暨活力周末”文艺演出。
2008 年
1 月,文化馆承办的“文化周末大舞台”活动在房山区 2007 年度“十大热点新闻”中位居第三。参加演出的专业演员和文艺爱好者近 3000 人,观众达 20 多万人次;张冬梅辅导的舞蹈《冲刺》,在“舞动北京——北京群众广场舞蹈电视邀请赛”中获优秀表演奖。
2 月,举办“2008 年正月十五花会表演活动”,全区各乡镇 22 支表演队进行了跑跷、花轿、霸王鞭、腰鼓、中幡、舞龙、舞狮等表演。
3 月,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副主任戴兵及区文委领导到文化馆对房山区“文艺演出星火工程”乡镇级团队进行节目评选;文化馆开始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品,分别到大石窝镇、长阳镇、城关镇、河北镇等地进行征集调查。
5 月, 宣武、房山两区文委、文联共同主办,两区美术家协会承办,文化馆协办的“迎奥运 建和谐——宣武、房山美术作品展”开展;举行“激情奥运 唱想房山”暨第十四届房山旅游文化节开幕式,文化馆编排的大型广场千人腰鼓、千人霸王鞭深受好评;举行“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赈灾义演,全区群众现场捐款 35247.27 元。
6 月,举行全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房山区领导向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菊花白”酒酿制技艺、五虎少林会、水峪中幡、杨家将(穆桂英)传说五家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颁牌。
6 月,房山艺术团到基层乡镇、兄弟区县送“星火工程”演出共计 100 余场,至 10 月结束,深受群众欢迎。
7 月,房山艺术团舞蹈队和送变电社区分团参加BTV-2 大型群众文艺互动栏目——《喜来坞》录制;宋秀兰培训的“南窖乡水峪村女子中幡”参加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彩排文艺演出。
8 月,北京奥运火炬接力房山地区传递活动中,房山文化馆组织创编的表现远古时代“北京人”生活场景的舞蹈《火》,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门前表演;女子中幡在北京奥运会鸟巢现场演出;
房山区老年书法研究会书画展在文化馆启动,188 幅书画作品在文化馆二楼展厅展出;在良乡府前文化广场举办“辉煌中国 舞动房山”庆祝奥运会胜利闭幕大型文艺演出;
房山区迎奥倒计时 100 天《激情奥运 畅想房山》大型文体活动展演画册制作完成,收录图片 300 余幅。
12 月,在“舞动北京”——第五届北京群众广场舞蹈电视邀请赛中,文化馆选送的舞蹈《走向幸福》和《水调歌头》分获银奖、优秀奖。
2009 年
4—5 月。文化馆重点走访了佛子庄乡、河北镇、琉璃河镇、城关镇、窦店镇、阎村镇、韩村河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收集整理、调研,整理出论证报告近 20 项;举办《房山区 2009 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家研讨会》,进一步完善非遗项目论证报告,包括京绣、灯彩制作等 14 项。
6—7 月,举办第二次非遗项目区级专家论证会,经过专家论证,通过了16 项进入第二批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名录(到 10 月,经过专家论证,通过了 3 项进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名录,其中 1 项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
开展了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览,参观的群众达 1000 余人次;北京市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房山分中心挂牌成立,与此同时,作为北京市文化志愿者重点项目、房山区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房山区“5285”文化志愿工程(开展 5 个针对特殊群体的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建立28 个文化志愿服务点、确定 500 个文化志愿服务户)正式启动。
9 月,举行了“激情欢舞 祝福祖国”——房山区庆祝建国 60 周年大型群众文艺汇演;举行了“祖国颂”——房山区庆祝建国 60 周年大型文艺演出。
10 月,举行了“祖国颂”——庆祝建国 60 周年游园活动。房山区和大兴区作为农民代表方阵参加了天安门广场首都国庆 60 周年联欢晚会群众联欢活动,共抽调演职人员 2788 人,为了突出地域文化、房山特色,展现房山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现代先进的房山新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女子中幡、霸王鞭、小跑跷等元素,大胆创新设计了“古韵房山”、“奋进房山”、“魅力房山”三大主题板块,取得巨大成功,扬名京华大地。
11 月,先后举行了第四届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印象房山”大型文艺演出,参加了国际长走大会、第十一届国际旅游文化节和云居寺佛祖舍利迎送仪式及观瞻,参加了区第十五届旅游文化节演出。
组织落实“千场活动进农村系列活动”,完成“星火工程”,组织房山艺术团和龙腾艺术团文艺队伍下乡,到全区 23 个乡镇 100 多个行政村进行慰问演出,连续演出将近三个月,演出 161 场,参演人员 3800 余人次,服务群众共计 80000 余人;打造“百场活动送温暖”工程,面向全区外来务工人员、打工子弟学校、小庄监狱服刑人员等社会特殊群体,组织百场公益性文化送温暖活动。
12 月,举办庆祝建国 60 周年刘建辉摄影作品展、房山区老年书画研究会庆祝建国 60 周年书画展、房山区庆祝建国 60 周年书画展、房山区庆祝建国 60 周年文化活动精粹展览等,展出大幅作品 100 幅,书画作品 254 幅,展览累计 60 天,接待参观 10000 余人;
组织摄影爱好者参加市级摄影展摄影比赛,在“北京郊区县摄影精品展”活动中,有 14 名摄影爱好者的共 20 幅作品荣获佳作奖;
开展了“文化周末大舞台”系列活动,以区政府中心广场为龙头,带动“文化周末大舞台”、“周末金曲大家唱”、“文化周末大戏台”、“文化周末大课堂”的系列活动。共演出 215 场,演员 10000 人次,观众达 30 万人次;创作了歌曲《欢歌共和国》、《起点》、《爷爷的茅屋》、《神犬福地》,其中《追求圆满》在中国音协、陕西省文联主办的全国“金月亮”大赛中获一等奖,《老师妈妈》在文化部、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主办的活动中获三等奖;创编的大型广场舞蹈《爱我中华》、《在一起》、《青年友谊圆舞曲》、《阳光路上》以及房山区特色文化展示表演,在首都国庆 60 周年群众表演中成功演出,为国庆添了彩,为房山增了光;组建业余团体 3 个,即成人合唱团、童声合唱团、少儿朗诵团,外请专家教师授课,全年共培训 168 期;公开办艺术培训班 26 个,专业涉及舞蹈、音乐、体育等,共培训学员 40000 余人次。
2010 年
1 月,“竹乐声 房山情”——房山区 2010 年新年音乐会在良乡影剧院举行,音乐家们用竹子制成乐器,演奏了脍炙人口的中外名曲;组织合唱队参加了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举办的第 20 届农民艺术节。
2 月,文化馆组织、辅导的合唱队进入北京市“第二十届农民艺术节——首届乡村合唱大赛”决赛并获二等奖。
3 月,房山区 2010 年正月十五花会汇演荣获“非遗展演奖”;完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菊花白”酒传统酿造技艺的保护申请;北京市公共文化项目房山区周末大舞台工作会在房山召开,馆长李清梅参加了工作会。
4 月, “颂祖国、唱房山、咏家乡”——房山区 2010 年文化周末大舞台系列活动拉开帷幕,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王珠等出席;在良乡府前广场举行 2010 年第一期“周末金曲大家唱”; 文化馆承办的“房山区庆祝世界读书日——经典诗文朗诵暨房山区经典诗文朗诵团成立”举行;组织、策划第二届“美丽长阳杯”摄影比赛、第二届“北京之源杯”摄影比赛、“脉动·房山”新闻摄影大赛。
5 月,艺术学校组织跆拳道学员参加市体育局主办的中小学跆拳道实战比赛,12 人获奖;房山区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对文化馆进行视察;在文化部主办的“大地情深 星耀花城”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颁奖晚会上,馆长李清梅获得第十五届“群星奖”群文之星荣誉称号。
6 月,选派京剧票友参加“我的社区我的家”北京社区京剧票友大赛决赛,张宝忠获得三等奖,文化馆获优秀组织奖;成人合唱团《红旗飘飘》等作品参加房山区全运会闭幕式演出;美术摄影部组织区摄影骨干 20 人,分别拍摄区内城铁、开发区、街道、待拆迁村庄等项目建设场景,为房山留下经济建设中的宝贵图片资料。
7 月,艺术学校在总政文工团参加“星星火炬”选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舞蹈《向阳花》、《童趣无言》获得特等奖;
在“绚丽北京 多彩怀柔”北京市第三届来京务工人员才艺大赛决赛中,文化馆选送的武慧和郝婧分获优秀奖;
文化馆承办房山区文化志愿者成员单位联席会,通过了《房山区文化志愿者实施方案》;
艺术学校舞蹈队参加香河第一城“星星火炬”全国青少年艺术英才选拔赛,舞蹈《向阳花》取得全国第二名。
8 月,房山区志愿者服务分中心组织区内 80 名文化志愿者参加了 2010年“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试点活动启动仪式,文化志愿者针对“残疾人文化活动周”开展活动;
在中国第八届艺术节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颁奖仪式上馆长李清梅获“群文之星”称号,陈光作曲的歌曲《乡村百姓家》获“群星奖”荣誉称号。
9 月, 60 余名舞蹈爱好者参加了中国舞等级考试,合格率 98%;首届北京(房山)大地文化艺术节开幕。
10 月,在第八届“椿树杯”北京市社区京剧票友大赛中,文化馆选送的《沙家浜》获得家庭组三等奖,《四郎探母》和《红灯记》获得少年组第一名;文化馆承办“金樽望月 登高赏菊”——房山区 2010 年重阳节文中老年群众健身长走大会;
文化馆参加“异彩中华 放歌长阳——全国城乡优秀歌手展演”活动,文化馆创研部主任黄莉荣获青年组演唱金奖、青年歌手李向东获重唱组合组演唱金奖,还获得了演唱奖 3 银 1 铜好成绩,文化馆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在第六届“舞动北京”群众舞蹈大赛中,文化馆选送的四个舞蹈:青少年组《舞动的色彩》、成人组《加速度》、中老年组《擦肩而过》和广场舞组《又见沂蒙情》荣获团体组织铜奖;文化馆承办的“舞动房山 祝福祖国”房山区金秋十月群众广场舞蹈大赛举行;
举办“墨韵国风 祝福祖国”书画展;
举办“房山区 2010 年文化周末大舞台系列文化活动闭幕式”,自启动至今共举办 366 场文化活动,参与演职员 20000 余人,服务群众 30 余万人次;由房山、丰台、大兴,原崇文、宣武区老年书画研究会主办,房山区文化馆协办的“熏风劲迅 城南隆兴”五区老年书画展在房山区文化馆展厅举行。
11 月,“第五届北京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颁奖盛会在北京举行,房山区文联主席史长义、区文化馆摄影家刘强获“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
12 月,在霞云岭乡堂上村举办“唱响时代第一红歌”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举行房山区第十届青年歌手、票友大赛民族组、美声组、通俗组决赛, 38名选手获奖;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署联合召开“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表彰会”,房山区文化馆获先进集体称号。
2011 年
12 月 8 日,北京市文化局肖培局长来房山区文化馆调研。
2012 年
1 月,召开房山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会,对良乡、蒲洼等乡镇 10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评审,有 9 项通过;
“房山区 2012 年先进表彰会暨春节团拜会”于房山体育场举行,房山文化志愿者分中心组织文化志愿者为此次活动服务。
2 月,房山文化馆承办 2012 年元宵佳节民俗文化展演。
3 月,房山区副区长曹蕾、区文委主任李立新等领导到文化馆考察指导工作。
4 月,主题为“山水清韵 推敲诗魂”的贾岛纪念馆、图书馆开馆仪式暨房山区第 17 个世界读书日贾岛诗词咏诗会在房山石楼镇贾公祠举行。
5 月,房山区“北京之源”十项群众才艺大赛暨第八届“五月花”全国交谊舞大赛在燕山体育馆举行;房山区 2012 年文化周末大舞台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良乡府前广场举行。
6 月,房山区文化馆、房山区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影像房山”——2012年房山区第七个文化遗产日暨马福纪实摄影选《印象城关》出版及展览仪式举行。
7 月,在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北京新秧歌”社区群众舞蹈展示大赛中,文化馆辅导的 4 支参赛队获团体银奖和优秀组织奖。
9 月,文化馆承办了“亲情 乡情 中秋浓情 月圆 人圆 福满家园”主题中秋歌会。
10 月,房山区第十一届歌手大赛举行决赛,罗洋洋获民族组冠军、刘伟龙获美声组冠军、吕白获通俗组冠军、王韬翔获童声组冠军;
房山区文化馆编排创作的音诗画作品《风雨同行》、歌舞《北京印象》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参加文艺汇演闭幕演出,再现了在“7·21” 特大自然灾害面前,房山区党员干部群众众志成城、风雨同行的感人场面。
11 月,房山区十项群众才艺系列大赛——首届达人秀才艺大赛举行,评选出房山区首届达人 12 位;
房山区文化馆获得第十届“椿树杯”票友大赛优秀组织奖,朱红东获得二等奖、李琬怡获得三等奖;房山区第二十三届农民艺术节乡村大舞台暨“一村一品”选拔赛在燕山影剧院举行。
2013 年
1 月,在北京市“第四届京评梆票友大赛”中,房山区选送的赵金楼获本次大赛一等奖;房山区 2013 年群众文化活动年启动暨 2012 年房山区十项群众才艺系列大赛颁奖典礼举行。
2 月,文化馆承办的房山区“2013 新春乐——文化大集看大戏”送戏下乡活动在张坊镇、窦店镇、长沟镇演出 9 场折子戏;在北京市第二十三届农民艺术节“2013 北京美丽乡村”颁奖晚会上,房山区文化馆小品《伟大的青春》获二等奖。
5 月,在“送文化、送卫生下乡百场文艺演出”活动中,区文化馆深入房山区 24 个乡镇、街道 100 多个行政村、社区演出上百场。
6 月,在北京市“放飞梦想”首届北京诗歌朗诵大赛决赛中,房山文化馆选送的张索璇、吕子正获少儿组二等奖,徐毅琳、付刘梓泽、张艺彤获少儿组三等奖,贾泽宇获少儿组优秀奖,张立春、穆来福获成人组优秀奖;文化馆承办的“中国梦·房山情”——2013 年房山区群众合唱比赛举行,有25 个乡镇、街道组织的 23 支群众业余合唱团 1150 人参加;由文化馆承办的“廉洁颂——房山区建党 92 周年反腐倡廉文艺汇演”举行。
7 月,举行“党旗红 中国梦 房山情”——2013 年房山区群众合唱展演,8 个乡镇 400 多人参加演出。
8 月,北京市第三届长阳音乐节开幕,文化馆承办了音乐节期间房山区民间民俗文化展演,调集非遗宋氏杂技、女子中幡、城关街道南关村小跑跷、城关街道洪寺村特色大鼓等 10 支团队参演;
文化馆举办“2013 年房山区基层文艺骨干培训班”,培训涉及合唱指挥、摄影、音响调音、新秧歌舞蹈、二胡、电子琴等门类,为期一个月。
9 月,在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北京周”系列活动的房山文化日中,来自房山区的精品团队表演了丰富多彩的节目;房山区副区长曹蕾检查我区基层文艺骨干培训工作。
10 月,房山区委宣传部、区文委领导到文化馆调研;“中国梦 皓首情” ——房山区 2013 年重阳节群众系列文化活动举行;举行“中国梦·房山情”——房山区 2013 年“文化周末大舞台”系列文化活动闭幕式及演出;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暨全国第十六届“群星奖”颁奖仪式上,房山区文化馆创作表演的小品《伟大的青春》荣获决赛“群星奖”,房山区文化馆承办的“周末大舞台”系列活动荣获“群星奖”。
11 月,在北京市第五届“京、评、梆”现代戏票友大赛决赛中,房山区文化馆选送的王燕演唱的河北梆子《龙江颂》获一等奖。
12 月,在首都图书馆剧场举行 2013 年北京市群众艺术精品展演,房山区文委荣获北京市文化工作“突出贡献奖”,小品《伟大的青春》荣获第十六届“群星奖”作品奖,房山区“周末大舞台”系类活动荣获第十六届“群星奖”项目奖,文化志愿者 5285 工程荣获文化部文化志愿基础服务年“优秀项目奖”;
在第二十四届农民艺术节总决赛中,房山区文化馆选送的歌曲联唱《和谐家园》获声乐类一等奖,阎村镇的大合唱《辉煌妈妈》获三等奖。
2014 年
1 月 17 日,在燕山体育馆,文化馆承办了房山区“新城、新业、新生活”百姓文艺大联欢活动。
2 月 13 日—15 日,在良乡体育中心,文化馆承办了由房山、西城、朝阳、海淀和延庆文化馆举办的的正月十五暨民俗文艺节活动。
3 月 26 日,文化馆党支部组织召开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
4 月 19 日,文化馆承办了“诵读经典、弘扬美德”2014 年书香中国暨中国北京阅读季诵读会活动启动仪式。
4 月 30 日,文化馆承办的“文化周末大舞台”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5 月 9 日—至 10 月末,文化馆开辟了“周末相声俱乐部”活动,并获得北京市第十六届“群星奖”。
5 月 13 日,文化馆开启送文化到基层系列活动,与区计生委联合组织文化馆 35 名小演员,到石楼镇等地为农村群众演出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6 月 21 日,文化馆组织本区文艺骨干参加了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文联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我的中国梦,欢乐新北京”——第二届“放飞梦想”北京诗歌朗诵大赛,林育红的作品《中圆中国梦》荣获原创作品优秀奖。杨帆作品《北京,我美丽的北京》荣获原创作品鼓励奖。
9 月 12 日,在市文化局、市安监局联合举办的“安全是永远的旋律”主题情景剧大赛中,房山区两部小品作品《熬夜看球》和《先斩后奏》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9 月 19 日,在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艺术活动中心等单位举办的《我爱唱歌》2014 年北京市百姓歌手大赛决赛中,房山文化馆选送的歌手张晨、田欢、郭涛进入总决赛,其中张晨演唱的歌曲《想你的夜》获二等奖,田欢演唱的《阿妹出嫁》获三等奖。
9 月 24 日,文化馆承办的房山区庆祝建国 65 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展演首场演出,在燕山影剧院拉开帷幕。
10 月 29 日,中国音乐学院师生走进霞云岭乡兴办专场演出。
11 月 18 日,文化馆新编历史话剧《林则徐传牌良乡》在北京剧院演出。
11 月 23 日,文化馆承办的北京市“乡风文明群众文化活动”暨北京市第二十五届农民艺术节“乡村大舞台”在燕山文化馆举办。
11 月 30 日,文化馆承办的北京之声——2014 首都市民合唱工作坊在文委一楼多功能厅举行开班仪式。25 个乡镇街道的合唱指挥及声乐爱好者 100余人参加了了讲座学习。
同时,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中一项全市性的重要活动“北京之声——2014 首都市民合唱团在窦店民族文化中心拉开帷幕”。
2014 年 12 月 6 日,文化馆选送房山文艺骨干参加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等单位举办的第二届“艺韵北京”北京市曲艺大赛,房山有 8 个作品进入复赛,其中快板《最美北京人》、《喜洋洋与灰太狼》、《弟子规》、《道德经》、京韵大鼓《丑末寅初》、山东快书《武公赶会》、相声《聘文书》进入决赛。
12 月 12 日,文化馆选送学生选手参加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怀柔文委等单位承办的北京市读书“益民杯”初赛活动,房山选送的《打开这扇窗》、《奇迹中的奇迹》、《百姓托起中国梦》等表现不俗,给评委留下很好印象。
2015 年
1 月,在北京市委农工委、市农委、首都文明办、市文化局、市文联、北京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北京市第 25 届农民艺术节“乡村大舞台”决赛中,文化馆推荐的原创歌曲《美丽乡村》荣获三等奖;
由房山区委宣传部、区文委、区文联主办,文化馆承办的“房山区十大知名花会评比活动”在房山体育场举办,来自 10 个乡镇的 20 余支花会队伍参加,长阳镇葫芦垡村高跷会、佛子庄乡北窖村花会、南窖乡水峪村中幡会、韩村河镇天开太平鼓等被评选为“房山区十大知名花会”。
2 月,文化惠民公益行走进 91917 部队、61579 部队进行演出,燕都神韵艺术团和龙腾杂技团参加演出;
文化惠民公益行走进特殊群体文艺汇演,50 余位文化志愿者为驻区部队、敬老院老人演出了歌曲、舞蹈、评剧等精彩节目。
3 月,由文化馆承办的“好梦在房山”——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 2015房山区百姓文艺大联欢活动举行;文化惠民公益行活动走进霞云岭乡、大安山乡、长沟镇,文化馆馆办评剧团、京剧团演出《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杜十娘》等经典剧目,受到当地群众欢迎。
4 月,正月十五系列民俗文化展演在良乡体育活动中心开幕,城关街道洪寺村奉先鼓乐团、霞云岭乡霸王鞭舞蹈队、佛子庄乡北窖村狮子会、燕山街道舞蹈协会、北京真视美舞蹈团、龙腾杂技艺术团表演了以房山区非遗项目为主要内容的精品节目。
5 月,兰香中国——房山区第二十个世界读书日群众诗歌诵读会暨“传承文化 品味经典”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举行,读书日活动已经列为兰花大会的主题活动;
房山区 2015 年文化周末大舞台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良乡府前广场隆重举行,包括主体活动“文化周末大舞台”和五项支撑活动,即“文化周末大课堂”、“戏剧周末大戏台”、“金曲周末大家唱”、“电影周末场”、 “周末相声俱乐部”。
6 月,承办“舞动兰香”——2015 年房山区庆祝第四届中国兰花大会倒计时 100 天群众广场舞蹈大赛;承办房山区庆祝第四届中国兰花大会倒计时100 天群众舞蹈展演活动。
全国公共文化馆第四次评估达标定级工作北京市评估定级专家组来房山文化馆进行达标检查,馆长李清梅做 2011—2014 年工作报告,专家组对房山馆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7 月,在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北京市文化局、河北省文化厅主办,北京市群众艺术馆、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承办的京、津、冀第五届河北梆子票友邀请赛上,房山区选送的王燕荣获一等奖并荣获河北梆子十大名票称号,隗功芹荣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