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阶段成果

房山是北京根祖,50 万年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作为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素以“北京人的发祥地”著称。3000 多年前的西周燕都遗址,称为“北京城的发源地”。1300 多年的佛教圣地云居寺,保存着世界上仅存的 1122 部、3572 卷、14278 块石刻大藏经,被誉为“石经长城”。国宝汉白玉产地具有 2000 多年开发、雕刻历史的大石窝,为北京城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石材,堪称北京之基、石文化的故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诞生地霞云岭乡堂上村,在建党 80 周年之际,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题词,使之成为圣歌诞生地、红色旅游村。107座历代古塔,占北京地区古塔总数的一半以上。战国的乐毅墓、唐代的贾岛墓、金代的皇家墓群等 302 处遗迹遍布房山境内,构成了房山不断代的历史画卷。

市级保护名录

对于“人文北京”理念具有重要意义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北京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京城珍贵的文化资源。

截至 2010 年 6 月,房山区已建立了两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 21 项。通过专家论证,共有 10 项入选市级、国家级遗产名录。

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在综合有关单位申报及专家推荐的基础上,并通过各自项目专家论证会的论证以及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会、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的评审、在网络公示后产生的。

第一批。2006 年 12 月 21 日,第一批北京市公布的名录(民间文学类空缺)公布。房山区大石窝镇的石作文化村落在“民俗”大项中入选。

第二批。2007 年 5 月 7 日, 在全市各区县和各有关单位积极申报的基础上,经“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评审会”的评审认定,有 105 个项目进入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房山区长阳镇公议庄村的五虎少林会和南窖水峪中幡分别在“民间舞蹈”及“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大项中入选;北京仁和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菊花白”酒酿制技艺、北京红都集团公司的红都中山装制作技艺、北京汉风文化发展公司的北京哈氏风筝制作技艺分别在“传统手工技艺”大项中入选。

第三批。2009 年 8 月 25 日,在全市各区县和有关单位推荐申报的基础上,经“第三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评审会”的评审认定和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的审核,有 64 个项目进入第三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房山区佛子庄乡北窖村狮子会在“传统舞蹈”大项中入选。

第四批。2014 年 9 月 28 日,北京市文化局组织专家对全市申报的 127个项目进行第四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审议公示。提出第四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 49 项,其中新入选 43 项,扩展项 6 项。12 月 29 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京政发〔2014〕42 号)市政府批准市文化局确定的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 28 项)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 6 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表述,将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称调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通知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世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于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扩大北京历史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在第四批名录里,房山区没有项目入选。

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经各区县申报、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社会公示、复审等程序,最后确定各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按照《非遗法》要求,鼓励和支持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切实做好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候选人应是已列入市级非遗名录的各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能够完整掌握本项目或者其特殊技能,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而且还能主动开展传承活动。而群体性较强的项目将暂不设代表性传承人。

2008 年 6 月,首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公布,共97 人。房山区荣获第一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有“民间舞蹈”项目公议庄“五虎少林会”鲁志信(代码:Ⅲ -1)

2009 年 4 月,第二批北京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揭晓,房山区荣获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有“杂技与竞技”项目南窖水峪中幡王延福(代码:Ⅵ -1)、“民俗”项目房山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大石窝石作技艺) 宋永田(代码:X-1)。

2011 年 11 月,在各区县推荐申报的基础上,北京市文化局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对 149 名传承人进行了评审,并征求了有关区县文化委员会的意见,确定了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共 48 名。房山区荣获第三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有北京云龙京绣艺术中心推荐的“传统美术”项目京绣艺术传承人刘秀花(女,1950 年11 月出生)(序号 31)。

首批“民俗”大项:大石窝镇的石作文化村落。2005 年,国家民保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宋兆麟、国家民保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华觉明、北京民协主席赵书等六名专家,参加了房山区大石窝镇传统的石材开采、运输、古建加工以及石材雕刻工艺的“石作工艺”专家论证会。

经过论证,专家建议将“房山区大石窝石作工艺”更名为“北京市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最后专家一致同意该项目作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行申报,2006 年项目申报成功,入选首届“民俗”大项。

大石窝石作文化是伴随着劳动人民的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对于研究石作工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资料;其完整的传统石作行业操作流程及行业习俗对研究及传统手工业提供了宝贵资料;大石窝石作文化具有特定的史学、美学、古建学和石作手工技艺的研究价值。2013 年 6 月,大石窝镇人民政府获北京市 2013 年度非遗保护贡献奖。

第二批“民间舞蹈”等大项。房山区长阳镇公议庄村的公议庄的五虎少林会和南窖水峪中幡分别在“民间舞蹈”及“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大项中入选。北京仁和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菊花白”酒酿制技艺、北京红都集团公司的红都中山装制作技艺、北京汉风文化发展公司的北京哈氏风筝制作技艺分别在“传统手工技艺”大项中入选。

公议庄“五虎少林会”以少林武术为内核,至今仍传承下来的有徒手套路、对练 15 路,个人单器械 4 路,器械对练 13 路,五人阵法 4 路,群打 8 路。武术器械有棍、枪、剑、拐、单双刀、朴刀、大刀、双枪、双鞭、钩镰、洋镰、两节棍、乾坤圈等。融合了中华传统武术与民间花会的双重文化内涵,极具武学、民俗学的价值。崇尚“尚武精神”,爱国保家健体强身,对推动全民健身具有现实意义。历代习武出了不少武功高强、有一定影响的人才,习武强身已成为村民的文化选择。如今当地的小学以“五虎少林会”武术为特长,全校四五百名学生都会一些简单的武术动作。

水峪中幡始于明初,由历代民间艺人传习至今。以北京西北山区为背景,其传承过程与人民群众的传统劳作息息相关。特别是女子中幡更是独具特色,它打破了男子耍幡的单一性,使表演更具观赏性和惊险性。水峪中幡作为汉族传统民俗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当地百姓农闲时节、节日庆典的重要娱乐形式,也是当地百姓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水峪中幡是地区庙会、祭天祈雨、祭窑神等重要活动中的重要娱乐项目。是十三道民间花会的头挡大会,也是民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表演项目。水峪中幡变化多端极具艺术感染力的动作和套路,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真实地反映出当地民俗、民风,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对研究山区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菊花白”酒酿制技艺。“菊花白”酒一直采用的是手工酿制的方法,酿制流程包括预处理、蒸馏、勾兑、陈贮等四个阶段,含基酒陈贮、基酒蒸馏、入窖陈贮、净选药材、清洗药材、装锅蒸馏等 20 道工序,酿制周期为 8 个月。原料以菊花为主,辅以人参、枸杞、沉香等 20 余味名贵中药,并与基酒进行混合蒸馏,其成酒晶莹无色,集菊香、药香、酒香于一体,有养肝明目、疏风清热、补气健脾、滋补肝肾的功效。其酿制技艺继承了蒸馏白酒固态发酵、固态蒸馏的工艺传统,并引入露酒生产工艺,形成了一整套以提香、除杂为主,固液结合、分段取酒的特殊蒸馏技法。2004 年 3 月,“菊花白”酒配方被重新确认为无形资产, 2005 年 9 月恢复生产,并于 2006 年 3 月完成“菊花白”酒商标的保护性注册。

北京红都集团公司的红都中山装制作技艺。红都是全国最大的量体制装、零活应订生产加工企业之一。公司从日本、德国引进了先进的服装生产设备,拥有服装CAD和电脑试衣系统,及训练有素、实力雄厚的专业设计与制作力量。“以高档零活树精品,以团体工装促销售,以特色成衣展形象”的服装产业是红都集团的支柱之一。50 多年来,红都一直为中央领导、政界要员、国内外知名人士制装,并承担为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代表上会制装服务的任务,享有很高的声誉。集团拥有红都、蓝天、造寸、华表等服装企业,其中“红都”、“蓝天”、“造寸”、“华表”、“双顺”等都是有着 50多年历史的知名品牌。2003 年在良乡开发区占地 1.7 万平方米,建成“红都工业园”。2001 年,“红都”“造寸”“蓝天”“华表”四个服装企业取得了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在许多重大活动中承担了制装任务,1984 年为中国重返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队员制作服装;1990 年为亚运会工作人员设计、制作服装;1999 年为国庆五十周年大阅兵国旗、国徽方阵提供制装服务;2006年为中国航天员大队全体宇航员制装等。

北京汉风文化发展公司的北京哈氏风筝制作技艺。北京哈氏风筝制作技艺继承曹雪芹的遗风,采用曹氏风筝的图样。哈氏风筝以骨架精巧、画工严肃、造型奇特、观赏价值高见长。沙燕风筝是北京的老字号“哈氏风筝”的代表作品。哈氏风筝不仅代表哈氏家族的手艺,而且是国家民间艺术的瑰宝。

第三批“传统舞蹈”大项:佛子庄乡北窖村狮子会。北窖村狮子会属民间舞蹈,为村内五档花会之首,据当代传人刘海军讲,狮子会本为刘家私会,创建已有 300 多年。北窖狮子会起源于清朝嘉庆六年(1802 年)。此档花会原是该村刘氏家族私人创建,每年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十五等传统节日,该村都要组织狮子会“盘街”。这种艺术形式集欣赏性和民俗艺术于一身,烘托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反映了北窖村纯真朴素的风俗,寄托着山村群众对未来的美好希望。表演时,会员表演各个套路动作,活灵活现、能上能下、落地平稳。该档花会共有 40 多套节目。

“非遗”展演

2014 年 2 月 13 日至 15 日,由房山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委主办,由文化馆承办的“新城新业新生活——房山区 2014 年正月十五民俗文化暨戏曲展演”活动在良乡体育活动中心举行。每日上午十点、下午两点半和晚上七点进行三场演出。为满足全区群众观看的需求,邀请了西城的抖空竹、朝阳的叉会、海淀的五虎棍、延庆的旱船和竹马等非遗节目。

虽然这种突出公益性、多样性和创新性的“房山区正月十五的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已连续举办了十余年,但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和国粹精品展演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还是首次。除了安排小跑跷、大鼓表演等优秀传统民俗节目表演外,还重点推出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题材的音乐歌舞情景剧《菊花白》和《石匠号子》。

《菊花白》创意新颖、音乐恢弘、舞蹈柔美,不仅凸显了菊在中华文化中高雅、淡泊的气质,而且通过人与菊花仙子与酒的交融展现了“菊花白”的韵味与美感,进而彰显了中国传统手工艺术的独特魅力。

《石匠号子》的创作灵感来自石匠们开山采石的劳动过程,是以传统石匠号子为艺术原型创新的舞台节目。它通过舞蹈的艺术形式表现石匠们开山采石的劳作过程,不仅将石匠艺人们独特的力与美真实地展现在观众眼前,而且体现出石雕石刻的精湛艺术之美,集中凸显了大石窝在北京城建城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6jydw7aepUJxYnHOdspDm/dfyaIe7NChhFlOHBzhfK4Cjzto09N8wKfq3waHDnM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