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创办文艺期刊

房山区文化馆创建以来,为了激发、鼓励广大艺术骨干通过总结生产、生活实践发现艺术元素,创作艺术作品,推进文艺事业,为了给创作者们提供展示文艺作品、交流创作经验提供平台,为了将广大艺术爱好者们的智慧结晶具象化、成品化,由文字艺术转化成形象艺术,舞台艺术,一向高度重视文艺刊物的写作、编辑、刻印和发行工作,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房山文化馆在下乡专业影视剧团的影响下,先是以墙为纸创作作品,提出了“诗画满墙”的口号。大大激发了基层文艺爱好者的们的创作热情,这就为后来的创办刊物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此后,县文化馆创刊、编辑、刻板油印了早期的文艺期刊《房山文艺》 ;1969 年至 1979 年“文革”期间文化馆撤销,文化馆改称毛泽东思想宣传站,《房山文艺》却时断时续地坚持下来;1972 年,文化馆创作组编辑出版《房山文艺》;1974 年,《房山文艺》改成铅印刊物。16 开本、88 页;1975 年 6 月,文化馆创作组赵日升,刘永成等人负责,铅印房山《房山文艺》刊物编辑出片第二期,共 72 页;1978 年 6 月,仍是文化馆创作组赵日升等人负责,铅印《房山文艺》第四期编辑出版;1981 年 6 月,房山文艺期刊总第 28 期出版,更名为《青峰》 ;2010 年,房山文化馆编辑出版《房山文化》,2016 年,移交区文化文物局编辑出版。

五十年代的文艺刊物——《房山文艺》

1959 年,中国评剧院、中国文联美术组、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图书馆等单位的大批专家、学者下放到郊区房山来学习、改造,编排了话剧《兵临城下》《红霞》等,当时要求“诗画满墙”鼓励农民动手作诗、画画,激发了群众的创作热情。为了引导、鼓励的创作热情,文化馆工作人员段汝连等人筹划、编辑出版了不定期油印《房山文艺》,作为当地、当时农民学习文化、进行文艺创作的主要园地。段汝连负责组稿、编辑,马凤岩刻钢板、油印,后来文化馆买了老式打字机,由张桂霞打字印制。

1972 年,“文化大革命”赵日升调入文化馆创作组,与刘永成、曹岫森等,在原油印刊基础上印制出版《房山文艺》 。到 1974 年,油印出版改为铅印,16 开本,赵日升任主编。《房山文艺》第一期(创刊号)共 88 页,刊登了创作骨干颜景河的《领证》《苹果的故事》 ;陈宽的《铺路工》、方文的《毕业之前》等人的诗歌、小说作品,其中曹岫森的小说《海棠花开》被收入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说集》。

《房山文艺》起到凝聚创作骨干,激发创作热情的作用,当年 8 月,组织在刊物上发表作品的业余作者召开文学创作笔会,20 余人参加。12 月举办报告文学学习班,亦有 20 多名业余作者参加。

1975 年 6 月《房山文艺》第二期出刊,共 72 页,刊登了赵日升的诗歌《旭日东升》、颜景河的诗歌《赞农民画》、顾梦红的诗歌《祖国处处响春雷》、张东升的诗歌《志红毕业会山村》,赵日升的小说《火红的朝阳》、董华的小说《花香菜鲜》、许谋清的小说《劲芽》等,发至基层,群众争相传看,爱不释手,鼓舞了当地业余文学爱好者的积极性,业务作者的水平得到提高。这一年,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诗歌专辑《春雷集》,收入房山诗歌作者赵日升、颜景河、游来柱、陈宽、顾梦红等五人的诗歌作品。

七十年代的《房山文艺》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房山文艺》前三期刊登的作品,特点鲜明,反响很大,具备一定的代表性,每次出版发行以后,均有作品被其市级以上刊物转载。

1978 年 6 月,《房山文艺》第四期改为报纸型,8 开 4 版,此后,连续出版 27 期,图文并茂,深受欢迎,见证了房山文学的成长,培养了许谋清、董华、颜景河、张东升、张玉泉、苏宝敦、顾梦红、杨树德、张永顺等一大批诗歌、散文、小说作者,同时《房山文艺》也是房山文学的主阵地,是房山文学成长的一块沃土,为房山文化、文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八十年代的文艺刊物——《青峰》

1981 年 6 月,《房山文艺》总第 28 期,更名为《青峰》,王凤梧负责,前后共出版 31 期。

王凤梧,房山饶乐府村人,1927 年生。受赵日升与文化馆领导访邀,于1981 年到文化馆创作组工作,任《房山文艺》主编,董华为执行编辑,自此,房山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81 年 6 月,刊名由董华约请著名诗人张志民书写。据王凤梧回忆,取意《青峰》旨在扶植更多文学新人,绝无否定《房山文艺》之意。更名后的《青峰》更加注重房山文学创作队伍的培养。与《房山文艺》的办刊宗旨同脉,《青峰》自觉地承担了房山文学创作主流基地、房山业余作者成长摇篮的历史责任。其间,房山业余文学创作队伍增加至到 300 多人。随着凸凹、陈玉泉、张文玺、王刚、李艳梅等新秀名字的不断出现,尤其是王刚、孙艳玲、王文玮三名青年业余作者获得“北京市建国 35 周年征文”奖,在北京文坛引起轰动,被评论家称为“北京西南文学现象”,由此掀起了房山文学崛起的第一个高潮。与此同时,房山掀起了一股办报热潮,房山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玉泉创办《房山人口报》,凸凹主持《房山政协》报,卓成栋主编《房山矿机报》,虽都是行业报纸,但均辟文艺版,专发房山作者的文学作品,极大地缓解了《青峰》的版面和出版周期的压力。

在推进房山文学创作的同时,王凤梧笔耕不辍,短短几年间先后在多家报刊发表小说数十篇,引起全国文坛的关注,成为北京郊区的代表性作家。

1983 年底,房山县文联成立,胡振常任主席,王凤梧任副主席。1985 年,胡振常因身体原因辞去文联主席一职,房山县委决定由王凤梧接任主席。同年,已经退休的王凤梧创办、主编《大房山》报,刘泽林接任《青峰》主编。

刘泽林 1982 年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到文化馆工作,与董华同任《青峰》编辑。1985 年,董华调到文化馆下属十渡文化站工作,《青峰》编辑部只有主编王凤梧、编辑刘泽林 2 人。同年,王凤梧接任房山县文联主席,刘泽林接任《青峰》主编,《青峰》编辑部刘泽林一人承担,兼主编和编辑。刘泽林担任主编以后,倡导房山作者向更高的文学层次发展,既以《青峰》作为园地,又要通勇于向市级以上刊物投稿,鼓励文学形式、语言、手法、内容等全面创新,并以一次“‘夕阳’同题小说”征文为契机,拉开了一场对房山文学影响深远的“文学创新运动”的序幕,成绩显著,统计显示, “文学创新运动”之后的 1987 年,房山作者的文学作品在百余家省市级、国家级报刊发表,其中获奖数量和级别显著提高,使房山文艺创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房山文学发展的第二次高潮。1987 年,刘泽林调任图书馆副馆长,《青峰》因无人编辑自然停刊。

1991 年,由十多位房山企业家组成的《青峰》理事会成立,在此基础上,《青峰》复刊,刘泽林继续担任主编,刘强、王雪荣任编辑。为适应时代发展和报纸生存需要,刘泽林对复刊后的《青峰》进行了改版,在坚守文学报纸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了社会焦点、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为以后扩大发行量、将《青峰》投放房山文化市场奠定了基础。

1992 年,房山区委宣传部筹办《房山报》,整合资源连人带报收编《青峰》。当年 7 月 20 日,《青峰》出版最后一期后停刊。

房山区(县)文化馆创办的《房山文艺》、《青峰》两代文艺期刊,从创刊到停刊,历经赵日升、王凤梧和刘泽林三任主编,历时 18 年,共出版 68 期。

21 世纪的文学期刊——《房山文化》

进入 21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末叶,为了给房山的文艺骨干们重新开辟一块展示才华、发表作品,交流艺术、讴歌房山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创作园地,房山区文化馆经研究决定,编辑出版提供一个文学爱好者和文艺工作者开辟出一块春意盎然的园地,编辑出版《房山文化》 。

2009 年,馆长李清梅、党支部书记陈玉泉在研究决定,编辑部由馆长李清梅亲自挂帅担任主编,党支部书记陈玉泉任副主编,张文良任常务副主编,东北籍资深期刊编辑赵书平任不坐班编辑,每年四期。

《房山文化》的办刊宗旨是:面向全区,立足基层,宣传群众文化的活动、成果、经验,宣传报道群众文化战线的新人新事和典型事迹。聘请房山区文化名人诗人赵润东、作家史长义、刘泽林、杨亦武、张文喜为顾问,

2010 年 1 月,经过工作人员的紧张忙碌,《房山文化》创办号于 2010年初正式出版,定为“春季刊”。

2013 年《房山文化》改版,李清梅任主编,陈玉泉任副主编,刘晓阳任常务副主编。主要栏目有“政策前沿”、“人物专访”、“文化聚焦”、“信息播报”、“创作园地”等,出版 8 期。

2015 年 1 月,再次改版,张文喜任常务主编。《房山文化》的栏目进一步丰富,有“政策前沿”、“理论思考”、“工作回顾”、“信息播报”、“文化聚焦”、“群文风采”、“文海观潮”、“书画影苑”、“创作园地”等,《房山文化》封面、版式、图文设计等方面具有京西南地方特色,在本地区和全市同行中有较大影响力,在群众文化领域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在群众文化创作活动、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中作用显著。

五年多来,《房山文化》出版了 22 期,是群文信息获取与宣传的重要载体,较全面地反映了文化馆及房山区群众文化的风貌,为房山区的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z2U7iBbSrw39OQy+x9RGdRLvWHiSw3yaPmiDtTYIKBLJg37e7y1OtEOE87yWVh1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