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诗圣怀古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至德元载(756年)冬十月,也就是安史之乱爆发将近一年后,陈涛斜(今陕西咸阳东)之战惨败的噩耗,很快在叛军控制下的长安城传开。这几个月,困在城中的杜甫目睹了太多暴行与悲剧,得知兵败,忧国忧民的他难掩心中悲愤,以字为刃,提笔写就了《悲陈陶》一诗。

素来不谙军事的儒生宰相房琯,担任此战官军的主帅,他正是杜甫的多年好友。这一回,房琯师法春秋车战,想用牛车对付叛军,不料对方见招拆招,制造出巨大的声响,又顺风点起了大火。牛群受到惊吓,横冲直撞,唐军队列从而大乱,以一种非常荒诞的方式,被叛军杀得人仰马翻。两天后,房琯提兵再战,又吃了一场败仗。

就在战前,豪气干云的房琯还丝毫不把叛军放在眼里,而他轻敌无能的代价实在太大,单是陈涛斜一战,就计有四万余唐军将士葬身咸阳以东的陈陶泽,仅存数千人逃归。这也意味着,本次由唐肃宗李亨发起,意在收复首都长安的军事行动宣告失败。

其实,监军宦官邢延恩的催促出兵,也是不能忽略的败因之一,所以房琯得到了皇帝的谅解,没有受到责罚。但到了第二年(757年)五月,对房琯那套清谈名士做派日渐不满的肃宗,还是找了借口,罢免他的宰相职务。当时,杜甫已经从长安逃到行在凤翔(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还被授予左拾遗一职,他听说好友获罪罢相,自觉义不容辞,上疏营救,反而引得肃宗龙颜大怒。

幸好有宰相张镐、御史大夫韦陟等人说好话,才勉强让杜甫免罪。但杜拾遗毕竟大失圣宠,同年闰八月,肃宗一纸墨制,令杜甫放归鄜州(今陕西省富县)省亲,实则是把他赶出朝廷。

杜甫默然,出了凤翔,一路徒步向东北方前行。如今天下大乱、两京沦陷,加上自身仕途受挫、报国无门,万分郁闷的他,不禁要向苍天发问: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大唐?谁又有能力来拯救这个昔日盛极一时的王朝?

虽然后人都知道,拯救大唐的名将们已在战场上相继登台,不过此时的杜甫,还想尝试从历史中寻找一个精神寄托。行至咸阳西北的昭陵(位于今陕西省礼泉县),望着高耸入云的九嵕山,杜甫心中已经有了答案。短短数月之后,长安、洛阳两京相继光复,肃宗皇帝大赦天下,杜甫大喜,举家从鄜州返回长安。再度经过昭陵时,心境大不相同的杜甫,写下《重经昭陵》,赞颂一代明君的文德武功:

草昧英雄起,讴歌历数归。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

翼亮贞文德,丕承戢武威。圣图天广大,宗祀日光辉。

陵寝盘空曲,熊罴守翠微。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

“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这就是昭陵的主人,唐太宗李世民戎马倥偬前半生的写照。此刻追念太宗圣德的杜甫,应该是满怀希望的:是啊,要是那个人还在,他定能平定天下。不过,作为他的后人,我坚信我们一定也能做到这点,还大唐一个太平江山!

说点题外话,细算起来,杜甫的外婆李氏,正是李世民的曾孙女兼曾外孙女;杜甫的外公崔氏,也是唐高祖李渊的重外孙。所以,要说杜甫身上有着好几层皇亲的身份,那可一点没夸张。

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伟大,成为一个相当完美的君主象征,除了民间众所周知,他后来励精图治,缔造了君明臣贤的贞观之治传说,也在于他在大唐开国统一战争中立下的丰功伟绩,同样值得一代又一代的后人颂扬。 ubKUwOnijTwuYW6lFqnjTkxaXXcehHLu0WPL4ncKJmH/MmkBpmK8xUQHTQTPoDO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