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人对鲈鱼情有独钟,不吝赞美之词。苏东坡还幽默地写诗调侃道:鲈鱼无骨海棠香。鲈鱼鲜美,偏偏多骨;海棠娇媚,却无香味。鲈鱼鲜美,海棠美艳,一种中式的古典意境呼之欲出。其实,古代对海鲜的认知,更多停留在“海味八珍”的层面上。尤其诗情画意所涉及的鱼类,基本以江鱼为主。比如“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等,皆是写淡水鲈鱼。
在青岛,鲈鱼特指海鲈鱼,学名中国花鲈,老辈人俗称“寨花”。鲈鱼肉质白嫩、清香,没有腥味,最宜清蒸、红烧或炖汤。尤其是秋末冬初时,鲈鱼尤其肥美,其体内积累的营养物质也最丰富,所以秋末冬初是吃鲈鱼的最好时令。据传,日本有一个渔村的村民很爱吃鲈鱼,且村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极低,就是因为鲈鱼中的EPA(二十碳五烯酸)及DHA(二十二碳六烯酸)这两种特别的脂肪酸可降低血脂。
鲈鱼大气、俊美,像一个玉树临风的翩翩美男,非常符合大众的审美。因此,鲈鱼在民间多可以撑门面、上大席。在结婚宴、百岁宴、生日宴等场合,鲈鱼多是压轴的硬菜之一。过年时候的冰冻年货里,挺拔肥硕的鲈鱼也是海鲜礼盒里的常见海货之一。在讲究面子的山东人眼里,这种野生的大鱼非常“场面”。
青岛的各大酒店中,鲈鱼几乎是宴席的标配鱼种之一。因为鲈鱼的个头偏大,上宴席比较好看、大气。讲究时间成本的酒店在菜单上对鲈鱼所花的心思颇为乏善可陈,冰冻的鲈鱼会推荐家常红烧,新鲜点的则直接油泼和清蒸。也有部分酒店融入了川菜的巧思,将新鲜鲈鱼以水煮鱼和酸菜鱼的制作方式“重生”,于是川菜特有的麻辣、酸辣与海鱼的鲜香碰撞出新式鲁菜风范。还有的厨师复刻了粤菜的清鲜淡美,用砂锅煎焗鲈鱼,绿色的细葱丝、红色的辣椒丝和白色的鱼肉相配搭,看上去清淡秀美。尤其那块嫩到入口即化的肚皮肉,味道胜于不少海鱼,难怪鲈鱼也被称作水中鸡肉。
在青岛,鲈鱼革命不止于烹饪方式冲破鲁菜的藩篱向其他菜系尝试,民间的一些烹饪大师也根据鲈鱼的特质进行了一番新的探索。这其中,手撕鲈鱼算是一例,其借鉴了传统甜晒鱼和风干鱼的制法,同时融入了标准化的工艺技术,一跃位列“齐鲁名吃”和网红美食。手撕鲈鱼常以蒸、烤和炸等方法制作,尤其在烈火烹油的烤制与炸制下,鲈鱼肥厚的蒜瓣肉层层叠加愈发紧实可爱。食客不必斯文,直接上手撕,大快朵颐之余,早年炉子烤鱼干的味道,泛着记忆的怀旧氤氲,盈香至味蕾。
鲈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