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经典战例

当项羽的斗志被瓦解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达成合约,相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面归楚,西面归汉,史称“鸿沟之约”。随后,项羽把刘邦的妻子吕雉和父亲刘煓送还给刘邦,准备引军东归彭城(治今江苏省徐州市)。

刘邦也准备引军西归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张良和陈平赶来阻止他说:“如今汉王您已经占有大半个天下,正是消灭项羽的有利时机。您让他就这样回去,不是放虎归山吗?等到老虎恢复了元气,岂不是一个令人头疼的祸患?”刘邦认为他二人说得对,便悍然撕毁合约,一面发动大军追击项羽,一面命令齐王韩信、梁王彭越赶来会战。后来,在刘邦的厚赏下,韩信率领三十万大军从黄河北岸渡河南下,迅速占领了项羽的都城彭城和周边大片地区,兵锋直指楚军侧背;梁王彭越和九江王英布也各自率兵赶到。项羽遭到来自南、北、西三面的夹击,被迫向垓下(在今安徽省灵璧县)败退。

刘邦和诸侯军共同进攻楚军,与项羽在垓下决战。汉军由韩信统领,他自领中军,以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向项羽发起挑战。项羽大怒,立即起兵应战。韩信向后败退,把项羽引入他精心设置的“十面埋伏”。项羽无法冲破一层又一层的包围,眼见无法取胜,只得退回营垒。在汉军的重重围困之下,项羽陷入了兵疲粮尽的绝境。

到了夜晚,韩信又命令全军将士吟唱楚歌。自屈原以来,楚歌即以慷慨悲壮名世。项羽听见四面都是楚歌,不禁大惊失色,问道:“难道刘邦那小子已经占领了整个楚地吗?为什么四面八方都是楚人呢?”他惊惶忧伤到了不能入睡的程度,与他的宠姬虞姬一起借酒消愁,喝着,喝着,便也唱出了一首慷慨悲壮的《垓下歌》,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至此,项羽的斗志已经被瓦解,竟然扔下他的十万大军,仅仅带领八百骑兵连夜突围逃跑。

等到渡过淮河,项羽身边只剩下一百多人。接着,他又在阴陵(今安徽省定远县)迷了路,陷入湖沼地带,被紧追不舍的汉军发现行踪。项羽只得且战且退,退到乌江(在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身边只剩下二十八名亲随。河边恰好停靠着一条小船,乌江亭长站在船上说:“江东虽小,但也有方圆千里之地和数十万人之众,足以辅佐大王成就大业。请大王赶紧上船,渡过江去。”项羽悲愤交加,回答说:“天要亡我,我渡过江去做什么呢?况且,我当初带着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西来,而今没有一个人跟我回来,我还有何面目过江去见江东父老呢?”他把心爱的乌骓马送给亭长,催促他赶紧离去。

接着,项羽命令亲随们全部下马,手执刀剑,回身舍命搏杀。过不多久,项羽已经多处受伤,浑身都是血。这时候,他忽然抬头看见担任骑司马的吕马童,问道:“你是我的老朋友,也忍心杀我吗?”吕马童面无表情,用手指着项羽,对身边的郎中令王翳说:“他就是项羽。”项羽哈哈一笑,说道:“我听说刘邦愿意用一千斤黄金和万户侯的爵位换取我的人头,既然遇见你,就成全你吧!”说着,他举起宝剑,抹向自己的脖子,然后向前扑倒在泥水地里。

公孙瓒困守易京楼

话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幽州牧刘虞为政宽仁,一面平定战乱,一面劝导老百姓种田。如此一来,幽州的老百姓安居乐业,附近州郡的一百多万流民也纷纷前来投奔。白马将军公孙瓒桀骜不驯,不肯接受刘虞的节制。两人因此大起冲突,最终的结果是:公孙瓒活捉了刘虞,诬陷他与袁绍合谋要当皇帝,把刘虞斩首。

后来,幽州从事鲜于辅、骑督尉鲜于银联合众将,推举阎柔为乌桓司马,起兵为刘虞报仇。袁绍也派遣部将麹(qū)义出兵援助刘虞的儿子刘和,在鲍丘河畔斩杀了公孙瓒的两万多人。接着,代郡、广阳郡、上谷郡和右北平郡也纷纷起兵反抗公孙瓒。公孙瓒屡战屡败,只得逃回易京(在今河北省雄县西北)坚守。

经过接连的战败,一向以勇烈著称的公孙瓒,忽然变得非常怯懦。他哪里也不敢去,就在易河边上挖掘壕沟。一层又一层的壕沟,总共有十几层。壕沟之间由将领们各自修筑了五六丈高的营垒。在重重壕沟中央,又筑造起十几丈高的主楼易京楼。公孙瓒和他的妻妾们住在易京楼里面,用铁门与外界隔绝,不许七岁以上的男人进入。他安慰自己说:“从前,我以为自己很快就可以搞定天下大事。但现在看起来,情况比我想象的复杂。如今,我住在易京楼里面,周围有一千多座营垒,又囤积了三百万斛粮谷。等到这些粮谷吃完,天下的局势应该就会变得明朗了吧?”果然,一连几年,袁绍都无法攻破易京楼。公孙瓒全力守备,以为可以把袁绍拖垮。

与此同时,曹操也在迅速崛起,让袁绍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袁绍越发焦躁不安,决心一举歼灭公孙瓒,于是一面加强地面攻势吸引公孙瓒的注意力,一面派遣工兵秘密挖掘地道直通易京楼。公孙瓒承受不住袁绍的进攻,急忙派遣他的儿子公孙续向黄巾军首领之一张燕求援。张燕的援军还在路上,公孙瓒又秘密派人送信,与公孙续相约举火把为号,里应外合,同时向袁绍发起攻击。不料书信落在了袁绍手里。袁绍将计就计,让部众举起火把,引诱公孙瓒率兵出击,然后大起伏兵袭击公孙瓒。公孙瓒大败,只得再次退回到城内坚守。

这时候,袁绍派人挖掘的地道已经连通到了那些地势险要的营垒和易京楼的下面。袁绍大喜,下令在地道里面燃起大火。烈火烧毁了地道的支撑结构,引发了地陷,地道上面的营垒哗啦啦地成片垮塌。公孙瓒因此彻底绝望,手持利剑把妻妾儿女全部赶尽杀绝,然后自杀身亡。

檀道济唱筹量沙

元嘉七年(430年),南朝宋第三位皇帝宋文帝想要收复河南故地,便起用大将到彦之为右将军,命令他统率几路大军讨伐北魏。次年,到彦之已经平定了河南,但不久又遭到北魏军反攻。刘宋开国功臣檀道济于情急之间起兵救援,与北魏军连续战斗三十多次,占领了滑台(在今河南省滑县),而后与北魏名将叔孙建大战于历城(在今山东省济南市)。檀道济军中的粮草被叔孙建焚烧,几乎到了无米下炊的地步。他派人向滑台求救,无奈滑台也已失陷。檀道济审时度势,只得撤出历城,向南回归。

北魏军从俘虏那里得到檀道济缺粮的情报,群狼似的追赶到曲周(今河北省曲周县),将檀道济团团包围。孙子说:“军无粮则亡。”等待檀道济的,除了饿死,就只有投降。

危难之中,檀道济仍然镇定自若。他命令士兵们运来一些沙子,平铺在场地上暴晒。到了傍晚,又收拢起来,一堆一堆的,好像金字塔似的在夕阳下闪闪发光。接着,他又命令士兵们一边拿着竹筹唱数,一边用斗子量沙。北魏军探子看傻了眼,以为那些都是粮食。北魏军将领得到这个情报,认定那个降魏的宋军俘虏提供的是假情报,不由分说就把他杀了。

接下来,檀道济又心生一计。只见他身穿便装,骑着马在营寨附近转悠。北魏军怀疑他设置了埋伏,只能傻傻地看着他,不敢有任何行动。这时候,宋军全军将士早已披挂整齐,随着檀道济一声令下,便一起冲出营寨,向南方飞奔而去。这时,北魏军才知道上了当,却已来不及反应,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檀道济他们绝尘而去。

史书上记载了檀道济的一句名言:三十六策,走为上计。这也说明了后来的“三十六计”这一说法与他有关。檀道济唱筹量沙,带领全军从必死之地从容逃生,堪称“走为上计”的经典战例。

李靖的空船计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登坛称帝,国号大唐。同年,萧铣也在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市)登坛称帝,国号大梁。不久,萧铣迁都到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江陵故城),命令将领杨道生水陆并进,攻打峡州(在今湖北省宜昌市)。武德四年(621年)正月,即将成为一代名将的李靖向李渊进献了《灭萧铣十策》,得到首肯。

二月,李渊任命他的侄子李孝恭为夔州总管,同时擢拔李靖为行军总管和行军长史。由于李孝恭不善于用兵作战,李渊就把“三军之任”全部委托给李靖。李靖因此成为事实上的三军统帅,组织人力和物力在夔州(治今重庆市奉节县)大造舟船,积极备战。同年九月,李渊点起四路大军:任命李孝恭为荆湘道行军总管,出长江三峡,为西路军;任命李瑗为荆郢道行军元帅,出襄州道,为北路军;黔州刺史田世康领兵出辰州道,为南路军;黄州总管周法明领兵出夏口道,为东路军。四路大军分头并进,从四面包抄江陵,发起了歼灭萧铣的大战。

话说李孝恭率领大军到了夷陵(在今湖北省宜昌市)。前方探马来报,说萧铣已经派遣大将文士弘在宜都(今湖北省宜都市)严阵以待。李靖对李孝恭说:“文士弘为了保全江陵,必然拼死抵抗。我军若在此时发起攻击,必然大败。”李孝恭却不以为然,下令继续进军,到了清江口,果然遭到文士弘的猛烈反击。李孝恭支持不住,只得丢弃若干船只和许多军备物资退往对岸。文士弘自以为得计,得意扬扬地指挥众人沿江打捞战利品。就在这时,李靖仿佛神兵天降,发起突袭。文士弘大败,顺着长江向南溃逃到百里洲(在今湖北省枝江市),收拾残部整军再战,结果再次被打败。

接着,李靖又马不停蹄,率领五千轻骑为先锋,直奔南梁都城江陵。兵锋所到,连续击溃萧铣殿前爱将杨君茂和郑文秀,俘获士卒四千多人,攻克了江陵外城。接着,又占领了水城,缴获大批战船。当他站在岸边,看着滚滚东逝而去的长江水,突发奇想,便下令解开缆绳,任由几百艘战船顺江漂流而去。众将士不能理解,纷纷反对:“你为什么要放弃这些战船,让它们去资助敌人呢?”李靖回答说:“大军在后面还没有赶到,而今只有我们一支孤军,必须用奇谋成就大事。否则,等到敌军重新聚合,岂不是错过了战机?”

果然,当几百艘散乱的战船漂流到了下游,就给沿江的敌军造成了“江陵陷落”的假象。各路敌将,莫不惊慌迟疑,斗志涣散。萧铣左等救兵不来,右等救兵不来,不禁仰天长叹,对左右说:“这是老天爷不肯保佑我大梁啊!”犹豫再三,决定放弃抵抗,出城投降。

几天以后,萧铣的各路援军相继赶到,总计有十几万人。可是,对于已经投降的萧铣来说,这些援军还有什么用呢?他们也只能放下兵器,纷纷向李靖投降。

读兵法 长智慧

○ 要看到真实的战场

“做主将的,必须把生死荣辱置之度外。”要怎么理解这句话呢?那些不怕死的人,那些敢于死打硬拼的人,是不是已经把生死荣辱置之度外了呢?

事实上,很多不怕死的人,并不是真的不怕死,而是他们用自己的意志力控制了对死亡的恐惧。然而,只要有恐惧,无论你怎么控制它,你的注意力都不在战场上。也就是说,你看不到真实的战场,无法敏锐地察觉到战场上正在发生的变化,当然也就不能灵敏地随机应变。

像赵括那样纸上谈兵的人,眼里没有真实的战场。他所理解的兵法,不过是前人的知识和经验,以及他对那些知识和经验的解读。他的脑海里积累了很多知识。他以为那些知识就是兵法。当他用想当然的兵法去应对真实的战场时,失败便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了。

“把生死荣辱置之度外”的意思,不是不怕死,而是忘记生死。想当年,项羽是一个多么不怕死的人啊!然而,当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的时候,他最终还是怕了。如果他能够冷静一点儿,也许就能从当时的战场上发现端倪,从而采取更好的应对策略。那中国的历史,也会因此而被改写。

檀道济唱筹量沙,堪称“把生死荣辱置之度外”的经典战例。那时候,全军已陷入重围,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且不说来自城外的威胁,在他的军队内部也存在着危机,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发生兵变。那些贪生怕死的人,很有可能会把他抓起来献给敌人,以换取活命的机会。那是一种怎样的从容啊,让他能够处变不惊,以令人不可思议的妙计,带领全军从必死之地平安撤退!

真正的兵法,不是知识,也不是工具,而是道。道与真实同在。只有身处真实的战场,才会让你觉察到一些重要的细节,并因此产生新的战术灵感,引导你走向胜利。 iNrxnUEs26gsDZtnjFED0enA6Y276pW2Tf3U2obrQlKKN0/ihCIdJGEOXCQeqRa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