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分天下:交好孙权共画大饼

孙权的一双碧眼,在江东狡黠地窥探着天下。其父孙坚、其兄孙策,都是骁勇不可一世的英雄,如同吴越之民一般好勇善斗,喜用剑,轻死易发。与父兄相比,孙权却有些滑头,能左右摇摆,有些煽情,很会表演,少了几分狂妄,多了几分冷静乃至肃杀。后世史家赵翼评说,对待臣下,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 赵翼说对了一半,孙策以意气相投,孙权明面上义气,实际上更是以权术驾驭。

曹丕在黄初元年(220),刘备在章武元年(221),先后称帝。当曹丕、刘备称帝后,作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孙权身份有些尴尬,他是东汉朝廷册封的骠骑将军。大汉朝廷没了,朝廷封的将军却还在,野心更在燃烧。

孙权的父兄,为他打下了基础,他则进一步开拓。从建安五年(200)到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前,孙权在内部对占山为王、拒不从命的武装势力进行镇压或安抚;在外部攻破黄祖,平定六县。赤壁之战后,孙权拿下荆州两郡,刘备得了四郡。

曹操的图谋是一统天下,刘备的口号是匡扶汉室,与前二者相比,孙权的志向是据守江东,择机而动。当曹操大军南下,江东有失时,孙权联合刘备,合力击退曹操,双方进入蜜月期。孙权借荆州与刘备,又通过联姻进一步稳定了联盟。不过这种蜜月关系,早晚会崩裂,周瑜就认为:“曹公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 曹魏一方也看到,刘备、孙权早晚必有冲突,两家关系“外亲内疏”。

刘备既得益州,又不肯归还荆州,引发两家矛盾,一度陈兵荆南。只是因为曹操攻打汉中,威胁巴蜀,刘备不得不妥协,割湘水以东三郡让给孙权,才暂时平息冲突。当刘备取下汉中时,关羽领兵由荆州北进,一时兵势如虹,震动华夏。当刘备走向人生巅峰时,孙权给了他一记背刺,偷袭荆州,斩杀关羽。

至此孙权初步实现了鲁肃当年为他定下的发展战略:“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吕蒙拿下荆州后,孙权欣喜若狂,赐钱一亿。吕蒙、孙皎、蒋钦、潘璋四大将,是周瑜之后,孙吴的新兴名将,没想到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大瘟疫中,四将去三,仅存潘璋。

为避免两线作战,孙权又主动向曹魏称臣,接受曹丕授予的吴王封号。当曹丕遣使至江东索取雀头香、大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斗鸭、长鸣鸡等珍宝时,孙权淡然自若,认为曹丕所求珍宝,于自己不过是砖瓦碎石而已。孙权追求帝业,哪在乎钱财,曾一次赏赐吕蒙一亿钱的孙权,对曹丕的索要全数与之。孙权如此卑躬屈膝,“一以却中国兵,二则假中国之援,以强其众而惑敌人” 。对曹魏的示弱,为孙权赢得了时间,避免了两面夹攻的危险,得以布置兵力,从容应对刘备来攻。

章武二年(222),刘备领兵讨伐孙权,结果被后生小子陆逊击败。孙吴大胜之后,曹丕对孙权寄语,希望他一举拿下蜀汉。孙权方面,将领如徐盛、潘璋等战意高昂,都主张进击,一战而下益州。孙权很是冷静,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不但未曾乘胜追击,反而回师停战。

刘备逝于白帝城,诸葛亮掌政后,重新恢复吴蜀联盟关系。建兴元年(223)十月,诸葛亮任命邓芝为中郎将,出使孙吴,修好孙权。此时孙权与曹魏之间,尚未断绝关系,还在藕断丝连中,故而拒绝接见邓芝。经邓芝上表,孙权才答应接见。在会面中,邓芝说中孙权心思,即孙权如果将太子交出作为人质,下一步曹魏必然要征调孙权入朝,一旦入朝,则全盘皆输。而孙权如果不交出人质,曹魏必然要讨伐。如果蜀汉也对吴用兵,则江南这片地区再也无法归孙氏所有了。邓芝将吴蜀联盟之利和吴归附曹魏之弊说清,孙权沉默良久之后,终于无奈地表示了认同。

弱者的选择,要么是向强者屈服,要么弱者联合起来共抗强者。屈服者付出沉重代价,祈求强者的宽容。可当涉及权力时,一切回归丛林状态,向强者低头,并不会削弱强者的吞噬之心。相比较而言,弱弱联合抗强,更为划算,只要彼此不背刺,在可能的情况下互相扶持,尚有生机。如果能一起扳倒强者,则收益翻倍。但弱者抱团,能否生存,取决于强者的实力。在自然法则下,实力决定一切,力量占据绝对优势的强者,哪里在乎弱者的联合。

建兴二年(224)四月,孙权派张温回访蜀汉,重建吴蜀联盟。此年九月,曹丕出兵广陵,预备渡江伐吴,只是被江水所阻。曹魏大军南下,吴人大骇。孙权对再次来使的邓芝讲述时局,希望蜀汉能明白自己的困难,双方不要产生误会。孙权建议,孙吴蜀汉联手灭曹魏后分割天下,邓芝则认为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可灭魏后,两国再行争霸。孙权闻言大笑,夸奖邓芝乃是实在人。

孙权是表演型人格,喜好战功,每有大胜必有浮夸表演。黄武七年(228),孙权紧锣密鼓,策划称帝,迫切需要一场大胜提振士气,为自己登基营造气氛。鄱阳太守周鲂设计,称自己受到孙权打压,想要投降曹魏,以此引诱曹休南下,孙吴则布下重兵伏击。唯恐曹休不信,周鲂还在鄱阳郡城门之下,将头发剪掉,表示自己获罪于孙权,也是老戏骨了。久经战阵的曹休果然中计,率十万大军前来接应周鲂。

战前孙权淋漓尽致地表演了一番,他为陆逊赐黄钺,许他代行吴王权力,统御江东诸军。孙权又“执鞭鞠躬,以重陆公之威”,表演到位,足以打动陆逊。陆逊、朱桓、全琮各督三万人,在石亭设伏。此役孙吴大获全胜,斩获万余,牛马骡驴车乘万辆,曹休战后不久病死。陆逊大破曹休,孙权设宴狂饮,又是一番表演。酒酣之后,孙权命陆逊舞,又解所着白裘相赐。

孙吴黄龙元年(229),铺垫到位的孙权在武昌称帝,九月,移都建业。迁都建业,因此地乃扬州之中心,可以方便汲取军国资源,也便于对外与曹魏争夺江淮,对内平定丹阳山越问题。

孙权称帝后,以“黄龙”为年号,这是依据火生土、黄代赤的五行相生之说而定。孙权称帝后,派遣使臣前往蜀汉,要求承认孙权的合法地位。对自居汉室正统的蜀汉来说,孙权称帝,这无疑是乱臣贼子。蜀汉内部,多数朝臣认为,与孙吴联盟毫无益处,要求断绝联盟,乃至将孙权视为国贼。

诸葛亮头脑清晰,知道必须保持与孙权的联盟,若是断绝关系,则会出现四面树敌的局面。故而诸葛亮全力劝说蜀汉群臣:“孙权僭逆之心,已非一日,之所以加以容忍,求犄角之援也。今若断绝关系,必然结仇,就需移动大军至东部,与之角力,并其疆土,然后北伐。孙权手下贤才尚多,将相和睦,很难快速平定。大兵相持日久,得益者必然是国贼曹魏了。”

对于孙权的战略,诸葛亮看得清晰。孙权的战略主线,就是据长江天险,先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当有余力,有隙可乘时再图谋扩张,拿下江淮,争夺天下。保持与孙权结盟,稳定东部,可牵制曹魏主力,更有利于蜀汉北伐。所以诸葛亮认为,孙权僭越之罪,也就算了。

陈震出使孙吴时,代表蜀汉与孙权规划未来灭掉曹魏后的领土分割:“豫、青、徐、幽属吴,兖、冀、并、凉属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 这里提到的九州,加上益州、扬州、荆州、交州,正好是东汉十三州建制。有意思的是,东汉帝都洛阳,在函谷关以东,依据此划分方案,则洛阳属孙吴,明显与蜀汉“光复故都”的目标冲突。将洛阳划给孙吴,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在吴蜀关系上,孙吴一方占据了主动。

分割领土的规划,不过是孙吴与蜀汉两国共同画了个大饼,目的是巩固联盟,所以怎么分、分多少,不过是一纸空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双方约定,勠力一心,同讨魏贼:“若有害汉,则吴伐之;若有害吴,则汉伐之。各守分土,无相侵犯。”

联盟之后,双方虽彼此警惕,但此后皆以曹魏为打击对象。在孙权统治江东的五十余年中,吴、魏之间先后交战十七次,其中曹魏主动进攻的有五次,孙吴主动出击的却有十次之多,另有两次是孙吴设计引诱曹魏来攻,其中又有六次是孙吴围攻合肥,孙权之后,更有诸葛恪对合肥的大规模攻击。黄龙元年(229),吴蜀盟约中,明确了彼此间有互相支援的军事义务。孙权多次出击,其中虽有配合蜀汉北伐的意图,但雷声大雨点小,未有什么战果。

在外部战略上,孙权机动灵活,如同一条泥鳅,时而称臣曹魏,时而结盟蜀汉,游动天下,挑动局面,寻找机会,狠狠咬下一口。在内部,孙权也是如此,不断发起一波波政治斗争,挑动一拨人斗另一拨人,在政治斗争中不断洗牌,以实现权力独尊。

孙吴内部存在不同的集团,主要是江北淮泗集团与江东大族集团。孙氏出自江东,但不是江东豪族,依靠淮泗地方势力支持,以武力起家。这批任侠无赖,后来成为孙吴军功集团核心,形成淮泗军功集团,其中人物如吴景、朱治、张昭、张纮、周瑜、吕范、程普、韩当、黄盖等。孙权时期也涌现出一大批江北豪杰,如步骘、鲁肃、徐盛、潘璋等,壮大了淮泗集团。孙吴时期,淮泗集团在孙吴核心权力层中,保持了绝对优势。

淮泗集团内部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在征战过程中,将领们各自招募部曲,各自统属,将领之下的部曲,又继续招募私兵,形成层级制的私人隶属关系。此种私人隶属关系,依靠亲情、友情、乡情维系,保持了凝聚力,也是孙吴集团战斗力所在。

孙吴集团内部,每个将领都在征战的过程中通过募兵、授兵或掳掠战俘、分检民人的方式扩大自己的部曲。由私人依附关系建立起来的部曲集团,在面临共同的威胁和目标时,会表现为“命运共同体”。 这种命运共同体,基于共同利益,能爆发极大的战斗力,在与曹魏的争锋中,丝毫不落下风。

由此出现的问题是,兵为将有,形成私兵,部曲父死子继。出现世袭的将门,如步鹭、步协、步阐三代人“袭业领兵”,皆为西陵都督。凌家三世领兵,凌统和他的儿子都在未成年时就开始领兵。孙吴名将韩当的儿子韩综,带领“部曲男女数千人奔魏”,投降曹休。曹魏授韩综为将军,封广阳侯。此后韩综数犯边境,杀害人民,令孙权切齿痛恨又头痛至极。内部的复杂情况,使孙权不得不采取制衡的方式加以控制,也是帝王心术了。

对实力强劲的军功集团,孙权借助江东大族加以打压。江东吴郡大族子弟张温享有盛名,连诸葛亮也对他赞赏有加。经张温推荐,同郡人暨艳担任选部尚书,负责审核人事。暨艳上任后,持续整肃军功集团,又将亲信安插进军队各个部门。就连丞相淮泗人孙邵也被逼得辞职请罪,最后孙权出面,令孙邵复职了事。

吴郡四大家“顾、陆、朱、张”之中,也不是全部支持暨艳如此作为。朱、陆两家都劝说暨艳,要宽厚容人,不要搞扩大化整肃,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少少的。至于江北淮泗集团,已是怨愤盈路,可能诱发军功集团的暴力反击。孙权果断出手,将暨艳杀掉,张温罢职为平民,平息此事。

江东大族集团,其代表如“顾、陆、朱、张”的吴郡四姓,“虞、魏、孔、谢”的会稽郡四姓,皆养有私兵,在地方上有强大影响力。在孙氏称霸江东的过程中,江东大族一直是强大阻力,遭到持续打击。原本江东大族一直被淮泗集团压制,至淮泗集团核心人物周瑜、鲁肃、吕蒙等去世后,陆逊迅速崛起,江东大族开始进入权力层,代表人物如陆逊、顾雍、朱据、潘濬等。夷陵之战后,陆逊身兼丞相、上大将军两职,权势显赫。

江东大族势力不断增长,引发孙权猜疑。在驾驭臣子上,孙权最爱玩弄的就是彼此牵制,彼此互斗。孙权担任车骑将军后,可以设置司马一人,可孙权一口气弄了三个。驻守各地的都督,他都要设置左右都督,互不统属,彼此牵制。淮泗集团出身的丞相孙邵病卒后,淮泗集团力荐张昭继任,但孙权选择了江东大族顾雍为相,也是为了牵制。

孙权试图通过培养代言人,使江东大族与淮泗集团进行激烈撕咬,除去统治集团内部可能出现的威胁。孙权一度通过出身淮泗集团的吕壹,对江东大族加以打压牵制。黄龙元年(229),孙权任命吕壹为校事官,通过审查文书等,发现官员政治经济问题,加以揭发。吕壹借此渐作威福,以各种手段构陷无辜,毁短大臣。吕壹乃是孙权推出来的“咬狗”,太子孙登虽再三陈述此人不妥,却不了了之。吕壹张狂时,群臣畏之侧目,却无可奈何。

对吕壹,孙权言听计从。吕壹诬告江夏太守刁嘉有诽谤罪,孙权就将刁嘉逮捕,但刁嘉坚持没有此事,虽遭酷刑也不松口,终被无罪释放。吕壹有股疯劲,咬人咬上了瘾,连咬江东集团的要人,如顾雍、陆逊、朱据、潘濬等。咬得急了,连淮泗集团的步骘、诸葛瑾等人,也被一起咬了。

虽然孙权不断挑起内部党争,但江东大族与淮泗集团并无大的利益之争,矛盾也不是不可调和。在面对外部威胁时,两派都能为了共同的利益,精诚团结,维护利益共同体。面对咬狗的追咬,两派更要携手打击。

潘濬原先在刘备阵营中,镇守荆州时与关羽不和,关羽被杀后,方才降了孙权,其表哥乃是在蜀汉主政的蒋琬。潘濬被咬得上火,计划宴请百官吃饭,在宴会上杀掉吕壹,吕壹得知后没敢赴宴。江东大族集团、淮泗集团联合反击,誓要除掉此患。潘濬每见孙权,都要痛陈吕壹之奸险,步骘上疏孙权,指责吕壹“吹毛求瑕,重案深诬,辄欲陷人以成威福” 。吕壹搞得火力太猛,孙权不得不收拾烂局,于赤乌元年(238)七月杀掉吕壹,引咎责躬,安抚统治集团内部。

在集团内部,孙权不断挑起斗争;在儿子中,围绕天子之位,他也不断挑起儿子们自相残杀。他培养长子孙登多年,似乎储君之位已明朗。可他又扶持二子孙虑,以其为镇军大将军、假节、开府、镇守半州,这是极大殊荣,对长子形成挑战。不想二子孙虑两年后去世,没有兄弟相残,这让孙权很是落寞。他很快推举出三子孙和,大加宠爱。长子孙登知道乃父之心,心中惴惴,常有让位之心,可乃父要的就是你们兄弟相争。赤乌四年(241),孙登病故,孙和胜出。

孙权不甘寂寞,继续玩弄手段,又推出四子孙霸来打擂台。二子共居宫中,不分品级,待遇、礼制相同,这是让二子公开竞争了。在太子孙和、鲁王孙霸之间,江东大族多支持孙和,淮泗集团多支持孙霸。孙权先是将陆逊逼得“愤恚致卒”,此后又打击陆逊之子陆抗。江东大族中的主要人物,或被流放交州,或被处死。不过过了几年,孙权的表演欲来了,又泪流满面地向陆抗认错忏悔。

血雨腥风中,最终鲁王孙霸被赐死,太子孙和被废,谁能说虎毒不食子?孙权“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既臻末年,弥以滋甚” ,对亲生儿子也是残酷无比。支持孙霸的淮泗集团主要人物却多安然无恙,这表明孙权对江东大族的提防之心更甚。淮泗集团的诸葛恪支持太子孙和,其子诸葛绰却依附鲁王孙霸。诸葛恪被孙权逼着毒死儿子诸葛绰后,才平安过关。

孙权时期,虽然持续挑起内斗,但仍能以其影响力操控全局。至孙权一死,孙吴的政治弊端显现——凝聚力缺乏,权臣当政,操控君主。至孙皓掌权后,又血腥杀戮,不断清洗,得罪了江东大族、军功集团。

后来西晋伐吴之战,王濬自蜀入吴,一路上兵不血刃,攻无不克,只因此时的江东大族、军功集团,都已放弃支持孙氏,转而投晋了。西晋陆机在《辨亡论》中,论及吴国为何灭亡时,不同意吴蜀唇齿相依、“蜀灭则吴亡”的说法。他认为以孙吴的“四州之地”,东负沧海,西阻险塞,足以自立,乃至争雄。之所以最后灭亡,乃是孙氏统治集团昏聩无能所致。 PYK8RfslFRecmj087nH09vRENcvs/6j3+s0urBvo0MtbGqmi2kWQM5xbDFU5TdZ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