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驱兵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
诸葛亮发动南征,平定南中,将滇西和缅北划入中华领土,可谓有功。但诸葛亮的南征,受到南方多发瘴气影响,未能全面整合并加以开发,导致蜀汉在天下争霸战中缺乏战略纵深与稳固后方。
蜀汉章武三年(223)夏四月,刘备病逝。五月,刘禅即皇帝位,改元建兴。一代枭雄刘备死于痢疾。在去世前给刘禅的遗诏中,刘备写道:“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
刘备去世后,南中四郡一起发动叛乱。所谓南中四郡,分别为益州、越巂(读音为 suǐ,一说读音为xī)、牂牁(Zāngkē)、永昌。 诸葛亮当时即有南征计划,只是恰逢刘备去世,对孙吴用兵又遭到大败,故未便用兵。长史王连也劝告,认为南中乃是不毛之地,疫病之乡,不宜冒险而行。当代有学者认为,诸葛亮深入的不毛之地,乃是今缅甸八莫。其实,诸葛亮深入的不毛之地并非缅甸八莫。不毛之说很早就在汉语之中出现,如《管子》云:“土地不毛,则人不足,人不足则逆气生。”
手里一把烂牌的诸葛亮,重新恢复吴蜀联盟,稳定内部政局,“务农殖谷,闭关息民” 。经过一年半的休养生息后,他开始策划北伐。要北伐则必须先平定南中,稳定好大后方。在三国时期,南中所指范围极广,涵盖了今四川大渡河以南,贵州、云南及广西部分地区。此地区在两汉被称为西南夷,其地域占蜀汉国土一半以上,区域内各部落并未被纳入治理,且不时发动战事。
南中四郡名义上臣服刘备,实际上保持独立。蜀汉章武元年(221),蜀地“户二十万、男女口九十万” ,南中四郡的人口未被纳入其中。八十年前,东汉顺帝永和五年(140),益州十二郡数据为,户一百五十二万余,口七百二十四万余。 八十年间,哪怕有自然灾害、瘟疫、战争等,益州人口也不可能从七百余万,急剧萎缩至九十万。
且蜀地在东汉末年,局势还算稳定,还有大量人口涌入。马腾、韩遂关中作乱,“南阳、三辅数万户流入益州”。扶风郡的法正,因为建安初年,天下饥荒,与同郡友人孟达一起入蜀依附刘璋。南郡董和,率亲族西迁,投奔刘璋。章武元年统计数据呈现出的蜀地人口锐减,唯一的原因就是——各郡大姓瞒报人口。
当时西南有三大地方反叛势力,分别是耆帅雍闿、越巂夷王高定、牂牁太守朱褒。耆帅雍闿是汉人大姓。所谓大姓,指东汉晚期在各地出现的一批实力强大的土豪,拥有私人武装“部曲”,控制大量佃户,一直是半独立的存在。
南中地区也有大姓。东汉末年以降,中枢朝廷无力,对南中的统治控制力衰退,南中大姓崛起。南中大姓,如焦、雍、娄、孟、量、毛、李、朱、爨(cuàn)、鲁、雷、兴、仇、高、霍等。南中大姓大部分是中原移民过来,融入当地的汉人,少部分则是汉化的当地人,都具有中原汉文化素养,过着汉人式的生活。如雍闿便是益州郡的大姓,其先祖系西汉开国功臣雍齿,封地在蜀地。
南中大族拥有私人武装部曲,力量强大,控制地方事务。被后世描述为“番王”“南蛮王”的孟获,实际上也是汉人,属建宁八家“大姓”中的孟家。孟姓是较早迁入南中的大姓,在地方日久,被视为“蛮人”首领,到了元、明、清三朝,由于小说、野史的渲染而被定义为“南蛮王”。
耆帅雍闿骄横颟顸,公然否定蜀汉政权。刘备死后,李严曾给雍闿连送了六封书信,反复晓以利害。雍闿回复:“盖闻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远人惶惑,不知所归也。” 他又降于孙权,寻求外部支持,杀益州郡(郡治在滇池县)太守正昂,将蜀汉委派的益州郡新太守张裔绑送给吴国。 吴主孙权的战略是通过蚕食巴蜀,最终占领整个长江流域。孙权雄心勃勃,怎会放过雍闿送上门来的大好机会?孙权立即封雍闿为永昌太守,又扶持原益州牧刘璋之子刘阐,试图恢复对益州的控制。雍闿被孙权任命为永昌太守后,真的领兵前去永昌郡了。
雍闿之所以急火火地去攻打永昌郡,是因为永昌郡是当时的贸易重镇,富甲一方。《后汉书》载,永和五年(140),永昌郡八城,“户二十三万一千八百九十七,口百八十九万七千三百四十四” ,这是惊人的数字,人口数仅次于南阳郡二百四十万,汝南郡二百一十万,排全国第三。永昌郡是第一等繁华所在,雍闿对这里已经觊觎很久了。
雍闿兵临城下,永昌太守直接逃跑,但永昌功曹吕凯、府丞王伉挺身而出,组织军队拦阻雍闿。吕凯所代表的是永昌郡的大姓势力,实力强大。雍闿打了三年,也未能攻下永昌郡。在这三年里,雍闿唯一的收获就是当地大姓孟获投奔了他,还煽动了一批部落追随。
越巂夷王高定也乘刘备病逝之机,攻杀郡将焦璜,带领本郡士兵反叛了。朱褒则以郡丞身份自署牂牁(郡治今贵州黄平南)太守,杀害李严派来巡视的常房,举郡响应雍闿。
牂牁之乱,背景复杂,牵涉南中大姓。刘备刚一去世,牂牁郡丞朱褒自封太守。作为外来户的蜀汉官员常房,南下至牂牁后,探知朱褒有叛心,将牂牁主簿抓了,拷问致死。牂牁主簿一职,都由南中大姓子弟担任,常房之举得罪了大姓。朱褒出自大姓朱氏,所以攻杀常房,还诬陷常房谋反。诸葛亮不由分说就诛杀了常房诸子,将其四弟发配到越巂。诸葛亮亲手制造了一起冤案,想用来绥靖地方大姓,没想到却没有起到绥靖的效果,只留下了难以抹除的污点。
西南一片混乱,威胁着蜀汉后方,更直接影响到北伐大计,蜀汉必须加以讨伐。要对西南用兵,诸葛亮面临颇多挑战,因为那里不仅有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和肆虐的蚊虫,还有让人畏惧的瘴气、出没无常的部落武装和散布的坚固堡垒。可为了安定大后方,为了大国之梦,为了北伐,诸葛亮还是决定出兵南征。
事实上,对于南中之役的困难,诸葛亮早有清醒认识:“春夏多疾疫,利在疾战,不可久师也。” 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诸葛亮定下了此战的基调,就是速战速决,至于所谓七擒孟获,不过是后人的造说而已。
蜀汉建兴三年(225)三月,经过充分准备之后,诸葛亮亲率大军,平定南中之乱。这是诸葛亮生平第一次亲自主持大规模战事,蜀汉上下、曹魏孙吴,都注视着他。此次作战于春天开展,秋天结束,堪称速战速决,其中的重要考虑当然就是南方多发的疫病。
诸葛亮南征,兵分三路。东路马忠,伐牂牁,平朱褒。中路李恢,从驻地平夷出发,攻益州,剿雍闿。诸葛亮则自安上由水路入越巂,平越巂夷王高定,再南下与马忠、李恢会师益州。
东路马忠进军顺利,擒杀朱褒,收复牂牁。中路李恢进至昆明(滇东、黔西泛称),被各县叛军团团包围,局面不利。李恢示弱,借助谈判,麻痹叛军,发动突然攻击,与东西两路军取得联系。
诸葛亮所领西路军,则面对着高定设下的重重堡垒。高定在旄牛(今四川汉源南大渡河南岸)、定笮(今四川凉山盐源)、卑水(今四川凉山美姑)等处筑垒坚守。
诸葛亮不愿强攻堡垒,于是引诱叛军主力前来决战。高定将主力集中于卑水(今四川凉山昭觉东北),此时雍闿领兵前来助战,不想发生内讧,雍闿被高定部队击杀。原先投奔雍闿的孟获,此时走上前台,收纳雍闿余部,退向益州。 雍闿是汉人大姓,高定是本地夷帅,二人火并,也是大姓与夷帅矛盾的爆发。
诸葛亮利用叛军乱局,发动进攻,攻占了邛都(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俘获高定妻子儿女及族众。高定失去了老巢,无计可施更无路可退,却不甘失败,又纠集两千人想和诸葛亮决一死战,结果被蜀汉军全歼,至此越巂大致平定。诸葛亮斩杀高定之后,随即领兵追击退往益州的孟获。虽然高定被剿,但地方上小股反叛势力依然存在,越巂太守龚禄上任后不久,就被斯都耆帅李求承所杀。
夏五月,诸葛亮领兵渡泸水(金沙江),“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诸葛亮在味县附近生擒孟获。孟获在各部落中威望颇高,诸葛亮留其不杀,以安抚各部。《三国志》中并未记载孟获,在《华阳国志》中,出现了“七虏七赦”孟获的故事,可见“七擒孟获”是一个在历史中不断演绎的结果。
诸葛亮撤兵之后,各处夷人部落反复无常,不时反叛。蜀汉官员在镇压的同时,对夷人首领予以宽大处理,出现了对夷人首领的擒纵,也被后世附会到诸葛亮身上。事实上,诸葛亮五月渡泸水,至秋季便平定四郡,在滇池与李恢会师,一路不作过多停留,根本没有时间与孟获玩擒纵的游戏,“七擒七纵”也根本不符合诸葛亮速战速决的目标。
前文已提及,诸葛亮在南征中之所以决定速战速决,其中的重要考虑是为了避开南方多发的瘴气。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曾记载:“(泸水)时有瘴气,三月四月径之必死,非此时犹令人闷吐,五月以后,行者差得无害。” 可以判断,诸葛亮于五月渡泸水,成功避开了瘴气高发时节。此年冬,诸葛亮回师,过汉阳(今贵州威宁),十二月抵达成都。
其实,所谓的“瘴”,最早见于汉代,原写作“障”,多见记录。如西汉王充《论衡》云:“有瘅(瘴)热之病。” 西汉刘安在《淮南子》中论述了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其中提到了“障气多喑” 。
马援南征蛮夷之乱,军中感染疫病。在交趾时,发现食用“薏苡宝”能应对瘴气。于是班师回程的时候,马援特意装载了一车,打算运回中土栽种。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48),武陵蛮作乱,马援率军征伐。因为武陵蛮占据地利,战事拖延至酷夏,天气炎热,士卒多因疫病而死。马援也感染疫病,“遂困,乃穿岸为室,以避炎气” 。此处的炎气也是瘴气。
汉顺帝永和二年(137),区怜在日南、象林等地发动反叛,自立为王。次年,朝廷内部就是否出兵出现分歧。反对者认为,南方瘴气多发,不利兴师,“死者十四五,必道路奔散不能禁” 。
古人一直有“瘴气独盛于广南”之说,认为岭南地区瘴气多发,中原士人被贬到岭南地区多九死一生。东汉末年,公孙瓒赴日南(今越南中部)侍奉旧主时曾说:“日南瘴气,或恐不还,与先人辞于此。” 公孙瓒慷慨悲泣,再拜而去,观者莫不叹息。
瘴病究竟指什么病?狭义上,多认为是恶性疟疾。早在汉武帝对南越用兵之前,淮南王刘安谈到南方的地形气候曾说:“南方暑湿,近夏瘅热,暴露水居,虫疾疠多作。” 刘安论及了南方疾疫多发的原因,在于暑、湿、热、毒。暑热,即酷热的天气,各种细菌蚊虫易生。湿,即温热时节,在水中多生各类寄生病虫。毒,乃是西南地区的各类蛇虫。
汉至魏晋之间,对于瘴气,时人并未以怪力乱神之类加以发挥引申,只是客观描述瘴气的形态特征及危害。这也是发达的中原文明进入巫祝文化发达的南中地区后,反而能以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当地的独特生态。南中一带,普遍信鬼尚巫。用兵之中,诸葛亮通过图谱形式,描述社会的等级秩序,以让各部服从统治,也为当时及后世,留下了许多演绎的内容。
总体而言,帝国越庞大,组织越完善,早先所圈定的疆域就越来越不能满足其自身的需要。两汉之际,中原王朝对西南不断加以开拓,并将西南各民族纳入中原文明体系,希望加以同化。在此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汉人却融入当地,形成地方势力,成为中原文明开拓的阻力。
诸葛亮的南征也可以视为两汉对周边地区开疆拓土的延续。从马援到诸葛亮,对西南地区的开拓,都被当地的气候所阻滞,神秘的瘴气使得进入这片区域的开拓者们感染各类疾病,不得不延缓开拓的步伐。在此后的千余年间,中原文明对于南方的开拓仍然受到瘴气等疫病的阻滞,直到人类在医学技术上取得突破,方能有效克制各类疾病。
建兴三年(225)平定南中后,诸葛亮调整郡县,将原来南中四郡分为七郡,以庲降都督掌握南中七郡军政大权。 将郡区缩小,郡数增加,分而治之,以此防止地方势力割据的局面。庲降都督,“庲”通“徕”,庲降意乃招徕归降。
在地方治理上,由南中地方势力“土官”与蜀汉政权的“流官”共同参与。一方面,诸葛亮任用亲近蜀汉政权的当地大姓豪族,自行管理地方事务。在蜀汉政权支持下,南中地区的大姓富豪出资,将“刚狠恶夷”收编为部曲,壮大了实力。大姓部曲武装由此合法化,原先依附于大姓的自耕农或佃农,从早先经济上的依附,转变为身份上的依附。实力扩张后的南中大姓,又可以进入仕途,成为蜀汉政权的助力。
诸葛亮特意选派熟悉南中当地情况、忠于蜀汉的官员担任地方主官,加以镇守。如以李恢(建宁俞元人)为建宁太守、马忠(巴西阆中人)为牂牁太守、张嶷(巴郡南充国人)任越嶲太守、吕凯(永昌郡不韦县人)为云南太守。李恢担任本郡太守,打破本郡人不任本郡太守的成规,也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之举。原先南中地方上的大姓势力,首领则被内调至中枢任职,如大姓首领爨习任领军,孟获任御史中丞,孟琰任辅汉将军等,由此与地方上的联系被截断,清除其影响。
经略南中,是诸葛亮亲自主持的第一仗,打破了丞相只能辅政不能带兵的传言,培养了一批忠于自己的军事班底。对南中的征伐,暂时稳定了后方,此后南中大乱没有,小叛屡发。南中地区优秀的兵员,壮大了蜀汉的军事力量,组成了强悍的“飞军”。张嶷曾一次招募两千名獠人,布置在汉中。南中地区物产丰富,如战马、耕牛、金银、犀革、盐铁等,为蜀汉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对南中地区的屯田开发,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使蜀汉的军资有所出。
因为忙于北伐,又被瘴气所困,诸葛亮未对南中进行全部整合,只留下少部分士卒驻守便仓促撤兵。诸葛亮撤兵后,南中地区并未太平,各部的小叛乱频频爆发,但也达成了诸葛亮的军事目标,即在不留兵、不运粮的情况下,“纲纪粗定,夷汉粗安”。至于后世所说“自是终亮之世,彝不复反” ,只是司马光的溢美之词,并不完全可信。
诸葛亮的战略重心是北方,是北伐。对于南中,只求其不为大患即可。南征之战,只是战术上的一次清理叛乱,而不是战略上的全面治理。蜀汉方面因忌惮瘴气,未能全面深入整合南中,使蜀汉后方缺乏战略纵深。三十九年之后,邓艾伐蜀,兵临成都。刘禅想去南中躲避,大臣谯周劝阻,列出不可前去的理由,如南方久叛之地,本就不服中央,此时前去,必定速叛等。谯周所言,确是实情,刘禅无路可退,只好投降,由此蜀汉覆灭。
南中大姓经过多年发展,部曲实力强大。当蜀亡之时,镇守南中的蜀将霍弋自恃兵强马壮,静观曹魏如何对待刘禅。曹魏厚待刘禅,乃至乐不思蜀,霍弋方才投降,被曹魏任命为南中都督,继续镇守。后世孙吴交州发生变乱,南中大姓以部曲参战,一度占据交趾郡长达七年。吴主孙皓出动大军征伐,才得以取胜,南中大姓,十万部曲全军覆没,但南中大姓势力持续影响着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