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仁,本义博爱,指人与人相互亲爱之意。刍狗:古时用草编结成的狗形,供祭祀用,用完即丢弃。有人看见天地间万物生长而又毁灭,就以为天地视万物为无足轻重的刍狗,毫不在意万物的生死。又看见人世间充满不公与苦难,就以为圣人也视百姓为无足轻重的刍狗,毫不在意百姓的生死。但真的是这样吗?
2.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天地之间,宇宙。橐(tuó),烧火的风箱。龠(yuè),形状像箫的一种乐器。虚而不屈,动而愈出,风箱本空荡荡的,但一拉就有风鼓荡;龠本是中空,但一吹就有美妙的音乐。天地之间也是如此,看似空虚静默,视万物为刍狗漠不关心,实则万物一动,天地就提供支持,即动而愈出。实际上,万物的任何一种运动和变化都是由道来提供能量和支持的,万物的运动演化无时无刻不是由天地在提供能量与帮助,人类社会也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圣人的教化。只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给万物演化完全的自由。生命万物如果遵循道的规律,接受圣人的教化,就能幸福长生,而如果不遵循道的规律,不接受圣人的教化,那就会遭受痛苦。这是生命万物自己的选择,非是天地圣人的不仁。万物在演化中遭到了痛苦,就会反思,如果能认识到根本的原因是背离了道的法则,转而依道而行,就能获得幸福。万物的自我成长就是在痛苦中前行的。道提供支持,而不干涉。
3.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多言,指不断地抱怨天地不仁、圣人不仁。数穷,细数生命万物的穷困苦难。中,中间,类比指天地之间,虽然空虚,然则动而愈出,实指大道。此句意为与其不断地抱怨天地圣人,细数人生之苦,不如守住中道,体会大道无私博爱之德,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样才可以脱离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