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魂兮归来
——马思聪和他的交响组曲《山林之歌》

(2015 年 05 月 21 日)

二十八年前的昨天,也就是 1987 年 5 月 20 日,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著名的小提琴家、作曲家马思聪先生(1912-1987)在美国费城宾州医院冰冷的手术床上与世长辞。当年 3 月,马思聪先生因赴新泽西州探友患感冒,3 月 8 日转为肺炎并引发心脏病入院急救。医生建议做心脏手术并认为手术会成功,由于感到身体情况还可以,马思聪先生本人及家人也都同意了。5 月 19 日上午做了心脏手术。不料因心脏严重钙化,手术失败,七十六岁的马思聪先生最终未能在手术台上苏醒过来。

就在马思聪先生离世前两年多,1984 年 12 月 31 日,我国公安部作出了《关于对于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为马思聪“叛国投敌”案平反意见的决定》,1985 年 2 月 6 日,文化部发出《关于给马思聪平反的通知》。2 月 12 日,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书记等联合署名,给马思聪先生发出公函。就在这年春节前夕,马思聪先生在美国收到了这个彻底平反的通知,全家悲喜交集,用燃放烟花来表示庆贺。当天,马思聪先生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春天逐渐又回来了,祖国也逐渐走近了”。年初二,在平反后会见第一个前来采访他的大陆记者时,他万分感慨地说:“苏武牧羊十九年啊!”

马思聪

马思聪

马思聪先生的不幸遭遇是在那个特定年代无数爱国正直的知识分子共同的悲剧,尽管剧本各有不同!这种悲剧是让我们这一代人刻骨铭心的,也是绝不能再让它们重演的!

年轻时的马思聪

马思聪在演奏小提琴

马思聪先生是我少年时代就十分仰慕的一位作曲家。他1937 年创作的小提琴组曲《内蒙组曲》中的《思乡曲》和《塞外舞曲》就如同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莫扎特的《弦乐小夜曲》、贝多芬的《致爱丽丝》、舒伯特的《小夜曲》、门德尔松的《春之歌》、舒曼的《梦幻曲》、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一样,是将我引入古典音乐神圣殿堂的启蒙作品中极为重要的两首。我至今还记得将近六十年前,当我第一次买到中国唱片厂出版的马思聪先生亲自演奏小提琴、夫人王慕理先生钢琴伴奏的《思乡曲》和《塞外舞曲》的一张 78 转/分的胶木唱片时那种无以言状的兴奋和激动。我想一遍又一遍地聆听,但又生怕钢制的唱针将唱片“磨坏”而舍不得多听,记得那时候自己还立下规定,每周最多听两次。

对于马思聪先生所创作的最具代表性的《思乡曲》和《塞外舞曲》等的小提琴曲的音视频资料和文字介绍在各种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上随处可见,这里就不再赘述。在纪念他逝世二十八周年的今天,我想还是介绍一下马思聪先生曾经说过的他最喜欢的两首作品中的一首,那就是他的交响组曲《山林之歌》。

据说,我国首批作曲专业博士生导师之一、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评论家,马思聪先生的同事、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苏夏(1924-2020)曾在私底下问过马思聪先生最喜欢自己的哪部作品,让人意外的是,马思聪先生的回答并不是脍炙人口的《思乡曲》,而是1945 年创作的《钢琴五重奏》和 1954 年创作的《山林之歌》。

马思聪与夫人王慕理

马思聪与夫人王慕理

那么,《山林之歌》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下创作的,又是一首什么样的作品呢?

马思聪与夫人王慕理

充满云南风情的交响组曲《山林之歌》主要的音乐元素,来自云南云县的民歌。所以要说《山林之歌》就不得不说一说把民歌素材提供给马思聪先生的徐经采。

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后又改行学医的徐经采是云南澜沧江与怒江之间的云县大寨镇人,那里群山连绵,森林密布,河流无数,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云县历史上就是交通要道,这大大促进了当地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使得云县的民间山歌非常丰富,他们生活中的一切喜怒哀乐,都是用歌声来表达的。徐经采童年曾在那里放牧过羊。1954 年年初他在广播中听了马思聪先生的小提琴曲《牧歌》后,被它的优美旋律所吸引,触动了思乡之情。于是给马思聪先生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说:“请您打开地图,在云南的南方有条河叫怒江,那是我童年牧羊的地方。在广播中听到您的牧歌,使我回忆起童年的情景,寄上一些怒江一带的民歌旋律,希望您用来写成乐曲……”,他在信中附上了几段用简谱写成的澜沧江和怒江一带的民歌旋律及文字说明。这封来信,不仅引起了抗战期间曾在云南和粤北山区住过的马思聪先生的强烈共鸣,而且看到附在信中的几段民歌旋律后,心情非常激动,他说:这些民歌的“音调有一种清新的气息”,这是“一股来自原始森林的芬芳。”正是这种清新和芬芳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于是他以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民间歌舞作为基础,以徐经采提供的山歌曲调为基本元素,加上我国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著名诗篇《九歌》中的《山鬼》和法国后印象画派三杰之一的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的名画《呼唤》(The Call)给予他的丰富想象力,创作了交响组曲《山林之歌》。1954 年5 月完成了这首乐曲后由中央乐团公演,立刻在全国引起了轰动。后来他和徐经采一直有信件来往,十年动乱期间,徐经采将马思聪先生的来信藏匿在医学专业书中才免于“遭难”。徐经采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逝世。

马思聪在美国

高更的《呼唤》

《山林之歌》是一部标题性的交响组曲,全曲分成五个乐章:“山林的呼唤”“过山”“恋歌”“舞曲”“夜”。作曲家不仅注意到这五个乐章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中尽可能求得在音调、形象,风格、色彩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同时,在和声语言、配器技法的运用上也力求新颖,富于独特的个性,这在当时是相当大胆的创新。

第一乐章:“山林的呼唤”,行板,自由的交替节拍,单三部曲式。由双簧管奏出旋律抒情的山歌般的主题,仿佛从深山里透过森林穿过树丛而来,让人感到山林是那么的幽静、深邃。中段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想象描绘诗人屈原关于山鬼呼唤情人的情节。低音提琴悄悄地进来,以十六分音符上下迁回,法国号伴以八度奏出的切分音,构成了山鬼的特征音型。开始的低音弦乐器的走句有如山鬼的出现,而小提琴上奏出的旋律表现的则是山鬼女性的温柔;圆号及大提琴和单簧管相继以切分节奏音型描写山鬼在夜深人静时对情人的呼唤。二者交织发展如同“山雨欲来风满楼”那样逐渐汇成乐队的全奏,直到山鬼凄厉的呼啸声形成一股汹涌澎湃的林涛,成为这一乐章的高潮。然后在乐队伴奏下,长笛在高音区再现了主题。最后,配合着大提琴若隐若现的弦乐的震音像微风拂过的树叶在颤动,大管略显沙哑的音色把主题延伸至尾声,在余音袅袅中,山鬼的特征音型逐渐隐没在大提琴声部中。

山林的呼唤

第二乐章:“过山”,快板,按A - B - A1 - B1 - C - B2 - A2 构成复三部曲式。第一部分的主题一首明朗的行进式的诙谐曲,是一幅生动的民族民俗生活的水彩画。主题A由单簧管轻快而富于弹性节奏的音型衬托,俏皮的音调在高低声部作精巧的模仿。形象地描绘情景。音乐在不同音色不同音区不同的调式上进行,令人联想到穿梭于山间小路的山民们接踵而来的步态,他们或背筐、或挑担、或推车,穿过密林越过山谷不停地赶路。主题B由短笛轻快的旋律引人,好似人数越来越多的进香队伍迎面走来。主题C欢乐喜悦,音乐进入高潮后变得越来越轻,如同欢悦的人群队伍逐渐消失在山林深处。

过山

第三乐章:“恋歌”,行板,是以歌谣体结构用变奏手法写成的一首浪漫曲,其结构布局像是再现复三部曲式,但主题的陈述发展、结构内部的关系以及调性布局等方面却是相当个性化甚至自由化的。热情的主部主题由大提琴独奏,模仿云南的大三弦的低音提琴反弹指板的特殊拨奏为如歌的旋律伴奏。不久,副部主题以关系大调在小提琴上细腻地奏出,好像是对主部温柔的应答。短小的插部代替了发展部,伴奏的颤音显得激动而紧张,而旋律中三连音的对答,就像一对热恋中的情人在窃窃私语。再现部将情感引申,主题由圆号和中提琴奏出,而副题由大提琴独奏,犹如夜色渐消,古刹传来了隐隐的钟鼓声。长笛奏出了透亮的第二主题,预示着黎明的来临。在木管乐器交替演奏快速的华彩乐句时,弦乐将第一、二主题进行了展开,描绘出一轮红日在翻腾的云海中喷薄而出,冉冉升起的壮观景象。随着音乐的渐弱,“恋人们”在树影婆娑中依依不舍地分手远去。

恋歌

舞曲

第四乐章:“舞曲”,活泼的快板,是A - B - A - C(带展开)- A' -结尾的回旋曲式。主题A由具有对比音色的上下句组成,弦乐的拨奏模仿粗犷的大三弦,木管模仿轻盈的芦笙音乐,二者构成艳丽多姿五彩缤纷的民俗舞蹈场景,表现了人们乐观向上和对生活的热爱。主题B在大调性上出现,同样也是对比的上下句,但加强了节奏的力度,在音型上和第二乐章的主题C相呼应。主题C 更加热烈,《阿细跳月》的旋律很短。舞曲在欢快、强烈的气氛中结束。

第五乐章:“夜”,单三部曲式的行板。英国管奏出第一乐章的山歌主题,这种像鼻音般柔和的音色表示山林神秘的夜色即将来临。而接着双簧管独奏把“山歌”主题发展。它抓住山歌主题首句的音程和节奏的特点,加以引申使这个新旋律派生得那么自然那么柔情,中部弦乐奏出新的抒情主题,温馨柔美,委婉如歌。木管的音色像是傍晚轻柔的山风,以中、小提琴声部的颤弓和其他管弦乐声部的切分节奏为背景使人联想到山林在夜色中摇曳。以单簧管和大管音阶式的交接起伏为背景,在渐强的力度中,铜管奏出了落日的余辉。“山林呼唤”的动机再一次出现,和山歌的主题交织在一起,白天过去了,欢乐过去了,山顶升起了月华,晚风吹动树叶瑟瑟作响,黑色的丛林中山鬼又出现了,当一切都安静下来时,留下的似乎只有那“山鬼”永远的呼唤。

确实,交响组曲《山林之歌》以其创作技法的精湛和民族风格的鲜明,被公认是马思聪先生交响音乐作品中的精品,也是当代华人作曲家的一首不可多得的经典交响乐作品。

马思聪先生曾经说过:“我要把每一个音符都献给祖国!”交响组曲《山林之歌》不就是他用一个一个的音符将他那炽热的拳拳的爱国之心如杜鹃啼血般地表达出来了吗!

马思聪魂归故里

尽管一千八百多年前西汉苏武被扣匈奴持节牧羊十九年与马思聪先生十年动乱中含冤被迫成为“饥饿的幽灵”漂泊海外十九年有着完全不同的缘由与历史背景,但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为了追求自己的信念,在任何威逼艰险的情况下,都坚持了自己人格的尊严和道德的操守,他们也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故土。不过,苏武“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最终还是回到了长安,而满怀乡愁的马思聪先生在被平反后就一直受到台湾当局的阻扰和大陆有关方面在落实具体政策时的“拖延”而未能及时回到大陆,后又因手术的意外而最终未能在生前回到魂牵梦绕了二十一年的故土。据说,在他逝世后,夫人王慕理在书桌上发现的他的最后一篇未完成的遗作的题名竟也是《思乡曲》。他是那么的思念祖国。他曾深沉地说:“房子住旧了可以换。但是对待祖国不能像对待房子那样。我永远热爱自己的祖国。”

马思聪先生的雕像

在异国他乡辞世整整二十年后,2007 年 12 月 13 日,马思聪先生和他逝世于 2000 年的夫人王慕理先生的骨灰一起终于归葬故乡,长眠于广州白云山麓。

今天,在步入背靠白云山、面向麓湖的广州艺术博物院的聚芳园正门不到五十米,左拐向前眺望,便可看到百米外山坡上的马思聪先生的雕像。南国的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他”左手拥着小提琴靠着左胸,右手拿着琴弓,眉头紧蹙,双眼和双唇紧闭,似陶醉又似沉思……,远处,他的《山林之歌》的第一乐章似乎正在蓝天白云间,正在绿树丛林间回响,正在呼唤着“魂兮归来!”

打开以下链接可以聆听马思聪的《山林之歌》

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001kAgXO2bB9UZ

附录:屈原的《九歌》中的第九篇《山鬼》

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①薛②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③,辛夷车兮结桂旗;被④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⑤;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⑥;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澹”⑦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⑧;

注释:

①:通“披”。②:音“必”。③:字形应为“豸”旁。④:通“披”。⑤:音“离”。⑥:音“互”。⑦:字形应为“忄”旁,音“但”。⑧:音“余”。

采三秀兮于①山间,石磊磊兮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②;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爰”③啾啾兮“穴”④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注释:

①:音“巫”。②:音“勃”。③:字形应带“犭”旁,音“员”。④:字形应带“犭”旁,音“又”。

题解:

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因为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故仍称山鬼。本篇是祭祀山鬼的祭歌,叙述的是一位多情的女山鬼,在山中采灵芝及约会她的恋人。

郭沫若根据“于”字古音读“巫”推断于山即巫山,认为山鬼即巫山神女。巫山是楚国境内的名山,巫山神女是楚民间最喜闻乐道的神话。

参考译文:

仿佛有人经过深山谷坳,身披薜荔啊腰束女萝。含情流盼啊嫣然一笑,温柔可爱啊形貌娇好。驾着赤豹啊紧跟文狸,辛夷为车啊桂花饰旗。披着石兰啊结着杜衡,折枝鲜花啊聊寄相思。

竹林深处啊暗无天日,道路险峻啊独自来迟。孤身一人啊伫立山巅,云海茫茫啊浮游卷舒。山色幽暗啊白昼如夜,东风狂舞啊神灵降雨。我痴情等你啊忘却归去,红颜凋谢啊怎能永葆花季?

我在山间采撷益寿的灵芝,岩石磊磊啊葛藤四处缠绕。抱怨公子啊怅然忘却归去,你思念我啊却没空到来。山中人儿就像杜若般芳洁,口饮石泉啊头顶松柏。(心念公子啊暗自沉吟,)你想我啊是真是假。雷声滚滚啊细雨蒙蒙,猿鸣啾啾啊夜色沉沉。风声飒飒啊落木萧萧,思慕公子啊独自悲伤。 +6/E3NwZBin4NyWSAmFT+uCs4B2OEccB3ta1XDwFHh33fRJmNO0uaDfgr8Up/yE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