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诗意盎然,春意盎然
——刘敦南的钢琴协奏曲《山林》

(2015 年 03 月 04 日)

元宵节就要到了。从两千一百多年前的汉文帝刘恒(202 B.C.-157 B.C.)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后,它就成为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以及全球汉字文化圈和华人的传统节日。不过对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孩提时代“过元宵”只剩下一些依稀模糊的印象了,长大后更没有什么“过元宵”的概念,倒是近十几年来,似乎有些过元宵的味道了,不仅会吃些汤圆,前些年有几个元宵节晚上还饶有兴趣地带着外孙们到老城隍庙去看灯看热闹(上海话叫“轧闹猛”)。而且,每逢此时,就会想起南宋大词人辛弃疾(1140-1207)作于 1174 年(或 1175 年)的著名词作《清玉案·元夕》:

刘敦南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娥而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尽管辛稼轩的这首词是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来反衬一个孤高淡泊、超群脱俗的美丽女性的形象,反映了作者在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特别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国学大师王国维(1877-1927)曾给予高度的赞赏,在其《人间词话》中将它称之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中的“第三境界”,也就是最高的境界。不仅如此,词作者还以极精妙的构思,极精致的语言,用了仅仅四十七个字就把当年南宋临安等地上元佳节的那种花灯耀眼、乐声盈耳、美女如云、游人如织的盛况描述得活灵活现。这种八百多年前的“上元”景象不正实实在在地在当今元宵节一次次地重演吗?稼轩此等生花之妙笔,不能不令吾辈为之深深叹服。

山林

在此全球华人共度元宵佳节之时,与大家分享一首什么音乐作品好呢?我想,还是选一首华人的作品为好。在快速地浏览了我的资料库中有关的目录后,有了!那就是美籍华裔作曲家刘敦南的《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山林)》。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能使我心仪的为数不多的中国作曲家(包括华裔作曲家)创作的大型器乐作品之一。记得最早是在二十多年前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立体声之友”节目中听到这部作品的。这部将西方浪漫主义传统的作曲技法与我国浓郁的民族风格融为一体,逻辑构思极为理性,情感思维极为丰富,充满诗意和幻想的作品当时就已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后来得到一张CD,此曲就成了我聆听次数比较多的华人作曲家作品中的“保留曲目”了。元宵是春节的结束,也是春天来临的标志,我想,选择这首春意盎然,充满春的律动的乐曲与大家共享还是合适的。

那么,刘敦南是何许人也?钢琴协奏曲《山林》又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刚入门的爱乐者对此可能还不熟悉,为此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1940 年,刘敦南出生于重庆市(题外:恰好与我出生在同一年、同一城市)。自幼在当牧师同时又通晓音乐、能演奏多种乐器的父亲的教育下学习音乐。七岁起学钢琴,又学过小号、小提琴。十四岁开始尝试创作钢琴曲。他的童年与少年时代是在重庆、南京、云南等地度过的。1957 年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习,1961 年升入作曲系本科,师从邓尔敬(1918-1996)等教授,1966 年毕业。毕业后先分配到安徽马鞍山市文化馆工作。1974 年调入上海交响乐团任驻团作曲家并兼任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1983 年得到罗伯特·当斯三世夫人的资助于 1984 年初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深造,1987 年以优异的硕士成绩获芝加哥大学研究院全额奖学金,师从作曲家、钢琴家依斯里·布莱克伍德(Easley Blackwood,1933-),1993 年获博士学位。

四十多年来,刘敦南一直在音乐创作和研究领域展开活动。他不但自成一家建立了“有调性的十二音聚集”创作体系。而且还创作了大量不同体裁、不同题材与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其中包括:钢琴协奏曲《山林》(1979);乐队组曲《幻想音诗》(1982);合唱与乐队《中南海的明灯》;大合唱《深深怀念——纪念周总理》(与孙昌合作);《为鲁迅诗五首谱曲》(与黄贻钧、孙昌合作);钢琴三重奏《乐曲五首》(1979);受美国竖琴演奏大师苏姗·麦克唐纳(Susann McDonald,1935-)委约,为在以色列举行的第二届世界竖琴家代表大会而写的作品《幻想曲》(1985),该作品被乐界誉为“近年来不可多得的竖琴独奏曲”;交响诗《挽歌》(1990);芭蕾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1997)和从这部舞剧中的音乐选编而成的《第一组曲》和《第二组曲》(2002);钢琴套曲《童谣集——赠二十一世纪的钢琴家们》(2002)及其他声乐、器乐作品和舞蹈音乐等。在刘敦南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之中,《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山林)》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一部。

钢琴协奏曲《山林》的钢琴谱

钢琴协奏曲是钢琴音乐与交响音乐结合起来的一种音乐体裁形式,从来就深受作曲家们重视。其中许多思想内容深刻丰富、艺术品位高雅精湛的作品也深受广大爱乐者们的喜爱。我国第一部钢琴协奏曲是作曲家江文也(1910-1983)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然而在此后长达近四十多年的岁月里,由于受长期战乱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钢琴协奏曲的创作几乎成了空白。这种情况直到七十年代初著名的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出现才有了改观。1979 年刘敦南的钢琴协奏曲《山林》则以其严密的音乐逻辑、讲究的整体布局和全新的音乐气质,成为我国钢琴协奏曲中新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下面再简单介绍一下钢琴协奏曲《山林》的创作经过。

改革开放不久的 1978 年,刘敦南重访南方采风时,南国秀美的山水和各民族多彩的风土人情,使他重又回忆起童年时代与他同窗的那些苗族同学和那些难忘的火把节的夜晚。现在他又回到了他们中间,和他们一起流连于奇异秀美的群山丛林之间。这一切使作曲家百感交集,为了抒发自己对曾经度过童年的故土和对山林的无限热爱之情,1979 年他创作了钢琴协奏曲《山林》。作品首演于同年 5 月,由陆三庆钢琴独奏,上海交响乐团协奏,黄贻钧指挥。这首作品透过充满诗意的音响和抒情优美的旋律,营造了一幅清晰可见的祖国山河的壮美画卷,作品贯穿始终的西南少数民族音调元素,不仅体现了作曲家对我国民族音乐语言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作曲家的审美情趣和作品鲜明的人文气息。整个协奏曲大气而不失精致,钢琴技法圆润工整,乐队语言新颖流畅。由于作曲家结合了对追求雅俗共赏的音乐美学和现代作曲技巧的深刻思考与运用,因此作品诞生后受到了音乐界人士的很高评价。1981 年这部钢琴协奏曲获全国第一届交响音乐作品排名第一的优秀奖,1993 年入选“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钢琴协奏曲《山林》CD的封面

钢琴协奏曲《山林》由“山林的春天”“山林的夜话”和“山林的节日”带标题的三个乐章组成。

第一乐章:“山林的春天”,奏鸣曲式,具有诙谐曲的特性。呈示部的开始为序奏,铜管以其振奋人心的音色吹出号召性的动机,它仿佛在提醒人们:“春天来了!”接着钢琴上下起伏的音流,如冰雪消融后的潺潺流水,引出了由弦乐演奏,再由钢琴重复的抒情明朗、清新舒展的序奏主题。它赋予春的朝气和春的芳香,概括了全曲的精神气质。当乐曲由圆号向小号、长笛过渡,逐渐安静下来的时候,呈示部的主部开始。主部主题(即第一主题)轻快活泼,跳跃而带诙谐,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以轻快然而却是急切的脚步奔向山林。副部主题(即第二主题)优美欢畅,抒情如歌,刻画出人们面对春意盎然的山林而无比欢乐的心情。展开部很短,乐队与钢琴对奏的主题形成强烈的音色对比,密集协和和弦与不协和和弦的交替,展现了时代脉搏的跳动。再现部的开始由乐队奏出主部主题,当木管奏出由低而高的交替的经过句后,木管与弦乐再现副部主题,而小号却以拉宽节奏的副部动机与之合奏,随即又产生了同主音大小调的调性复合。人们已完全融合在迷人的葱郁山林之中了。

第二乐章:“山林的夜话”,复三部曲式。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山”和“林”的对话。开始是引子。在弦乐高音区弱奏震音的“沙沙”树叶声的背景上,单簧管奏出沉静的幻想性主题。描述出山林寂静清新的夜景。第一部分主题柔美、悠扬,具有苗族民歌“飞歌”的特点。钢琴和乐队的对答如同“山”和“林”在朦胧的月色下“窃窃私语”。当主题由大提琴与小提琴的独奏互相模仿时,钢琴伴以弱奏的、上下起伏的快速音流犹如树梢被远处飘来的夜风吹得将簌簌作响。中间部分当主题动机变化为一种渴望和祈求。随着小号的吹响,山林似乎就要苏醒了,随后出现激动、恳切、节奏稍自由的对话主题在钢琴与乐队的相互应答下,好像山峦与森林正在倾诉着人间的沧桑和对山林未来的希望。在充满激情的钢琴华彩后,主题再现。再现部分高亢嘹亮的号声,象征山林的黎明已经来到,乐队与钢琴的对奏,已是阳光普照下的“山”与“林”之间的对话了。

第三乐章:“山林的节日”,回旋奏鸣曲式。是一幅抒情的风俗画。呈示部为单三部曲式。急速的快板。富有特性节奏的五拍子主部主题热烈、粗犷有力,在一连串的琵琶和弦伴奏下,像小伙子们在矫健有力地狂欢舞蹈。副部主题由短笛、长笛、单簧管演奏,欢快活泼,轻盈灵巧,好似姑娘们轻歌曼舞时的倩影。铃鼓与芦笙的音响把人们带到南国的山乡,带到少数民族青年男女们歌舞的篝火旁。接着,主题交给低音乐器,在钢琴的快速音流伴奏下,舞蹈越来越热烈,节拍越来越紧缩。再现部为单三部曲式。在乐队的连续反复伴奏下,高低声部节奏重音的交错,形成了狂舞的场面。后接钢琴华彩段,充分展示了钢琴演奏技巧。中间部分出现全曲序奏的主题,形成全曲的高潮,由乐队演奏,钢琴用三连音与三十二分音符下行音予以模仿。乐曲最后用飞快的急板再现主部主题,并在热烈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如果说钢琴协奏曲《黄河》气势磅礴地张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是一首民族的、英雄的史诗,那么钢琴协奏曲《山林》则是细腻婉约地抒发了对养育了中华民族的这片壮美山河无限的眷恋之情,是对美丽的祖国母亲献上的一首饱含儿女们深情的赞美诗。刘敦南曾经说过:“创作技法只是表现的手段,音乐个性离不开作曲家的生活土壤,写出的作品来自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真实内心,而不是刻意追求技巧的创新,才会受到欢迎。”

钢琴协奏曲《山林》是以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间歌舞的音乐素材作为创作基础的,它用一种全新的唯美的钢琴音乐语言,不但保留了我国民间音乐的淳朴真挚,充满诗意而又生动的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山林景色的秀美,更反映了经过“十年浩劫”后,作曲家对祖国和人民获得新生的愉悦和希望,因此问世后就受到乐界的很高评价和爱乐者们的喜爱。

在元宵佳节来临、2015 年的春天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共享这首诗意盎然、春意盎然的钢琴协奏曲《山林》。并借此呈上我对朋友们的元宵节最美好的祝愿!

打开以下网页可以聆听/观看刘敦南的钢琴协奏曲《山林》: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5MzI0MDI0.html 89qySU9TltNH60tPZEkl15c35vXgj08nEfocnILPOyb1G1t6oJMqgBdywfSMAiC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