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勇敢挑战命运的一篇檄文
——贝多芬的《克鲁采尔奏鸣曲》

(2015 年 02 月 26 日)

熟悉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作品的爱乐者都知道,贝多芬一共写过十首小提琴奏鸣曲,其中最著名的也是经常听到的则是他的《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即《春天奏鸣曲》(Spring Sonata)和《A大调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即《克鲁采尔奏鸣曲》(Kreutzer Sonata)。如果说创作于 1801 年的优美浪漫而又充满活力的《春天奏鸣曲》是一首贝多芬咏唱青春、歌颂生命的赞美诗的话,那么就在1802 年耳聋已告不治而写下《海利根施塔特遗书》(Heiligenstadt Testament)后不久,创作于 1803 年的《克鲁采尔奏鸣曲》则是贝多芬面对精神与肉体的磨难写下的勇敢挑战命运的一篇檄文。因此,从乐曲内涵的深度和揭示心灵矛盾冲突所具有的震撼力来说,《克鲁采尔奏鸣曲》要大大优于《春天奏鸣曲》。它被誉为浪漫主义早期小提琴奏鸣曲的巅峰之作。八十多年后,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Leo Tolstoy,1828-1910)在家中听到他的儿子(一位钢琴家)与一位小提琴家一起演奏貝多芬的《克鲁采尔奏鳴曲》后,深受感动,并由此写成小说《克鲁采尔奏鸣曲》(The KreutzerSonata)于 1889 年发表。虽然,这部小说的内容与这首奏鸣曲并无直接联系。俄裔美籍戏剧作家雅各伯·米哈伊洛维奇·戈尔金(Jacob Mikhailovich Gordin,1859-1909)在 1902 年也以此为名发表了剧本《克鲁采尔奏鸣曲》。捷克大作曲家莱奥什·雅纳切克(LeošJanáček,1854-1928)1923 年完成的《第一弦乐四重奏》,灵感则来源于托翁的小说,并使用了同样的标题《克鲁采尔奏鸣曲》。此外,1915 年爱尔兰的布莱浓(Herbert Brenon,1880-1958)、1927 年捷克的麦恰蒂(Gustav Machaty,1901-1963)、1987 年苏联的施维策尔(Mikhail Shveytser,1920-2000)、2008 年英国的罗斯(Bernard Rose,1960-)等四位电影导演推出了以《克鲁采尔奏鸣曲》为片名的影片。当然,这些剧本、电影大多取材于托翁的小说,与贝多芬的作品并无关系。

1803 年的贝多芬

最早的《克鲁采奏鸣曲》乐谱的封面

和《春天》一样,《克鲁采尔》这个别称也不是贝多芬自己命名的。那么这首小提琴奏鸣曲为何有《克鲁采尔奏鸣曲》的别称呢?

这里就要说到英国小提琴家乔治·布里奇托维(George Bridgetower,1780-1860)了,他是当时英国威尔士雷根亲王(Prince Regent,The Prince of Wales at Brighton),即后来的英国国王乔治四世(George Ⅳ 1762-1860)的宫廷小提琴师,他的母亲是波兰人,而父亲是西印度群岛人。1802年,这位非洲裔黑白混血儿(Mulatto)的小提琴家请假到德国的德累斯顿去看望他的母亲和弟弟,并在那里进行旅行演出。1803 年初,他到维也纳访问和演出期间通过奥地利的卡尔·冯·里希诺夫斯基亲王(Prince Karl von Lichnowsky,1761 -1814)的介绍,与旅居维也纳的贝多芬相识。由于布里奇托维的小提琴演奏才华在当时欧洲大陆已闻名遐迩,两位音乐家一见如故。贝多芬与他以师生相称,并决定将正在创作的《A大调第九小提琴奏鸣曲》送给这位年轻的小提琴家。贝多芬构思这首奏鸣曲前后用了近一年时间,尽管其第三乐章用了被废弃的 1802 年写的《A大调第六小提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但重新缮写过),然而全曲还是迟迟不能定稿。1803 年 5 月 24 日上午八时这两位音乐家在维也纳奥伽顿剧院(Augarten Theatre)联袂首演时,第一乐章的小提琴分谱才刚刚由贝多芬的学生费迪南德·里斯(Ferdinand Ries,1784-1838)誊写好,而第二乐章的小提琴分谱已经没有时间再誊写了,因此在演奏会上布里奇托维谱架上放的这首奏鸣曲的第二乐章的乐谱仍然是一份草稿,以致他在演奏时不得不越过贝多芬的肩头来看乐谱上的小提琴部分,而贝多芬担任演奏的钢琴部分竟是还未形成完整乐谱的笔记。然而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据参加这场演奏会的人后来回忆说:“演奏开始了。在第一乐章的第三十五小节处,贝多芬弹奏了一大段跨越好几个八度的乐段,并重复演奏,当贝多芬重复完这大段乐曲后,布里奇托尔紧接着就用小提琴将其模仿出来并做了炫技式的演绎。贝多芬盯着乐谱,简直震惊了!他从钢琴座位上一跃而起,跑过来与布里奇托维热情的拥抱并大喊:‘Noch einmal,mein lieber Bursch!(再来一遍,我亲爱的小伙子!)’。然后,又回到钢琴座位上继续演奏。”出席这次音乐会的有包括鲁道夫大公(Duke Rudolf,1788-1831)、里希诺夫斯基亲王、洛布可维奇亲王(Prince Lobkowitz,1772-1816)、英国驻奥匈帝国大使等一批维也纳的显赫人物。首演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在庆祝会上,贝多芬当众宣布将这首小提琴奏鸣曲题献给布里奇托尔,并当即在乐谱的首页顶端写下:《为一位不可思议的黑白混血小提琴家所作的奏鸣曲》(Sonata per uno mulaticco lunattico),贝多芬还将自己的一个音叉送给了这位年轻的伙伴(这一音叉现保存在大英图书馆)。但好景不长,据说,就在首演结束当天晚上,两人在喝酒庆祝的时候,布里奇托维大概喝高了,加上年轻气盛,又有点得意忘形,竟不顾场合当众辱骂了身旁的一位女士,而这位女士恰好是贝多芬的女友。在盛怒之下,贝多芬向布里奇托维要回了乐谱并立刻撤销了题献。此后两人关系日见疏远,最后布里奇托维离开维也纳时两人已完全绝交。所以在此后这首小提琴奏鸣曲的草稿本上,人们看到了这样的标题:《一首有点像协奏曲的,用协奏曲风格写成的钢琴主奏加小提琴助奏的奏鸣曲》(Sonata per il Pianoforte ed uno violino obligato in uno stile molto concertante come d'un concerto)。

英国小提琴家乔治·布里奇托维

1901 年瑞士出版的托尔斯泰的小说《克鲁采奏鸣曲》的封面

后来贝多芬把这首《A大调第九小提琴奏鸣曲》题献给当时公认的最优秀的法国小提琴家、作曲家及教育家鲁道夫·克鲁采尔(Rodolphe Kreutzer,1766-1831),因而这部作品就有了《克鲁采尔奏鸣曲》的别称。不过,有意思的是,克鲁采尔与贝多芬仅有一面之缘,而且也不大关注贝多芬的作品。这部奏鸣曲同样没有得到克鲁采尔本人的青睐。就像当时很多人将它看作是一部协奏曲那样,他认为作品太长,“不适合作为奏鸣曲演奏”,因而从未演奏过这部作品。就这样,二百年多来《克鲁采尔》的名字一直“空”挂在贝多芬《A大调第九小提琴奏鸣曲》的标题之下,如果克鲁采尔九泉下有知,恐怕也会因当时的“不识货”而感到“惭愧”的。

了解了《克鲁采尔奏鸣曲》的别称的来由后,现在,回过头来再谈谈《A大调第九小提琴奏鸣曲》。

巴赫一生创作了二十一首小提琴奏鸣曲,莫扎特创作了三十六首,而贝多芬只创作了十首,从数量上讲远少于他们。但是,贝多芬从不“奉命作曲”,他的每一首作品都是真正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都是呕心沥血之作。因此对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任何一首都不应该忽视,尤其是在他命运转折关头时期的作品更值得注意。

贝多芬作品的研究者们认为,1802 年末到 1803 年创作的《克鲁采尔奏呜曲》正是贝多芬人生价值观发生重大转折时的第一首重要的作品。在此之前,他对自己有着一种极端的自信,他曾说:“出类拔萃者的所谓的‘德行’就是他的能力,我就是这样一个有能力的人。”自 1792 年他从故乡波恩来到维也纳后,他已在维也纳生活了十年,他认为这个十年已经证明了他在维也纳乐坛上是独一无二的,在音乐创作上是无人能超越的。所以,他是自己能力的崇拜者,是自己力量的崇拜者。然而,耳聋的日益严重带来的威胁动摇了一切,当医生宣布他的耳聋已不可能治愈后,他甚至想到了自杀。他在1802 年 10 月 6 日所写的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书》中说:“我生就一个热情活泼的性格,我也爱社交娱乐,但我必须很早就离群索居,过着孤独的生活。有时我也想对这一切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但我那残废的听觉给我双重的痛苦经验又将我无情地打了回来。我毕竟不能对人大声说:喂,请说大声点!你得向我叫喊,因为我是个聋子!啊,我怎能承认,我身上的一种感官出了毛病。这种感官在我理应比别人完美。这感官在我身上曾经是高度完美的,完美的程度过去或现在我的同行中很少有人能与之比拟。……我像一个流放者那样生活着。一旦接近人群,我就感到万分害怕,唯恐我的疾病有被人发现的危险。……旁边的人能够听到远处笛声,而我什么也听不见;别人听到牧童在歌唱,而我又是什么也听不见。这对我是何等的屈辱啊!这类事件已使我濒于绝望,差一点我只用自杀来收场。”然而,也就是在经历个人苦难和绝望的时刻,坚毅刚强的天性是不会让贝多芬就此屈服的。相反,他开始理解一个人活在世上的真正使命,意识到对社会和对人民大众的神圣义务。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是艺术,只是艺术留住了我。啊!在我尚未感到把我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觉得我是不能离开这个世界的……”。他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向它屈服!”。他要用音乐去阐明重大的社会问题,去表现为人类的美好愿望的实现而斗争的英雄的形象。《克鲁采尔奏呜曲》以及同年四月首演的《D大调第二交响曲》(Symphony No.2 in D major)、神剧《橄榄山上的基督》(Christus am Olberge)以及与《克鲁采尔奏呜曲》几乎同时开始构思创作的《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Symphony No.3 in E flat major,“Eroica”)等正是贝多芬在这一他个人创作生命“转型期”的代表性作品。在《克鲁采尔奏呜曲》的第一乐章中,贝多芬向人们表达的是对“命运”不公的愤怒,从头到尾都让人感到的是一股在沉默中即将爆发的力量;第二乐章中表达的则是人在“命运”面前的沉思,这种沉思是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思索,是对人生意义的大彻大悟;第三乐章则是表现当人在挣脱了精神锁链的束缚获得思想彻底解放后的愉悦和欢乐。这就是贝多芬,这就是经历了“凤凰涅槃”而“浴火重生”后的贝多芬!

基于托尔斯泰的小说《克鲁采奏鸣曲》的画作

贝多芬的《海利根施塔特遗书》手稿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由三个乐章组成的《克鲁采尔奏呜曲》的结构和内容,供对这首名曲还不熟悉的朋友们参考。

这首作品由三个乐章构成:

第一乐章:“稍慢的慢板-急板”。是含着序奏的传统奏鸣曲式,A大调,以一个十八小节的缓慢引子开始,其中最初的四个小节是横跨四根弦的双音小提琴独奏。先由小提琴用双音拉出从容舒缓的序奏,钢琴加入进来在A小调上奏出阴沉的和声。在与小提琴做了几次试探性的问答之后,音乐转入愤怒的急板。第一主题在小提琴与钢琴的激烈对答中展开,有时甚至是“冲突”,然后再回到慢板。之后E大调的第二主题则表现出一些不安的情绪,又好似在默默地祈祷,与第一主题形成强烈对比。两个主题的呈示与接下来的在发展部中的展开中,时而华丽威武,时而沉静舒缓,处理得非常精妙。再现部中,速度变化和强弱变化更为明显,最后以悲楚的尾声结束了乐章,这一乐章情绪起伏之大,音乐语汇运用之到位是贝多芬十首小提琴奏鸣曲所有第一乐章之最。听完后,对贝多芬《海利根施塔特遗书》中的文字,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乐章:“行板与变奏”。F大调。由安宁柔美的行板主题及四段变奏组成。由钢琴抒情优美地弹出行板主题后,小提琴紧跟其后。在第一变奏中人们听到的是在小提琴助奏下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似的钢琴断奏的一长串三连音;第二变奏由小提琴作为主导使主题旋律变得十分生动;第三变奏转成F小调后情绪变得低沉而平静,与之前的华丽的变奏形成鲜明对照;第四变奏则呼应了第一、二变奏轻快生动的情绪。转回F大调后又变为精致而华美的变奏,并以舒缓的节奏表现出更丰富的情感。小提琴在以很慢的慢板演奏华彩乐段后,乐章在行板主题中平静地结束。整个乐章进行的十分从容,乐曲旋律极为简练。仿佛是在充满生机的田野里信步漫游,感受这大自然的美,感悟着生命的真谛。据说这首奏鸣曲首演时应听众的要求,两位演奏者(贝多芬和布里奇托维)曾返场再一次演奏了这个乐章,由此可见该乐章的不同一般。

第三乐章:“终曲,急板”。奏鸣曲式。A大调。如前所述,这个乐章贝多芬用了被废弃的1802 年写的《A大调第六小提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但重新缮写过)。乐章的主体由活泼的塔兰泰拉舞曲【注:Tarantelle,意大利南部那坡里地区的一种民间舞曲】节奏构成,具有非常华丽辉煌的效果。钢琴强奏的主和弦开始了乐章的序奏,小提琴飞快地奏出第一主题,钢琴随后跟上,发展成过渡段并达到强奏的巅峰,很快变弱后,出现了同样充满律动感的E大调第二主题,这两个主题在发展部通过小提琴和钢琴的竞奏如同是一场互不相让的激烈而又无休止的争辩,不过,这种争辩是在一种不具任何约束,完全自由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是愉悦的,是欢快的。再现部几乎完全重复了呈示部的结构,最后,以慢板的形式回顾了第一主题后,乐章在辉煌的第二主题的旋律中结束。

我想,在聆听过贝多芬的《克鲁采尔奏呜曲》后,如果回过去再阅读一遍前面所引述的贝多芬的《海利根施塔特遗书》片段,朋友们对我为本文所定的标题“勇敢挑战命运的一篇檄文——贝多芬的《克鲁采尔奏鸣曲》”是会认可的。

打开以下链接可以聆听/观看贝多芬的《克鲁采尔奏鸣曲》: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Q1MTU5NjM2.html?debug=flv K48anLCztV0L4YZPJEmLJ6Rh9LraWE8Ihvtjp4jNkrlTUoHOTmqKaXCU6HvT8qK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