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和他的《电影“斯大林格勒战役”组曲》

(2015 年 02 月 01 日)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明天,2 月 2 日,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的七十二周年。这场战役是二战中苏联卫国战争的转折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对于这场曾使交战双方军人和无辜百姓死伤一百多万人的、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已被无数珍贵的文字资料、影像资料、专著、小说、音乐、戏剧和电影定格在人类的战争史上。其中有关各国以此题材拍摄的电影更是受到特别的关注。

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

五十年代苏联电影《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海报

九十年代德国电影《斯大林格勒》的海报

1993 年 2 月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五十周年,由当代德国著名导演约瑟夫·维尔斯麦尔(Joseph Vilsmaier,1939-)执导的电影《斯大林格勒》(Stalingrad)在德国上映,影片第一次以德国人的视点再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因此在德国引起的巨大反响是可想而知的。当时我正在德国访学,看到报纸上、电视上以及遍布大街小巷的各种广告栏上,无一不在为这部大片做宣传。几乎所有的电影院都轮番放映这部影片。由于是最新的片子,票价也是不菲的。因此好几次走过电影院门前时尽管有着想进去看一场的冲动,然而最终还是没舍得花几十马克去购票。直到十多年后,才在网上看了这部影片。影片没有以大人物为主角,而是从两个普通的德国士兵的视点来审视这场战争,通过几个下层官兵在战争中的感受、遭遇以及最终的毁灭,来谴责纳粹德国发动这场战争的非人道和反人性。这无疑是反映了普通的德国人对那场让人刻骨铭心的战争的回顾和反思。

油画:《斯大林格勒战役》

2013 年,为纪念“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七十周年时,《凤凰卫视中文台》也曾制作和播放了整整七十分钟的专题节目《战败者的纪念——斯大林格勒战役七十周年》,这是一部选自当年纳粹德国的战地摄影师拍摄的有关这场战役的影像资料,和近几年对参与这场战役而幸存的德国官兵采访影像的纪录片。它同样也是为了让后人对这场给世界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的战争进行深深的思考。那年年底,平时几乎不上电影院看电影的我,却专门到电影院去看了由当代俄罗斯著名导演费多尔·邦达尔丘克(Fyodor Bondarchuk,1964-)执导,耗资 3000 万美元制作的俄罗斯第一部IMAX-3D大片《斯大林格勒》(Stalingrad)。影片的IMAX-3D效果确实将处于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的大背景下,通过处于险境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故事,再一次鲜活地呈现出来。这里既讴歌了追求真善美、追求幸福、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等人性中最具普世价值的一面,同时又揭示和鞭笞了自私、邪恶、冷酷、残忍、血腥等等被扭曲了的人性中最丑陋、最罪恶的一面。这是我所看过的有关“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影片中寓意最为深刻,让我心灵深处受到的震撼最大的一部。

朱可夫元帅

也许和许多同一年龄段的人一样,我最早对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认识”来自中学时代(上世纪五十年代)所看的苏联电影《斯大林格勒大血战》(The Battle of Stalingrad)(现译为《斯大林格勒战役》)。这部由苏联导演弗拉基米尔·彼得罗夫(Vladimir Petrov,1896-1966)在 1948-1949 年导演的斯大林时代苏联卫国战争的经典大片,分上下两集,以苏军大本营为中心自上而下再现了 1942 年至 1943 年历时半年有余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全过程,重点突出了斯大林的形象和苏军大本营的战略决策。战斗气氛之浓烈,场面之壮观,确实给人以极深刻的印象。记得当时还不止看一遍。不过那时并不知道,影片将作为大本营副统帅并直接制定斯大林格勒战役防御和反攻计划的朱可夫元帅的功勋,被移花接木地表现为斯大林的军事韬略,则是严重地违背了历史事实。

斯大林格勒在燃烧

斯大林格勒巷战中的苏军

与电影内容一样,由苏联著名作曲家阿拉姆·哈恰图良(Aram Khachaturian,1903-1978)创作的为电影增添极大光彩的气势宏伟而又深沉厚重的影片配乐,同样给了我难以忘怀的记忆。影片开头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拿着放大镜看着的作战地图上叠化出德军行进的镜头,哈恰图良在这里采用了一首德国圣诞歌曲《圣诞树》(O Tannenbaum);在“斯大林格勒在燃烧”中,音乐沉闷而压抑;在被包围的德军第六集团军包留斯的司令部场景中乐队奏出的低沉而嘶哑的呼号声,影片结尾所采用的 1943 年由苏联作曲家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夫(Alexander Alexandrov,1883-1946)创作的苏联国歌(也就是现在被普京总统重新填词使用的俄罗斯国歌)的音乐等等都给人很深的印象。1950年哈恰图良将这部配乐改编成了由八个部分构成的组曲即《电影“斯大林格勒战役”组曲》(The Battle of Stalingrad Suite from Music for the Film),并亲自指挥苏联广播交响乐团录制了唱片。1969 年苏联作曲家吉洪·赫连尼可夫(Tikhon Khrennikov,1913-2007)又将其浓缩为由六段构成的组曲。现在通行的就是这个浓缩版本。组曲六段的标题分别是:伏尔加河畔的城市(City on the Volga);入侵(Invasion);斯大林格勒在燃烧(Stalingrad on Fire);为祖国而战斗(Battle for the Motherland);走向胜利(Forward into Victory);伏尔加河畔的峭壁(There is a Crag on the Volga)。

红军士兵在 1943 年获胜后于斯大林格勒城中挥动旗帜

油画:《斯大林格勒郊外》

在组曲的第一段中,哈恰图良采用了俄罗斯民歌《在伏尔加河岸的峭壁上》的主题。正是高耸于伏尔加河西岸的峭壁,让苏军阻止住了德军的进攻。尽管《峭壁》旋律来自一首俄罗斯民歌,但它却带有哈恰图良自己特有的东方色彩的音乐风格。第二段中,作曲家用了变了形的德国圣诞歌曲《圣诞树》作为入侵德军的形象,使人联想起另一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中第一乐章中类似的描绘,同样给人很深的印象。第三段让人看到的是城市正在战火中熊熊燃烧。在中段,乐队有力的齐奏打破了沉闷和压抑,火光中,人们仿佛看到英雄城市的捍卫者们威武不屈地在继续战斗。第四段展示的是一幅大反攻的画面,在这一段的后面部分,乐队几乎是在低沉嘶哑地呼号,最后变为一片死寂,这是德军第六集团军最终覆灭的场景。在第五段出现的是一首昂首阔步走向胜利的具有典型前苏联风格的军队进行曲。紧接着的第六段重现了“峭壁”的主题,它变得那么雄伟辉煌,它向一切入侵者宣告,不惜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成“峭壁”的人民是永远不可征服的。

俄罗斯 3D电影《斯大林格勒》的海报

马马耶夫山冈上的英雄塑像

现在简单介绍一下这首组曲的原始作曲者,苏联著名的作曲大师阿拉姆·哈恰图良。

哈恰图良出生于格鲁吉亚第比利斯附近科焦里村的一个亚美尼亚族家庭,自幼深受亚美尼亚及高加索其他民族音乐的熏陶。幼年经常在父亲的老钢琴上弹奏外面听来的曲调,在椅子上敲击精妙的节奏,并在学校乐队中学吹大号。他回忆道:“老第比利斯是一个音乐之城。沿着街道或远离市中心的小路漫步,立刻就会进入来自各种源头共同创造的音乐氛围之中”。1922 年到 1929 年他在俄罗斯莫斯科国立格涅辛音乐学院(Gnessin State Musical College)的中专部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先随谢尔盖·比契科夫(Sergei Bychkov)和安德烈·博列斯雅克(Andrey Borysyak)学习大提琴,并随被称为“犹太人中的格林卡”的犹太裔俄罗斯作曲家米哈伊尔·格涅辛(Mikhail Fabianovich Gnessin,18831957)学习作曲。后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苏联著名作曲家尼柯莱·米亚斯科夫斯基(Nikolai Miaskovsky,1881-1950)学习作曲,1937 年作为研究生毕业。除进行音乐创作外,他还从事指挥和教学活动。1939 年至 1948 年任苏联作曲家协会副主席,1952 年任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和格涅辛音乐学院的教授。曾两次获得斯大林奖金,1954 年获得“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1959 年获得列宁勋章。

耸立在马马耶夫山岗顶部的《祖国母亲在召唤》塑像

在苏联体制下培养和成长的作曲家中,哈恰图良在艺术成就和知名度上虽不及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Dmitri Shostakovich,1906-1975)和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Sergei Prokofiev,1891-1953),但其音乐创作将时代意识、民族遗产及个人风格的成功融合,却在前苏联作曲家中是数一数二的。哈恰图良早期的作品受当时西方现代音乐,特别是受法国印象派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1875-1937)的影响,其作品以热情、乐观、富于色彩、旋律丰富和高度的技巧性见长。后来他对俄罗斯民族音乐以及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土耳其的民族音乐,尤其对他本民族亚美尼亚民族的音乐发生了浓厚的兴趣,1935 年的《第一交响曲》、1940 年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和其后的一系列作品中独特的音调、旋律、强烈的和声语言、复杂的节奏形态等,都与亚美尼亚民族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

759,560 名苏联官兵从1942 年 12 月 22 日起因防卫斯大林格勒而获得奖章

哈恰图良身后留下了许多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优秀作品。包括三首交响曲(其中最有名的是 1943 年表现苏联卫国战争和纪念十月革命二十五周年而创作的《第二交响曲(钟声)》);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和大提琴协奏曲各一首(其中 1940 年创作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二十世纪小提琴协奏曲中的珍品);三部著名的芭蕾舞剧:《幸福》(1939 年)、《加雅涅》(其中有著名的管弦乐曲《马刀舞曲》)和《斯巴达克斯》(1953 年);管弦乐组曲《假面舞会》(1944 年)。同时还创作了大量的室内乐作品。哈恰图良也是一位电影配乐大师,先后为十七部电影写了配乐,其中如电影《斯大林格勒战役》(1949 年)、电影《他们有祖国》(1950 年)、电影《奥赛罗》(1955 年)等的配乐都是苏联电影配乐中的佼佼者。

1948 年,哈恰图良和肖斯塔科维奇以及普罗科菲耶夫等一批作曲家一起受到苏联文化当局的批判,“罪名”是“音乐中的资产阶级倾向”,当时他曾被迫“承认”自己的“错误”,斯大林逝世后他又否认了对自己的一切指控。

打开以下链接可以聆听哈恰图良的《电影“斯大林格勒战役”组曲》: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ODg0NDE3OTUy.html?spm=a2h0k.11417342.soresults.dtitle

不灭的火焰——马马耶夫山岗纪念馆 z3nl5onReJNzQ13dLxuum+PPRsTlXAFFvzAHM/EELg/LzVfXd1aFOCiGGcIevrX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