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致癌危险因素中,年龄和遗传因素是难以改变的,但其他因素是可干预的。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针对5大类23种可改变危险因素导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常见癌症风险差异的评估结果:中国20岁及以上成年人中因癌症死亡人数的45.2%可归因于这23种危险因素,在上海,这一比例为35.2%。
具体可行的干预措施包括:控烟,限酒,接种疫苗,保持健康体重和适度运动,合理膳食,减少室内空气污染,严格职业防护,倡导母乳喂养,保持心情舒畅,等等。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常见5大类23种可改变的癌症危险因素表
导致癌症的原因是多元化的,与年龄、遗传、职业、环境、饮食、行为、感染等因素均有关。癌症本身不会传染,但致癌的感染因素是会传染的。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通过开展基于人群的研究,结合动物实验模型,阐明了环境和生活方式等风险因素与遗传特征在癌症发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人类致癌物评估分类。尽量避免或减少致癌和促癌的危险因素,可以降低发病风险,这是所谓的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人类致癌物的分类评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