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是突出于肠道黏膜表面的上皮组织,一般多发于结肠、直肠,形态各异,多者甚至可达数百上千,布满肠道(如家族性息肉病)。临床上,约90%的大肠癌由息肉演变而来。息肉通常可分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非腺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它们通常不会癌变。腺瘤性息肉主要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无蒂锯齿状腺瘤、传统型锯齿状腺瘤等,属于癌前病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当然,从癌前病变到癌变一般来说需要5~10年,如果能及时发现这些息肉并予以摘除,可阻断其进一步癌变的进程。
早期的小息肉一般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略,随着体积增大,可有出血、便秘、腹泻等明显症状。及早发现息肉,肠镜检查是目前最理想的方法。普通人群在45岁之后应该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果没有问题,则5~10年检查一次。
如果发现息肉,需要根据息肉的大小、多少和病理性质等决定治疗方案。小息肉一般在肠镜检查时予以摘除并进行病理检查;息肉较大或数目较多,需要先行局部活检进行病理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决定后续治疗方案。腺瘤性息肉需要在内镜下切除;增生性息肉如果症状不明显,可以暂时不予处理。若腺瘤发生癌变,则根据浸润深度、有无侵犯小血管和淋巴管、分化程度、切缘有无残留等,决定是否需要追加外科手术。
息肉切除后,病人仍需要定期进行肠镜复查。一方面,因为个人基因、体质和生活方式等息肉生长的“土壤”还在,有可能会长出新的息肉,这就像庄稼地里长了杂草,一次除草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如果土壤没变,杂草仍会生长,只能反复除草。另一方面,可能由于肠道准备不佳或者皱襞遮挡等,出现小息肉漏诊的情况。对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早期大肠癌病人而言,则更需要定期复查,以观察切除部位是否有残留和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