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青少年的大脑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他们所处的世界却已经改天换地。科技是最大的影响因素。短短几十年,孩子社会化的方式已经大为不同。而且,科技也改变了孩子娱乐和建立身份认同的方式。
想想看,20年前,如果你在学校受欺负了,摆在你面前的选择是要么想办法保护自己,例如骂回去、打回去,或者向父母、老师求助;要么隐忍和沉默,独自承受。不论你如何处理你的羞辱感,第二天上学后,你还是那个尴尬、困窘的自己——或被人指摘,或被人怜悯,或两者兼有。你无处可逃。
电子游戏为孩子们提供了全新的方式来逃避现实和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它给了孩子们一个世界,让身处其中的他们可以不必遭受评判、羞辱或怜悯。电子游戏是孩子们的避风港,他们能在这一幻想之地拥有真正的同伴甚至队友,后者会见证他们打败敌人,也会为他们的精彩表现喝彩。在那里,孩子们能够掌控他们的世界。
例如,所有孩子都在课间踢足球,可你的球技非常差。这时想象一下,假如老师告诉你,你可以离开球场去图书馆,那么老师就为你提供了一个不会受人评判的空间。与其他地方不同,这里非常安全。对球技差的孩子来说,这里是世外桃源。
你可能在想,我接下来要说,虚拟世界就好比上面的图书馆,然而这么说远远不够。比起图书馆,虚拟世界要好上太多。在那里,你不仅不会受到评判(或者不必理会评判),还能 改变在现实生活里无法改变的规则 ,让一切朝着对你有利的方向发展。这就是虚拟世界让你痴迷的原因。(如同在社交媒体上,你可以用平台提供的滤镜来改变自己的外表。这并不是说别人不会评判你的外表,而是说你可以使用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来操纵别人的评判。)
我们都想获得安全感、归属感,都想自由地做自己。电子游戏允许孩子们成为他们想要成为的样子,允许他们选择并扮演他们喜欢的、不同于他们在现实生活里的角色。在网络世界中,他们可以塑造自己的形象——没有青春痘、不戴眼镜、不过胖不过瘦、跑得快、跳得高,既不缺钱,也不会因为太有钱而被过度关注。这种成为理想自我的体验当然是容易上瘾的。
在你拿走孩子电脑的一刻,你就是在把他拽回那个充满霸凌行为和评判的现实世界,就是在夺走那个能让孩子感到安全和自信的空间。因为,当你把那个安全而舒适的想象世界从孩子手里夺走时,你就让他陷入了一种平庸的生活,被作业所淹没,就是让他生活在残酷的现实中。在那里,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自觉比不上班里的其他同学。如果能在网络世界呼风唤雨,谁甘于接受现实生活的平凡?
所有人都有基本的物质需求,例如需要食物、水、空气和住所。所有人也都有基本的心理需求,例如需要挑战、获得成就、身份认同和能够自由表达这一认同的安全空间,以及可归属其中的社群或朋友圈。孩子的这些需求尤其强烈。下面,我们来逐一讨论,看看电子游戏是如何满足这些心理需求的。
人类为什么追求成功?
答案藏在进化生物学中。从我们狩猎采集的先祖,到特洛伊战争中的奥德修斯,再到《魔戒》主人公佛罗多·巴金斯,人类的漫长历史中贯穿了同一种叙事模式,即我们探索未知、战胜险阻,最后凯旋。心理学家提出了“ 掌控动机 ”(intent to mastery)一词,指人会在内在驱动力的驱使下,为实现重要且艰巨的目标而付出巨大努力。这一模式深植于我们的大脑中。掌控动机是婴儿在学习走路或捡拾物品时坚持不懈的核心原因。尽管一再失败,他们脑中的某种固有机制却仍在驱使他们不断尝试,即使面对困难也不放弃。这种掌控动机也体现在宏观的社会层面,即我们尊重和欣赏那些达成了艰巨任务的人,例如奥运冠军、世界级钢琴家和诺贝尔奖得主。
游戏开发商非常善于激发人的这一动机,在游戏的所有关卡都设置了挑战和奖励。每当游戏玩家打败对手,或者顺利进入下一关时,他们都会得到内心渴望的成就感,以及一种小小的“耶!”的兴奋感。游戏开发商深谙此道,于是他们努力在挑战性和易玩性之间保持平衡。他们想让游戏具有一定难度,以便让玩家拥有成就感,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也不想把游戏设计得太难,以免让玩家产生挫折感。这一平衡点就是游戏设计的最优解,即游戏吸引力的最大化。游戏开发商深知这一点。
你可能还记得,我们在第1章讨论大脑回路时谈到过,克服困难带给你的那种小小的兴奋是多巴胺在起作用,这是攻坚克难后大脑里释放的一种神经递质。与此相关的概念是“成就回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成就感不仅包含释放多巴胺带来的快乐,还涉及由成功激发的自我认同、自尊和自豪感。
不过,人类的这一心理机制旨在激发我们迎难而上,而非被游戏开发商利用。电子游戏的问题在于,沉迷于其中的玩家不再需要通过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来获得成就感,由此导致身心发展陷入停滞。因为,他们在游戏里获得的成就感大大削弱了他们在现实生活里打拼的动力。
如同我们稍后会谈到的那样,我发现最需要我帮助的并不是那些在学校遇到各种困难的孩子,而是那些来自成就至上的家庭、往往觉得上学很简单的孩子。虽然父母们(特别是老师们)不愿承认,但上学有时确实枯燥。即使在名校,老师也必须遵照国家规定的课程体系开展教学,必须顾忌标准化考试的指挥棒,也必须为了后进生而大幅放慢教学进度。
而电子游戏的难度却设计得非常完美。你没法立即赢,但只要付出努力,便终归能赢。比之于有时没法克服困难的现实生活,电子游戏借助奖励回路激发出的多巴胺要多得多。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渴望迎接挑战并获得胜利。如果孩子在现实生活里遭遇了很难或无法战胜的困难,电子游戏就会成为他的世外桃源。
电子游戏很“聪明”。不论你是游戏高手还是新玩家,它都能适应,同时始终保有一定的挑战性。你不必放慢节奏等待任何人,也无须找人来陪你玩。只要你想玩,游戏随时待命,并且难度适中,连游戏玩伴也帮你找好了。
电子游戏的另一大好处是,它会永远等着你。如果你有关卡过不去,你就可以反复尝试,直到成功。如果现实生活也能如此该多好。
虽然你也可以在现实生活里获取成功,但这是不确定的,而且代价不菲。也许你为了参加奥运会训练了很久,到头来却进不了国家队,于是多年的努力打了水漂。现实生活不会给你打包票,但是电子游戏会。不过,电子游戏也会有一定难度,以便让你的大脑觉得游戏中获取的成就与现实生活中的成就一样重要、一样难得。现实生活如何竞争得过电子游戏?
与安全需求紧密相连的是我们理解自我身份的需求。自我身份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童年时期逐渐形成的。
例如,婴儿没有自己和他者的概念。他们只有各种需求,只会感到高兴或不高兴。他们分不清饥饿和尿布脏了带来的不适感,只是单纯地表达满足或不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约两三岁时,孩子开始形成自我意识,表现出对某些事物的偏好,有了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不过,他们仍旧不大理解,父母是独立于他们之外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感受、愿望和恐惧。在这个阶段,孩子并不知道他人的存在。(说句题外话,这就是为何创伤对儿童影响特别大的原因。因为,如果你认为这世上只有你一个人,一切想法和感受皆出于你,那么你遇到任何坏事就是你自己的错,因为没有别人来承担责任。)
在大约9~10岁时,孩子的自我意识会再一次觉醒,开始意识到他人的存在,但这种认知的维度依旧比较单一,例如他们发现汤姆叔叔喜欢我,而鲍勃叔叔不喜欢我。不过,这是孩子迈出的重要一步。在这之后的青春期,孩子的身体开始进入性成熟阶段,他们的大脑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开始学着寻找伴侣。他们开始理解,别人对他们有复杂而持久的看法。
这就是为何青春期孩子如此焦虑和缺乏自信的原因。他们终于发现,他们的一言一行和穿衣打扮都会影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于是,他们不想再说错话,穿错衣服。他们常常想避开他人的目光,避开所有评判。
成年后,你开始形成内在认同感,即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在面对嘲笑或负面评价时,你有基本的定力,因为你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但是,青少年缺乏这种内在的自信,他们的大脑还没有发展到能够形成这种内在认同感的阶段。因此,孩子在青少年阶段非常容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
在这多事之秋,霸凌会造成相当恶劣的影响,所以孩子开始结成小圈子来保护自己,你家孩子也突然开始非常在意自己的发型和穿着,在意所有的“人气王”都有最新潮的运动鞋而你却不给他买。或者,孩子会拒绝整个社会,感觉自己是异类。然而,这种态度仍旧是因为他在意,只是表达得较为隐晦。青春期孩子对社交方面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非常敏感。在你看来,这些细节或许并不重要,但是请你仔细回想一下你在青春期时的感受。我记得,我那时常常觉得自己似乎找到进入小圈子的方法了,可结果却总不如意。只有融入群体,或者至少找到融入的办法,才能获得安全感。
在这一点上,电子游戏又一次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因为他们可以借助游戏让自己成为理想中的样子。在现实生活中,你的孩子可能有各种烦恼,例如肥胖、长青春痘、见人就脸红。可是到了网上,他或许就能变成大神级别的人物,让人敬畏。换句话说,电子游戏能让我们较为容易地建立起让我们引以为豪的身份认同。而在现实当中,这是非常困难的事。
霸凌是一直存在的现象,可今天的霸凌不可同日而语。在我们小时候,霸凌一般发生在教室、校车或操场,对吗?只要回到家,霸凌即可被关在门外。
但是今天,安全的空间少之又少。霸凌者无处不在,因为他们游荡于各大社交平台,能全天候地评判和嘲讽你。
于是,一些孩子躲进了电子游戏,因为那里很 安全 。
在现实生活中,你无法选择自己的样子,特别是在你尚未成年时。你要经年累月才能让自己变得健壮起来。可是在电子游戏里,你只需点击一番就能变成一个大块头。你能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拥有想象中的外表,也能畅所欲言。没人知道你现实中的不堪。在虚拟世界,你无所不能。
孩子玩游戏越多,关注虚拟身份越多,他的现实身份就越模糊,他就越难在现实生活里“赶上”别人,进而在塑造自己满意的现实身份方面落后更多。如此一来,孩子就会想:为何不进一步投身虚拟世界呢?他很可能已经发现,在虚拟世界,成功来得更容易,痛苦也更少。在那里,获取成功的效率更高。所以投入虚拟世界越多,实现自我的可能性就越高,速度就越快。然而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会深陷其中,让虚拟身份彻底取代现实身份。
电子游戏能让人觉得自己是社群的一分子,给人归属感。这种感觉是一些人在游戏之外难以获得的。对于结交新朋友有困难、一跟别人说话就脸红,或者刚刚搬到新住处的孩子来说,网络社群非常有吸引力。孩子们如今玩的电子游戏在设计之初就是为了向他们提供这些东西。
上小学时,我家地下室有一台游戏机。当时没有互联网,所以我要么一个人玩,要么跟某个邻居家的孩子一起玩,因为游戏手柄只有两个。这就是我的游戏圈子了。但是后来,电子游戏变得复杂了很多,能供很多人一起玩,里面不只有身边的朋友,还有世界各地的玩家。
大概15岁时,我迷上了一款叫作《星际争霸》的游戏,每天都跟另一个线上玩家对战,他在游戏里名叫Error。这样玩了很多天后,我终于知道了他的真名:克里斯。他跟我年龄相仿,住在隔壁州。
在后来的许多年里,我们继续一起玩游戏,一起对战,也通过游戏保持联络。高中时,我们仍在一起玩游戏。后来高中的朋友们散了,上了各自的大学,我们还在一起玩游戏。我跟许多高中的朋友断了联系,却仍旧与克里斯交往。同样,大学毕业以及进入医学院后,我的朋友换了又换,他却一直在我“身边”。
克里斯是我的老朋友之一,陪我度过了许多重要的人生阶段,我们也见证了对方的成长和改变。21岁时,我遇到了我如今的妻子。在我与她相识相知的整个过程中,克里斯一直在网线的那一头。
结婚前,我突然意识到,克里斯是我最亲密的朋友之一。直到我举办单身聚会(为即将结婚的男子举办的聚会),我们才第一次见到对方。我妻子第一次见到克里斯是在我们的婚礼上。虽然素未谋面,她却凭嗓音迅速认出了克里斯,因为这个通过电脑喇叭传来的嗓音,她已经听了十几年。所以克里斯也是她的老熟人。
我们之间的来往几乎只存在于线上,但是在我看来,我们的友谊无比真切。你或许很难理解,于当事者而言,一段虚拟时空中的关系竟然可以如此真实。克里斯一直是我的朋友、我的知己,我们的友谊长过我在现实生活中的绝大多数友谊。
很有可能,你家孩子在网络社群中的经历也是如此。而且,他在网上“见”到的一些人能够真正欣赏他想象中的自己,而非他呈现于日常生活中的、他无力改变的现实的自己。他们会每天上线,约你家孩子一起玩游戏!请停下来想想这件事。对你家孩子来说,这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啊!有人总想约他一起玩,你难道不为此感到高兴吗?
如果你家孩子被朋友们抛弃,或转学,或者你家搬到了别处,他就会失去所有朋友。我们常常见到,搬家过后,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和上瘾程度都会直线上升,因为搬家对孩子来说是非常痛苦的经历。多数孩子都难以立即建立新的朋友圈,若是换作本就不擅长在现实生活里结交朋友的孩子,难度只会更大。但是,孩子在网上的友谊并不会被搬家影响。所以在遭受搬家之苦后,他很可能会更加依赖他在虚拟社群中的那些朋友。他们依然会在那里陪伴他。
很快,孩子就会把现实生活抛到一边。因为在他看来,网络社群更强大、更稳固,并且比变动不居的所谓“真实的世界”更加真实。父母们不理解,拿走孩子的电子游戏等于夺走他的社交生活。你觉得电子游戏只是游戏,但事实并非如此。电子游戏的另一头是孩子的朋友们,是他的朋友圈。试想,假如有人一整个周末都不让你见家人和朋友,你肯定会抗拒,不是吗?然而,父母们正是这样对待孩子的,所以孩子才会如此抗拒。
如果你想让孩子停止玩游戏,你就不能只拿走孩子的朋友圈,却不拿其他形式的朋友圈来补偿。解决之道在于,你要帮孩子建立起能为他提供社交支持的新圈子。拥有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朋友圈,孩子就会更愿意放下网络世界中的虚拟朋友圈。我们生来就喜欢与人在现实生活中互动,电子游戏迷也不例外,只是他们或许还需要我们来帮他们一把。
这就是你的作用——去推动这件事。你得陪孩子建立新圈子。而且,你们一起来做这件事也能促使你们建立起联盟关系,结成利益共同体。亲子齐上阵,新圈子或许就能 超越 过去的老圈子。在那里,孩子会获得安全感、亲密感和面对挑战的兴奋,能感到有人关心自己,以及或许最重要的——他喜欢身在其中的自己。而且,孩子也会因此而更加爱你,因为你已经用行动证明你懂他,知道他需要什么。
虽然互联网是个可以畅所欲言的地方,深受许多孩子喜欢,但我们也清楚,互联网有弊端。罪行往往不会发生在阳光下,而是发生在阴暗的角落。而互联网正是一片巨大的阴暗之地,因为没人知道你是谁。于是,有人便会利用这一点,显露出邪恶、不堪的一面。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行为受许多因素制约,例如道德、法律、社会规范和行为后果等。我们不能为所欲为,是因为我们必须以某种方式承担责任。我们一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讲道德。但研究表明,员工从雇主那里偷窃是出于两大原因,一是有机会偷窃,二是能逃脱惩罚。我不会在大街上找个人偷100美元,这或许是因为我觉得偷窃不道德,但原因也可能是那个人会看到我、会报警,或者会告诉我的父母是我偷了他的钱。身份一旦暴露,我就得承担行为的后果。所以抢银行的人总是戴着头套。
我们在前面谈到过,孩子的安全空间已经变得少之又少。还记得你带孩子去公园玩的时候吗?身为父母,你通常会留意孩子接触到的人。如果在孩子玩耍时,或在他放学后,你发现有几个三四十岁的陌生人走上去跟他说话,你会有什么反应?你可能会三步并作两步地冲过去。
然而在互联网上,这种事却是家常便饭,只是你没有看到而已。在网上,人与人的交往不受地理空间限制,你根本不知道你家孩子在跟谁说话,在说什么。虽然孩子在网上遇到的人可能会在某一天参加他的婚礼,但是同样,这些人也可能是骗子、性变态或恐怖分子。
如果你家孩子玩游戏,那么他就可能听到一些非常恶劣、无法在这里描述的事情。这些事情可能是关于他人或针对他人的恶劣言论。更吓人的是,也许你家孩子也是散布这类言论的人。
互联网的匿名性使人有可能做出在现实生活里不会做的事,这种环境滋生了大量负面行为和言论。有朋友最近告诉我,他家10岁的儿子迷上了一款叫作《堡垒之夜》的游戏。玩游戏时,他总是通过耳麦跟别的玩家说话。有一天晚上,我的这个朋友偶然戴上耳机,听了一小会儿。他震惊地发现,有个26岁的成年人跟他的10岁儿子说了句极其下流的话。我们给孩子看的电视节目里不会有这种语言,但是在电子游戏的世界里,这种语言却无处不在,而且有时是 直接 冲你家孩子讲的。这种语言有时涉及性,有时带有种族主义色彩,有时侮辱女性,非常粗鲁。而且,你根本没有办法避开无处不在的各种限制性内容。还有,问题还不只是别人的言行,如果你家孩子迷上了电子游戏,他自己也会脏话连篇,你若听了一定会受不了。
我并不是在吓唬你,也不主张完全禁止孩子玩游戏。不过你会本能地想要这样做,做父母的当然都会这样。你的担忧合情合理!你会本能地排斥那些让你感到害怕,并且对孩子有害的东西。这种反应非常正常!你很可能已经尝试过这么做。但是,倘若你被恐惧所驱使,完全禁止孩子玩游戏,就势必会招致孩子的抗拒、愤怒和怨恨,堵死你与孩子的沟通管道。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你这样做是在夺走孩子的朋友,这是他永远无法接受的事。
我们不是要把孩子隔绝在危险的水域之外,而是要教会他如何在其中安全地航行。
你不能一味排斥你害怕的东西,而是要去了解它。我们要提高孩子的能力,让他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而非奉行鸵鸟政策,逃避现实。面对网络的危害,最佳的应对策略是熟悉孩子的生活,了解他的朋友圈。读懂这一切后,你就能帮助孩子在这个危机四伏的世界里安全地成长了。
如果你家孩子刚开始玩游戏,或者你家孩子比较小,你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行为,那么你就可以通过下面这些措施来预防潜在问题的出现。
限制或禁用游戏的语音聊天功能,防止孩子与其他玩家聊天。大多数游戏在“声音设置”中都有禁用语音聊天功能的选项。有些游戏还可以单独屏蔽某个玩家的声音。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我建议你在游戏的声音设置中彻底关闭语音聊天功能。
设立一项规则,要求孩子在玩游戏时必须使用扬声器而不是耳机,这样你就可以随时了解孩子在游戏里听到了什么。如果孩子知道你能听到游戏里的声音,他就不太可能参与不良话题的讨论。
除了要能“听到”,你也要能“看到”。这里的关键是,孩子只能在你可以看到游戏画面的地方玩游戏。多项研究已经发现,孩子在自己房间会玩得更久,多出50%的时间。如果你允许孩子把游戏设备带进他的房间,并且允许他关上门玩,你就会失去“看到”这一重要的控制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