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二

低空与土地、海洋一样,是国家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强大引擎。

我应该是国内比较早提出要开放低空和发展低空经济的人之一。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暴露出的航运救援不足问题触发了我的思考。2009年4月,我组织论证并邀请27位两院院士,联名撰写《关于建设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议》的咨询报告,其中就包括逐步开放低空空域的内容。令我们欣喜的是,这个建议很快就得到了中央的批示。我们的建议主要有三条:第一,希望搞一个体系装备发展规划,包括机场建设和机身的发展;第二,既然是低空救援,必须开放空域,所以我们提出希望中央能够批准开放1 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在一些发达国家,3 000米以下都叫低空,但我们觉得自己还没有经验,可以先从1 000米做起;第三,建议国家能够组建高水平的航空应急救援队伍。通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在航空救援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跟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如存在救援力量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救援不够及时、救援机架不足等问题。因此,持续提高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低空应急救援体系,让百姓真正体会到低空经济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有助于我们构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幸福和谐的社会。

发展低空经济需要“政产学研用金”相结合,强化“六子联动”,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建立“耐心资本”,六要素高度融合、协同发力的中国特色低空经济支撑体系。具体来讲:一是要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中国特色航空应急救援创新体系;二是要加大投资力度,逐步加密通航机场的建设,完善航空服务和信息化网络;三是促进通用航空装备和地面保障设施的自主研制,实现自立自强,促进制造业向高端转型;四是加强通航飞行员和无人机操作员的教育培训和严格管理;五是设立航空应急救援专项保险基金;六是加强航空救援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七是积极推进大城市和城市群之间的垂直起降飞机通航试点。

过去,我们强调的是“政产学研”高度融合,但低空经济面临的更多是技术研究方面的问题,企业也需要考虑投入的风险成本。低空领域的原始创新如果没有资金的支持,就不能实现产业化,所以“金”很重要。要利用好金融力量,比如组建高效的各级组织机构,大力发展通航投资、租赁和保险等金融服务业。一方面要鼓励原始创新,另一方面也要利用金融加强低空的产业化发展,也就是推动低空领域的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这样才能让低空领域的原始创新实现产业化,产生新动力、新成果,从而为国民经济服务。“用”即低空经济需要应用的场景,比如一个无人机在不同场景的不同应用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就需要后续的持续开拓。

低空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低空经济发展对中国抓住时代发展机遇,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的出版恰逢其时。这本书的两位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沈映春教授和赵雨涵博士——多年从事科技创新与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在这本书中,她们以多年来的经济、产业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长期、深入的产业调研和国家、地方产业园区规划咨询成果,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了低空经济是什么、为什么当下我国要发展低空经济,以及应该如何发展低空经济从而赋能新质生产力等相关问题,为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低空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考。

我认为通航航空将是继房地产、机械之后,我国国民经济双循环、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引擎。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低空经济产业体系,建立空天地一体化的、空中创新的交通管理体系,以保证飞行安全。全面开放低空空域,积极发展通航产业,形成多元化的“低空经济+”场景。

我认为中国天路是很多的,关键是如何把它飞好,我相信我们的国人有机会、有能力在一段时间之内把这个事情做好。我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一定能打造出属于中国人民的低空高速天路,并以此推动低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美丽乡村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更大的新贡献。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vlkE9BhIhnvC6Tm4FAvBu8ThHU+CC8U+2Y1ryNJ55XEkNmnKFm1d6lrlgl8Jh1B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