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6课

2006年8月26日

下面开始宣讲《善说海》的第四品。

《入菩萨行论》第一品中宣讲了菩提心的功德,然后开始宣讲六波罗蜜多。其中布施波罗蜜多在第二品、第三品分别讲了一些,同时在回向品中也讲到了法布施和发愿布施,因此没有单独安立为科判。

在获得菩萨戒以后,怎么样趋入菩提呢?首先是讲戒律波罗蜜多,用不放逸和正知正念两品来宣说。接下来就是安忍、精进、静虑、智慧,每一度用一品来阐述,品名也分别叫安忍品、精进品、静虑品、智慧品。

首先我们讲戒律度中的第一品第四品不放逸。

戊一(不放逸)分三: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

己一、略说:

佛子既如是,坚持菩提心,

恒勤勿懈怠,莫违诸学处。

作为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佛子菩萨,我们依靠七支供等加行、龙猛菩萨或无著菩萨两大传承仪轨来受持菩提心的正行、让自他生起欢喜心的后行,已经获得了非常殊胜的愿行菩提心,从此以后就应当坚定不移地守护菩提心,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舍弃,并且努力做到恒时不违越菩萨学处。

此处的菩提心,是指世俗菩提心,不能舍弃这样的世俗菩提心,是本品宣说的主要内容。以什么样的方式不舍弃呢?就是以不放逸和正知正念不舍弃。不放逸的话,一定要精进不懈怠,不要认为我受了菩萨戒就是菩萨了,以后不用度众生了,天天都是很安闲地坐着,这样并不是菩萨的行为。受了菩萨戒以后,大家一定要在思想上、行为上多考虑众生,多做一点利益众生的事情,凡是有利于众生的,什么事情都要做,这在下面也会讲到,因此千万不能懈怠!

现在世间上的有些人,经常以种种借口来拖延闻思修行,什么“我现在工作很忙”“我要考试某某论典”“我现在如何如何”,动不动就想退心。其实学习这部论典的安排,对外面的人来讲是很轻松的——两个月只听15堂课,相比我们学院或任何一个闻思修行的道场,60天只用15个小时,这已经算是非常少了,但仍有些可怜的在家人推三就四。说到他们,我有时候非常悲伤,也非常生气,表面上自认为在学《入行论》《菩提道次第广论》,学什么呀,这不叫学,只不过是应付而已!所谓真正的学习,就像我们这里,先是法师讲,法师讲完后辅导员讲,辅导员讲完后,下面还要反反复复地讲考、背诵、笔考,参加大大小小的考试,才算是学。但有些人真是特别懒惰,当然,懒惰并不意味着你天天迷迷糊糊地睡懒觉,关于懒惰的定义,过几天还要讲。现在许多人相当的散乱,凡是做一些非法事,他们就非常聪明,有时间也有精力,但是在一个礼拜中听两三堂课,就相当的费劲,经常有种种困难。有时候看这些在家人学佛,真的没有希望了,说实话,他们只不过是应付而已,表面上过关而已,实际上根本没有好好学。真正的学习不应该这样,自己欺骗自己是没有什么用的。当然,这里说的只是部分人,有些人也特别精进,但我觉得没有必要赞叹。

如果你们真想修持菩提心,就不要懈怠,同时也不能违背菩萨戒。前面也讲了,按照《虚空藏经》中的观点,利根者要防范十八条堕罪、八十条恶作罪。从肯定或修持的角度来讲,六度四摄、三十七道品等是菩萨应学的学处。不管是应学的学处,还是应遮的学处,菩萨戒律中怎么规定的,我们都应该认认真真地去行持。

在“略说”时,大家一定要搞明白什么叫做不放逸。所谓不放逸,就是对三门小心翼翼、谨慎取舍。《学集论》 中云:“所谓不放逸,即是无贪、无嗔、无痴而精进行持善法,在内心防护有漏法,它是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福德的根本。”以此宣讲了不放逸的本体和作用。这是一种新概念,我们经常口头上说“不放逸”,但何为不放逸大家一定要搞明白。不放逸的定义,就是行持一切善法的精进,不放逸的作用,就是受持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功德,具有这种能力的心叫做不放逸。《学集论》中还讲了不放逸的违品——放逸,什么叫做放逸呢?就是自己的三门没有束缚、放任自流,对做善法没有兴趣,造恶业却非常擅长。

我们在诸佛菩萨面前已经受持了殊胜的菩提心,从此以后,菩提心的戒律永远也不能损坏,若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以不放逸来摄持,因为不放逸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也说过:“所说一切诸善法……根本即是不放逸。 ”因此,八万四千法门的根本就是依靠不放逸,如果相续中有了不放逸的心态,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时都会小心谨慎的。上师如意宝在讲《入行论》时也说过:“所谓不放逸,就是平时自我监督、自我提醒的一种心。”比如在说话时,看看有些话能不能说;在做事时,看看有些事能不能做;在想事情时,看看有些事情能不能想。平时自己监督自己,言行举止要特别注意、谨慎取舍,这样的行为和心态就叫做不放逸。因此受了菩萨戒以后,如果你没有不放逸,过两天就可能完蛋了,菩提心就已经失去了。

另外,《菩萨地论》中还将不放逸分为五种:第一种叫前际不放逸,即是对往昔所造的罪业心生追悔,发誓再也不造而如理忏悔;第二种是后际不放逸,就是改过自新之后,今后的行为如理如法,不做任何坏事;第三种是中际不放逸,是指当下所做的事情如理如法,不背离一切善法规则;第四种是前行不放逸,即以后的一切行为不作恶法;第五种是现行不放逸,指现在的一切行为不作恶法。后两种与前际不放逸、中际不放逸稍微有点差别,后者是从行持善法的角度而言的,前者则是从不作恶法的角度来讲的,反体方面有所不同。

不放逸能令众生获得无死的甘露果位,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云:“佛说不放逸甘露,放逸乃为死亡处。”意思就是说,修持善法、防止有漏法的不放逸,将到达无死涅槃的甘露之处,而放逸无度的下场则是死亡之处的轮回。这方面的教证是比较多的,如果我们没有不放逸,真实行持善法也非常困难,佛陀在《文殊国土庄严经》中曾说:“放逸者,声闻之道亦不能成就,更何况无上菩提正道?”对那些放荡不羁的人而言,如果没有不放逸的正念,不要说声闻缘觉的果位,就连世间上的好人也可能做不到。假如所作所为就像疯子一样,连世间上最基本的人格也没有,那学佛的诚心就更不用提了。所以,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修行人,应该经常提醒自己:“我是已经发了菩提心的人,行为跟其他人是不同的,我现在不能抽烟、不能喝酒,也不能作那些非常低劣的行为”,应该时刻对自己有一种约束。如此一来,变成好人也不是特别困难,否则的话,行为若想完全如理如法,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以上是放逸品的略说。

己二(广说)分三:一、谨慎修学所修;二、谨慎所依暇满;三、谨慎所断烦恼。

庚一(谨慎修学所修)分三:一、不舍菩提心之合理性;二、舍弃菩提心之过患;三、教诫不舍菩提心。

辛一、不舍菩提心之合理性:

遇事不慎思,率尔未经意,

纵已誓成办,后宜思取舍。

诸佛及佛子,大慧所观察,

吾亦屡思择,云何舍誓戒?

我们平时做事情时,最初未经反复观察,或者只是稍加观察而未经慎重分析,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承诺“我必定要做”,然而经过一番详细观察才决定到底做还是放弃,这一点也是合情合理的。比如有些人投资做生意,开始时觉得有利可图,但到了中间发现有点不对了,赶紧改变原来的计划,付给对方一些违约金,并抱歉道:“我原来在你面前虽有过承诺,但现在想来想去,觉得这样做下去不合理,所以打算不继续投资了,咱们重新签一份合同吧。”或者说:“当初我们之间的协议,现在我可能没有把握了,所以一定要改变。”这样的改变,就世间而言是可以的,做任何事情不一定从开头到结尾一点变化都没有,譬如我本来打算明天到什么地方去,但晚上想来想去觉得不妥,虽然已经在课堂上跟这么多的人都说了,但我明天不去也没有多大过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在世间上这种现象也司空见惯。

但我们受持菩提心则完全不同,舍弃菩提心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为什么呢?因为一切如来,尤其是娑婆世界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具有照见万法实相的智慧,他们通过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的再三观察,觉得对众生唯一有利的就是菩提心,而且在修道的过程中,自己也是依靠菩提心而得以成就的。就菩萨而言,无论是文殊菩萨、弥勒菩萨,还是观音菩萨、虚空藏菩萨,所有的菩萨也是在学道过程中,通过超越的智慧再再观察诸法的本体,发现唯有菩提心才能将众生从轮回的苦海中救拔出来,获得解脱。

诸佛菩萨以大智慧和大慈悲详加观察后,都认为菩提心对众生是最有利益的,我们虽没有诸佛菩萨的智慧,但凭借自己的见解抉择,在上师面前通过学习菩提心的功德,也知道了菩提心对自他的利益,懂得这个道理以后,经过反反复复的思维,才决定受持这种发心学处。在圆满了七支供等加行之后,于诸佛菩萨、金刚上师面前发誓“我要度化无量的众生”,对这样的承诺怎能半途而废呢?我们今天发下菩提心,明天就随便舍弃了,从此不度化众生、不利益众生了,这是绝对不能的。什么东西都可以不要,但珍贵的菩提心却永远不能舍弃,《弥勒狮吼经》云:“希求菩提誓,恒时当坚固,犹如须弥山,永不可动摇。”意思是说,我们相续中的菩提心应当像须弥山那样坚固,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或痛苦,永远也不能动摇。《文殊国土庄严经》中亦云:“不管出家或是在家,受持了菩提心以后,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能舍弃。”佛陀在有关经典中再三宣讲了菩提心的无量功德。

因此我们平时做事情,假如不成功的话,中途改变是可以的,但在诸佛菩萨面前发下菩提心的誓言却不是这样。毕竟自己不是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自己就马上去做,以前上师也讲了,个别人可能有这种情况,但百分之九十的人是知道了佛经 (如《华严经》《宝积经》《妙臂请问经》) 中菩提心的功德、对自他有何利益之后,才决定守持大乘菩提心的。既然如此,那以后不管遇到什么违缘和困难,都不能舍弃菩提心。

我们在座的人,能在这个清净道场住多久,谁也肯定不了,但不管怎么样,你以后无论到哪里,都不能舍弃菩提心,应把它当作永远的如意宝来对待。住在城市里的佛友们也是如此,通过网络、电视等,大家已经接受了这样殊胜的菩提心,那么从此以后,你不管在什么场合中,就算没有地位、没有财产、没有身体、没有生命,最主要的就是不能舍弃这颗菩提心。如果舍弃了的话,对我们的损失是很大的。所以我们每个人在修行的过程中,务必要时时刻刻忆念这个愿:我什么都可以舍弃,但菩提心千万不能舍!经常在诸佛菩萨面前发这种誓言,并且祈求诸佛菩萨、金刚上师时刻加持,令自己的誓言得以圆满。

辛二(舍弃菩提心之过患)分三:一、异熟果堕恶趣;二、失毁利他行为;三、阻碍解脱。

壬一(异熟果堕恶趣)分三:一、真实宣说;二、彼之合理性;三、遣除诤论。

癸一、真实宣说:

首先宣讲如果舍弃菩提心,一定会堕入恶趣的。这并不是很普通的事情,你们现在不能随便认为“不要紧吧”,有些人就是这样,学了密宗以后,自己好像心里不太舒服,觉得不太适应,就把密法或大乘法舍弃了,然后进入小乘学习。原来新加坡有位法师,他首先在很多藏传佛教的上师面前接受灌顶、受菩萨戒,后来可能心情不太好或是由于其他原因,他把所有的大乘佛法都放弃了,进而改学小乘法门。当然,从世间的角度而言,信仰自由,这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但从佛教的规矩来讲,这是自己业障现前,谁也阻挡不了,如果你不愿意学藏传佛教或大乘佛法,开始要学小乘法门,那你的一生一世,乃至生生世世都完了,没有解脱的机会了。有些人认为“我舍弃藏传佛教的大乘法,还可以学汉传佛教或南传佛教的法门”,但你只要舍弃了一法,实际上就等于舍弃了一切法,有关此理,佛陀在《摄正法经》中也讲得非常清楚。

然而,现在很多修行人都不懂这些道理,行为上也没有如理如法,其原因就在于缺乏佛教的基础知识,所以我们非常愿意推广,原因也在这里。有些人给我打电话说:“汉地有很多假出家人,藏地也有很多假活佛,你们应该制止这些人,不要让他们到处行骗。”我回答说:“制止他们是不可能的,我们也不会制止的,因为分不清楚孰真孰假。但如果把佛教的基础知识传播给大家,让人们了知善知识的法相是什么、如何依止善知识、基本的佛法怎么样求……很多人自然就不会上当了,这样才是真正的制止。”对于诸如此类的现象,以前法王在课堂上也批评过,但有时候能起到一些作用,有时候也不一定起作用。从《毗奈耶经》的公案中可以看出,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也有很多搞非法行的人,这是一种自然规律,没什么可奇怪的,有正法的地方,邪法肯定会有。

今天有个人说:“我现在懂得了如何依止善知识,但经常对很多人生分别念,这怎么办?”我回答他:“该生分别念的时候,应该生一点;不该生分别念的时候,就不要生。”虽然没有直接明说,但里面的涵义希望他明白。所以,你们这些大的问题一定要搞懂,佛教的有些辩论和推理不懂也不要紧,但舍弃菩提心的危害、有了菩提心的功德,对每个大乘修行人来讲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连这些都没懂,那你以后的方向可能会有点迷茫。

若誓利众生,而不勤践履,

则为欺有情,来生何所似?

假设已在诸佛菩萨面前发誓“从现在开始,往昔您怎么样发愿,我也是这样发愿”,一边合掌,一边大声地念了三遍。但之后的所作所为却不履行诺言,那么显然已经欺骗了诸佛菩萨和一切众生,如此一来,最终的下场绝对摆脱不了恶趣。

不要说是佛教,就连世间上选总统时也特别重视誓言,总统上任之前,首先要在上帝面前发誓如何如何,今后在执政过程中也一定要履行当初的诺言。同样,我们在佛菩萨前发菩提心也是如此,既然已经发誓要利益众生,但在实际行动中,自己有能力却没有帮助众生,也没有为众生的解脱做任何事情,甚至到了一定时候舍弃菩提心,立誓不度众生了,这种行为无疑欺骗了所有的诸佛菩萨。就像有个人对一百个人说:“你们待在这里,我等一会儿给大家带好吃的。”于是大家就一直等,结果这个人始终也没有来,最后这一百个人都会恨他,骂他是大骗子。这个范围还不是特别广,如果我们在诸佛菩萨面前,对三界六道的所有众生承诺:“你们到我这里来,我给大家一个好东西,什么东西呢?暂时的人天安乐和究竟的无上佛果。”当时有神通的众生都已经听到了,没有神通的虽然听不到,但实际上你已经承诺了,有神通的非人、饿鬼都欢喜得不得了,因为一个人生起了菩提心,世间上就减少了一个坏人,增加了一位菩萨,依靠此人菩提心的力量,能给它们的身心带来无比的快乐和利益。如果承诺了却没有这样做,那最后的下场必定会堕入恶趣。

从道理上来讲,欺骗几个人、几百个人,大家都觉得不合理,那欺骗轮回中的所有众生,结果就更不用说了。《地藏十轮经》中云:“如果有人在诸佛菩萨面前发愿后,于十善业中任一善法也未做过,却自称我是真实行大乘者,则已欺骗了十方诸佛菩萨及所有众生,此人命终必堕恶趣。”《学集论》中引用《慧海请问经》也说:“若于诸佛菩萨前承诺度化众生,但却没有真实去行持,那天人也会讥笑他的。”可见,假如在诸佛菩萨面前立誓要度众生,但在实际行动中不仅不度,反而发恶愿、舍弃菩提心的话,过失是相当大的。

我们的一生相当短暂,很多人上半生已经过完了,下半生能活多久也不好说,所以我再三地请求大家:在这么短的岁月里,千万千万不要舍弃菩提心!所谓的不舍菩提心,堪布根霍在讲义里也讲过,就是指内心不发恶愿“从此以后我不学大乘佛法,不度众生了”。假如没有产生这样的念头,即使你暂时没有能力度众生,也不算是破根本戒。比如我今天在路上看到一个可怜的众生,但我自己也特别累,没有办法帮助他,那我有没有破菩萨戒的根本誓言呢?没有,因为我没有发那种恶愿。如果发了恶愿,那就很危险了。所以我们有些时候与别人产生矛盾时,千万不能想“这个人这么坏,如果有机会度他,我也不度了”。虽然这只是一个众生,但舍弃一个众生,也算舍弃了愿菩提心,这一点是比较可怕的!

当然,“一切众生我都不度了”,这种想法作为大乘佛教徒恐怕不会有,因为大家都知道舍弃菩提心的过失。但平时关系不好的人出现在面前时,自己心里暗想:“这个人特别坏,经常无缘无故地害我、诽谤我,说我不好看,说我偷东西,说我吃得太多,说我太懒惰……这样的话,以后有机会我也不度他了!”这种想法也是舍菩提心。

所以,大家千万不能有这种心,一旦快要产生这种分别念了,马上要忏悔,第二天念仪轨重新受持菩萨戒,令其恢复。倘若认为菩萨戒毁坏了也无所谓,没有戒体也可以,从今以后就不用再受持了,那你将来必定堕入恶趣。

癸二、彼之合理性:

意若思布施,微少凡常物,

因悭未施予,经说堕饿鬼。

况请众生赴,无上安乐宴,

后反欺众生,云何生善趣?

如果某人心里想要将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布施给众生,后来又出尔反尔,没有进行布施,经中说这是饿鬼的因,《正法念处经》中云:“仅稍思量而未布施,则投生饿鬼,若已经立誓而未布施,则堕入众生地狱。”

平时某些有吝啬心的人,本来想给别人一样东西,但后来又舍不得了,这种果报是非常可怕的。为什么呢?因为想给的心态与不想给的吝啬相比,后者的过失相当大。《分别诸趣经》中说:“对米饭、菜蔬、树果、树根等东西,先是发愿想要布施,后由于吝啬心而反悔,此人将来必堕入饿鬼世界,感受无量的痛苦。”

因此平时要想给众生什么东西,尽量不要食言,如果口头上已经说了,就更不能不给了。佛经中宣说的奥妙因果,我们凡夫人是难以思维的,《摄正法经》中也说:“对众生所承诺的事情,纵遇生命危险也不能放弃,假如舍弃了菩提心,则在众生面前说了大妄语,过失是非常大的。”有关这方面的教言,我们也应该看一看大乘经典,佛经里所宣讲的内容,如果对照自己实际行动中的取舍因果,将会有非常大的利益。总之,我们心里想或者口头上说,要给别人某种东西,但后来却没有给的话,佛经中说必定会堕入恶趣的。这种因果深细难测,唯有佛陀才能彻知。

既然这么做都会堕入恶趣,诚心以无上佛果与暂时安乐宴请一切有情,后来又欺骗了所有众生,怎么可能转生善趣呢?要知道,我们迎请的是一切众生,所承诺的并不是微不足道的东西,而是不可思议、极其殊胜的无上正等觉之乐。既然已发下了这种誓言,现在不但改变了主意,反而还要发恶愿,这样一来,果报自是不必待言。

因此我们平时一定要观察自己的相续,所谓的不放逸,就是要明白这些道理。然而,现在许多佛教徒非常可怜,受菩萨戒的人倒是比较多,但每次受戒之后,他们认为拿到菩萨戒本,就意味着得到了菩萨戒。其实这也不一定,关键要看我们的所作所为有没有舍弃菩提心,如果没有的话,才可以说你相续中有了菩萨戒。有了菩萨戒以后,一定要尽量地帮助众生,多少个都可以,数量没有限制。我经常想,人类中最需要帮助的是什么样的人?就是那些无依无靠的老人,我们一定要发菩提心来帮助他们;还有那些失去了读书机会的孩子,现在的世界上,没有文化就如同没有眼目一样,所以大家如果有能力,不管是经济上还是地位上,都应当竭尽全力地施以援手;另外,那些思想不健康,内心被各种贪欲、嗔恨心所控制的人,以及平时被病魔所缠、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也都非常可怜,我们应当尽量帮助。

除了人类以外,对于饿鬼和地狱的众生,我们应发愿给它们念一些经回向;对于旁生,看到它们遭受生命威胁时,应当慷慨解囊,依靠放生等善举,解救它们于屠刀之下。总而言之,作为发了菩提心的人,始终都不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时时刻刻要牢记的一件大事。如果我们把自己放在第一,众生置于次要的位子上,则说明我们的菩提心并不是非常圆满,这一点大家始终应该铭记。

《学集论》中还引用了《慧海请问经》,广讲了不能舍弃菩提心的理由,你们若有法本的话,还是应该看一看。这几天我看了《学集论》以后,心里觉得非常舒服,里面引用了很多教证讲了大乘菩萨的功德、菩提心的利益,我觉得作为修学大乘佛法的人,这些不能不知道,一定要了解其中的意义,若能如此,将对自己的后世,乃至生生世世都有极大利益。因此我们的传承上师,譬如上师如意宝,一辈子就是通过讲经说法来利益众生的,这是他老人家最重要的事业。在座的许多道友,不管你们依止了上师二十年也好,十多年也好,几年几个月也好,对这一点应该非常清楚。

作为上师如意宝的传承弟子,或者作为其他上师的传承弟子,我们内心最关键的是什么?就是要帮助众生、利益众生。这是非常重要的,其他的问题,比如宣扬自己的功德如何,现在已经开悟了,见到了前世后世,可以灌顶算命等等,这些并不是特别重要。我个人认为,现在藏传佛教在各地弘扬,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给众生介绍佛教的道理,其他的一些灌顶、做火供等,虽然也是密宗的一种仪式,但这不是特别的重要。只有让人们知道了佛教的基本道理,才能慢慢减少相续中的疑惑,真正明白如何取舍。因此,我们人与人之间、佛教徒与非佛教徒之间、佛教徒与佛教徒之间,应该平心静气地互相交流,互相介绍各自宗派的观点教义,这样一来,佛教慈悲为怀的精神、佛陀至高无上的智慧,才能为大众所彻底了解,只要是精神正常、具有公正的智慧,任何人都会接受的。

所以,你们当务之急就是要了解佛教的道理,不要今天跟这个上师跑,明天跟那个上师跑。当然,对我来讲,你跟多少上师跑也无所谓,你依止了多少个上师,对我也是无利无害的,但你若要对自己负责的话,最有意义的就是学习佛教的真理,对诸佛菩萨生起不退转的信心,这就是获得人身的意义。如今有些学习大乘佛法的道友,今天跑到这里,明天跑到那里,今天去朝山,明天去拜上师……当然,要去是你的自由,我也非常随喜功德,但你要明白真正有意义的是什么?假如失去了现在这种机会,以后再有没有也很难说。我这里并不是要把“西瓜”卖出去,希望自己发大财,这种想法连梦中也从来没有过。但上师如意宝对经常跑来跑去的人,也是非常讨厌的,如果欲令上师欢喜,我们就应当一心一意地学习,一门心思专注于大乘佛法上,尽力护持自相续中的菩提心,想方设法来增上它的功德,这就是上师如意宝最欢喜的一件事。

我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人应当稳重,不稳重的话,别说是大乘佛法,就连一般的世间学问也得不到。开始时听了两三天的课,过后就敷衍了事、顺便应付,这并没有多大意义。你一生中如果连一两部论典都听不圆满,那学大乘佛法只不过是形象而已! d7sICxxzDB5hfo+6BRO6uxcNaAa3Zm6aM5NrEIZ5zpGRX4FiK6AtdHselNp68RN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