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7课

2006年6月22日

子三(现行对治力)分三:一、理当精进对治;二、迅速精进;三、如何精进。

丑一(理当精进对治)分二:一、以患者之喻说明;二、以险处之喻说明。

寅一、以患者之喻说明:

若惧寻常疾,尚需遵医嘱,

何况贪等患,百罪恒缠身。

此颂用病人罹患重病后必须谨遵医嘱的比喻,来说明我们修行人必须听从上师和佛陀的教言精进修持。

世间上的人非常害怕疾病,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感冒,得病以后也会立即找医生治疗,按照医生的吩咐吃药、打针,戒除不良的饮食和行为。否则只是自己看说明书,不听医生的嘱咐而随便服用一些药物,能不能起到效果也不好说。

同样的道理,我们凡夫无始以来沉溺于轮回的泥坑中,相续中充斥着贪心、嗔心、痴心、傲慢、嫉妒等成千上万的烦恼病,这些病与普通的病不同,普通的病最多只得几个月、几年,病得也不是特别厉害,大多数都可以通过医术来治疗。即使是非常可怕的病,如非典、禽流感、艾滋病、癌症等,充其量只是夺去你一次的生命,而不会生生世世都害你,这辈子得癌症,下辈子也不一定得癌症。但所谓的烦恼病,无始以来一直在轮回中折磨着我们,将自己害得特别惨,这辈子有贪心,上辈子也有贪心,上上辈子还有贪心……这些病不是一生一世,而是生生世世都在害我们,如果没有以佛法来治疗,它一定会永无止境地继续下去,将我们不断投入到轮回的火坑中。

既然我们平时有一点小病,都要马上到医院看医生,那无始以来罹患了这么严重的烦恼病,为什么不依靠大医王佛陀的教言来对症下药呢?因此,佛陀在《华严经》中教诫我们:“善男子,汝当于己起病人想,法起药想,于善知识起医王想,殷重修持起医病想。”

那么,这样的烦恼痼疾能否依靠自学来治愈呢?恐怕相当困难。因为佛法高深莫测,凡夫人再怎么聪明、再怎么有智慧,也难以真正通晓它的甚深意义,佛在经中言:“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如果没有善知识的讲解,纵然你的世间学问再高,也很难通达佛教的深奥之义。现在很多人不愿意听上师讲法,认为自己很有智慧,自学成才应该不成问题。但这恐怕有点不现实,为什么呢?从历代大德的传记中也可以看出,如果自学就能通达佛法的教义,这些大德们千辛万苦地寻找上师,并在依止的过程中承受种种苦行,这应该也是多此一举了!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若想真正有所收获,必须认认真真地依止善知识,没有善知识的引导,你再有智慧也无法通达佛法的奥义。

当然,所谓的依止,并不是求一点加持、得一个灌顶、拜一拜上师就完事了,如果不听闻佛法,想治疗相续中的烦恼痼疾非常困难。现在有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经常今天来个活佛,明天来个上师,给大家灌顶、作火供,有这个加持、那个加持。当然,我并不是反对这些行为,只要对众生真正有利,佛法的方便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是只有讲经说法才能利益众生,而别的途径都不合理。但不管用什么方法,最好是让佛法深入内心,佛陀曾说:“我为你们宣讲解脱妙法,但能不能解脱依赖于你自己。”可见,佛陀当时度化众生的手段也不是主要依靠神变,或者天天给大家灌顶,而是将自己亲证的境界告诉众生,让他们依靠这些教言如理修持,最终才能获得解脱。

因此,佛陀真正度化众生的方法,就是讲经说法。作为大乘修行人,若把精力放在其他方面不太合理,关键是要稳重地依止一位善知识,首先闻思佛教的道理,然后如理如法地修持,依靠这种学修兼备,相续中的烦恼才能断除。

正如昨天所说,有些人刚开始学佛时,认为修行和成就很简单,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但你们也不要灰心失望。自古以来,那么多的高僧大德依靠佛陀的教言修持,已经获得了圆满的成就,这些现象不管在藏传还是汉传佛教多得不可计数,所以大家应该对修行有信心。当然,稍微懂一点佛法时,也不能有傲慢心,不能有满足之感。《萨迦格言》中说,有智慧的人就像大海汇集再多的江河也不满足一样,智者对教言特别有兴趣,不断地求法,认真地学习,永远也没有满足的时候。与此相反,没有智慧的人往往得少为足,听一两堂课就觉得可以了,这即是愚者与智者的差别。

有时候自己认为学得很好,实际上也是不一定的。《四十二章经》中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所以,千万不要相信你的分别念,它没有任何可信赖之处。有些凡夫人认为自己成就了、修行非常了不起,以后不用看书、听课、念经了,但真正遇到对境或烦恼现前时,到底有没有对治的能力?假如没有的话,说明你的境界还不是很高,最好不要有傲慢心,否则就像古大德所讲的:“傲慢的山顶上,留不住功德的泉水。”

所以,大家在修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以正知正念来观察自己,依靠佛法来进行修持,这样久而久之,自己本有的断证功德才会现前的。

在依止善知识方面,有些大城市里的人可能由于没有经验,好像有点摸不着头脑,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一点见解也没有,若是这样的话,那就真是盲人骑瞎马,根本不可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了。因此,大家首先要认真观察所学知识的基本意义,然后运用到自相续中,否则口头上说得再漂亮,实际上也是没有用的。以前佛陀身边有个善星比丘,他当佛陀的侍者已经有二十年了,获得了一禅的境界,并能将三藏十二部倒背如流,但后来的结果呢?转生到舍卫城的一个粪坑中成为具足诸多丑相的饿鬼 。像佛陀那样的善知识,整个世界也找不到第二个,但如果自己相续中蔓延邪见,佛陀也是无法度化的。所以,精通佛法若成了纸上谈兵,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我们在自己的上师面前,哪怕只听过四句法,也应该有恭敬之心,否则的话,上师相续中的功德是根本得不到的。希望在座的法师、辅导员,大家应该互相恭敬,不管你们有什么样的智慧,尊重别人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相续中才能得到法的利益,做什么事情才会很方便的。

一惑若能毁,赡部一切人,

疗惑诸药方,遍寻若不得。

医王一切智,拔苦诸圣教,

知已若不行,痴极应呵责。

即便相续中有一种烦恼,也足以毁坏南赡部洲的一切人,而治疗这些烦恼病的良药,除了佛法以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三界导师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是名副其实的大医王,只有在他的教言中,才有脱离痛苦的灵丹妙药,如果明明知道这一点却不依教奉行,显然是愚昧至极,应该被所有的高僧大德及智者们所呵责。

为什么说“一惑能毁赡部一切人”呢?一惑是指贪心、嗔心等任何一种烦恼,如果有了这种烦恼,比如对菩萨等殊胜对境生嗔恨心,一个人生起就会毁坏一个人,两个人生起就会毁坏两个人,南赡部洲的人都生起这种烦恼,就会毁坏整个南赡部洲的人。可见烦恼的力量相当强大,世间上任何一种疾病也没有这么可怕。现在的人特别害怕禽流感,医学家认为,如果禽流感蔓延,四分之一的人类都会死亡,但烦恼疾病与此相比,杀伤力则更为强大,它不仅能摧毁这个人今生的戒律、道心,乃至生生世世的安乐都会被彻底毁坏的。

既然烦恼对众生的危害如此之大,认清了这点以后,我们一定要寻找妙药来治疗这种疾病。古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中国古代有孔孟之道、老庄之说,以及各种人文道德、方法论;古西藏有苯波教等的学说理论……虽然人们绞尽脑汁地想尽办法,但都没能成功地治愈内心的烦恼病。唯有释迦牟尼佛在印度现证了无上圆满正等觉之后,应众生不同的根基宣说了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完全能治疗众生心里的疾病,依靠这一殊胜圣道,无数众生才得以趋向解脱的彼岸,这是历史可以证明的。

当然,这并不是我们自卖自夸,吹嘘释迦牟尼佛是如何的伟大,通过对比就可以知道,从古到今,人类历史上有这么多的学者与智者,他们的理论根本没有揭示万法的真相,而只有释迦牟尼佛才真正宣说了解脱的正道,所以作为佛教徒,我们不应该只是口头上赞叹佛陀,而应发自内心地对佛陀充满信心。

就我本人而言,对佛陀的感恩心、恭敬心始终都是油然而生的。不仅是这一辈子,我想以前可能发过愿生生世世都不退转这种信心。虽然我不是非常聪明,但从小到现在一直在佛法的海洋里汲取营养,对世间上哪个学问好、哪个学问不好,稍微有一定的取舍智慧,在这个过程中,我唯一发现佛陀的正道是最了不起的。每当看到印度的大德们赞叹佛陀的功德,自己的心中不禁感慨,在这样难得的人生中,我能遇到如此殊胜的佛陀教言,确实非常荣幸、非常高兴,这并不是口头上的人云亦云,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赞叹。大家对佛陀的恭敬心也应当如此,不是别人说佛陀很好,自己就随波逐流,而是通过详细的观察、认真的修学,自相续中的烦恼减少了,才能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其中的意义。

虽然我自己的烦恼也特别深重,修行的时候觉得特别惭愧,回向时经常不知道回向什么,在半小时或一个小时中都是胡思乱想,什么功德也没有,不该想的全部想完了,该观想的什么都想不起来。但这只是我个人的修行跟不上、业力深重而已,佛陀的教言与窍诀是千真万确的,没有丝毫疑问,只要我精进地忏悔、精进地修学,总有一天会成功的,我对自己还是有一定的信心。

世界上像佛陀那样的大医王是找不到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翻开历史就可以看到,印度的耆婆医师、汉地《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以及藏地的云登贡布,都曾被人们称为“医王”,但他们只能治众生身体上的病。而佛陀不仅能治身体上的病,心里的疾病也能完全治愈。关于佛陀能治身体上的疾病,以前也有个公案:佛陀在世时,耆婆医师自认为医术特别高明,有一次对佛陀说:“医治众生内心的疾病,您的教法甘露是举世无双,但治疗众生身体的疾病,我耆婆应该是世间第一。”佛陀为了摧毁他的傲慢,遂将他带到一个雪山上找了很多草药,并将每种草药的来源、功效、药性、治病方法讲得清清楚楚,而耆婆医师对这些草药,有些根本不认识,有些只知其名称而不知作用……经过这件事情后,他完全消除了傲慢,心悦诚服地认为佛陀不仅是烦恼病的医王,在治疗身体疾病方面,自己也是望尘莫及。

不管是在佛陀时代,还是其他时候,相续中有了傲慢是非常可怕的,如果有了傲慢,根本不可能生起真正的道智。《现观庄严论》中说:由于傲慢的缘故,菩萨的道智在天人相续中无法生起,于是佛陀身体发光,令天人因福报而现前的身光隐没、黯淡,以此来消除他们的傲慢,然后才为其宣讲般若法门。现在有些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始终都有一种傲慢心,他们认为自己有点文凭,就如何如何的了不起。从世间来说,这些文凭可能算是傲慢的资本 (但现在也有许多假文凭,通过花钱或关系就可以买到) ,说明你在世间方面有一些长处,但就学佛而言,也许你还没有达到中学水平,对最基本的因果正见、轮回的道理还是怀疑重重,如果是这样的话,你的相续离佛法非常遥远!

总而言之,佛陀传下来的教言能治愈我们相续中的所有疾病,若想摆脱轮回或恶趣的痛苦,除了佛陀的教言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方法了。现在世间上有许多遣除痛苦的方便,但这只能让你暂时快乐,解决一两天的问题而已,生生世世的生老死病,唯有佛陀的教言才能治疗。所以,我们应该深深认识到自己是个病人,世间上的任何学问都不能治愈,唯有佛陀的甘露妙药才有办法。今生值遇了这样的医王,我们是非常有福报的,虽然无始以来被贪嗔痴的重病所缠,苦不堪言,但现在遇到了这么好的上师、这么好的佛教,真是值得高兴!

假如没有好好修持,成天不务正业,这是相当可惜的,这种人实在太愚痴了。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说:“谁以宝饰之金器,清除肮脏呕吐物,转生为人造罪业,与之相比更愚蠢。”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中也说:“不察有益和无益,不求智慧不闻法,唯有寻求充腹者,真实一头无毛猪。”这种人对未来的解脱一点都不关心,对自相续中的痛苦也是毫不在意,如此愚痴至极的人,世间上哪里还有啊?这些不学佛的人,或学一点佛但整天散乱度日的人,高僧大德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呵斥。

作为一个佛教徒,希望大家还是认认真真地学习佛法。当然,你们为了生活要工作,上有老人,下有小孩,中间有亲朋好友,每天要面临很多问题,上班、开家长会、陪客户……这些情况我也能理解。但希望你们尽量不要把时间都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尤其是请客吃饭,来来去去要花很长时间,这是我非常反对的。在学院里面,不管是什么人请客,我都不敢去,一去的话,起码一两个小时就在没有意义当中度过了,特别可惜!

有些人以前没有学佛时,好像生活没什么目标,把这一生过完了就可以,根本不想死时会怎么样,更不要说考虑来世了,反正在浑浑噩噩中过一天算一天,这样的心态并不是智者的选择。作为修行人,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智慧来观察,人到底有没有前世后世,没有的话,一生几十年就这样过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但如果确实存在来世,且生生世世的关键就是今世的话,那对这样大的问题不闻不问,成天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难道不是很愚痴吗?诸佛菩萨以智慧眼为我们抉择了前后世的存在,古往今来的任何一个人,也找不出它不存在的确凿依据,既然如此,我们对死亡、对来世需不需要做一些准备?所以学佛最好不要停留在表面上,否则难免会被寂天菩萨所呵斥。

寅二、以险处之喻说明:

若遇寻常险,犹须慎防护,

况堕千由旬,长劫险难处。

纵然遇到平平常常、微不足道的险处,人们也是为了避免堕落其中而小心翼翼,万分谨慎,那么对堕入极度痛苦、长久不得解脱、深达千由旬的深渊,更需要谨小慎微就不言而喻了。

我们平时遇到深坑、悬崖时,都会提醒“小心,别掉下去了”;冬天的路稍微滑一点,也会说“注意啊,慢慢走”;上梯子的时候,不停地嘱咐“一定要当心,要不要我来扶你”,其实就算不注意摔倒了,也许腿断了,也许身体受伤,最多只是死了而已,除此之外,不可能生生世世都感受巨大的痛苦。前段时间开法会时,路比较泥泞,有位道友滑倒了,好几天躺在医院里昏迷不醒,但治了两天后,现在基本上全好了,听说他走路挺不错的。对于这些小小的危险,人们都会特别注意防护,那么面临会使自己堕入地狱、长劫感受剧苦的罪业烦恼,为什么不去严加对治呢?

按照《俱舍论》的观点,南赡部洲下面二万由旬的地方,是无间地狱的所在;按照《瑜伽师地论》的观点,地狱位于南赡部洲下方三万二千由旬处。虽然这些说法不同,但这是佛陀根据众生的不同根基而宣说的,实际上地狱也不一定非要在下面二万由旬处,这不过是某些众生的业力显现而已,对另一部分众生而言,地狱也有可能是更深的深渊。

如果我们即生一直在造恶业,比如杀人、偷盗、邪淫,触犯各种各样的自性罪与佛制罪,来世会不会堕入非常可怕的地狱呢?肯定会的。堕入地狱与走路时摔倒相比,后者简直微不足道,摔倒后在医院里几天就恢复了,即使是死了,也只是夺去这辈子的生命,但假如造恶业堕到地狱里,时间有多么漫长,痛苦有多么剧烈,大家也非常清楚。以前法王讲《入行论》时说过:“有些人特别害怕从大经堂上面掉下去,我们这个经堂最多只有三层楼,掉下去的话,最多会摔断手脚或死亡,但如果今生没有按照善知识的教言如理如实地修持,来世很有可能堕入无间地狱,那时的痛苦与摔断四肢之苦相比,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所以,大家务必要诚信因果,今生若不行持善法,将来一定会堕入恶趣;如果现在好好地行善断恶,今生就有可能获得成就,即使今生不成就,中阴或来世也不会堕入恶趣而获得解脱。因此,我们虽然无法预知未来,但应该对佛陀的这些教言有信心,就像小时候老师让你做一个好学生,将来就可以找份好工作,娶个特别漂亮的老婆,小孩子当时并不知道这些,但长大以后,才知道老师讲的是对的。如果他没有听老师的话,不愿意好好学习,反而去做一些坏事,这样的话,他的前途会不会像上面讲的那样呢?根本不可能。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遇到了一些善知识,他们再三地强调要行善断恶,因为他们知道我们未来的命运是什么样的,如果不听从这些教言,仅凭自己的分别念认为“上师可能是为了自己吧”“应该没事,不会那么严重吧”,进而造作各种恶业,当自己亲身感受这种果报时,就算后悔再大也无济于事了,那时佛陀亲自来到你面前,也是没办法救你的。

因此,人在自由自在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取舍因果,认认真真地修菩提心,忏悔自相续中的业障,这一点相当重要!

丑二(迅速精进)分三:一、寿命不可靠;二、受用不可靠;三、亲友不可靠。

寅一、寿命不可靠:

若思今不死,安逸此非理,

吾生终归尽,死期必降临。

假如认为“我今天不会死”而悠然自得、安逸度日,这是不合理的,每个人终有一天要面对死亡,死期迟早都会降临的。

这一点,佛在宣讲无常的教言中经常提到,但我们众生非常愚痴,不要说普通的世间人,即便是学佛多年的人,真正能观想无常的又有多少?他们心里想:虽然我的罪业很深重,但明年再忏悔吧,后年再忏悔吧,退休以后再忏悔吧……今天有个人说:“我现在没机会学特别深的佛法,只是听一听《入菩萨行论》而已,等我的孩子长大工作后,我再到你们那里去学吧。”一听这话,就觉得他的无常修得一点都不好,孩子长大后你还在不在啊,一切都是很难说的!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根本没有“今天不死”的理由,佛在《遗教经》中说:“生命在呼吸之间。”龙猛菩萨也说:“呼气吸气沉睡间,能得觉醒极稀奇!”在呼气吸气之间,我们的生命就有可能会消失,昨天晚上没有死,今天早上没有死,这一切真的很稀有!

有时候人死得特别快,去年有个喇嘛,晚上吃饭时还好好的,早上好多人喊他都不应,过去一看,原来已经在沉睡中离开了人世。唐代的诗人李白,有一次在船上观夜景,当晚的月亮非常皎洁,投射在湖面上映出美丽的月影,李白情不自禁地想去亲吻月影,埋下头去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掉到水里淹死了。杜甫的死亡也很稀奇,当时正值兵荒马乱,好几天他都没有吃到饭了,后来有个县令送他了一些牛肉、白酒,吃完以后他就死了。郭沫若说是因为牛肉腐烂了,但是不是这样也不清楚。

其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何时会死,是吃饭的时候死,还是说话的时候死?以前有个意大利的著名诗人,他收到了某高等学校的聘请书,当时一激动就死了。还有个意大利的作家,他妹妹讲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他就一直笑笑笑……最后张着嘴巴离开了人间。

所以,谁也不敢保证今天不死,纵然今天侥幸不死,但总有一天我们都会离开这个人间。现在学《入菩萨行论》的人这么多,再过几十年后,包括我讲者也好,你们听者也好,肯定会全部死的。以前上师如意宝传讲《入行论》时说过:“我现在正在给你们传讲佛法,但总有一天我会死的,有没有这样一个日子呢?决定是有的。”我经常也在想:“《入菩萨行论》讲完之前我会不会死呢?如果没有死,那该多好啊!”但人的寿命是很难说的,也许我讲了两品或几品以后就死了,这是有可能的,也是正常现象。同样,你们听法的人能不能听圆满呢?这也很难说,在《入菩萨行论》讲完之前肯定有人会死,但哪些人死我们不知道而已。

你们不要认为我乌鸦嘴,什么你也死我也死,一直在说不吉利的话,现在的人喜欢听一些吉祥词,如果说死就觉得特别扫兴。但不管怎样说吉祥的话,每个人早晚都会面对死亡的,佛在经中说:“三界无常如秋云,众生生死如观戏。”三界中一切的一切,犹如秋天的云一样无常、不可靠,众生的生死就像我们欣赏节目一样,换了一出又一出。因此,大家不要把时间一直往后推,“我今天很忙,以后再修吧,以后再学吧”,可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不要再拖延了,每天的课最好每天听完,如果耽误了几天后,欠债太多,最后肯定会放弃的。现在有些人负债累累,实在不愿意还了;有些人每天的课都能赶上进度;有些人刚开始时有点精进,但这种精进是不可靠的,虎头蛇尾的闻思我已经司空见惯了,真正能善始善终坚持到最后的到底是哪些人?这一点我拭目以待。

前两天网上有好多人在背诵《入菩萨行论》,这两天又没有动静了,第二品还没讲完就倒下去了,看来有些人的闻思只是表面上而已。昨天快上课的时候,我家来了一个小和尚,我问了一下他的背诵,《入菩萨行论》《定解宝灯论》《四百论》《解义慧剑》都已经背完了,现在正在背《量理宝藏论》。他用的时间不到半年,只是这学期开始到现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背了这么多的论典,如此一来,他对其中的内容一定会有所认识的。但有些人并不是这样——“《入菩萨行论》有一千多个颂词,我的天哪!这么多啊,我哪有这么多的时间呀?”你们整天睡懒觉、吃喝玩乐、游山玩水,做这些有的是时间,无始以来都成你的专业了,你专门是搞这一行的 (下面有人爆笑) ……啊?这么好笑啊,行,不说了!我们开始讲下一个颂词:

谁赐我无惧?云何定脱苦?

倘若必死亡,为何今安逸?

我总有一天是要死亡的,到那时谁能赐予我无惧的心境?怎样才能摆脱死亡的痛苦?如果我必死无疑,为什么现在还心安理得、逍遥自在地度日呢?这么做实在不合理。

我们修行人应当经常这样想:我的未来应该怎么过?死的时候有没有把握?如果没有把握的话,死亡时的四大分离非常痛苦,中阴界的景象又相当恐怖,堕入恶趣的苦痛也极其强烈,谁能赐予我无畏的境界呢?如果我现在天天逍遥快活,在玩乐中度日,死后绝对不会堕入恶趣,有谁能赐给我这样的悉地呢?无始以来我造了那么多恶业,来世能不能获得解脱呢?

对此,自己一点把握都没有。

所以,我们不应该懈怠懒散,每个人的相续中一定要生起强烈的无常观,若能如此,我们才会精进修行,不会像世间人那样得过且过。我有时候想:高僧大德们从小就开始学佛,一直精进地修持,造的恶业又那么少,而我们这些凡夫人,一生中造的恶业那么多,每天也不好好修持,相比之下实在令人感慨。我的寺院里有个78岁的老和尚,每天早上三点钟就起床了,一直坐在那里禅修、念诵;我也认识几位汉地的高僧大德,他们都是早上三四点钟起来,始终保持着这种习惯,从来不到城市里去,没有意义的话不说,没有意义的事情不做,每天都是修持佛法、发菩提心。看看他们,再看看我们,以前造的恶业那么多,现在又不愿意好好修持,整天都在浪费光阴……相形之下,有时候觉得差距太大了。

我们总有一天会死的,诚如《解忧经》所说:“地上或天中,有生而不死,是事汝岂见,谓闻诚可疑。”不管在天上还是地下,生而不死的众生,你见过没有,听说过没有?除了莲花生大士、布玛莫扎等极少数的大成就者以外,我们五蕴假合的身体如同水泡一样,随时都有可能破灭,宗大师曾有这样一个比喻:森林的外面已经着火了,但里面的一群猴子仍在快乐地过生活。实际上我们就是这样,犹如屠宰场里的牦牛、鸡鸭,尽管马上就要被人宰杀,但在自己没死之前,还是觉得特别快乐。

希望大家以后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吃喝玩乐上了,要么为众生做事情,要么自己好好地修持,这是修行人的两大事情,除此以外,这个人生虚幻不实,发财也可以、不发财也可以,有名声也可以、没有名声也可以,房子装修也可以、不装修也可以,轿车里放音乐也可以、不放音乐也可以……反正一切都是虚幻的,没有多大意义,最有意义的就是要利益众生发菩提心,或者遣除自相续中的烦恼,精进念修金刚萨埵等殊胜法要。

如果自己真的有了一些境界,那对别人讲法也是非常有利的。以前博朵瓦格西即使讲一些飞禽的故事,也有许许多多的格西来听;卡隆巴格西讲《修心八颂》时,同样也是如此,尽管有些格西讲得特别漂亮,但下面根本没人愿意听,所以,讲经说法的人内心若有一些佛法的境界,谁听到都会受益的。我们做事情也是这样,假如内心真正得到了佛法的利益,怎么样做都不要紧,相反,如果自己一点修行也没有,口头上说得再漂亮也没有多大意义。因此,每个人应当以这种标准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使自己的生活尽量趋入佛法的正道。 7WHwhBKj9a8rDOCfeOIRneejFSDHy7iyUu+GvOit8Xk2OSYPUcERdVLaACQRD9B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