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4课

2006年5月19日

昨天学习了“赞叹具发心之补特伽罗 ”中的“自行利益”,也就是说,具有菩提心的人,从五个方面来赞叹他的功德,首先讲了自行利益 ,现在讲第二个问题“是殊胜施主”。

己二、是殊胜施主:

意思是什么呢?三界当中的所有施主,没有一个比得上发了菩提心的这种人。有些出家人、修行人认为:哪个居士对我经常供养,他就是我的大施主。但实际上真正的大施主或者说所有众生的施主,就是发菩提心的这种人。世间上的施主如果对某某出家人、某某高僧有信心,就经常供养他,但对其他人却从来不理、不闻不问,而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却与此相反,他实际上是所有众生的怙主。

颂词是这样说的:

偶备微劣食,嗟施少众生,

令得半日饱,人敬为善士,

何况恒施予,无边有情众,

善逝无上乐,满彼一切愿。

此处用了几个方面的对比,说明发了菩提心的大士是所有众生的依靠处。首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偶尔准备一些微劣的食物,以轻蔑的态度布施给少数众生,解决他们大概半日的温饱问题,这样的话,人们都认为此人非常了不起,交口称赞他在多年中一直布施,说这是很了不起的善举。那么,作为大乘佛教发了菩提心的人,恒时对无量无边的众生赐予无上安乐,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这种精神和行为更珍贵难得,更加值得赞叹。

以下从几方面来具体对比。前者:从时间上讲,只是偶尔的布施,大概只有二十年或者几个月,时间并不是永远的,也不是生生世世;从所施物上讲,他施予的钱财食物或者一些零星物品,并不是获得快乐的因,只不过是一些普通财物而已;从布施行为上讲,就像有些大老板、大施主一样,虽然给别人一些东西,但行为不一定非常恭敬,而是以轻蔑的态度来进行施舍——“要的话,就过来吧,给你给一点!”犹如有些人平时遇到乞丐,一边骂他,一边开始给几毛钱 (菩萨的布施不是这样,就像《入中论》所讲,菩萨听到外面乞讨的声音,如同阿罗汉获得了出世间禅定一样欢喜,求之不得) ;从所施对境上讲,只是少部分众生,而不是普天下的无边众生,比如说,有些老板解决了公司员工的午饭问题,大家就觉得他非常善良,“你看这里有几百个人,每天吃午饭都是免费的,他对员工如何如何好啊……”实际上,若以智慧来真正分析,从对境上讲,并不是所有的众生,只不过是几百个或几千个众生而已;时间上讲,也不是生生世世,只不过是这一辈子的几十年而已;从所施物的角度来讲,是一般的食物;从时间上讲,只能解决半天当中不饿。如果这也能获得世间人们的认可、赞叹,那作为一个菩萨就更不用说。

为什么呢?因为从时间上讲,菩萨的利他是恒常的,就像《释迦牟尼佛广传》所说,哪怕自己变成了旁生,前世的利他心也不会舍弃,这辈子利益众生,下辈子还是利益众生,乃至生生世世,一直到佛果之间恒时利益众生。关于他的态度,颂词中不是特别明显,但我们也能间接体会到。大家都知道,世间人在布施时有侮辱的态度,而菩萨在布施头目手足的时候,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恭敬众生呢?哪怕自己的头都断了,也要用右手 来进行布施,只要能满足众生的意愿,什么样的方式都可以。从所施对境上讲,世间人布施的对境只是有限范围内的极少数人,而发了无上菩提心的人,对境是无量无边的众生,不仅包括一个国家或是地球上的所有人,人类以外的众生也包括在里面。从所施物上讲,菩萨布施的并不是有漏的财物 (如一些吃的穿的,解决一两天的生活问题) ,而是暂时的人天安乐以及永久的具有无量胜法功德的佛果。

我们都知道,世间上的布施是极为有限的,比如说你要吃的,每天可以给你解决,但如果再要穿的,就不一定再给你衣服了,世间上的人就是这样:“我对你该解决的已经解决了,每天都给你安排午饭,还要什么穿的?太过分了!不要待在我这里,快给我离开!”但菩萨并不是这样,只要众生需要什么,他就满足一切众生的愿,这一点在《释尊广传》中也看得出来。

我希望这次参加学习的道友,遵照华智仁波切的传统,边学边看《释尊广传》。去年我们用了半年的时间学习了这部广传,很多人几乎能记得每一个公案,但对以前没有学过的人来讲,希望你们一天看一个公案,应该在一年之内看完。如果了解了释迦牟尼佛生生世世发菩提心的意乐和行为,就会知道我们平时的发心是很值得惭愧的,而且自己也会有一种动力:我是一个佛教徒,是一个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以后不能这样随随便便对待众生,一定要向释迦牟尼佛学习!

菩萨能满足一切众生的愿,这一点,与世间法对比起来,的确是不相同的。虽然佛法不离世间法,但这并不是说佛法提倡所有的世间法,若是这样的话,二者就没有两样了,佛法就不是出世间法了。要知道,世间法的有些理念跟佛法完全不同,比如,世间上很多人认为,满足所有众生的愿是相当困难的事,但对大乘菩萨而言,由于心量特别广大,只要能让众生获得快乐,他都愿意全力以赴,不仅是在心里发愿,而且在实际行动中真正去做,今生来世乃至生生世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唯一的意愿就是满足众生、度化众生。

我们在座的人既然学习菩提心,就一定要发菩提心。以前上师如意宝在世时,每年藏历六月份的时候,都要求大家一起受菩萨戒、发菩提心,我想今年我们也要这样。当然,在发菩提心之前,大家应该首先从道理上了知菩提心的功德。

现在世界上有一些非常出名的先进分子、慈善家,他们在世间人的眼里非常了不起,值得人们佩服,但他们的发心跟大乘佛教的菩提心比起来,二者在心态上有天壤之别。大家应该清楚,判断一个人的好坏贤劣,并不是看他穿得怎样、打扮得如何,而应该从心态方面来区分。假如一个人的心量非常广大,也在三宝面前发过菩提心,这样的人绝对是好人。比如,一个人说“我这一辈子不杀人”,大家就会有一种安全感:这个人已经发誓不杀人了,他的话肯定可靠,最起码也不会杀我。同样,如果有人在三宝面前发誓“从此以后,我尽心尽力地帮助众生”,不管怎么样,大家都会对他有一定的信任。如果这种发大乘菩提心的人越来越多,世界上的疾病、灾难、困惑等就会逐渐消失,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讲,菩提心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以上简单讲了一下颂词,下面看讲义:

〖比方说,有人进行布施,他所舍施的对境仅仅是少量的众生,时间也只是一年一月施舍一次,所布施的物品也是平平常常的食物,而且态度也是不屑一顾、极不恭敬,所行的利益也只是解决对方半日内充饥饱腹的食品。如此之举尚且被人们称为善行而受到众人恭敬,〗 平常人的布施,只能解决一点问题,尽管如此,人们也会说:“这个人真很了不起,他布施了多少多少……”就像释迦牟尼佛时代的波斯匿王、给孤独长者,经常以大量的食品供养佛陀及其眷属,以致在佛教历史上非常出名 。还有些老板,每年都邀请一千个僧众作一百天的供养 ,人们就觉得:“这个大施主真是大菩萨,非常了不起,供养了那么多的出家人……”或者一个比较富裕的人,每个月十五号、三十号,给乞丐作一次布施,长期如此,坚持不懈 (尼泊尔就有这种现象) ,下面的人就会说:“这个人相当了不起,每个月都给乞丐多少多少……”

然而,这些善举若与发大乘菩提心的功德比起来,二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这些功德也值得赞叹的话, 〖更何况说〗 大乘菩萨了。为什么呢?因为从对境上讲,他们的 〖对境是无量无数的有情〗 。从 〖时间〗 上讲, 〖是漫漫无期连续不断,〗 从现在乃至到佛果之间。从 〖所施的事物〗 上讲, 〖也是善逝的无上安乐〗 ,不是暂时给他一顿饭,填饱肚子就行了。有些乞丐可能平时吃得不好,给他好好吃一顿,过一会儿拉肚子也不知道。有一次我跟一个法师在吃饭,看见一个乞丐特别可怜,就让他和我们一起吃,没想到他最后竟然吐起来了。可见,没有福报的人连一顿饭也消化不了,我们能给他的,只是暂时的安乐。与此相反,发了菩提心的人能给众生带来什么呢?无上佛果——世界上任何一个众生都希求的、脱离轮回苦海的无上圆满佛果!

〖所行的利益〗 上讲, 〖也是满足一切愿望〗 ,而不是极少数众生一天两天的愿望。从《释迦牟尼佛广传》中可以看得出来:佛陀在因地时,别人要钱财,给他!要房屋,给他!要自己的头目脑髓四肢,不管什么全部都给他!1998年学院开“金刚娱乐法会”的时候,表演过一个义成王子 (佛陀的因地) 的故事,就体现了“众生凡有所需,菩萨全部都给”的这种精神。当时有些不信佛教、对佛教半信半疑的人,看了以后都觉得特别感人,平时那些没有同情心的人,内心也对佛陀至高无上的精神生起不可退转的信心,后来纷纷皈依三宝,成了真正的佛教徒。

现在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人们大多信奉的是“以善行来对待善人,以恶行来对待恶人”。以前我读书的时候,学过《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蛇》,这些故事虽然讲的是人道慈心,但教我们的是什么?别人对我好,我就对他好,如果有些众生特别毒恶、特别恶劣,我们就要尽量远离、不能亲近,否则,一旦亲近他们,就会使自己遭殃。最后的结论是:众生当中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对待;另一部分,我们不应该好好对待。

然而,大乘佛教并不是这样,只要是有生命的众生,对我好的,我应该很好地对他,对我不好的,我也要好好地对他,不可能以牙还牙,而应该以慈悲心来对待。这样的精神,可以说世间和任何宗教都是没有的。我们平常说“这个人特别善良”,但这种善良是有局限性的,也许他在关系好的人面前很善良,也许他对自己国家的人很善良,也许对自己民族的人很善良,也许对人类很善良,但除了人类以外,遇到一些旁生时他会不会也很善良呢?对于没有发菩提心的人而言,这是很难说的。

如果我们发了菩提心,不仅对人类乃至所有的众生,不仅是一天两天,乃至成佛之间,一直都会特别善良。世间人常说:“做一件好事并不困难,做一辈子的好人才是最困难的。”对于大乘菩萨而言,不只是一辈子做好人,而是生生世世做好人,哪怕是转生为一头牦牛,当菩提心的种性成熟时,也会变成一头好牦牛、不害众生的牦牛,这一点,我们从《释尊广传》中也可以看得出来。

所以,大家听了这个法以后,虽然凡夫人的习气和毛病特别重,现在一下子全部改过来,全部焕然一新,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但我们一定要发下坚定的誓言:乃至生生世世,哪怕我当旁生,都不舍弃菩提心!旁生中也有具有慈悲心的,有些鸭子从来就不害其它众生,看起来跟菩萨没有什么差别,我们人中也是这样,有些人平时笑嘻嘻的特别善良,看了以后也很舒服。所以我们学了《入菩萨行论》以后,最主要的是什么?就是在心相续中一定要生起菩提心!

〖行为上〗 讲, 〖也是以毕恭毕敬的方式施予。〗 当然,遇到一些好的环境时,我们都可以对众生毕恭毕敬,但若遇到对我不好、对我经常有看法的人时,作为发了菩提心的修行人,也应该以慈心和悲心来对待,这是相当重要的。

以上通过对境、时间、行为、所施安乐等方面的对比,区分了世间好人与发菩提心的人的差别。世间上有很多好人,在大城市里也经常看到,有些老板的生意很成功,究其原因,一个是他头脑非常灵活,另一个是他对下面的员工很好。但与此相比,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具有很多方面的不共特点。这一点,并不是我们学大乘佛法才赞叹发菩提心的人,而是从道理上观察得出来的。

〖所谓的“恒”字,有的注释中解释为“纵然虚空、众生到了尽头也不终止”;〗 颂词中“恒”字,意思是:假如无边无际的虚空、众生界都到了尽头,菩萨恒时赐予众生的安乐也没有止境。若与布施的行为结合起来,就是说,纵然虚空找到了边际,菩萨对众生恭敬布施的行为,永远没有止境。

〖慧源尊者是按照时间的差别而讲的;〗 世间上的好人,他布施的时间是有限性的、是偶尔性的,菩萨则是永恒性的。这是从时间差别上来讲的。 〖善天尊者则按照施物的差别来解释的 。〗世间人布施的只是一般的粗茶淡饭,或是一些普通食品,而菩萨“恒时”施予的是无上安乐,它具有一种永久性的特征,这就是所施物的差别。当然,菩萨的所施物如果一点时间成分都没有,这个“恒”字也不好解释。所以,“恒”的意思就是所施物能永远让众生获得快乐,这是从所施物的差别来解释。善天尊者的讲义里解释得也不是特别明显。

己三、是殊胜福田:

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是真正的殊胜福田。为什么呢?如果我们对他供养、恭敬、起信,功德是相当大的;反过来说,如果对他生嗔恨心、毁谤,或是骂他、打他,过失也是非常大的。所以说,他是一个殊胜的对境,也是特别严厉的对境。这是科判的解释。

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

佛言彼堕狱,长如心数劫。

若人生净信,得果较前胜。

对一切众生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完全成了一切众生的大施主。国外常有人说“我是哪个仁波切的施主”,甚至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也说自己叫杨小姐,个子特别小也自称是大施主。当然,没有一个杨小姐,不然的话,她可能不高兴,我就随便编一个名字。其实,发了菩提心的人,就算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也是真正的大施主了。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发心能给天边无际的众生赐予无上安乐,由于心里有这种布施的力量,所以他的愿逐渐逐渐会实现的。

在这样大施主或者大佛子面前,有些人因为业力深重,或者自己的烦恼没有对治,而对他生起了恶心,就会如有关佛经中讲,此人一定会堕入地狱,且堕地狱的时间也相当长。

是什么样的恶心呢?比如,有个人已经发了菩提心,但我心怀恶念,有时候想“我狠狠地打他一顿”,或者故意无因毁谤他,或者用自己的身口意三门害他,或者口里没说什么,身体也没做什么,只不过心里想害他、杀他,如果生起这些恶念,即使只有短短的一刹那 ,也会堕入地狱长达一个大劫。如果对他生起一个弹指间的恶念,一弹指有六十四个刹那,那么,我就要堕入地狱六十四大劫。当然,根据这种罪恶的层次不同,堕入的地狱也各不相同。

有人心里嘀咕:“会不会这样啊?”决定是会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是非常严厉的对境!我们世间也是这样,一个国家的主席或总统是全国人民的怙主,如果有人想害他、打他,会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肯定是会的。别人打我,法律不一定对他怎么样,但假如打的是一个总统,肯定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同样的道理,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是非常严厉的对境,如果对他生起恶念,确实会在那么长的时间中待在地狱里面。《俱舍论》里有讲大劫、中劫、小劫,这里的时间单位应该是“大劫”。

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有些道友可能特别害怕:我们身边这么多人,很多都是发了菩提心 的佛子 (在座的人当中,或是这次参加菩提学会的佛友,应该说百分之七八十以上,在知道了菩提心的功德后都会发起菩提心的) ,这样的话,我今后怎么办呢?我对他们经常生恶念、生邪见,可能在地狱中永远也不能解脱了……

确实也是,因果甚深难测,我们世间人谁都判定不了,谁也不敢说“你不会堕地狱”。通过这个颂词,我们一方面知道了这个罪恶的轻重,今后自己会注意,就像有智慧的人知道了偷黄金会在监狱里受多少年的苦,他就不敢偷黄金,我们明白了这个利害关系,行为上就一定会注意。另一方面,释迦牟尼佛在《诸法无生经》中也说了:所谓的业障,是指对菩萨的毁谤。平时有些佛教徒常说:“上师,我业障非常深重……”如果你对发了菩提心的人经常毁谤,那确实是业障深重。当然,是否发了菩提心,我们从表面上看不出来,一个人穿得再不好、长得再难看、行为再疯疯癫癫,但也可能已经发了世俗菩提心,这种菩提心在没有遇到违品而舍弃之前,一直都会在他的相续中存在。所以,我们最好不要对他生恶念,即使生了恶念,也尽量在没有过夜之前忏悔、互相说话,如果这个实在做不到,每天念二十一遍百字明,也可以遣除破密宗誓言和菩萨戒的很多罪业。

所以,我们早上起来的时候,最好先念二十一遍百字明。原来我说5:55分起床,结果发现根本来不及,现在已提前到5:30。我起来后念一些百字明,然后磕头、洗脸、喝一点水、做点别的事情,这样才会有时间。我们无始以来造的恶业特别多,尤其是佛友之间生不起信心、无缘无故起恶念的情况非常多,即使别人没对你做什么坏事,但由于业力现前,自己就是看不惯他。前段时间我也遇到一个人,他一看到我就特别生气,生气的原因我不知道,我既没有骂过他、也没有说过他,但他确实看到我就有气。如果是这样,自己还是要好好忏悔,尤其是对金刚上师生恶念、生邪见,《时轮金刚本续》中说:“密乘弟子对金刚上师生多少刹那之恶心,必定会堕多少个大劫的无间地狱。”《事师五十颂》的讲义也引用过一些教证:若对上师起恶念,有多少个刹那,就会在多少个劫中于恶趣受苦。所以,在一些严厉的对境面前,如果生起了恶念,就会有这种报应,我们平时如果不小心生起恶念,马上要励力地忏悔。

有些人可能想:“不管怎么忏悔,不起恶念是很困难的,在发了菩提心的人面前,我经常会有这种恶心,而且时间也特别长,我肯定是没救了!”对于这种想法,寂天菩萨在下面讲了:我们对严厉的对境生恶念有严重的果报,但如果对他生信心、生清净的欢喜心,这个功德完全超越了前者的果报。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可能会稍得安慰。

什么叫“生净信”呢?就是觉得他很好、是个好人,或者对他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生起信心:“虽然他有时候很坏,但坏的时间不长,大多数的时间我对他还是有信心、有欢喜心,觉得这个人真的很了不起!”若能这样想,这个功德已经超越了恶心的果报。比如说,我对菩萨生一刹那的恶念,本来已经造了在地狱里一大劫不能解脱的因,但过了一会儿,哦,我刚才生气不太好,平时我应该对他印象好一点、生清净心也要多一点,这样的话,我对他如果生了一分钟的恶念,然后又生了一分钟的信心,这个信心的功德完全超越了恶念的过失,而且是千百万倍地超越了。

如果懂得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我们平时就会特别注意取舍因果。在取舍的时候,首先要明白做这件事情的过失和功德,如果对过失不了解,就会常犯这个毛病;如果对功德不了解,始终得不到这方面的欢喜心、安乐心。所以,大家在严厉的对境,尤其是发了菩提心的人面前,自己的行为等各方面一定要如理如法,这是极为重要的!

讲义中是这样说的:

〖假设任何众生对这样慷慨博施的施主菩萨生起恶心,那么他生起了多少刹那的恶念,就要在这么多劫中沉陷地狱。〗 平时若对别人生嗔恨心、嫉妒心,尤其是害他的心非常不好,应当尽量忏悔,制止自己的这种恶念。此处的对境主要指发了世俗菩提心的菩萨,《学集论》里还说:“不仅是发了世俗菩提心的菩萨,就算没有发菩提心但属于大乘种性的众生,哪怕是转生于旁生,也值得我们保护。”当然,我们没有天眼通,不知道哪个牦牛具有大乘种性、哪个人具有大乘种性……外面没有皈依佛门的人那么多,在人山人海像蚂蚁窝一样的人群中,每一个人似乎都在寻觅钱财、地位,尽管表面上看不出来,但这里面肯定有很多人是大乘种性。在他们的面前,我们也不能生起恶念,否则过失也是非常大的,虽然他们没有真正成为大乘佛子,但由于属于大乘种性,也值得我们尊重、尊敬。

〖《寂静定幻经》云:“文殊,菩萨对菩萨生嗔轻侮,则等同此心之劫中住于地狱而披盔甲。”〗 一个发了世俗菩提心的人,如果对另一个发了世俗菩提心的人生起嗔恨心,那么在多少个刹那生嗔心,就会于那么多个刹那住在地狱当中,然后这个人又重新发心,披上精进的盔甲。

此经的后面,引用了金刚宝的比喻进一步说明这个道理:金刚宝坚硬无比,任何金属都不能摧毁,只有自己能摧毁自己,同样的道理,发了世俗菩提心的人,任何因缘都不能令其堕入恶趣,只有对发了菩提心的对境生嗔恨心或是毁谤,才会堕落。因此,一般来讲,我们如果造了五无间罪或其他恶业,只要相续中有菩提心,不一定会堕落;虽然相续中有菩提心,但若对另一个菩萨生嗔恨心,后来又没有好好地忏悔,则有可能堕恶趣。这方面应该注意,佛经中的意思就是这样的。

〖相反,如果任何众生对具有菩提心的菩萨生起清净的信心,那么它的果报已经远远胜过恶心的果报。〗 平时金刚道友之间吵架、生恶心,一个月中最多有一两次,但如果相互生信心的次数比较多,果报就远远胜过了前者。不过,有些人虽然生气一两次,但由于性格上的差别,一不高兴就很长时间缓不过来,一直都是闷闷不乐;有些人生气时特别生气,过一会儿就没有了,自己照样很快乐,别人也觉得他生气不要紧。以前我的父母就是这样:父亲经常生气,但一会儿就没有了;母亲恰恰相反,一般不容易生气,一生气就两三天不说话。所以,我们这些孩子特别害怕母亲生气,心想父亲生气不要紧,一会儿就好了,脾气像春天的天气一样变来变去,但母亲千万不能生气,一生气的话,整个家好几天都没有一个气氛,特别压抑!

所以,我们对发菩提心的人,如果生起嗔恨心,最好要将这个生恶念的时间减短。即使对方真的做错了,自己暂时缓不过来,也尽量不要拖很长时间,互相都要说话,应该打个招呼,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外面的很多情况不是这样,有一件事情大家不高兴,永远就会怀恨在心,这对大乘菩萨的精神来讲,是有点相违。

〖《趋入定不定手印经》中云:“文殊,设若十方所有世间界诸众生之眼被挖出,〗 这是一个假设句,不可能世间所有众生的眼睛被人挖出来。 〖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慈心令彼等众生之目复明。〗 假设真有这种情况,又有人以慈心让这些众生的眼睛全部恢复,这个功德大不大?肯定大。不要说所有的众生,就算请一两个医生做白内障手术,自己也觉得作了好多功德,别人也认为你真是个大菩萨,使三十多人都看见色法了。但是 〖文殊,若有其他善男子善女人以信心目视信解大乘之菩萨,则所生福德已胜前者无量倍。”〗 一个人发了菩提心,我们若以信心或清净心的目光来看他,这个功德已经远远超过了令众生眼目复明的功德。

所以,若以大乘行者为对境,积累资粮也好,对他生信心也好,这个功德是相当大的,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还引用了一些公案,说明甚至对一位菩萨生起贪欲心,也能获得三十三天的果报。在周围的人群当中,我们根本不知道哪些是菩萨、哪些不是菩萨,就像《华严经》中所说,善财童子依止的善知识当中,也有屠夫等行为不太如法的人,因此我们不能一看见行为不如法的人,就认为这个肯定不是菩萨,然后就侮辱他、说他,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法华经》里面也讲:观世音菩萨显现三十二种化现时,也会显现成鬼王、将军等等。所以诸佛菩萨在世间的幻变,有些是旁生的形象,有些是穷人的形象,有些是残疾人的形象,如果我们在街上看见一些没有手脚的人,也应该把他当作佛和菩萨来对待,就像《迦叶请问经》中所说,对所有的众生作佛陀想、本师想。如果能这样,我们就不会妄造恶业,《入菩萨行论》中经常强调,我们对待众生时,即便是自己的目光,也应该和蔼慈爱。所以,大家在没有特殊密意的时候,平常看待任何一个众生,都应该以一种慈爱的心情、慈爱的神态,这样自己也不造恶业。

然而,有些人一看到上师、活佛,就认为这肯定是佛菩萨,一定要恭敬他,然后拜一拜、拜一拜……但是对其他的众生,则完全不屑一顾。还有些人对有地位、有财富的人非常恭敬,接电话的态度也完全不同:对上等人用上等的方式,中等人用中等的方式,下面的人若打来电话,就简单的“嗯!可以!好!再见!”有时候连“再见”也不说,“好,好,好”,马上就挂机了。因此,我们在行为上一定要注意,将所有的众生视为佛菩萨来对待,这是极为重要的。

《趋入定不定手印经》的这个教证,后面还有:假如将世间上关在监狱里的众生全部释放出来,并让他们获得转轮王的果位,这个功德是相当大的。但若对菩萨生起信心、以慈悲的目光来看待,这个功德完全超越了前者……

我们有时候可能会在发了菩提心的道友面前发脾气、生邪见、生恶念,即使不是道友,我们看见其他一些众生时,也看不出来他们到底有谁发了菩提心。有的人认为:“这个人肯定不是菩萨,没有发过菩提心,因为他还没有皈依呢。”其实这也不一定,如果他前世就已经皈依过,也发了大乘菩提心,今生虽然没有成熟,但他早已经是大乘菩萨了。为什么呢?按照小乘的观点,人死的时候,别解脱戒体就失坏了,但大乘的菩萨戒并不是这样,只要发了菩提心,如果没有遇到失坏的因,下辈子即使成了一个不信佛教的人,相续中的菩萨戒体还是存在的;下辈子即使变成一头牦牛,相续中的菩萨戒体仍然不变。所以,我们对旁生、对任何一个众生,都应该作菩萨想。

有些人以前吃过海鲜和一些其它的众生,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前世发过菩提心的,如果有的话,你把一个菩萨活生生地吞下去了,这个过失有多大啊!真的,对发心菩萨生一个恶念都有这么大的过失,那把它一口吞下去,并且吞了很多次,吃了很多很多的菩萨,这个过失怎么样?这不是开玩笑啊,你们还是应该想一想!

你们以前吃过多少众生,这个里面有没有菩萨?能完全断定没有吗?从因明的逻辑推理来讲,我是不敢断定的!如果说服务员端上来的一大盘螺蛳,这里面绝对不会有具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菩萨,我是举不出教证、理证的。假如无法证明这一点,那我们造的业真是非常可怕了。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重新做人,怎么做呢?看到任何一个众生,第一个不杀害他,第二个尽量对他不生恶心,以这种誓愿的摄持,乃至生生世世,我们的行为都会如理如法的。

己四、不为痛苦所害:

佛子虽逢难,善增罪不生。

发了菩提心的人,虽然在修行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灾难、疾病、痛苦、挫折,但他并不像凡夫人那样一遇到违缘善心就退了,反而自己的善心与日俱增、蒸蒸日上,一直都不会退失。究其原因,由于他的大悲心、对善法的意乐极为强烈,即使再大的困难和违缘出现,他也不会“知难而退”。这一点,从《释尊广传》中可以看得出来:菩萨在生生世世中,哪怕是遇到了生命危险,也不会退失菩提心。以前的米拉日巴尊者、虚云老和尚,他们在修行的时候也不是没有违缘,但是遇到这些痛苦时,反能将其转为修行的助缘,就像我们上师如意宝,在当年历史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自己的善心始终都没有改变。所以,对这些菩萨们而言,就算遇到了再大的痛苦,自相续中的善法也会越来越增长。

〖一切佛子即便遭受再大的痛苦与磨难,也绝不会生起嗔恨等恶心,反而会依靠这种外缘力使善法自然增上。〗 具有真实智慧的人,即使自己再衰败,行为也不会堕入非法,始终信奉一些高尚的行为。 〖如《般若摄颂》中云:“虽受数多难忍害,然彼胜士心不变,安忍之力极稳故,多信解修胜菩提。”〗 意思是说,菩萨纵然遇到了再大的困难、违缘,也不会改变他的菩提心,反而会令安忍的力量越来越巩固,对殊胜的菩提道越来越有兴趣和信心,不会随违缘而转。

所谓的信解,《现观庄严论》讲“有漏修道”时专门提过,意思是指对善法有兴趣、有意乐的欢喜心。有漏修道包括信解、回向、随喜,具体而言,相续中的善法没有生起的令其生起,这需要信解;已生起的令不失坏,一定需要回向;不失坏的善根越来越增长,就需要随喜。这是《现观庄严论》最根本的三个问题。

刚才讲了,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也不会退失信心,反而使善根越来越增上。前段时间,我们学院请了一位青海的医生——嘉扬师父,今年大概78岁,在他30岁的那年,因为“文革”被关进了监狱,一关就是十多年。在狱中,他求法非常困难,因为对大圆满有很大的信心,于是便向同狱的门色堪布 (现已圆寂) 求法,想得到阿琼堪布耳传的大圆满教言。在一次单独交谈的时候,他把自己的愿望告诉了门色堪布,祈请堪布慈悲传授,以致眼泪都流下来了。门色堪布见他心诚,就说:“你真想求这个法的话,现在暂时念一些百字明,以后方便的时候我给你传。”当时监狱里面没有念珠,他就问:“我记数恐怕有点困难,您看怎么办?”堪布说:“你一直好好地念,念完了以后再说。”于是他就在白天劳动、做事情的时候默默地念,一直念了两个多月

两个多月以后,门色堪布就准备给他传法。他到堪布那里 (堪布当时脚不方便,不用每天参加劳动,而他当时30岁,比较年青,每天都要去劳动) ,堪布说:“你如果真心想要求法,每天吃饭可能有点困难,你要装病。”他说:“这个没有问题。”有一天早上,大家都要去劳动的时候,他就一直躺着,说:“我今天病得很厉害,根本没办法起床。”监狱里的人专门请了一个医生。量体温的时候,趁那个医生走开了,他就把体温计放在开水里,然后搁在自己的腋窝下面。过一会儿医生来了,一看体温计,说:“啊,你烧得很厉害,必须要马上打针。”他说:“我打针可能不行,你可不可以就给我一些药?”医生给了他药以后,他就把药全部扔在炉子里烧了,然后趁没有其他人的时候,马上到上师那里去。

当时门色堪布没有书,完全是口传 (他年青的时候学得特别好,能够背下全部的教言) 。在听的时候,他觉得每一个字都讲得特别精彩,但可惜的是,没有笔纸记下来,他记性也不是很好,全部记住有点困难,他想:“唉,有个笔、有张纸该多好啊!”但在监狱里面什么条件都没有。他就这样连续听了十五天,只有晚上能吃一点点饭。本来监狱里吃得就不好,在这半个月当中,他白天几乎吃不到饭。这是他第一次的听法经历。

第二次,有几个上师跟他一起在门色堪布面前听,当时有个上师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点笔和纸,他写得特别快,最后把堪布讲的教言基本上记下来了。后来他 (嘉扬师父) 也找到一小片纸,就把这个教言在纸上抄下来。他认为当时在监狱里得的这个教言特别珍贵,于是就把它放在嘎乌盒里面,一直贴身珍藏。

我当时觉得特别稀有,因为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法本:在一张小小的纸片上,大概有四十二行字,写得特别特别细,用电脑缩小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效果。嘉扬师父一方面可能是环境所迫,另一方面写得特别好,一个字也没有掉。他把这个法本一直放在自己身边,虽然经历了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在那个年代经常要受批斗、改造,但这个法本始终都没有被损坏。

我后来悄悄数了一下,从30岁那年到现在78岁,这个法本藏在身上都48年了!他说一刹那都是不会离开的,这是上师给他的教言!

我们这些人如果遇到这种环境,会不会也有这样的信念呢?有时候看来,发菩提心的人,跟其他的人真的有所不同的!

下面讲第五个功德,即是说,一个人如果具有菩提心,他就值得我们恭敬顶礼皈依。

己五、称为应礼处与皈依处:

何人生此心,我礼彼人身,

加害结乐缘,皈依乐源尊。

不管什么样的人,如果相续中具足了珍贵的菩提心,不管他是什么种姓、什么层次,上至皇宫里的总统、国王、国家主席,下至身无分文、流浪街头的一些乞丐,只要有了这一颗善良菩提心,作者寂天论师认为:对他的身体值得恭敬、值得顶礼!

从佛教历史上来看,寂天菩萨真正是得地的菩萨,作为得地的菩萨也认为这个人值得恭敬顶礼,我们凡夫人就更不用说了。按照小乘的有些观点,只有相续中具足小乘戒律等的人,才可以接受别人的恭敬,但按大乘佛教的观点来讲,只要相续中有了一颗菩提心,别人对你恭敬、对你供养、对你赞叹,什么样都是应该的。为什么呢?这样无我利他的人在世界上是非常少的!

我们平时接触很多众生,经常受到别人的供养,作为出家人,如果自相续中没有一颗菩提心,能不能消受这些信施也很难说。世间人常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具有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这颗菩提心,就连寂天菩萨也可以向你顶礼。

《现观庄严论》中引用《般若经》的教证有这样的说法:即使菩萨现在不在了,以前他居住过的地方也值得顶礼。就像上师如意宝虽然示现了圆寂,但有些人来到学院,说这是以前法王如意宝弘法利生的地方,然后对这里顶礼,此举将有许许多多的功德。有时候我在外面看到上师如意宝以前住过的地方,比如说成都的303医院,就想:“这是大菩萨住过的地方,心里面应该恭敬顶礼!”曲恰堪布在讲《现观庄严论》的时候曾说:“华智仁波切、堪布根华住的地方,无论我们谁去那里,都应该恭敬顶礼。”法王如意宝也说过:“我根本上师住的地方,什么时候看见,也都值得顶礼!”后来我们去石渠的时候,看到了华智仁波切、俄巴活佛、麦彭仁波切住过的地方,尽管那里现在几乎什么都没有,华智仁波切降生的地方只有一块石头,但对这些空地我们也要顶礼。为什么呢?这里毕竟是菩萨住过的地方,具有殊胜的加持力,与我们凡夫住的地方完全不同,而且这些菩萨也是大家公认的。就像朝印度的四大圣地一样,虽然这里没有释迦牟尼佛,有些地方基本上变成了一片荒野,但大家都知道这是佛陀住过的地方,绝对值得恭敬顶礼。

对具足菩提心的人顶礼恭敬,这一点没有什么可说的,但对他住过的地方进行顶礼,也是值得的。举世公认的大菩萨,他们曾经住过的地方,哪怕是一个宾馆,我们也应当另眼相待。每次我路过马尔康、米亚罗时,看到法王以前住过的地方,就会在车里生起恭敬心:“这是菩萨住过的地方!”这种起心动念也有非常大的功德。因为只要是菩萨居住的地方,佛法就会兴盛,众生也能获得快乐,有许许多多的利益这次听《入菩萨行论》的人稍微多一点,在这么多的人当中,如果有人真能生起菩提心,我想这是他一辈子中最大的收获了。尽管什么境界都没有,什么神通也不具足,天上不能飞,水里不能像鱼一样游来游去,但是不要紧,这些神通神变对我们佛教徒来讲不是最要紧的,唯一要紧的是什么?就是有愿菩提心、行菩提心摄持的利他意乐,这才是我们应该希求的。

这里是说,谁的相续中有了菩提心,寂天菩萨也是会顶礼的。因为这样的菩萨,即使对他加害、诽谤,或是打他、烧他、害他,实际上不但没有大的恶果,反与其结上了殊胜安乐之缘,他是一切众生快乐的来源,所以,我们应该皈依他、顶礼他、供养他、恭敬赞扬他……《现观庄严论》讲修道的时候,也是从称赞、承事、赞扬等方面来对菩萨进行赞叹的。

〖诚如《宝积经》中云:“譬如大国王,生有具相子,见童子诞生,城人小国聚,〗 意思是说,一国如果降生了具有国王相的太子,此时就会举国欢腾,所有小国的人聚集一起,大家非常欢喜地说:‘我们的太子生了,以后国家就有继承人了!’”无论大臣还是平民百姓,都会对太子恭敬顶礼。 〖自生菩提心,成具相太子,天等世间礼,净心尊重彼。”〗 同样,一个人如果生起了菩提心,虽然表面上还是凡夫人,但实际上就像具相太子一样是法王的继承人。

太子刚生下来的时候,能不能当国王、做国王的事情呢?肯定不能。同样的道理,《入菩萨行论》才讲了两个多礼拜,我们这几天生起的菩提心,就像是刚出生的太子一样,现在还不能做大菩萨的事情,但由于法王的种性已经具足,所以值得人、非人、天王等在我们面前顶礼。

有些人特别害怕别人给自己顶礼,一见到这种场面,马上就紧张地摆手“不要顶礼、不要顶礼……”以前帝察活佛一看到别人顶礼,就特别害怕,一直说:“不要顶礼,不要顶礼,快给我拿本经书 ……”经书来了,人家也顶礼完了,经常有这种情况。但你的相续中如果有了菩提心,就不用拿经书了!不过,帝察活佛特别谦虚,他虽然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德,在学院也给成千上万的人灌过顶,但仍认为自己没有任何功德,别人对他顶礼、对他恭敬,显现上特别害怕,马上站起来拿经书。

我们相续中真的有了菩提心,别人怎么样顶礼也是可以的,即使天人给自己顶礼也是值得的。《入中论》是这样讲的:声闻和缘觉的来源是佛陀,佛陀的来源是菩萨,菩萨的来源是菩提心,菩提心的来源就是大悲心,故在造论之初,月称菩萨对谁也没有顶礼,唯一顶礼大悲心。《入中论自释》也有很多这方面的公案。为什么对有菩提心的人要这么恭敬呢?因为他是如来的继承者。就像国家把未来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有培养前途的大学生、高才生身上一样,三界众生也把自己解脱轮回、获得究竟安乐的希望寄托在发了菩提心的菩萨身上,因此,如果我们相续中生起了菩提心,寂天尊者顶礼、其他任何人顶礼都是值得的! 〖任何人生起了珍宝菩提心,作者即对他的身体恭敬顶礼。〗

〖就算是有人对他加害,也会令作害者与安乐连在一起,〗 平时我们有种说法:“与发菩提心的人结善缘,会即生成就;与他结上恶缘,也会断尽轮回的种子。”什么意思呢?与菩萨结善缘当然没有什么可说的,肯定会获得成就,但如果结的是恶缘,比如说批斗他、害他,暂时你会受一点果报——生了多少刹那恶心,就会堕地狱多少大劫,但因为他的发心力和慈悲力所致,你在很快的时间中也会获得佛果。

所以,对一个菩萨生嗔恨心、毁谤,与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个菩萨,两者比较起来,还是前者的功德大。为什么呢?如果没有遇到这个菩萨,我可能永远深陷轮回,不一定有机会获得解脱,正因为我见到他、害了他,虽然暂时受了一些报应,但由于他的悲心和愿力,我在很快的时间内一定会获得成就。 〖因而我们在堪为一切众生安乐之源泉的菩萨面前虔诚皈依。〗

〖如果有人问:此处的说法不是与“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佛言彼堕狱,长如心数劫”相违了吗?〗 前面说对菩萨生一念恶心的过失非常大,这里又说与他结恶缘也成了解脱之因,这两个难道不相违吗?

〖答:并不相违。上句颂词是说明恶心的果报,〗 不相违。前面是从异熟果报方面来讲的,说明了若对菩萨生起恶心,果报是相当的严重。但如果你忏悔了,或者对他生起净信,这个果报就已经消失了,不会存留那么长的时间。 〖而此处的意思是说菩萨暂时与究竟摄受作害者,〗 菩萨以大慈悲心摄受他,所以令这种恶缘变成了善缘。 〖就像慈力王暂时、究竟使五位罗刹 拥有安乐一样。〗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当慈力王时,有五个夜叉向他要鲜血,因为对菩萨造成了伤害,所以它们后来堕入了恶趣。但由于慈力王的发愿——“愿我暂时以鲜血让他们满足,最终以佛法的甘露来让他们获得快乐”,在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五个夜叉转生为五比丘,佛给他们初转法轮后,他们都获得了阿罗汉果位。

试想,假如这五个夜叉从来没见过慈力王,那释迦牟尼佛转法轮的时候,它们根本没有解脱的机会。因此,对菩萨加害实际上也是结上安乐之缘。

最后是无著菩萨的一个结文:

不见尽遣二障暗,菩提心宝之日轮,

犹如没有眼睛就见不到太阳一样,世间上的人因为没有智慧的明目,所以根本见不到能净除二障 (烦恼障和所知障) 的菩提心日轮。

坠于愚痴黑暗中,睁常断眼诚可悲!

这些众生时时处于愚痴的黑暗当中,该睁开的菩提心明目不睁开,不该睁的常见断见的眼睛一直睁得大大的,整天都是搞世间法,该学的不学,不该学的偏要学,这些众生真是非常可怜! 6g9X3t86yw7pvBQAgs/l5FMlIL1ldhN1o5NxFbrx5AarL0qlfS0ZVqUrT2o0P9W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