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6课

2009年8月4日

现在还是讲思维各种比喻和意义而修无常。修无常对修行人而言非常重要,这在前面也一再地提过,它是极为尖锐的一种窍诀,可直接斩断对今世的执著。

我们要想成为真正的修行人,就一定要先看破今世。当然,光是口头上说也没用,务必要想方设法深深认识到:名声、地位、财富、快乐等世人希求的诸法,只不过是梦幻泡影,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若能明白这一点,就会断除对今生的贪著,对佛法也不得不产生信心。所以,无论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要认认真真修持此法。

现在很多人口口声声说“太忙”、没时间修,或者太懒惰、没办法修,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对无常没有生起紧迫感,否则也不会如此懈怠。所以,《大圆满前行》的内容至关重要,尤其是共同四加行,大家必须要再三修持。有些人认为“我已经修了一个多月”“我都修一年多了”,实际上这并不够,一定要经年累月长期修,通过不断的串习,让法义在相续中如实生起,这样一来,你的修行才会有所收获。

有位仁波切曾说,他的上师顶果钦哲法王,一生不论到哪里去,总是随身携带《大圆满前行》,而且每天早晨修法之后,都会读上几页,此习惯多年以来从未改变。这位仁波切还说,他光从法王那里领受这个法教,可能就超过十次:有几次是法王给众人传时,恰好他也在场;大约有五次,是法王应他之请,或认为他需要受这个法,而把这个法教传给他。

大家都知道,不管在印度还是藏地,顶果法王是公认的大成就者、大瑜伽士。像他这样了不起的大德,对《大圆满前行》尚且从不轻视,不会认为它只是个基础法、初学者的法,那我们作为后学者,就更不能随意忽视了。

我有时去外面看病时,学院有些人来看我,我经常问他们:“你包里装着什么?”有些人不敢吱声,可能装着钱还是什么,害怕被我“没收”了;有些人说:“是《大圆满前行》。”我听后就非常高兴,若能对法本这样重视,他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利益的。

其实想一想:像顶果法王那样的高僧大德,毕生都带着这个法本,我们为什么不需要?修行并不是一两天的事,也不是得一次传承就可以了,而必须要终生坚持。华智仁波切之所以在如来芽尊者座下听过那么多次前行,如来芽尊者之所以在仁增·晋美林巴 (无畏洲) 座下得过那么多次前行的传承,这也是有原因的。所以,希望每个人对此应该值得观察。

尤其是现在,我们正在修共同加行,这个机会相当难得,故大家千万不要放逸,一定要精进。其实这个修法一点都不难,你既可以安住修,也可以观察修。什么叫做观察修呢?就是翻开书本,把寿命无常的每个道理、每个公案读一遍,然后思维是不是这样。最后你会发现这个道理千真万确,万事万物瞬息万变、无可信赖,没有任何永恒坚固性。如此一来,你会觉得整个轮回一点也不可靠,诚如有些大成就者所言,如同被密友欺骗了一般,生起万分伤心、失望之感,从此对世间一切毫无兴趣。若能产生如此厌离心,这是非常好的一种修行境界。

所以,对于修学《前行》,一定不能放弃。虽然古往今来不同上师有不同的教言:有些要求修加行;有些直接受灌顶;有些连灌顶都不用,就像贝若扎那在路上遇到邦麦彭滚波,以最快速度便可让他证悟 。但按照传统的修行次第,大多数人必须先修加行。如同世间的一些教育,要从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依次上去,这与大部分人的根基比较相应。同样,在修行的过程中,大家也应该先修共同加行。

有些大德弘扬藏传佛教时,最好也能按照次第来,这样别人不容易生邪见。毕竟凡夫人的分别念特别恶劣,要改变它需要一定过程,只有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才能逐渐生起相应的觉受,最后有机会获得开悟。

因此,修学时务必要重视加行,这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对每个道理观察修或安住修。在我们学院,以上的共同加行部分,许多道友已经修了一百多天,效果比较不错,但还要不断地修,时间越长越好。如果共同加行修得特别成功,大家在未来的修行旅途中,就会像玉科喇嘛的传承弟子一样,不论遇到什么违缘,都肯定不容易退转!

下面继续讲苦与乐也是无常的:

可能有人认为:“有些人造了杀生等滔天罪业,但表面上看来,他不仅没有感受痛苦,反而生意兴隆、生活美满,这是否有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规律呢?”

并没有。如果你去详细观察,就会发现他现在造的恶因,不一定马上成熟;而他正在感受的乐果,则是往昔善业的果报。所以,因果绝对不会错乱,倘若一个人通过造罪而积累受用,虽然暂时获得了快乐,但终究会感受漫无边际的痛苦。

例如,从前的尼洪国家,国王以非法治国。后来因前世福报现前,最初七日中天降粮食雨,接着降了七日的衣服雨,之后又降了七日的珍宝雨,人们尽情享受从天而降的各种财物,生活非常惬意快乐。但紧接着又因恶业成熟,天上降下土雨,使所有的人葬身土下,死后堕入恶趣中受苦

《佛教科学论》中也曾讲过一个故事:某地有位医术高明的医生,一天,他的诊所来了个四十多岁的妇人,她像鸡一样发出“皮鼓、皮鼓”的声音,同时身体猛烈颤动,两手像鸡翅膀一样向左右扩张。她说自己喉咙有病,请求疗治,但诊察她的咽喉,并没有什么异状。这位医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看患者的样子,很像鸡被绞杀时的状态,询问之下,她正是当地有名的贩鸡商的太太,于是他拒绝了她的求诊。这位太太听了以后,两手如鸡翅般颤动,叫着“苦呀、苦呀”,回到家倒地便死了。

还有,《前世今生论》中也记载道:有一个养鸡专业户,将所养的鸡大批卖给鸡贩子,令其宰杀以牟取利润。后来,他妻子生了个女儿,双手与鸡爪一样,直接与胸部相连,而且肠子暴露在体外,让人深觉恐怖异常。四川电视台对此事也进行了报道,很多人都亲眼目睹过。

通过以上公案可知,一个人的幸福美满,若依靠造恶业而得来,这只不过是暂时的,最终痛苦必定会纷至沓来、无法避免。

与之相反,一个人生活艰苦、遭受磨难,若是为了行持善法,那也只是短期的,最终势必会迎来光明。所以,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遇到一些违缘或困难,不要特别去在意、去耽著。

前段时间,听有些居士说,他们在修加行时,受到百般阻挠,尤其是磕头,家人亲友极力反对,不像我们寂静处的出家人,只要身体和心力允许,修行的环境非常自由。而他们作为在家人,学习佛法稍微好一点,可以偷偷摸摸、避开家人,但磕头的话,不得不在家里或单位里,所以不信佛教的人一看,觉得这种动作怪怪的,就认为是在练气功,好多人都比较担心。虽然他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我们修行人的言行只要符合真理,迟早会感动整个世界、感动身边的人,故不要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放弃。

其实,对于无常的苦与乐,没必要患得患失,特别去耽著。当你快乐时,背后肯定有痛苦相伴;当你痛苦时,背后也必然有快乐相随。所以,痛苦和快乐是交杂而生的,没有永恒的痛苦,也没有永恒的快乐。因而,对今生的一切幸福受用、荣华富贵,我们也不要贪执不舍,理当追随佛陀及前辈大德的足迹,将其如唾液般弃之不顾,一心一意希求正法,甘心情愿承受身体的苦行及精神的磨难。

要知道,超越生死轮回之法,只有佛教中有,而要真正获得它,不经历一丝一毫痛苦,轻而易举就想得到,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说一般凡夫人,即便是藏汉两地的大成就者,在求法过程中,也难免会经受诸多苦难。不过,修行时越有违缘,就越有动力,以此也可提升自己的境界;如果一点磨难都没有,修行过于顺利,有时候反而容易退失道心。所以,我们要想做个真正的修行人,就一定要随学前辈大德的精神,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应尽力去排除、去克服,把修持佛法的伟大事业,在今生今世中贯彻到底。心中要默默发这种誓愿。

我曾看过汉地来果禅师的四十八大愿 ,里面的精神十分可嘉。修行人关键要有一种心力,假如你心力比较强,就算表面上比较弱小,但仍能达到自己的修行目标;可是如果你心力不够,大多数发心都围绕着自己,天天想着“我怎么样吃饭”“我怎么样成就”……这完全没有一点意义。

对上述道理,每个人要诚心诚意地思维、观修。

好人与坏人同样是无常的:这一点从世间、出世间两方面来阐述。

(一)从世间方面而言:

能言善辩、知识渊博、智勇双全之人,也有一败涂地、一落千丈的时候。到那时,因往昔的福德耗尽,地位、名声、势力、财富等荡然无存,思维颠倒,万事不顺,常常受人挖苦、遭人欺侮,以前仅具的少分功德,似乎也变得一无所有。

现在就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我们附近县城的老书记、老县长,原来极有名声、有威望,生活上也非常讲究,但退休之后,他们整天无所事事,为了打发时间,就泡在一些脏脏的茶馆里,喝些特别便宜的茶。这种茶要是在以前,他们不要说去喝,连看都不会看一眼。还有些人,在我的印象中,几年前既有智慧也有能力,各方面相当了不起,可是现在一接触他,跟过去简直有天壤之别,这种无常的示现,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不但我们身边有这种现象,历史上也不乏其例:如秦朝相国吕不韦,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儿子秦嬴政推上王位,自己号称为“仲父”,独断专权、一手遮天,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后因缪毐集团叛乱受牵连,他被罢免了官位,又恐日后被秦王所杀,不得不饮毒酒自尽身亡。

世间上,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然遗憾的是,无常在我们眼前一幕幕掠过,许多人却对此视而不见,不会把“无常”两个字用在生活上,更不会用它来修行。我看有些老师讲历史时,只是把年代、大事交代一下,根本没引导学生体会过无常。包括一些非常有名的教授,在演讲的过程中,也从来没有结合过无常教义。 (他们在世间上很成功,折服了无数大学生和知识分子,所以我有时候喜欢听他们的光盘,看他们到底是怎么讲的。但美中不足的是,他们不懂佛法,以致把一些现象解释得太表面化,深度不够。比如某某朝代自公元多少年建立,谁来统治,期间发生过什么事……了解这些虽说也有必要,但更关键的是,应在内心中产生一种修行的境界。)

实际上,无常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就算你现在再有智慧、再有能力,到了一定的时候,也会变得糊里糊涂、任人欺负。所以,我还没有变得特别迷糊时,尽量想抓紧时间,把藏传佛教的珍贵窍诀译成汉语,有些甚深教言也想整理出来。否则,无常的到来特别迅速,过一段时间身体不好了,或者发生别的事情,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无常的示现千变万化,不仅好人可以变成坏人,坏人也可以变成好人。例如,许多人以前无有智慧、见识浅薄,行为也不如法,往往被贬为“骗子”“狡诈者”。但后来他突然发财了,或者一夜成名了,便赢得了众人尊重,被看成是见多识广、精明能干之人。正如俗话所说:“狡者年老成主人。”

我认识炉霍寿灵寺的一位格西,二十多年前,他是个不识字的在家人,在寺院旁边打工,好多人特别看不起他。后来他产生了出离心,跑到印度求学二十多年。他刚去时字都不认识,但通过精进、刻苦的学习,结果考上了格西学位。他回到炉霍时,当地所有的人,包括寺院僧人,都排着长长的队伍迎接他,给他献哈达。现今他是寿灵寺的住持,每天给僧众讲经说法。有一次他到我家里来,在交谈的过程中,我们讲起了许多无常的道理,他对此就深有体会,说如果自己没有出家修学,绝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包括你们熟悉的人中,也时常有这种现象:有些人当年特别卑下、智慧浅薄、行为低劣,但过了几年后,现在一见到他,他又有钱又有势,特别能干,他自己也特别傲慢。

就像汉高祖刘邦,早年是流氓出身,德行让人不敢恭维。《史记》中说他贪酒好色,种种无赖行径令人发指。比如,一次项羽挟持刘邦的父亲为人质,威胁刘邦说:“你如果不投降,我就把你父亲煮来吃。”刘邦若无其事地回答:“你要是把他煮了,请分给我一杯羹。”还有一次,刘邦被追兵所迫时,为了减轻车载重量、加快车速,三次将自己的女儿和儿子 (后来的汉惠帝) 推下车,只顾自己逃命。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最终成就了一方霸业,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做了皇帝以后,在设盛宴款待群臣时,对在场的父亲夸耀道:“原先您总说我是个不务正业的无赖,不像二哥那样能理家治业。如今我做了皇帝,您看现在是二哥的财富多,还是我的财富多?”

所以,在人短短的一生中,有时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好人会变成坏人,坏人也会变成好人。包括我身边的有些道友,以前讲考、背考特别厉害,很多人说他以后会成为了不起的高僧大德,但我不敢轻易断言,毕竟未来的日子很漫长,什么都是不定的;也有些人刚开始坏得很,好多人强烈要求把他开除,但我觉得,只要他没有严重违反学院纪律,最好还是给他一次机会。我以前出去时,就遇到学院开除的有些人,他们在外面有许多钱、许多弟子,弘扬佛法的能力特别强,我也受过他们特别热情的招待……所以,有时候很多事情都是无常的。

(二)从出世间方面而言:

俗话说:“具证年老求学问,舍事年老积财物,法师年老成家长。”这些也都是无常的体现。

“具证年老求学问”:有些具有证悟的人,年轻时一直精进闭关,好几年根本不跟人说话,可是到了老年时,反而不去修行了,开始拼命闻思,希求学问。其实这样不好,年轻时应该好好闻思,年老时应该好好修行。华智仁波切说过:“年轻实修老年闻思者,自己无利他人讥笑因。”假如你年轻时一点也不学,关起门一味实修,而年老时又想起来闻思,这对自己不但无有利益,在别人看来,也是值得讥笑之处。有些老年人嘴里一颗牙齿都没有了,还在天天背五部大论,这个确实没有必要。老年人就该好好实修,要么一心念佛,要么持诵观音心咒。

“舍事年老积财物”:有些人上半生是舍事者,抛弃一切世间琐事,除了修行佛法,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但下半生却努力积聚财物。

2006年10月,《北京晚报》中就有条新闻说“百岁老和尚还俗娶媳妇办厂”,这令世人大为诧异。新闻中的老和尚叫释法缘,记者采访他时已有101岁,他说自己曾是一个寺院的住持,后因发生洪水,寺院被淹,他又到另一个寺院去做住持。但由于寺院日益清冷,香客稀少,他在96岁时产生了还俗的念头。 (当时他已有54年僧龄,门下弟子近3000人。) 为了寻找一个良好的归宿,不久,他就与一个53岁的寡妇结了婚。

无独有偶,2008年《江南都市报》中也有一则新闻是:“九旬老人出家70年后还俗娶妻”。 (你们不要把它只当成新闻啊,每个人应当观察自身,引以为鉴!) 这个老人出生于中医世家,出家后行医救人,常为附近老百姓看病。他最初是待在寺院里,后来因种种因缘,在外地开了3年的诊所,并在那里定了居。他经常想起母亲曾叮嘱他:“一定要修行满70年,以此可保家人平安。”于是当他修满70年时,便开始蓄发。

一个弟子见他年岁已高,身处异乡,举目无亲,便建议为他找个伴,相互有个照应。于是老人就去一家婚姻介绍所征婚,结果找到一个41岁的女人。那个女人跟家人商量时,遭到父母、兄弟、姐妹的极力反对,连她女儿也不同意。但女方觉得他比较忠厚老实,就顶住一切反对和压力,坚决跟他生活在一起。女方每月工资300元,见他刚搬到自己家乡,没有收入,就省吃俭用,每月给他200元做生活费。两年以后,二人领了结婚证,据说生活得比较美满。目前,这个老人又喝酒又抽烟,身体也保养得不错。

可见,即便是持戒清净、出家多年的人,以后会变成什么样,谁也无法预料。作为一个出家人,若能一生守持清净戒律,以此身份离开世间,这是最值得随喜的。

“法师年老成家长”:有些人上半生是为人传法的阿阇黎,下半生却成了猎人、盗贼、强盗;还有些上半生是持戒清净、给人传戒的羯摩师或轨范师,下半生却子嗣成群。

我以前也讲过,法王如意宝在石渠求学时,《根本律》《戒律三百颂》等戒律方面的法,都是在一位上师面前得的。当时那位上师持戒相当严谨,行为极其调柔,托嘎如意宝对他评价也特别高,很多弟子都在他面前受戒,或者求些戒律方面的教言。后来法王1996年去石渠时,他显现上已经还俗了,生了一个孩子。他见到法王时,因为法王是很了不起的大德,他就向法王顶礼;而法王曾在他面前听过戒律,所以也向他顶礼,两人就这样互相顶礼……当时我没有去,但有些侍者是这样讲的。对于这位上师,法王经常在课堂上赞叹他、恭敬他。

我寺院以前也有一位堪布,他年轻的时候,戒律特别清净,跟寺院的住持活佛平起平坐。但后来在“文革”期间,他不但破戒,生了十几个孩子,而且毁谤佛法,批斗时打根本上师,整个人变得特别可怕。前几年他死了,听说当时相当悲惨。所以,从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例中也可以看出:一切都是无常的,暂时的修行根本不值一提,没必要去特别炫耀,认为自己如何了不起。

反之,也有人上半生是屠夫、猎人、妓女,所作所为全是造恶业,下半生却生起真实的出离心,一心一意修行而获得成就;或者,即使没有成就,但也已经皈入佛门,死后往生清净刹土。

昨天有个道友说,他曾当过两三年的屠夫,杀过无数的羊,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好好忏罪,精进修持。还有一个人说,他为了忏悔罪障,从2001年起,三步一拜朝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至今还剩峨眉山没有去。这样的话,即使他们往昔业力特别深重,今后也有希望变成很好的修行人。因此,现在的贤劣显现,可以说瞬息万变,没有任何现象是始终不渝、牢不可破的。

可是,有些人依靠上师等殊胜对境的加持,偶尔生起一点相似的出离心、厌世心,装模作样修了些法,有一些似是而非的境界,别人就把他看作是了不起的人物,纷纷在其足下恭敬顶礼。此时的他,又有施主、又有弟子,没有详细观察相续,反而以傲慢蒙蔽了内心,飞扬跋扈、一反常态,认为“我什么事都可以做了”,这种人真正是鬼迷心窍、着了魔!

(大家一定要注意,华智仁波切的《前行》全部是窍诀!我在传讲的过程中,因为时间关系,有时候表达得不清楚,但只要你把这些金刚语反反复复阅读,像顶果法王那样,每天都念上一段,久而久之,对你的相续必定会有很大帮助。)

现在,藏传佛教有些假修行人,在汉地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他们心中根本没有佛法,为了名声、为了钱财贪得无厌,根本没有利益众生的念头,这样的话,即使他们打着“佛法”的幌子,但用不了多久也会被人识破。毕竟如今很多人相当聪明,分别念也很强,不要说一些邪师,就连真正的善知识,他们也常常看不惯,进而产生各种邪见。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否则,有些人一有了钱、有了势,就对上师三宝不恭敬,取舍因果也不注意,做什么都随心所欲,似乎不必受业力约束,这种行为完全是着魔了。

我们学院出来的人,也有这样的:有些人以前闻思很精进,各方面非常不错,但出去之后,有点钱、有点弟子,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现在一听说他们的事迹、一看到他们的行为,就觉得好可怜,明明一点修行境界都没有,还敢那样欺骗众生,一个地方看穿了他的真面目,他马上又换个地方行骗。而有些弟子也没有头脑,每天迷迷糊糊的,跟着他到处跑,真的非常悲哀。

那天有个人说:“你们藏地有些活佛不合理!如何如何……”我当即反驳:“你们汉地有些居士也不合理!因为真正的依止上师,前提必须是互相观察,不能像饿狗遇到肉块一样,马上就吞下去。”当然,有些人把佛法当成货物来买卖,过失的确也很大,希望你们千万不要这样。不过若想自己不着魔,一方面要常看这些窍诀来修加行,另一方面,也要虔诚祈祷莲花生大士、二十一度母。即使你不会念其他偈颂,但莲师心咒和度母心咒一定要念,以前很多大德的传承都是如此。

我个人而言,虽不敢说对上师们所传的法,都能一一行持,但多年来一直祈祷莲花生大士,故在邪魔如此猖狂的时代,自己的修行还算能够把握。因此,大家有时间的话,也应时常祈祷莲花生大士,若能如此,就像《赞戒论》所言 ,绝对不会被邪魔控制。

当然,如果你已获得了圣者果位,则不必担心行为有什么改变。但若尚未断除我执、没有生起无我智慧,那么贤劣的表象都是无常的,今天你想好好修行,过段时间也许像着魔一样,拼命去造恶业,诚如刚才所说,90多岁了还想还俗,这是相当可怕的。

所以,我们应恒时修习死亡无常,审察自相续的过失。作为一个修行人,不需要过大的名声、过多的财富,只要有基本的生活资具就足够了,故当常常身居低位,行为如理如法。华智仁波切说过:“如理修法,方可弘法利生。”然而有些人比较无耻,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个坏人,还在别人面前一直夸夸其谈,炫耀自己如何了不起,这是值得羞愧之处。

真正的高僧大德,或有实修实证的人,从来不会宣扬自己,而只会观察自己的过失。他们有强烈的出离心,三门寂静调柔、谨小慎微,了知一切有为法皆为无常,时时思维轮回的痛苦,恒常处于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和对轮回的厌离心之中。如米拉日巴尊者云:“无人山谷岩洞中,恒具出离厌世心,上师乃为三世佛,强烈坚信永不离。”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在无人的山洞中修行时,恒时对轮回有极大的出离心,对上师三宝有强烈的信心,并不是今天生一个信心,明天就没有了。

信心和出离心,这二者是佛法的根本。按照噶当派的观点,生起信心主要有四因:一是依止善知识,二是亲近善道友,三是修行无常,四是多看经论。我们也务必要依此而实地修行,否则,今天自己是个修行人,但由于分别念是无常的,明天会变成怎样也很难说。

从前有一个人,因为密友成仇、众叛亲离而步入佛门,后来经过一番修行,成了一位了不起的唐巴比丘,风心获得自在,可以在虚空中飞行。有一天,他在供施食子时,集来了许多鸽子,他见此情景,不禁心想:“我有这样庞大的军队多好啊!若能如此,就足以消灭那些怨敌。”由于当时的恶念没有转为道用,导致他后来还俗成了军队首领。

可见,有时候的一念之差,结果往往很可怕。顺治皇帝在《出家偈》中也说:“黄袍换得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帝王家?”他以身著黄袍的帝王之躯,换去了身披紫袈裟的出家之命,这也不是无缘无故的,究其原因,完全归咎于他当初的一念之差。

还有,宣化上人在《水镜回天录》中,讲过崇祯皇帝的故事:崇祯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他前世是个沙弥,很有道心,但修行时总爱做皇帝梦,希望自己将来当皇帝。后来他很年轻就死了,寺院住持叫人把他的尸体拴在马尾上,要求把尸体拖碎了、拖没了为止,以此减轻他来世的痛苦。可他两个师兄弟不明白师父的苦心,故不忍心这样做,就把尸体偷偷埋了,致使来世崇祯落得个煤山吊死的下场。

因此,大家在修行过程中,务必要经常观察自己,尽量把心转为道用。如今依靠良师益友的助缘,我们暂时拥有了修法的时机,但凡夫的想法没什么恒常可信的,故一定要夜以继日勤奋修法,活到老,修到老。

关于“活到老,修到老”,我想起了苏东坡的一个故事:苏东坡从小就喜欢读书,他天资聪明、过目不忘,每看完一篇文章,便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经过几年苦读,他已是饱学之士。一天,他乘着酒兴,挥笔写了一副对联,命家人贴在大门口。上面写道:“读遍天下书,识尽人间字”。

过了几天,苏东坡正在家看书,忽听仆人通报门外有人求见。他出来一看,是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老太太指着门上的对联,问他:“你真已读遍天下书,识尽人间字了吗?”

苏东坡一听,心里很不高兴,傲慢地说:“难道我能骗人吗?”

老太太从口袋里摸出一本书,递上前说:“我这里有本书,请帮我看看,上面写的是什么?”

苏东坡接过书,从头翻到尾,又从尾翻到头,书上的字竟一个也不认得。他不禁羞愧万分,觉得自己说的大话太丢脸,伸手想把门上的对联撕掉。

老太太忙上前阻止:“慢!我可以把这副对联改一下。”于是在每句前面各添两个字,改成:“发愤读遍天下书,立志识尽人间字”,并谆谆告诫:“年轻人,学无止境啊!”

所以,我们在求学的过程中,也要记住“学无止境”这句话,万万不能骄傲自满、得少为足。对于以上道理,每个人一定要认真观想,深深思索。

综上所述,通过这几节课思维无常的各种喻义,大家理当深信:上至三有之顶、下至无间地狱,皆无有丝毫恒常稳固的,都是迁变增减的本性。 hA6S3t2uJ1CESH2ACqwzvY8LO5aAFObVPe8efJ29M4Sgiv4ZEcBLhfyBP85/mkV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