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6课

2008年11月7日

正在讲闻法方式中断除法器之三过,略说已经讲完了,现在开始广讲:

印度单巴仁波切 曾这样说:“闻法时要像野兽闻声一样;思维时要像北方人剪羊毛一样;观修时应如愚人品味一般;行持时应如饥牛食草一般;得果时应如云散日出一般。”

尊者以这五种比喻,形象地描述了闻、思、修、行、果五个阶段 (即其他教言书中的见修行果)

一、闻——听闻佛法:

正见依靠听闻而产生。我们刚降生于人间时,会不会有佛法正见呢?绝不会有。除了极个别能回忆前世的转世灵童外,一般的凡夫人不要说佛法正见,就连世间的基本道理也不懂。所以,依止善知识听闻之后,正见才能在相续中生起。

世间上有各种错综复杂的学问和学说,在这么多的知识里,我们遇到了佛法,应该说是前世的福报所感。我每次去新华书店,看到琳琅满目的书籍,就会感到自己很幸运——若没有一个殊胜因缘,怎么可能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遇到这么伟大的佛教?用现代话来说,佛教是最科学、最完整、最圆满的学说,把一辈子的精力和时间用在这上面,也是非常值得的。因此,我们有幸听闻佛法时,理当如野兽闻声般专注,这在下面还有广说。

二、思——思维佛法:

听完上师所讲之法后,理应逐字逐句地思维,就像北方人剪羊毛一样。

“北方”主要指玉树、青海一带。那里的羊非常多,尤其是到了春天,羊要褪旧毛、换新毛,此时人们把旧毛从下到上全部剪光,绝不会留下一只前腿或后腿不剪。以此说明,我们在思维法义时,要将上师所讲的道理全部细细分析,没有什么好取舍的。比如,今天讲了“人身难得”的引导文,那么你对人身难得的比喻、数量差别等,要一个一个去思维,如是才能对此引生定解。佛法犹如蜜糖,中边皆甜,不可能像有些人认为的,一部分值得接受,一部分有待观察,还有一部分应该舍弃。

三、修——观修佛法:

观修的时候,应该像愚人品尝美味一样,有感觉却说不出来。

愚人吃酸甜苦辣的东西时,明明品尝到了味道,决定有这种感受,但就像哑巴吃糖一样表达不出来。我们修行也应该如此,譬如观想“人身难得”,若只是绝思绝虑,闭目坐一会儿,这不会有什么收获,理应再三思维人身怎么样难得,从而找到一种感觉,这时候才算尝到佛法的美味。

所以,修行佛法一定要深入体会。暂且不谈大手印、大圆满等高深境界,纵然是共同加行中的“寿命无常”“因果不虚”,如果真正去思维、去观修,也能深深感受到它的意义。

四、行——行持佛法:

行持时,应当如理如实地做到,而且一定要有强烈意乐。就像饥饿的牦牛找到一片草地,它会饥不择食地一扫而光,而不是四处都尝尝。同样,我们现在行持佛法,每一个法义都应在实际行动中身体力行,而不是中间取舍一部分。

五、果——最后得果:

所谓的得果,是指每个修法后的所得之果,不一定是得阿罗汉果或佛果。得果时不能糊里糊涂的,而要像云散日出一样,完全显露实相,没有任何怀疑。例如修“寿命无常”时,一旦无常观在相续中真正生起,则于行住坐卧任何威仪中,不会被常有的念头所转,一切增益将完全遣除,犹如太阳破开乌云而散发出光芒。当然,如果前面的闻、思、修、行没有具足,最后该怎么样也是云里雾里,这说明你的果还没有出现。

以上通过五个比喻,阐明了修持佛法的五个阶段。其实《前行》的每一句、每一个比喻,都有相当甚深的含义。如果你对这些道理好好地了解,然后再反复地思维,行为必定会有所改变。因此,这次讲《前行》,我想讲得细一点,虽然自己智慧有限,但以前在修学的过程中,对每一个道理感触很大,可以说一字一句都曾融入自己的心。现在让我全部倒出来的话,因为语言水平等关系,可能有一定的困难,然而共同思维的时候,也许能起到打开思路的作用,对你们理解有一些帮助。

在五个比喻中,下面主要分析“听闻佛法”必须专注,其他四个比喻则没有广讲:

诚如刚才所言,闻法时要像野兽闻声一样。野兽闻声是怎样的情景呢?有些野兽酷爱听琵琶声,猎人为了将其捕获,一个人弹奏乐器以吸引其注意,另一个人则乘机向它射毒箭,可它根本不发觉,仍旧怡然专注地听着。同样,我们在听受佛法的过程中,无论在上师面前还是电视面前,也要力求做到如此全神贯注,对法一定要有极其虔诚、纯洁的信心。

如果有了这样的信心,从行为上、态度上也看得出来。有些人刚听上师讲法时,好像获得了不死甘露一样,情不自禁地汗毛竖立、泪流满面、双手合十,从其眼神、坐姿、表情也可以了解他的信心。听任何上师传讲任何佛法都要这样,否则,有些人听课时特别勉强,或者一直打瞌睡,或者以不满的眼光瞪着上师,或者非要躲在上师看不见的角落里,这些行为都不如法。按理来讲,在上师面前听法,理当面带笑容,以喜悦的神态闻受。其实,世间的学生也要如此,假如他听课时身体东倒西歪,眼睛一直瞟向窗外,或以特别仇视的眼神盯着老师,那老师的知识很难以灌到他心里。

听经闻法的时候,专注的姿态非常重要,因为闻法的功德不可胜言,上师在传法时,不仅人来恭敬,很多非人也来恭敬。记得《未曾有因缘经》讲了很多闻法的功德,其中有一偈云:“从闻舍非法,行到不死处,仙人敬事闻,诸天亦复然。”意即闻法能舍弃一切非法,从而到达不死之解脱处,故具有功德的仙人,甚至是天人都对闻法十分恭敬。本来天人有天人的傲慢,一般的功德不可能令其折服,但若有人讲法、闻法,天人也会前来恭敬。所以,藏传佛教许多法师在讲经之前,通常要念一遍《普贤行愿品》中的“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以此奉劝人与非人专注地谛听。 (但我不具足法师的法相,所以不敢这样念。)

如今世间上有很多“歌迷”“网迷”等迷惑者,而我们作为修行人,应当成为“法迷”,听闻佛法时要陶醉其中,听上师讲着讲着,你不知不觉就被带到上师所讲的神秘世界去了,这样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菩萨地论》也说:“专注属耳,意善敬住,以一切心,思维听闻。”闻法时,我们要竖耳谛听,满怀恭敬,对所闻法义全心全意地思维,尽量断除各种分别杂念,在短暂的一两个小时中一心专注,不要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

否则,尽管身体坐在听法行列中,表面上看来循规蹈矩,但心里却杂念纷飞、东想西想,诚如札嘎仁波切所言,一堂课神游了整个世界,下课后什么教言都没记住,这是不应理的。不过,业力深重的人往往在上课时心不在焉,正如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所形容的:“常想活佛面孔,从不展现眼前;没想情人容颜,时时映在心中。” (仓央嘉措一生经历比较神秘,他的情歌看似与凡夫的心态相合,直接表露了世人的情感烦恼,在贪心重、执著感情的人看来,与自己内心达成共鸣,但在修行人的眼目中,这些全部是修心窍诀。) 他还说:“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肯把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这个教言大家应细细品味。

听课的时候,尤其不能随便说话。有些人一听法就打开了绮语伏藏门,讲闲话能说会道,讲佛法就哑口无言、三缄其口。这种人在课堂上胡言乱语,打断别人专心闻法的思路,或者让别人听不到法语而断了传承,以此毁坏自他善根,来世必将转生为鹦鹉等旁生。所以,大家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行为一定要如理如法。

现在大多数城市里的人,听闻佛法的行为逐渐有所改善。以前有些人因没有听过佛法,始终觉得法师讲经像老百姓开会,连基本的威仪都没有,看起来特别可怜,一一改也非常麻烦。大概在1991年,我去了四川某个地方,当时听法的有一百人左右,法器的过失他们统统具足,看后心里特别失望。但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推广佛教,让很多人明白了藏传佛教提倡的闻法威仪,在佛经、戒律中讲得很清楚,现在他们的行为越来越如法,从外在行为上,也可以推知其发了菩提心,或者具有密宗的清净见。

在闻法期间,不仅是说闲话、站着听法、随便离开、走来走去、吃东西等不良行为要断除,甚至包括持咒、念佛、诵经、转经轮等一切善行,也要放下来而集中精力恭听。藏地有些老乡不懂这个规矩,法师在讲经的时候,他非常专注地转着一个转经轮,这是不合理的。虽然转一次转经轮功德很大,但闻法的功德远远超过它,听法时心必须要专注,所有的高僧大德都这样讲。而且那个时候,你的念珠也要放下来,有些人在闻法的时候,觉得这个时间不能浪费,一边听课一边默默地念心咒,或者拿《课诵集》或经典来念诵,嘴巴一直动着,这只能说明此人很愚笨,不懂闻法的功德。如果懂得闻法的功德,就会明白闻法较此远远超胜,这时候根本什么都不用做。

曾有一位老堪布在讲《前行》时说,他一辈子念过好几亿心咒,但临死时最有把握的,并不是念了这几亿心咒,而是听闻过一些佛法!然而有些人闻思底子比较薄,对功德的轻重不太懂,包括学院极个别道友,认为念咒语很重要,一边听课一边念咒语或者用转经轮,这都是不允许的。除非上师念传承时特殊开许 ,此外听任何法师讲课时,心一定要专注。

汉地有些人闻法时坐在沙发上,左手拿一串念珠,右手拿一个转经轮,眼睛看着电视,耳朵听着声音……希望六根都接收到法义。但我觉得这不重要,听课的时候,其他所有善行要放下来,一心一意地边看法本边听受。有些人听法时不看法本,这也不合理。上师正在逐字逐句地作解释,假如你能把这些内容倒背如流,那就另当别论了,但若对法义比较陌生,听上师的课时必须要看书。而且听法时不能左耳听、右耳冒,听完后一个字也记不住,应当将所闻的法义牢记于心,并经常实地修行。

释迦牟尼佛亲口说:“吾为汝说解脱之方便,当知解脱依赖于自己。”上师摄受弟子的最好方法,其实莫过于宣讲佛法。虽然对极少数上师而言,可以像噶举派玛尔巴一样,一直让弟子苦行,最后通过不同的方便直指心性,以令其开悟,但对大多数上师来讲,与弟子之间的关系,应主要建立在讲闻佛法上。上师一定要讲,弟子一定要听,听后还要身体力行,这才叫做依止上师。不但依止普通的上师如此,就算依止三界怙主释迦牟尼佛,也是只此一法、别无他途。佛陀利益众生的方法,唯一就是转三次法轮,而不是显示神通等。因此,佛陀对有缘弟子说:“我已开示了趋入解脱的方便法,至于能否解脱,关键看你自己。如果没有好好修持,即使我是功德圆满的佛陀,对你也无计可施。”龙猛菩萨亦云:“解脱依赖于自己,他人不能作助伴。”

在整个轮回生涯中,每个众生全是自来自去。当代著名比丘尼圆照法师 (她圆寂后心脏烧不坏) 说:“自来自去自三昧,自修自证自金刚。”一切解脱要靠自己,并不是像有些人所言:“我依止了上师您老人家,我的生活费、我的身体、我的证悟……一切统统交给您了!”玛尔巴也没有答应米拉日巴这样的要求。上师之所以摄受弟子,就是想通过佛法帮助他,而不是需要一个人给自己提水、背包、拿东西,否则,这种关系也不一定是师徒关系。

所以,上师的责任就是为弟子讲经说法。除了个别大成就者天天让弟子干活,终有一天把鞋脱下来给他一耳光,弟子顿然开悟以外,一般来讲,引导弟子的方法,就是告诉他如何闻法——闻法时不能戴帽子、不能穿鞋,远离三种过失、六种垢染,一定要恭恭敬敬地听受;然后教他如何修法——首先从加行开始修,不要从正行开始修,因为弟子不懂,听别人说正行很圆满,肯定愿从正行开始修,所以上师要告诉他修行次第;还有怎么样弃恶从善,怎么样断除十不善业,怎么样修菩提心……一个一个地给他讲。这样依止上师就起到作用了。

有些弟子依止上师二十多年,成天背个包跟着师父到处跑,但师父从来没传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句法语,一味地让他修殿堂、修佛塔、放牦牛……就像地主对待奴隶一样,天天使用他、役使他,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上师是大成就者,此举有甚深的密意,我们凡夫人也不敢妄加评论,但除此之外,一般而言,在释迦牟尼佛的传承中,上师摄受弟子一定要依靠佛法。

希望我们这边的很多法师以后到世界各地弘法利生时,收弟子的标准,不要给别人剪个头发、取个法名就可以了:“我认可你是我的弟子,你认可我是你的师父,从此之后,我们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师徒关系。你不能得罪我,不然就是破誓言者!”——一句法也没有传,破什么誓言?现在社会上有各种奇奇怪怪的现象。所以,摄受弟子必须要传授佛法,传授佛法以后才算是真正的师父!

以上讲了上师,下面开始讲弟子:

作为弟子,其他行为不重要,关键要对上师所讲的显密深法念念不忘,时时刻刻铭记,然后依教奉行,将上师所讲的教言付诸实践,尽心尽力去修持。反之,如果你因烦恼深重,将上师所传的法义抛之脑后而未记在心间,虽然听闻佛法是有功德,但这种功德,小狗、小猫在听法行列中也能得到。若对法义丝毫不能领会,前脚离开经堂,后脚就忘光了,如烧红的铁离开火马上变黑一样,你的相续不会因闻法而有所改变。

所以,在上师传法时,大家当以难得之心,将每一字、每一句牢记于心。华智仁波切、堪布阿琼以及汉地诸大德,在长期依止上师的过程中,对上师非常有信心,将上师视为真佛,故而觉得上师所传之法极其珍贵,竭尽全力记在心里。我们实在记不住的话,也应想方设法用其他方式记录下来。以前学院的有些道友,将每个上师所讲的全部录在磁带上,最后离开学院时有好几袋,这也是对法希求的一种表现。可是现在有些人对闻法有种厌烦心,觉得上师一直没完没了,眼巴巴地盼望着下课,这种人对佛法的词义是不能领会的,如此与未曾闻法几乎没有差别。

要知道,依止上师的根本是让你学到一点佛法。比如,世间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并不是老师承认“你是我的学生”,学生马上就能获得利益。即使老师像爱因斯坦那么了不起,但你一个字都没有学的话,实际上也没有任何意义。依止上师也是同样,如果弟子依靠上师学到一些佛法知识,以此令自己烦恼减轻,智慧日渐增上,依止上师才有价值。相反,假如你整天给上师做事情,但上师相续中的智慧一点也没得到,那真的没有多大意义。

尤其是现在末法时代,作为上师一定要广传佛法,因为不懂佛法的人太多了。当然,弘法也不一定非要有上师的头衔,一般的居士和出家人也义不容辞。因为佛法是大家的如意宝,并不仅仅是几个上师的,凡是想护持佛法的人,对此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因缘成熟的时候,即使你没有“阿阇黎”这种称呼,也应当尽己所能地饶益众生。哪怕路上遇到乞丐给他一毛钱,让他念一句阿弥陀佛,也是弘扬佛法的行为。因此,大家平时对佛法要有维护之心、弘扬之心!

总而言之,在闻法的过程中,首先要专注谛听,之后要记在心中,同时不要掺杂烦恼,如果与烦恼混在一起,就算将所闻之法记在心中,也不能真正步入正法。以比喻说明的话,譬如向一个碗中倒汤,碗若是扣着,汤会洒在外面,里面不可能沾一点一滴;碗底若是有洞,即使汤倒进碗里,也会全部漏光;碗中若杂有毒药,哪怕是最美味的汤也不敢喝。因此,这三个过失要一一遣除,听法的时候,既要专注,也要记住所闻法义,尤其是不能杂有烦恼及不良动机。

如果你为了赚大钱、得名声去听法,相续中已杂有毒药了,不管是谁享用都很危险。就像塔波仁波切 所说:“若不如法而行持,正法反成恶趣因。”如理修持会成为解脱因,但若智慧不够、信心不够,不但不能如理修持,反而依靠正法造恶业,正法就会成为恶趣因。《华严经》亦云:“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同样是水,牛喝了变成乳汁,毒蛇喝了会变成剧毒。因此,听闻佛法要遣除一切不善心,否则,你对上师生邪见、对同行道友生嗔心,以此心态来听法是很可怕的。

不仅藏传佛教中有这种说法,汉传佛教的智者大师也说:“为利名发菩提心,是三涂因。”还有,藕益大师说:“毫厘有差,天地悬隔……醍醐成毒药。”本来佛法如甘露醍醐一般纯净完美,可如果有些人没有用好,它很可能变成毒药。所以我再三地强调过,城市里好多居士聚在一起不容易,在那个场合中,尽量不要有一些非法,比如想依靠佛法做生意赚钱,闻法时产生贪心、嗔心、嫉妒心。若能在短短的时间里,最初有菩提心,最后有回向,中间有正行无缘殊胜,听法才有真实的利益。纵然你未证悟三轮体空的境界,喇拉曲智仁波切说,闻法时若能做到一心专注,修法时安住于正见等持中不外散,不论学什么法、修什么法均以善心来行持,杜绝贪嗔等杂乱分别念,也是一种正行无缘。听一堂课若能三殊胜都具足,虽然只是一两个小时的事情,但已为一生积累了非常大的功德。

当然,依靠佛法能积累巨大善根,依靠佛法也能造下极大恶业。有些人听法时对上师特别恨:“哼,又讲什么呀!天天讲一个故事,不想听!”就好像上师传的是恶法一样。而真正接触恶法时,他却是兴致勃勃,看到电视里贪嗔痴的画面特别开心、津津有味,这完全是业力现前,依靠正法在造恶业。其实只要法师口里讲的是善法,即便他显现上是凡夫人,实则与诸佛菩萨无有差别,没必要把他当作坏人来对待。上师又不是教你杀人放火,你对上师生颠倒邪见,实在没有必要!

不仅对上师不能起恶念,对同行道友也不能冷嘲热讽、不屑一顾、心怀我慢:“他们懂什么呀!我的左边是个坏人,右边也是个坏人,前边是贪心大的人,后边是嗔心重的人……唯一我很了不起,是芭蕉树里的一棵檀香树!”诸如此类的恶分别念,都是恶趣之因,务必要一并断掉。

综上所述,闻法前要像洗涤容器一样,先将内心的垢染洗干净,如果遣除了耳不注、意不持、杂烦恼这三种过患,才能盛装清净的佛法甘露。因此,从明天开始,大家在听课之前,要看看自己这种法器洗干净没有?没有的话,则应想尽一切办法,用正知正念的毛巾好好清洗、好好擦拭。否则,你辛辛苦苦地去听法,结果却以恶分别造下极大恶业,这是非常不值得的! 4uSuOl4y+m3T4BgyLLryY0zOYO+2+4mqYKCsXmAmReKlLym9GIN7H4isCTNkJjj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