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抗日烽火 党旗飘扬

1937年7月7日,古老的卢沟桥上一声炮响,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从东北三省踏上了华北平原。次日,中共中央发出《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由此揭开了8年艰苦卓绝抗日战争的序幕。以蒋介石集团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实行不抵抗主义,节节败退,北平、天津相继失守。12月27日,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率部不战而逃,日本侵略军占领济南。1938年1月9日,日军逼近潍县,国民党山东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兼潍县县长厉文礼率部弃城逃往安丘县南部山区,10日,日军侵占县城,潍县沦陷。

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担当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重任。7月中旬,山东省委书记黎玉从延安返回济南,召开山东党组织会议,传达中央精神,决定建立抗日游击队,成立抗日民众团体,将抗战进行到底。党中央的疾声呼吁,唤醒了沉寂三年之久的潍北大地,庄龙甲等早期共产党人播下的火种燃烧而起。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上,潍北共产党人高举旗帜,勇赴国难,在同日、伪、顽的浴血奋战中,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红色篇章。

鹿省三恢复潍县县委

1937年4月,潍北大地正处在一个布谷鸟开始鸣叫的季节。不管人间发生了什么,这些鸟儿依然会用它们婉转的歌声报告着春天的到来。也许,正是这热烈的呼唤,又一次带来了潍北“劲草”的萌发。在北仲寨村牟龙高家里,一面鲜红的党旗挂到了墙上,在山东省委巡视员鹿省三主持下,由昌邑党员王培汉 、张智忠 介绍,牟龙高 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鹿省三是通过昌邑县党员王培汉、张智忠联系来到潍北的。这是1934年秋天以后,上级党组织第一次来到潍北。星星火种一经引发,即刻熊熊燃烧。

北仲寨村邻近牟家温庄——就是牟铭勋写给党中央报告中说到的那个“温庄”。1931年,潍县中心县委书记刘良才曾在那里发展党员,建立了村中党支部。1932年,县委领导的固堤暴动失败后,党组织遭破坏,幸存的党员隐蔽在了地下。此次得知省委派员的消息,牟家温庄的党员牟作然、牟星桥 等激动得彻夜难眠,他们很快组织了牟汉华 等一批进步青年,团结在了党旗之下。

1937年10月,山东省委派宣传部部长林浩 在博山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共鲁东工作委员会,史称“博山会议”,由潍北返回省委的鹿省三参加了会议,鲁东工委成立后,他担任书记。此时,日本侵略军已越过济南,疯狂地向鲁东地带入侵,情势危急,刻不容缓。会议一结束,鹿省三便马不停蹄赶到了潍北,联络党员,筹划组织抗日武装。在鹿省三奔走呼吁下,牟龙高、耿锡章、郭焕中等20余名党员站到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前列,遍布北仲寨、耿家小官庄、于家码头、前河套、牟家温庄、一空桥等多个村庄。

抗日激情日益高涨,潍北大地怒火燃烧。鹿省三抓住时机,根据山东省委指示,11月在华疃村召开党员会议,传达省委10月召开的紧急发动武装起义会议精神。到会党员群情激扬,同仇敌忾,决心走上挽救民族危亡的战场。在激昂的气氛中,潍县县委恢复建立,耿锡章担任县委书记,潍北党员牟星桥、牟龙高和随鹿省三来到潍北的党员薛绍庚 等担任委员。党组织的旗帜重新飘扬在了潍北抗日烽火的战场上。县委当即决定:迅速发动抗日武装起义!

12月,日军已逼近鲁东平原,各县国民党反动政府风声鹤唳,正准备逃走。慌乱中的寿光县政府修械所急忙将两马车枪械送往潍县城(国民党山东第八区专员公署驻地),途经潍北韩家朱马村时,高里区“民先”分队队长预先获知信息,组织“民先”队员一举截获,共有步枪30余支、手榴弹200余个、子弹300余发。消息传来,县委和抗日党员大为振奋。

在鲁东工委和潍县县委的领导下,一场震动潍北的抗日武装起义在疾风暴雨地酝酿着。

七支队打响潍北抗日第一枪

1937年10月,在省委召开的博山会议上,根据中央北方局“脱下长衫,到游击队中去”的号召,决定鲁东工委成立后,在昌邑、潍县两县发动武装起义,建立“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

潍县县委恢复建立,“民先”队员截获国民党溃部武器,此时,武装起义已是箭在弦上。工委书记鹿省三于是果断决定:起义将于1938年1月9日在潍北固堤镇举行。日期逐步临近,恰在这天,国民党县长厉文礼弃城而逃。旬日之内,益都、昌乐、安丘相继被日军占领,昌潍平原沦陷于日军铁蹄之下,情势急转直下,起义时间被迫推迟。24日,鹿省三再次在潍北华疃村小学召开党员会议,成立起义指挥部,并紧急决定,三天后起义在潍北蔡家栏子村举行。

27日,迎着拂晓的晨星,华疃、高里、清池、牟家温庄、耿家小官庄、固堤等村的300余名起义人员集合到蔡家栏子村,抗日健儿们高举枪支和大刀长矛,庄严宣布: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成立。王培汉任支队长,鹿省三任政委,王一之 任政治部主任,下分三个中队。下午,起义指挥部以支队长王培汉名义贴出布告,开宗明义:本军来到此地只是为了抗日!至此,潍北正式举起了抗日大旗。

在潍北日、伪、顽反动武装势力纷乱复杂的情势下,支队命令各中队分头战斗,抗击入侵日军。2月4日,七支队在潍北冯马杨孟村突然袭击了从县城下乡扫荡的日寇,击毙日军4人。为避开日军报复,减少损失,保存战斗力,部队转移到了昌邑北部的瓦城村,与昌北起义队伍会师。25日,根据鲁东工委指示,在寿光起义的八支队赶往瓦城与七支队会合,4月5日,成立七、八支队联合指挥部。

七支队起义成功震动了白浪河两岸,此前因遭受反动派捕杀潜往外地的潍北共产党员于效辉、耿梅村、牟铭勋等人,星夜兼程,不远千里赶回家乡,英勇地加入了起义队伍。曾在1929年担任县委书记的马宣元遭逮捕后,被判5年徒刑,出狱后已是全身瘫痪,左眼失明。当侄子马振兴把七支队起义成功的消息告诉他时,他激动地支起了半个身子,大声地对侄子说:“你们快去参加啊!”一夜激动难眠,第二天竟与世长辞。1938年3月2日,潍南党员何凤池、赵大志 、何凤鸣等人在蔡家栏子起义成功的鼓舞下,带领东曹庄、西曹庄、石埠等村的100余名青年,持短枪数支、大刀20余把,在东曹庄宣布武装起义,起义部队定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二大队”。至4月底,七支队二大队迅速发展到1300余人,他们冲破日、伪、顽反动势力封锁,赶至黄县,编入鲁东地区抗日游击队主力队伍。

1938年12月,奉中共山东分局命令,合编后的七、八支队编入八路军山东纵队,从此成为山东抗日战场上的一支劲旅。

七支队创始人鹿省三

鹿省三,原名鹿效曾,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后,先后化名纪方华、鹿省三等。1905年生于山东莱芜西牛王泉村。自幼天资聪颖,学习勤奋。读小学期间,考试常名列榜首。1929年秋考入济南正谊中学。1930年初经张子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与程铭汉等同学根据山东省委指示,组织赴南京请愿团,被选为济南市学生请愿团主席团成员。济南学生卧轨3昼夜,冲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阻挠,乘火车奔赴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抗日。蒋介石不答复学生要求,又带领同学参加示威游行。返校后因继续领导反对校方控制的斗争,揭露校长跟踪去南京破坏学生请愿的罪行,被开除学籍,列入反动当局通缉名单,回到莱芜开展工作,任莱芜县委委员。1933年春,任省委巡视员,去淄博、益都、寿光、昌潍等地组织工人运动,重建党的组织。中共山东省委遭破坏后,冒着生命危险奔走于济南、泰安、莱芜等地,并去北平、上海寻找上级党组织。1935年冬,与刘仲莹 、赵健民 等组建中共山东省工作委员会,任宣传部部长。

1937年夏,鹿省三以省委巡视员的身份到昌邑、潍县等地,联系党员,领导抗日救亡运动。10月,中共山东省委在博山召开会议,成立中共鲁东地区工作委员会,任工委书记。会议一结束,鹿省三立即回到潍县北部,向共产党员和抗日分子传达了省委关于分区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的决定。1938年1月,在潍北蔡家栏子村领导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武装起义,并任政委。七支队成立后,鹿省三和他领导的鲁东工委,出于壮大抗日武装力量之考虑,成功组织了七支队与在寿光起义的八支队合编,成立了以马保三为指挥的指挥部,使两支起义队伍发展到3000余人,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抗日劲旅。4月4日,部队撤离昌邑进军胶东,鹿省三暂留瓦城处理善后,7日,被混进革命队伍的坏分子杀害于孙膑庙内,时年33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面对着坏人“要钱”的纠缠,鹿省三大义凛然,怒斥道:“出来干革命,两个肩膀扛着一张嘴,一分钱没有!”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后方工作委员会临危受命

七支队自潍北东撤昌邑后,为处理善后事宜,留在潍北40余人。

部队撤走后,潍县日、伪、顽反动势力愈加嚣张。面对反动武装四面包围的险恶环境,40余名同志临危受命,于1938年4月下旬,在县委书记耿锡章(七支队成立后任副官)组织下,集合到潍北孙家杨孟村天齐庙中,成立了七支队“后方工作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下设政治部、军事部、经济部和武装队,他们冒着随时喋血牺牲的危险,出生入死,坚持完成主力部队留下的任务。

后方工作委员会动员进步青年参加七支队,扩大了部队兵源;募集资金,抚恤主力部队在战斗中牺牲的队员家属;收集民间散存枪支,补充主力部队武器;组织留潍人员追赶部队。

月底,后方工作委员会转往昌邑县瓦城村。由于主力部队已远去胶东,被昌邑杂牌队伍包围打散。40余名同志只好分散行动,缩小敌人追击目标,以个人行动至胶东与七支队主力会合。历经艰难,大多数同志回到了部队,少数同志牺牲在了追赶部队的路途中。

百折不挠 党旗飘扬

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又一次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人。

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上,历经了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磨砺的潍北党组织屡蹶屡起,百折不挠。1938年至1941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耿锡章、牟铭勋、宋熙来三位县委书记先后血染疆场,壮烈牺牲。牟光仪、谭毓泰、丁明等党员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勇于担当,带领潍北人民拿起枪,同日、伪、顽反动势力进行着顽强的斗争。

1938年4月,潍县县委委员牟龙高、牟星桥、薛绍庚随七支队东去,鲁东工委书记鹿省三被害牺牲,留在潍北的县委书记耿锡章暂时与上级组织失去了联系。耿锡章坚持斗争,东去胶东特委请示工作,因情况复杂没有接上关系,耿锡章再派党员范问渠 西去淄川,设法联系中共清河特委。5月,在潍北范家庄子重建潍县县委,隶属中共清河特委。在潍北斗争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耿锡章秘密联系潍南党员,将县委机关联络点转往潍县南乡东曹庄党员何凤鸣家。8月,这一任县委又遭破坏。

9月,县委组织部部长牟铭勋、宣传部部长范问渠西去请示清河特委后,在清池村牟光仪家中召开党员会议,成立了中共潍县工委,牟铭勋任书记。10月6日,奉清河特委指示,潍县、昌邑党组织合并,成立中共昌潍联合县委,牟铭勋任副书记,负责潍县党的工作,8日,牟铭勋在对敌斗争中牺牲。短时间内,潍县县委又重新成立,丁明、宋熙来先后任书记。

1939年4月,县委书记宋熙来牺牲,潍北党组织与清河特委失去联系。在得不到上级指示的情况下,丁明挺身担当,联系党员,恢复组织。8月,在潍县南乡东曹庄单连岱家成立了潍县临时县委。9月,中共昌潍中心县委成立。11月,中共昌潍中心县委指示恢复潍县县委,1940年1月,潍县县委恢复,季瑞 任书记,隶属中共昌潍中心县委。10月,改属胶东区西海地委。

初心不移,担当奋进。至1940年3月,潍县县委已建立起6个区委和1个区联络点。艰难困苦,斗争不息,曲折前进,岁月如歌。在党组织的发展道路上,鹿省三、耿锡章、牟铭勋、宋熙来等党的优秀儿女先后被反动派杀害,他们以鲜血为党旗增添着光辉。

成长壮大的中共胶东区委

中共胶东区委是在中共胶东特委的基础上建立的。1933年3月,中共胶东特委在牟平县刘伶庄成立。在成立的五年中,由于斗争形势复杂,中共胶东特委屡遭破坏,先后八次更迭特委书记,有张静源、张连珠、理琪三位特委书记牺牲。1937年11月,中共潍县县委成立,耿锡章任书记。至1938年底,胶东有掖县、蓬莱、海阳、莱阳、招远、栖霞、黄县、文登、潍县、昌邑、诸城等11个县成立了县委,其余的县也都有了党组织,地方党员发展到2000多人。

抗战爆发后,胶东党组织的恢复发展为中共胶东区委的组建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1938年8月,为加强党对整个胶东地区的领导,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决定在中共胶东特委的基础上组建中共胶东区委。1938年12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改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随后根据山东分局指示,中共胶东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掖县葛城村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胶东区委员会(简称中共胶东区委或胶东区党委),王文任书记。王文、高锦纯、吕志恒、林一山、宋澄、贺致平、曹漫之等七人为区委常委;柳运光、于克恭、李紫辉、高嵩、于己午、于烺等六人为区委执委;孙端夫、丛祺滋(林江)为候补执委。

中共胶东区委的建立,标志着胶东的党组织建设和抗日斗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1939年7月,山东分局决定,中共胶东区委改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第三区党委,但习惯上仍称中共胶东区委。

中共胶东区委曾管辖过中共文登中心县委和东海特委、地委,北海特委、地委,南海特委、地委,西海地委,中海地委,胶北特委,烟台市委、特区工委,青岛市工委、市委,胶即平工委,高昌平工委,胶高中心县委,昌潍中心县委,牙前县委,威海市委,滨北地委。区委机关辗转于胶东各地,领导和指挥革命斗争,先后驻掖县、黄县、莱西、海阳、乳山、莱阳等地。

耿锡章,“很坚决的一个”

耿锡章 ,1884年出生于潍北东小官庄,少年入私塾读书,成为当地有名的“读书人”。清朝末年的西学东渐,激发了耿锡章的民主意识。辛亥革命失败后,他又深感失望,陷入极度苦闷当中。1915年,耿锡章毅然参加了推翻袁世凯的中华革命军。潍北出现共产党组织后,他看到了希望,并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32年经邢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走上了红色革命道路。

1932年潍县县委领导发动固堤暴动,他自筹经费,秘密至大连等地为暴动购回枪支。暴动因泄密失败后,潍县反动当局警备队到潍北疯狂捕杀共产党员,抓走党员管元新等20余人。在“白色恐怖”笼罩下,许多党员被迫流亡外地,耿锡章留在家乡坚持斗争,保存了潍北一带的革命火种。

正如1934年鲁东工委书记牟铭勋写给中央上海执行局的报告中说的那样,称耿锡章是潍北党员中“很坚决的一个”。

1937年11月,鲁东工委恢复建立潍县县委,耿锡章任县委书记。1938年1月27日,他率领本村及周围村庄青年数十人赶赴潍北蔡家栏子村,参加七支队武装起义。起义部队离开潍北后,担任县委书记的耿锡章留在潍北,成立“七支队后方工作委员会”,领导潍北的抗日活动。在与上级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他两度组织党员想方设法和上级组织接上关系,并于1938年6月重建潍县县委。

耿锡章的革命活动,引起了敌人的极端仇视。1938年8月15日下午,他在家中召开党员会议,准备整顿组织,成立县委下属区委。当天夜里,他隐蔽住在自家场院屋中,被暗中监视的国民党军队韩化清部发现并逮捕。敌人对他施以酷刑,点起火把猛烧其下身。酷刑之下,耿锡章矢志不渝,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认贼作父、残酷杀害共产党人的反动罪行。16日凌晨,他被绑押到牟家温庄村东,惨遭杀害。在反动派点燃的冲天大火中,耿锡章用自己不屈的壮举展现了什么是“很坚决的一个”共产党员。

耿锡章牺牲以后,9月,牟铭勋与党员范问渠西去请示清河特委,回潍后重建了潍县县委。10月8日,已经担任了中共昌潍联合县委副书记的牟铭勋在昌邑参加完联合县委会议,返回潍北途中涉水潍河,被国民党反动军队杨秀清部逮捕,当晚被杀害于潍河滩,时年33岁。

宋熙来为掩护县委撤退献出生命

宋熙来 ,号千里,1903年生,安丘南流镇宋家村人。自幼家境贫寒,少年时曾写下境况一贫如洗的诗句:“鼠因缺粮潜踪去,狗为家贫放胆眠。”15岁考入潍县南流高等小学,时值“五四运动”爆发,思想进步的宋熙来被选为学校宣传队长,在一次宣传抵制日货的讲演中,他当场脱下身上由日产棉布缝制的上衣烧毁,在其感动下,同学们纷纷毁弃了自己手中的日货。小学毕业后,在本村任小学教员,两年后,决心走出乡村、寻找新的人生。1923年考入潍县二十里堡师范讲习所,1925年,党员庄龙甲回到家乡开展党的工作,师范讲习所成为革命青年的活动中心,宋熙来在那里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红色革命觉悟迅速萌发。是年,由庄龙甲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宋熙来由此走上了潍县党组织艰苦辉煌的道路。

1926年,中共潍县地执委介绍宋熙来至武汉投考国民革命政府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因手续未妥,淹留济南,以布店店员维持生计等待党组织指示一年之久。1927年夏,奉命南下广州,参加北伐战争。12月,共产党人张太雷、叶挺领导广州起义,他热情地投入到革命洪流当中。广州起义失败后,宋熙来流落武汉、上海等地,寻找党组织未果,于1931年返回家乡,与中共潍县中心县委接上关系,秘密进行革命活动。1933年,山东省委组织部部长宋鸣时叛变投敌,潍县党组织破坏殆尽,宋熙来带领数位进步青年潜往沂水县郭沟村,以织布为掩护,积蓄革命力量。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宋煕来在挽救民族危亡热潮的激励下,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抗日疆场。他回到潍南,积极投入到七支队二大队武装起义的酝酿发动之中,部队起义后,又参加了胶济铁路大破袭等战斗。1938年4月,随部队去黄县会合七八支队。是年8月,潍县县委遭到破坏,正随部队进军清河地区的宋熙来,奉清河特委指示,返回潍县重建党组织,担任县工委委员,12月接任县委书记,在日伪统治日趋疯狂的腥风血雨中,领导着潍南、潍北的抗日斗争。

1939年4月22日,在潍北范家庄子党员范问渠家中,宋熙来正在主持县委会议,从县城下乡扫荡的日军获知信息,在汉奸带领下,从东南方向不远的南张氏村疯狂向范家庄子扑来,企图将县委一网打尽。危急时刻,宋熙来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果断布置全体县委同志向西分散转移。为争取转移时间,自己向东迎敌而去,为县委全体人员转移争取时间。县委同志都为他的安全担心,宋熙来面无惧色,说道:“不要担心,我有通行证,有维持会写的证明,不会引起鬼子汉奸怀疑。我去引开他们的视线,大家好迅速转移。”说完,他走出范问渠家中,向东走去。在村东不远,日伪军抓住了宋熙来,搜出他随身携带的钱币和军用符号,“通行证”失去了作用。4月26日,日伪军将宋熙来押往潍北潘家庵村,绑在梯子上架在空中,在脚下点上了大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宋熙来大声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随后壮烈牺牲。

谭毓泰三次建立抗日武装

谭毓泰,又名谭志刚,潍县东乡王家朱茂村人。青年时随叔父至江西参加国民党董振堂部队,1930年在宁都起义中转为红军,在部队入党。后受组织派遣回潍县开展党的工作,1938年12月,潍县县委在潍南西宋庄重建,担任组织委员。1940年1月,潍县县委再度重建,谭毓泰担任社会部部长。

1939年4月,县委书记宋熙来牺牲后,潍县党组织失去统一领导,与上级联系中断,正处在抗战最艰苦阶段的潍县斗争形势更加恶化,但一批意志坚定的共产党员依然坚持着同日、伪、顽的不懈斗争。在无法与县委联系的情况下,双目失明的潍南党员牟光仪、大革命时期的党员谭毓泰等人挺身而出,担当起了潍县党组织的领导重任。他们联络党员,收集民间枪支,建立起一支小型抗日武装力量。在牟、谭二人带领下,这支抗日武装数次袭击潍县城里、坊子车站等处的日军,先后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4支。后因引起日军严密监视,枪支暂时藏匿,武装行动停止。

5月中旬,获知国民党厉文礼部钱礼堂支队为逃避日军扫荡,将部分枪支散藏在潍北华疃村中,谭毓泰、牟光仪与潍北党员取得联系后,立即赶往华疃村,收集到大枪30余支。在谭毓泰、牟光仪、丁明三位党员带领下,华疃村进步青年50余人组建起抗日武装队伍。与日伪进行过数次战斗后,5月28日,队伍转移到潍县东乡韩家侯孟村。在准备进行整编时,与厉文礼部徐荆玉便衣大队遭遇,激烈战斗中,因敌我力量悬殊,队伍被打散。队伍失散后,谭毓泰被捕,后经党组织努力营救而出狱。牟光仪由12岁小儿子领路,不畏颠沛流离,徒步百余里东去掖县,向胶东区党委汇报了潍县党组织遭破坏的情况。这一次失败,在后来丁明写的《给同志的一封信》中称为“侯孟事件”。“侯孟事件”后,日、伪、顽反动势力愈发加紧搜捕共产党员和“八路嫌疑”人员,潍县斗争形势进一步恶化。

两次组建抗日武装失败,并没有动摇谭毓泰的革命意志,出狱后,他在险恶的环境里继续团结抗日青年,进行抗日武装斗争。1940年10月,在县委的指示下,谭毓泰利用前两次保存下来的枪支,与潍南东曹庄党员单连岱一起,秘密组织东曹庄附近村庄80余名青年,跋涉近百里,集合到潍北东、西利渔两村,第三次成立起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队伍。这次抗日武装的建立,得到了中共胶东西海地委的嘉许,特地为队伍配备了武器,还奉西海地委命令,暂编为昌邑县大队三连。1941年,潍县县委将这支队伍调回,以此为基础成立了潍县县大队,成为后来保卫潍北抗日根据地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

丁明在危难中勇于担当

1939年5月,牟光仪、谭毓泰等人组织起的抗日武装队伍被敌人打散后,牟光仪去了掖县,谭毓泰被捕入狱,再加上一月前县委书记宋熙来牺牲,在抗日烽火中发展起来的潍县党组织又一次陷入危难时刻。此时,在韩家侯孟战斗中侥幸脱险的原县委书记丁明 挺身站了出来,他在多次联系上级组织未得消息的情况下,只身来到潍县南乡的东曹庄秘密联络召集党员,恢复党的组织。

东曹庄村是大革命时期庄龙甲等人发展起来的党员活动的重要村庄,一时有党员20余人,1928年山东省委组织部部长王复元叛变投敌,带人到潍逮捕共产党员,村中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但这里播下的革命火种从未熄灭,此次以东曹庄为中心,又联系周围西宋庄、王家朱茂、西曹庄等村的同志,并与潍北一带党员取得联系,8月,在村中单连岱家成立了潍县临时县委,丁明任书记,牟汉华、季瑞、李东方等担任委员。

临时县委成立后,为联系全县与组织失散的党员,丁明亲自起草了《给同志的一封信》,呼吁全县党员坚定信心,团结起来,为争取抗战的胜利不怕牺牲,努力奋斗。在丁明与县委同志的多方奔走下,至1939年12月,临时县委与昌潍中心县委接上了关系。1940年1月,潍县县委正式成立。临时县委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却体现出一位普通党员的勇敢担当。

丁明,又名丁书奎,潍县北乡宋家庄子村人。1911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苦难的生活磨砺了他坚强的意志。8岁开始在本村私塾读书,4年后因家庭生活困难辍学。曾去东北安东缫丝厂学徒一年,返回家乡后,自强不息,考入固堤镇一处教会小学,毕业后考入潍县广文中学。

在校期间,适值平度党员乔天华受山东临时省委派遣,以图书管理员身份为掩护,成立了中共潍县工作委员会。丁明思想上追求进步,秘密加入了县工委发动成立的“读书会”“反帝会”等学生组织。1934年经工委书记乔天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乔天华被捕,丁明受到反动当局监视,被迫离校去了胶东文登,与在文登工作的潍北共产党员邢明取得联系,参加当地党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先后参加了天福山武装起义、威海武装起义等,1938年2月13日,随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参加了著名的牟平县雷神庙战斗。

1938年5月,受党组织安排,丁明回到潍县,先后任县委委员、县委书记、县临委书记。1940年1月,调任昌潍中心县委书记,11月调中共胶东区西海地委,担任地委巡视团长。

丁明党员本色,高风亮节。1938年12月,上级党组织决定由宋熙来接替他的县委书记职务,他虚心接受组织安排,并以普通党员的身份继续为党努力工作。1942年,丁明肺病严重,由党组织安排至掖县徐家村离职养病,他仍千方百计为党组织增加经费,通过教学、经商等,把几年内积攒的30万元北海币全部上交党组织。1951年,丁明病故于家乡潍北宋家庄子村。

一代伟人毛泽东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走过了抗日战争最艰苦的三年时期,共产党人以生命鲜血灌溉的胜利之花已含苞待放在潍北的土地上。1941年,中共潍县县委在北部沿海村庄开辟了潍北抗日根据地,9月,潍县历史上第一个民主政权——五区区公所在潍北西利渔村成立。这一朵小小的“苏维埃”之花,以童稚的笑脸迎接着潍北崭新的明天。

“瞎子司令”牟光仪

牟光仪,潍县西清池村人,1925年经庄龙甲、王全斌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调往青岛进行党组织的秘密活动。1930年由党组织安排回到潍县。1938年参加七支队起义。部队开进黄县后,受党组织派遣,返回潍县开展党的工作。1939年6月,牟铭勋在其家中主持成立中共潍县工委,牟光仪担任组织部部长。

1929年牟光仪到青岛后,以滋美合冷藏公司工人的合法身份从事党的地下活动,他多次组织工人罢工,很快引起了青岛反动当局的注意。1930年春节后的一天,资本家趁他只身检修管道之际,突开总闸,强烈的阿摩尼亚气大量喷出,他顿时昏倒在地,剧烈的毒气使他从此双目失明。眼睛虽然看不见了,牟光仪心中却永远闪亮着一盏明灯,他对前去看望他的同志说:“眼睛瞎了不要紧,只要我还有一口气,也要同敌人斗争下去。”是年,在党组织安排下,牟光仪又回到潍县,多次参加县委的组建。

1939年5月,双目失明的牟光仪与谭毓泰、丁明等人组建起一支80多人的抗日武装队伍,坚持与日、伪、顽斗争,队伍被敌人打散后,牟光仪让12岁的小儿子领路,长途跋涉至掖县,找到胶东区党委,汇报了潍县县委书记宋熙来被捕牺牲以及县委遭到破坏的情况。

在胶东,组织上对这位1925年入党的老党员委以重任。根据区党委书记王文和五支队司令员高锦纯指示,他带领支队特务连50名指战员返回昌邑、潍县一带,执行扩军任务。当了解到国民党十五旅旅长张景月与其部属王炳辰团长矛盾激化时,牟光仪身入虎穴,见到了王炳辰。

事前,牟光仪先详细了解了这位王团长的人生经历:王炳辰 ,又名王文升,潍北台底村人。15岁至济南求学,18岁考入北京大学。卢沟桥事变后,出于民族义愤,毅然投笔从戎,回到家乡拉起了400余人的抗日队伍,后被张景月部收编。

初次见面,王炳辰手中的匣枪就抵在了牟光仪的胸口上。牟光仪正气在胸,哈哈大笑:“堂堂王团长,把应该打在日本鬼子身上的子弹打在我这个瞎子中国人身上,你可要后世留名了。我虽然眼睛瞎了,却知道只有团结起来打日本,才能挽救民族的危亡。王团长有一双好眼睛,却没有认清自己处在了危险的境地里。”牟光仪对着王炳辰侃侃而谈:或者跟随张景月投日反共,或者弃暗投明抗战到底。王炳辰的思想慢慢动摇了,答应再谈一次。

第二次见面,经过了几天思想斗争的王炳辰告诉牟光仪,自己已心灰意冷,决定脱离张部解甲归田。牟光仪慷慨陈词:“民族危亡,国难当头。临阵逃脱,岂是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所作所为?”他推心置腹地指出:这样下去,王炳辰将性命不保。张景月在日军威逼下,投日反共之心毕现,王炳辰此刻弃他而去,必会造成张恼羞成怒,甚至对王炳辰大开杀戒。一番分析,使王炳辰大惊失色,他没有想到,“瞎子”牟光仪对自己的处境是如此了解。

第三次见到王炳辰时,王毅然答应弃暗投明,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队伍。与此同时,牟光仪还对原西北军营长徐子安 晓以民族大义,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争取到了70余人的武装力量。8月初,牟光仪不辱使命,手持盲杖,带领王、徐二人及扩充的数百名官兵来到了胶东。胶东军民尊敬地称他为“瞎子司令”。

1939年8月10日,牟光仪参加胶东区党代会,当选为区党委常委,9月,调任区党委职工部长。12月,日军对胶东进行“大扫荡”,11日,牟光仪在司令部开完重要会议,星夜赶回掖县河南村布置转移工作。12日拂晓,河南村被日军包围,在和同志们一起突围的激烈血战中壮烈牺牲,时年39岁。

反法西斯战士张琴玲

也许,直至今天这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

1933年冬雪初化的日子,寒亭镇北巷子张姓家族中发生了一件事:在黑龙江呼兰县创办林业公司的张逸仙回来了,还领回了一个年轻小媳妇和两男一女三个挨肩大小的孩子。

张逸仙本名张岱芝,字逸仙,家中弟兄七人,逸仙行五。父亲张潼,前清举人,曾为荣成县教谕,辛亥革命后成为同盟会员。在小媳妇之前,家中已为他娶妻傅氏。张逸仙离开家乡多年,傅氏一人留在家中,除了听说的那个林业公司,没有人知道他在外面干什么。

几天过后,张逸仙一个人走了。更为奇怪的是,一年之后,小媳妇把三个孩子留给傅氏,也悄悄离开了北巷子,不知去向。

对于寒亭古镇,这是一段尘封的历史。揭开历史的秘密才知道,张逸仙和小媳妇都是直属共产国际领导的红色特工人员。张逸仙离开寒亭回到东北后,即与中共满洲省委兵运负责人杨佐青一起,赴苏联莫斯科近郊一所特工学校,接受共产国际组织的特工培训。1935年,张逸仙辗转回国,在天津建立共产国际的满洲第二情报组,张琴玲也秘密来到了天津。特工组织的去向是不允许任何人知道的,职业的命运让她无法把儿女带在身边。张琴玲走了,这一走就再没见到自己的亲生骨肉。儿女长大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怨恨母亲抛弃了幼年的自己。他们不知道,母亲的灵魂早已在人间沧桑风雨中走远,埋葬在了白山黑水中遥远的呼兰河畔。

张琴玲到达天津,依照共产国际的指示,开始了神秘的特工生涯。

1938年,她接受了秘密向大连传送特殊炸药的任务。炸药是丈夫张逸仙根据在苏联特工学校学到的化学配方制造的,看上去就是几块小小的肥皂,但放在露天下经过充分氧化,几天后就能自燃爆炸,且威力巨大。这次的目的是:炸掉日本人设在大连的甘井子油厂。

张琴玲带着装在点心盒里的“肥皂”,登上了向大连呼啸而去的火车。车至山海关,突然走上了日本警察。素有职业经验的张琴玪信手抱过身边旅伴怀里的孩子,将点心盒塞入孩子的襁褓中。张琴玲终于到达大连,接头人出现在了通往锦州的候车室里,张琴玲向那位潇洒的先生送上了一盒“点心”。

几天过后,张琴玲见到了早已来到大连的丈夫张逸仙。“点心”发生了作用,大连甘井子油厂响起了爆炸声,露天仓库大火冲天,整整燃烧了16个小时,整个大连湾三天三夜烟雾弥漫。日军特务警察陷在一片慌乱之中,疯狂搜查着来大连的可疑人员,断绝了通往关内的铁路交通,完成任务后的张琴玪与丈夫被滞留在了大连。

为躲开敌人搜捕,他们先隐蔽于在大连当店员的张琴玲族哥家中。搜捕可疑人员风声日紧,族哥一家难再收留,他们又去了呼兰县大裴家窝铺村亲戚家中。天津情报组派出特工人员黄林到大连援救,因信息杳然,没有见上张琴玲。

在大裴家窝铺村,报国无门,有家难归,郁郁思念儿女,再加历经惊险成疾,张琴玲肺结核病发作,于1942年咯血病逝。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张琴玲的故事被尘封在了历史的茫茫烟雾中。

历史总是要走出烟雾。半个世纪过去,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张琴玲的儿子张以谦写下了深情怀念红色特工母亲的书稿——《人间沧桑忆呼兰》。

每一步前进都是一个红色惊险的故事。

每一个故事都有一种视死如归的精神。

1935年6月18日,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面对敌人的枪口,从容就义于福建罗汉岭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写下了一首表现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的小诗。生前,瞿秋白曾谦虚地说,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还只是不深不透的“一知半解”,但这永远是自己坚定的人生信仰,于是就有了诗中“心持半偈”的说法。下面,就让我们用先驱的血色诗句来怀念潍北土地上那一段激流汹涌、惊心动魄的岁月:

夕阳明灭乱山中,

落叶寒泉听不穷。

已忍伶俜十年事,

心持半偈万缘空。 9vlESDK+Nd8RQc84R8hpp3+OlYYKdVE236pnPWCJVdJuT6Dj3KbB1U9xUO5Kmfv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