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原始的服饰图案

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留下了无数精美的艺术设计,就图案而言,随意选择一幅数千年前的造型,就足以令今天的设计师惊叹。但由于材料的原因,这些纹样主要保留在陶、瓷、玉、青铜等硬质材料上。

中国各历史时期的服饰中分别出现了怎样的图案?其真实面貌是什么样的?可以带给我们现代的服装研究与设计怎样的启发?我们可以从中国服饰早期发展来着手研究。关于最早的服饰是什么样子的,似乎有很多说法,不过从考古资料来看人类早期的服装是裙。

一、服饰图案的起源

大约在17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境内原始广袤的土地上就已经有了远古人类的活动。这个时期的人们靠体毛御寒。到了山顶洞人、资阳人时期,出现了原始的缝纫工具——骨针(山顶洞人的骨针),用以制作服装。

(一)原始陶器图案对服饰图案的影响

原始服饰图案在现代社会中很难找到具体实物,但在新石器时期文化的重要代表——陶器的装饰图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其对后世服饰图案造型、构成形式的影响。

在新石器时期,人类最著名的图案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陶器的装饰图案上,其造型和装饰的大胆夸张,中外并无区别。这是人类图案艺术的起点,同样也是服饰图案的源头。

图1-1 骨针

图1-2 甘肃省马家窑彩陶

从出土的陶器纹饰上我们可以看出,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已经掌握了一定形式美的规律和艺术技巧,彩陶中的几何图案以二方连续应用得最为频繁和灵活,创造出了“S”形(太极图形),正反相绕格外美观。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点、线、面等造型元素以及夸张、强调、象征等表现手法在彩陶图案中都充分显现。这些图案以艺术的手法表现了大自然、形体、运动产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和规律性,灵活而又美观。图案的构成或自由或格律,都与彩陶造型融为一体,从中也可以看出对后世服饰图案构成及造型的影响。这一特征同样也反映在当时的编织工艺方面。

图1-3 海昏侯陶罐

(二)原始纺织图案的起源

陶器的出现代表着人类进入农耕社会,这促使原始纺织工艺得到大的发展。在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诸多遗址和墓葬中大多有陶制纺轮的出土,在我国河姆渡遗址更是出土了木质织机的部件,这都为当时纺织工艺的进步打下了基础,也使纺织图案的出现成为可能。

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自7000多年前的陶器中,有许多带有麻布或编织物的印痕,在这些印痕中已经有平纹、斜纹、一绞一纱罗式绞扭织法和绕环混合编织法。

图1-4 陶罐

图1-5 陶艺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草鞋山发现的三块距今约6000年的葛布残片,其中一块已有织出的回纹和条纹图案。以上只是纺织物的编织方法,还谈不上真正的服饰图案,但原始纺织工艺的进步对纺织图案的出现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另外,从出土资料推测,新石器时期应当出现了染色和彩绘的服饰图案。在我国陕西华县新石器遗址中出土的朱红色麻片,证明当时的纺织物已经开始染色。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的人形彩陶罐,头部非常写实,在彩陶人的身上画了三层斜线三角纹,成为当时服装装饰形式的佐证。此外,新石器时期的彩陶纹饰上也可看到当时织物的几何花纹。

图1-6 马家窑彩陶

无论中国还是外国的原始彩陶艺术,都是原始人类为了生存的需求和逐渐形成的审美意识的产物。在这些古老的艺术作品身上,体现了工艺美术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即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二、传统服饰的物质基础

(一)蚕丝

《诗经》《仪礼》等书多处提到蚕、桑、蚕丝、丝织品等,丝绸已成为当时统治阶层的主要衣料来源。战国蚕丝业继商周之后,有了显著发展,产地普遍且品种繁多,尤其注重染色和纹饰的艺术效果。

图1-7 蚕茧

图1-8 蚕丝

(二)植物纤维

植物有其独特的自然美感,选择植物纤维进行采集加工,较其他材质更为便利,且植物纤维天然的光泽、质感、色彩都具备服装材质美的条件,故而植物纤维很早便作为人类创作服装的物质基础。

图1-9 麻布

图1-10 麻线

(三)动物毛皮

1.羊皮与貂皮

羊皮常用于制作皮大衣夹里或仿制成其他高级毛皮,由于羊皮价格低廉,因而使用也比较广泛。

图1-11 羊毛皮

图1-12 羊毛布料

貂皮是鼬科动物貂的毛皮,紫貂和水貂的毛皮,素有“裘皮之冠”的美称。紫貂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朝鲜和蒙古。貂皮色泽优雅,毛不长不短,触感光滑而柔软,枪毛与绒毛相互调和,毛色丰富,毛细且柔软,雨雪不湿,经久耐穿,颇具豪华感。由于量少而质优,所以价格昂贵,在国际市场有“软黄金”之称。

图1-13 天然貂皮

2.狐狸皮

中国加工狐狸皮的历史悠久,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产,东北产的狐狸皮质量较好,尤其以黑龙江东北部产的质量为最佳。人们除了将狐狸皮做成狐皮大衣外,还用整张狐狸皮制成围脖。

3.鱼皮

20世纪初,中国赫哲族人还普遍过着渔猎生活,保持着完整的渔猎文化。赫哲族人冬天穿着鹿皮衣,夏天穿着大马哈鱼皮衣。赫哲族独有的鱼皮服饰美观轻便、防水防腐、耐磨抗寒,充分表明中国北方渔猎民族适应环境、创造生活的智慧与古朴的审美情趣,成为中国民族服饰中的精品。“衣鱼皮”成为世界民族服饰习俗的亮点。

图1-14 狐狸皮

图1-15 染色鱼皮

三、新石器时代

进入新石器时代,社会生产的变化更为明显。原始居民开始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工具制作较精致的装饰品,并且掌握了建筑技术,建立了定居村落,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相继出现,并得到较大发展。人们还学会了利用火改变器物的性质,如烧制陶器、制造铜器等。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原始社会的纺织技术,开始使用纤维衣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服饰状况。

(一)纤维的利用与开发

人们将纤维用作衣料经历了长期的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原始居民在渔猎和采集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使用纤维等先驱材料的经验。从搓捻绳索到制作简单的网具,从编结篮筐席垫到编制织物,在使用这些线状体的基础上逐渐发现了纤维,终于找到了最适合人体的材料。

图1-16 纤维布料

(二)原始的纺织工具

我国原始社会的纺织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1.纺坠

纺坠是我国夏朝以前唯一使用过的纺纱工具,通常由两部分组成,纺轮和锭杆(捻杆)。

2.纺轮

纺轮最初用石片打制,以后多为陶制品。其造型多为圆形,截面扁圆,中心钻孔,穿插锭杆;操作时利用纺坠的自重与连续旋转的惯性,就可以将各种纤维旋转加捻成纱。

3.腰机

腰机由两根圆棍(相当于现代织机的经轴和卷布轴),一把木刀(用于打纬)、一个锭子(相当于梭子)、一根分经棒和一根综杆等构件组成。由于操作时要将一根木棍系于织者腰间,故名“腰机”。

4.骨针、骨梭

骨针和骨梭是当时的织造工具,骨针除用于缝纫衣服外,还可以穿纬引线帮助编织。与山顶洞人时期相比,这时的骨针制作得更加光滑圆润,十分精巧,在许多新石器的遗址中都有发现。

(三)原始制丝业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不论是纺织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还是纺织原料的利用和原始纺织工具的制造,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不仅能织造麻织物、毛织物,而且还创造出特有的丝织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并且在公元6世纪以前是唯一饲养家蚕和织造丝帛的国家。中国人懂得利用野蚕,大约是在旧石器时代,而将蚕蛾驯化家养并抽丝织造是在新石器时代,这已被大量的出土文物所证实。

图1-17 传统织布机

图1-18 传统手工织布

四、夏商

据考证,有关服饰图案的最早文字记载出现在商代。商周时期的丝纺、绣染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并出现了提花织物。商周时期,青铜器是十分珍贵的殉葬品,在埋入坟墓前往往要用丝织品包裹。因此,出土时器物表面残留的织物痕迹,为我们了解当时纺织图案的情况提供了重要信息。1975年在陕西宝鸡西周墓中发现的一些铜器和泥土上有明显的丝织物和刺绣的印痕,针迹匀齐,证明我国最晚在西周时期已运用刺绣图案来装饰服装,刺绣所采用的辫子股针法直到现在还被广泛采用。刺绣痕上附着的颜色出土时依然艳丽鲜明,说明当时已经成功地掌握了颜料制作技术,并应用到图案制作中。服饰图案制作方法往往是染绘并用,即在织物织好后或者在绣出图案轮廓后,再用画笔添绘,周代典籍《周礼·考工记画缋》中记载的服装制作技术包括“画缋之事”,就体现了这一点。

通过这些珍贵的实物印痕及残片,可以清楚地看到商周时丝纺、绣染的特色,这些技巧和特色为我国传统服饰图案以织、染、绣为主的表现手法奠定了基础。

在纹饰形式上,抽象的几何纹构成了商周服饰图案风格特点。图案的装饰主要运用在服装的领口、袖口、前襟、下摆、裤脚等边缘处及腰带上,在对称和均衡的条带装饰中呈现威严稳重样式。表现形式主要是规则的回纹、菱形纹、云纹、雷纹,纹样采用了二方连续的构成形式,强调造型的规律美。

另外,在商周时期,服饰图案已经有了区别等级的功能。根据《虞书·益稷》篇中记载:“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这里所说的用“五彩”施于衣裳上,即将十二章花纹用画与绣的方法施于冕服上。当时天子服饰可尽享十二章花纹:诸侯自龙衮而下至黼黻,士服藻、火,大夫加粉米。从十二章纹表现形式和象征意义来看,这些纹样是奴隶制社会精神文化的表现,图案内容的政治意义大于审美的欣赏意义,服饰图案有了标识等级、贵贱的作用。

随着人类的进化,人们逐渐具备了创造物质的能力,但还是会受到某种力量的制约,人们想要拥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于是就有了图腾崇拜。各种图腾的产生使中国的传统服饰图案逐步趋于完善。史书记载,早在周代帝王时期,隆重场合便穿着衮服,即绣卷龙于上,然后广取几种自然景物,并予以含义。作为当时的代表纹样,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图1-19 十二第纹

夏商两代是中国历史上奴隶制国家初步建立并日趋完善的时期。在殷商时期,社会分工不断精细,此时丝帛的生产已得到更大的发展,铜器与玉器的制作也日趋精美,使当时的上等服饰在反映君王贵族的威严、庄重之上又增添了奢侈和华丽。

冕服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等的礼仪服装。据《周礼》记载,周代凡有祭祀活动,帝王百官皆穿礼服。冕服在周代形成后,在历代沿袭中虽有损益,但其等级意义被完整保留下来。

1.冕冠。冕冠在首服中是最尊贵的礼帽,其颜色外黑内红,盖在顶上的叫“綖”,铤的形状呈前圆后方的长形,冕綖采用前低后高的形式(因王者的职位至高,未免有骄矜之气,为使其位虽弥大,也要有弥小之气)。綖前后垂有旒,用五色丝绳贯穿珠玉而成。不同地位等级,旒数、质地都有差别。

2.玄衣、纁裳。冕服采用的是上衣下裳的基本形制。玄,指黑中带赤或泛指黑色;纁色,指浅红色(赤与黄)。玄衣和纁裳上佩以十二章,即:

(1)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如三光之耀,象征帝王统治天下;

(2)山:作山形,取其能云雨或镇重性格,象征王者能安定四方为人所仰;

(3)龙:取其变,象征人君应随机布教而善于变化;

(4)华虫:作雉形,即华丽的鸟,取其纹彩,表示王者有文章之德;

(5)宗彝:即虎蜼,虎取其猛,蜼取其智,表示有深浅之知、威猛之德;

(6)藻:即水草,取其洁,象征冰清玉洁;

(7)火:作火字形,火焰向上有率领百姓归附君王之意;

(8)粉米:作谷粒形,取其滋养,又若聚米形,象征有济养之德;

(9)黼:斧形,刃白身黑,取其能断割之意;

(10)黻:两己相背,黑青相次,有背恶向善之意,也有君臣离合之意。

五、春秋战国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3世纪,是夏、商、周奴隶制社会时期和封建制度基本确立的战国时期。这一历史阶段完成了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两次社会大变革:首先,脱离原始社会的野蛮状态,建立起奴隶制的文明社会的国家;其次,在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得到基本确立,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漫长的封建社会时代。

夏商两代是中国历史上奴隶制国家初步建立并完善的时期。殷商晚期,以大宗、小宗和嫡庶来区分的宗法制度已经逐渐形成,充分显示出奴隶主王权的进一步加强;到了西周,奴隶主推行的分封制度是同宗法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有力地巩固了奴隶制的统治秩序。

周代将礼分五类合“五礼”,将祭祀看作“国之大事”,从事祭祀活动的“祭服”是中国古代“礼”的等级秩序在服装上的最集中体现,王权和神权结合在一起影响了服装的基本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图案经历了从商至周的发展过程,在设计形式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圆润柔和的曲线代替了方折挺拔的直线:颇具动感的格式代替了拘谨刻板的格式,风格变得清新、明快。在二方连续纹基础上演进出了四方连续纹样。在出土的此时期相关服饰文物中,显示战国时期服饰图案表现方法以刺绣和纺织提花为主。刺绣针法是单一的辫子绣针法(也称“锁绣”),偶尔间以平绣,并且不再如商周时期加画填彩,这标志此时的刺绣工艺已发展到成熟阶段,为此后我国服饰图案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龙凤、动物、几何纹等传统题材外,写实与变形相结合的穿枝花草、藤蔓纹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题材。图案不是对自然物象的直接描绘,而是采用自然物象的变化纹样,浪漫地将动植物形象结合在一起。这说明人们在图案的设计上加入了自己的主观审美意识,理想化的东西多了起来。这不仅表现出人们的审美情趣的提高,而且也使服饰纹样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色彩也更加丰富,有褐、黄、紫、深绛、黑等色。

战国时期服饰纹样的题材,具有一定的象征含义,如当时最为流行的龙凤既寓意宫廷昌隆,又象征婚姻美满。鹤与鹿都象征长寿。翟鸟是后妃身份的标志,鸱鸺(猫头鹰)象征胜利之神,以上题材多用于刺绣图案中。

服饰图案还受到秦国瓦当艺术的影响,注重艺术形象的整体性,不拘泥于细部和局部的刻画。在艺术处理上,多采用以少胜多、以虚带实、造型概括逼真的对比手法来表现一种简洁醇厚的美。这种风格上的多变与当时人们的思想活跃是分不开的。

图1-20 龙凤图案 KU/FMLZaxMmAIfQATiz0GuO5tVU4kju2al0nxfD8An9wBc6WXOHBNw64Dd2yFio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