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辽金元的服饰图案

辽、金、元是中国古代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治政权。辽代以契丹族为主,金代以女真族为主,元代以蒙古族为主。他们分别生活在中国的北方和东北地区,生活习性、衣冠服饰与汉族截然不同。这三个时期的礼服制度既沿袭汉、唐、宋特点,又具有本民族的特色,他们与汉族间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在衣冠服饰上有明显的体现。契丹是与汉族文化接触较早的民族,契丹八部在北魏时就与中原有贸易往来。唐朝初年,契丹组成了依附于唐朝的大贺氏部落联盟,唐朝在契丹地设松漠都督府。

公元916年契丹建国,国号契丹(后改为“辽”)。公元938年—947年的十年间,是契丹汉化的最重要阶段,虽后来辽撤回故地,但其官服、衣冠制度大致定型,沿袭后唐、五代的汉族衣冠制。其特征为:左衽、圆领、窄袖、紧身,其服装色调较为灰暗。

公元1125年金灭辽。金的兴起与社会制度的变化,比辽更为迅速,这注定了女真族的文化更多地保留有本民族的特色,而不像契丹那样几乎汉化,金代的服饰基本保留女真族的形制。女真所处地境寒冷,因自然环境的影响,女真人常用动物皮革缝制衣服,人们喜好白色,并选用一些与身边自然环境相似的颜色,衣服上的花纹也以熊、鹿、飞鸟、山林花草为主,这与身处严寒地带和以狩猎为主的生活息息相关,显示其文化的原始性。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女真人的衣着由简入繁,并逐渐汉化。金世宗、金章宗都多次敕令女真人,不得着汉人衣装,犯者抵罪,但女真汉化却成为一种潮流趋势,不可避免。与此同时,金统治者推行的汉人女真政策,更推动了汉人与女真人的融合,使女真衣着、发式也在汉人中间流行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女真服装,使黄河以北的汉人服装与南宋汉服相异。

一、辽代服饰

辽本属契丹族,辽对汉和契丹的统治是采取一国两制的方式,官分南、北,南官以汉制治汉人,穿汉服;北官以契丹制治契丹,穿契丹服。后来三品以上北官行大礼也穿汉服。常服方面,皇帝及南官穿汉服,皇后及北官穿契丹服。根据1971年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下八里村发现的辽墓来看,墓主是一个辽王朝的官吏,在陵寝四周的墙壁上,画满了各色人物,大多为汉族装束。男子或束发髻,或戴幞头,通穿圆领长袍;妇女梳髻,髻上插有发饰,耳垂挂有耳饰,身穿窄袖短襦,下穿曳地长裙,在腰的左侧,还垂有一条绶带,带上打有一结。据记载,这种服饰在辽代称为“汉服”,也称“南班服饰”,它与契丹族的“国服”,或称“北班服饰”有所不同。

这种服饰不仅百姓可穿,汉族的官吏也同样可以穿着。辽北班服饰,男多穿圆领袍,这是契丹族的典型服饰。并且男子全部髡发,位尊者裏有巾帛。女性大多梳挽螺髻,另在额上扎一道狭窄的帛巾,仅贵族一人戴覆杯式圆帽。女性所穿服装多为左衽窄袖袍,与史籍记载相符,同样是典型的契丹族装束。关于髡发露顶,不仅辽代权贵如此,就连士兵甚至百姓皆髡发露顶穿左衽,这是契丹及其从属部落的一种习俗。有钱人若想戴巾子,需向官府缴纳大量钱财方有可能。

辽代皇后的契丹服,祭祀戴红帕,穿络缝红袍,悬玉佩和双同心帕,着络缝乌靴。贵族妇女上身穿黑、紫、绀等颜色的直领对襟,或左衽团衫,前长拂地,后长曳地尺余,双垂红黄带;束高髻、双医或螺臀,面涂黄妆,未出嫁时髡首。皇后常服有紫金百凤衫、杏黄金缕裙、红凤花靴,梳百宝花髻。女裙多穿于长袍之内。

与此同时,辽代的契丹服装对汉民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北宋时,京师洛阳士庶也有许多人穿契丹服。然而,由于辽宋敌对,故宋天圣三年(1025)和庆历八年(1048)都曾下令禁止穿契丹服,士庶不得穿黑褐的白花衣服及蓝、黄、紫地撮晕花样,妇女不得穿铜绿、兔褐色之类服饰,不得以白色、褐色毛缎、淡褐色匹帛做衣服,并禁穿袜裤。

归纳而言,辽代服饰一是受到契丹人的族源及建辽历程中沿袭下来的契丹社会文化渊源的影响;二是凸显民族特性,即辽服适宜游牧的地缘环境以及社会等级地位、宗教信仰对辽服产生了影响;三是其历史传承以及与周边文化的交融,直接或间接地彰显出了民族特色。这三点揭示出了辽代服饰形成的特点、演变的轨迹,及其在我国整体服饰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价值。

二、元代服饰

元代的金锦称为“纳石失”(Nasich,为波斯语),就是在织锦中大量用金,在元代得到空前的发展。

花中有花的纹样在宋代和宋代以后流行,它是宋代锦上添花的一种发展。花中有花是一个总的名称,其内容很多,有花中再加饰花朵。其特点是纹样的复合性,用几种纹样综合组成,并具有想象性,意义上相关或不相关,形成新的纹样,提高了装饰效果,丰富了装饰意义。

八达晕,亦作八达韵、八答晕,是一种中心为八边形,向八方延伸连接成网状的四方连续组织。八达晕的变化甚多,八边形中常饰以锁子、万字、盘绦等几何纹,繁复华美。因由八条边组成,故又称“斗八”。“八”是一个吉利的数字。“八达晕”寓意四通八达,具有吉祥的含义。

(一)质孙服

质孙服是蒙古族的服饰样式,在重要场合穿着用。质孙服有不同季节的区别,冬天和夏天有不一样的款式。

质孙的形制是上衣下裳连属制,衣式较紧窄且下裳亦较短,在腰部作许多襞积,并在其衣的肩背间冠以大珠。质孙本为戎服,便于乘骑,这在元代的陶俑及画中都可以见到。

(二)比肩

比肩俗称“襻子达忽”,是一种皮衣样式,有表有里而较之马褂稍长些,类似半袖衫。

(三)比甲

比甲前边没有相会合的衣襟,无领无袖,后面之长倍于前面,用两襻结之,为便于马上的服饰,当时人都效仿而服用。

元代男子的首服样式有幞头及巾。公服多戴幞头,巾为平民百姓的喜好,男子另有一种用藤编成的“瓦楞帽”,制有方圆二式,顶上饰有珠宝。元代官民以戴帽为多,其帽檐有圆有方,或作前圆后方,或作楼子式。其式与明代南方小儿所戴的五彩帽、金线帽有点相似。

元在服装上以长袍为主,样式较辽制为大。男子公服多从汉俗,制以罗大袖,盘领,右衽。其职别等差在衣服的颜色和纹样上有所表示。公服之冠皆用幞头,多在内廷大宴时才着本族之服。而元代妇女,尤其是皇后妃子,仍服本族之服,贵者大抵多以貂鼠为衣,戴皮帽,一般人家则用羊皮和毛毡类的衣料。

元代衣有袍,其形宽大而长,大袖在袖口处窄小。贵妇之袍长至拖地,行走时需女奴拽之,类似汉族士人们所穿的道服,多以大红织锦、吉贝锦、蒙茸、锁里为尚。蒙古族妇人之袍可作礼服用。汉人或称此种袍式为团衫,南方汉人又称之为“大衣”,其实是一种东西,只因汉的习惯叫法不同。

三、西夏服饰

西夏的统治者党项族原为西北游牧民族,一向以武功立国,后来逐渐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到西夏中期,由于崇尚儒学,实行科举取士,逐渐失去了骑射尚武的传统,在服饰上也追求汉族衣着,形成特有的民族服装交融之状。如西夏王穿起汉式服装,希望与中原皇帝平起平坐;而王妃则穿回鹘装,此装束的基本款式是连衣长裙,翻折领、窄袖,衣身宽松,腰际束带。一般在翻领和袖口上都有凤衔折枝花的纹饰。女子在穿这种服装时要梳椎状的回鹘髻,上饰珠玉,簪钗双插,戴金凤冠,穿笏头履。

西夏服饰实物在考古发掘中尚无完整的发现,但在西夏的洞窟壁画、木版画等人物描绘中有所表现。如敦煌莫高窟第109窟东壁西夏王及王妃供养像,西夏王头戴白鹿皮弁,穿皂地圆领窄袖团龙纹袍,腰束白革带,上系蹀躞七事(西域胡人腰带上都有环孔,蹀躞便是系在这些环上垂下来的带子,用来系随身所用的器具,以便他们进行骑射活动时取用,而汉人舍弃蹀躞,却保留了腰带上的孔,这些环孔后来成为身份的象征;七事,是古时人们随身携带的日常使用的小物件,如剪子、小刀之类),脚蹬白毡靴,手执香炉。身后侍从打伞撑扇,都戴白色扇形帽,窄袖圆领齐膝绿地黑小撮花衣,束蹀躞带,白大口挎,白毡靴。王妃鬓发蓬松,头戴桃形金凤冠,四面插花钗,耳戴镶珠宝大耳环,身穿宽松式弧线边大翻领对襟窄袖有祛曳的连衣红裙,手执供养花。这种衣裙与回鹘女装完全相同,可见采纳了回鹘女装的格式。

敦煌莫高窟第148窟男女供养人为西夏高级官员,男戴有檐小毡冠或扇形冠,穿圆领窄袖散答花袍,腰束绅带,绅带外再束蹀躞带而不挂蹀躞七事,脚穿皂靴。女戴桃形金凤冠或金花冠,广插簪钗,挂耳坠,穿大翻领窄袖宽松式回鹘裙装。女子发式或宽鬓掩耳,或鬓发垂医,余发披于后背。 TrIuMWmp7jVIBAJ2f8XF1sXctsWXLPgjao8cQztAVyJ1zNAi6UihmS7XbfjXZs4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