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绘画艺术与个性发展

一、西方绘画形成的社会背景

在西方画界发展过程中,最早的艺术作品创作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久远。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原始绘画来自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洞穴壁画。大多数壁画以动物形象为特色,具有逼真的形状和简单的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基于对生活必需品的追求,对审美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实用的雕塑艺术和建筑艺术得到了爆发式的发展。古埃及金字塔雕塑和狮身人面像、《掷铁饼者》、《米洛斯的维纳斯》,以及庞贝壁画等代表艺术作品层出不穷。

中世纪,西方宗教主导封建社会,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更加丰富,精神需求成为社会主流。在这一学派的引领下,绘画艺术基本上以宗教信仰为主题,尤其是建筑艺术,富有创造力的拜占庭式、罗马式和哥特式教堂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气质成为人类历史的瑰宝。从欧洲文艺复兴到20世纪初,西方民主制度不断普及,逐渐形成了强调自由民主的社会背景。追求个人自由成为西方社会的普遍观念,绘画艺术流派层出不穷,风格各异,百花争艳,百家争鸣。

二、构成“中国画”特殊艺术气质的因素

从中国画的历史发展来看,早期出现的画作多为工笔重彩画,而到了12世纪中后期,水墨画逐渐成为主流。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早期辛勤劳作的画家以此为业养家糊口。他们大多使用手工技术,绘画方法刻板,但也有一些著名画家;由于科考制度体系的出现,以及文学社会地位的提高,作家的大量水墨作品不断涌现,人文品质不断渗透,使得文学的内涵和艺术性不断渗透到作品中。画作也不断完善,形成了中国文人墨客独特的绘画气质,2000多年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在世界艺术森林中独树一帜,自成体系。

17世纪,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兴起,欧洲艺术打破地域界限,在我国出现了“西画”和“中国画”两种截然不同的绘画技法,中国画在东方成为主流。当然,中国画在艺术内容的题材和表现手段上都是独立的,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尤其是水墨写意,采用了高度概括化和极度夸张的绘画技法,大胆的联想和想象,使画风简洁,笔墨紧凑,物、象、气、韵俱全。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顾恺之提出“以形表神”“形神兼备”的创作思想,表达创作者随意的情感和泼墨破墨的奔放个性。中国画特别注重艺术的综合修养,宋代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有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世界绘画史上极为罕见,也成为历代中国画家孜孜不倦的追求。

三、个性是绘画艺术个性化的思想支撑

谈到20世纪绘画个性的发展,新印象派画家修拉、西涅克和后印象派画家塞尚、梵·高、高更将绘画的个性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和艺术表现,强调自我精神元素的表达。最著名的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他深刻影响着20世纪以来全球绘画艺术的创造方向,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他用手中的画笔努力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用色大胆明快,笔触更加热情奔放。在梵·高的《星夜》中,采用了大胆激进的绘画风格,将视觉转化为深沉而厚重的色调,用狂野而有序的笔触勾勒出他内心的星空。

在梵·高短暂的艺术创作经历中,他表现出对生命意义追求的坚韧、激情和坚持,这种绘画方式开启了西方绘画的新纪元。

要深入了解他艺术人格的形成,我们不但要了解他的绘画模式,也要了解他的生活和情绪的改变,好找出他的创作因素的人格体现。梵·高绘画的个人性质决定了他内心所承受的巨大痛苦。面对人们最基本的情感,他却陷入了一种无法抗拒的内心痛苦之中,对爱情的甜蜜浪漫的向往,如同他对生活的不断追求一样炽热而直接,体现了对爱情的炽热期许和固执。面对三个残酷不合时宜的爱情死亡,他的情绪崩溃了,感情完全失控,该怎么做才能拯救自己,应该是梵·高当时最迷茫的思绪的源头。 痛苦、孤独和对生命价值的追求,都倾注在画中。李蓓蕾在《西方美术历史》中对梵·高的作品进行了评价:“梵·高的绘画注重用鲜艳的色彩和奔放的线条来表达他强烈的情感。”这还不足以解释梵·高创造的个性。对生命力的狂热追求,以绚丽锋利的笔触,响起与邪恶势力的战斗的号角,这种格斗风格,在一阵阵风一样的不可穿透的磅礴巨浪中,在呼喊声和呼喊声的色彩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更准确地说,梵·高不作画,他用画笔溶解了他狂热的内心世界。在他的作品中,处处可见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强烈的价值观的激情澎湃。他用一种概括性的笔触来表达对社会爱恨、美丑、善恶的褒贬。他的思想就像他的形象,像倾盆大雨,像暴风雨,像闪电和雷声,像石头一样落到岩石上。在梵·高的众多作品中,不难看出这种感觉是贯穿全图的,从这个角度看,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具有作者的所有前瞻性和思想进步。

四、思想与个性是绘画的主要源泉和基石

当然,个性的产生和发展不能只与一个人有关。在人类绘画艺术的发展史上,无论是原始艺术、中世纪艺术、近代艺术还是现代艺术,都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创新观念,从本质上反映了人类个性的基本特征。这里的绘画形式无须关注,形式只是表面的、浮华的,不能充分体现人类绘画的意识形态,也不能体现社会历史时期艺术对人性的提炼过程和发展。只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才能在创新中发展。在现代艺术中,仅仅强调作者主观感受的宣泄是一种已经发生本质变化的趋势。然而,个性的产生并不仅仅是在一块热土上生根发芽,反叛的核心只是“人”在寻找与社会发展最协调的人性方面的先进经验。正因如此,现代艺术出现了多元化、复杂化、更加开放和强大的艺术境遇。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任何一个画家来说,无疑是一种解放和放纵。因此,人格教育不能固守教条、刻板印象,不能模仿他人,妨碍自身人格的发展。鲁迅曾说过,“依傍和模仿,决不能产生真艺术”。一味地信任和模仿,就等于把手脚绑在绳子上,无论眼前的风景多么怡人,也只能被卡住,无法自拔。这与其说是对画家的践踏,不如说是对整个绘画艺术的践踏和破坏。

19世纪法国大师画家马奈是印象派的奠基,他的《为艺术而艺术》也是西方绘画发展的重要转折点。马奈的创新方式和艺术创作精神深深影响了梵·高等新印象派绘画的创作,现代主义绘画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受马奈艺术思想的影响,梵·高大胆采用鲜艳的色彩和狂热的色调,摒弃了许多传统的绘画技法,将绘画从对真实事物的描述中解放出来,植入了对人类思想的表达和对形象的追求,为绘画艺术的革命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梵·高还注重自然主义的提炼和想象,在此基础上确定主题和构图,采用清晰规则、明快热烈的色调,以图像的形式创作大胆的构图来表达视觉冲击。自然与人物和谐共生的艺术作品的欣赏与思想高度融合。梵·高的画家生涯虽然短暂,但他的创新精神对后来绘画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他的地位和成就在整个世界艺术史上人类绘画的历史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绘画艺术是一个复杂的个体心理和视觉工作,由于每个画家不同的社会和生活经历以及不同的人生观、绘画艺术和审美思想,他们造画的个性千差万别。对于梵·高来说,他对真诚“大爱”的孜孜追求表明,只有充分尊重个体劳动,人才能超越自我解放的本性,尊重自然,看待社会。这不需要理性的逻辑和细心的计算,但通过构图和色彩的结合,绘画只是表达世界的一种方式。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美似乎受到人们的批评,但它却承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夙愿和需求。

梵·高的感情是敏感的,他始终把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爱”视为人生的最高目的。在他的作品中,“爱”这个永恒的主题贯穿他的意识。20世纪以来,西方绘画一直与时间的发展和人类精神同步。绘画艺术中对自然的研究与艺术家自身的思想观点相结合,表现出自然与社会所流露出的主观感受。

再看中国画艺术,从陶瓷画和壁画开始,春秋战国帛画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再到汉代以后,绘画的种类增多,内容也有所增加。丝绸画和壁画变得越来越普遍。强调绘画个性的作者画作开始出现,一批著名画家诞生,绘画理论开始出现,中国绘画艺术逐渐成熟。盛唐时期,绘画题材范围扩大,绘画表现手法日趋成熟,绘画艺术日趋强大。文学山水画由注重写实发展转向更注重艺术思想感情的感知和维持。与此同时,风俗画和民间艺术也得到了发展,并诞生了书画家和风格奇特的作品。无论是中画还是西画,艺术性都是一样的,在创作绘画方面,必须充分尊重画家的个性。 g7o6AU9+7kGyVUVPL93NqofAKzTY18Z2EidbfcpWlDfw5zAayHboBJg8zrpHelJ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