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乡村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

一、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乡村文化是社会主义乡村的主要标志之一,乡村文化没有提高的话,是谈不上乡村建设的。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乡村文化的建设,就是要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满足农民朋友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乡村文化建设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提高农民朋友的素质,包括提高其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这有利于农民在生产过程中更好地利用科学知识增产增收。

党和政府大力推动建设社会主义乡村,构建乡村和谐社会,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发展是根本,但是文化建设是要害,文化建设跟不上,经济建设也会遇到问题。在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和快速发展的经济以及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表现得比较落后,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乡村、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乡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乡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当前的乡村文化建设非常需要改进,存在着诸多问题,农民朋友们看戏难、看书难、看电影难等现象普遍存在,乡村文化建设没有很大的进步,有的地方情况更加严重,还在往下滑。这些年来,经济在不断高速发展,但同时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也在越拉越大,乡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服务、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很多为乡村服务的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乡村文化建设的这种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需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进。

(一)乡村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就在于全体社会成员是否有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撑,强大的精神支撑也就是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理想信念是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的生活条件下共同的奋斗目标,反映着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根本利益。而乡村文化建设就是要确立农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形成联系各种社会群体,使之超越具体利益关系而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和谐相处的精神纽带。因此,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必须要搞好文化的建设,和谐乡村就更需要乡村的文化建设了。

(二)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

现在我们国家正面临着经济转型,目前的经济转型是在历史发展条件下应历史发展要求开始的,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潮流,是从过去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到重技术的转型。这个转型首先表现在物质的发达上,但更重要的是社会文化的进步。在旧有的发展模式和社会条件下,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消亡或者是快要消亡,而在新形势新时期中的文化却没有发展起来,乡村亟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通过发展社会主义乡村新文化,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然后促进经济新的发展。

二、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乡村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40多年了,中国的乡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提出建设社会主义乡村,而作为社会主义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乡村文化建设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乡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持的重要责任和使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各项工作都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乡村文化建设也紧跟时代步伐,紧密配合党的工作,加大建设力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已经初步形成了覆盖乡村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发挥了重要作用。

乡村文化建设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当前的乡村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相对落后于城市,农民朋友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内容比较贫乏,方式比较单一,除了看电视之外很少有其他的接触外面的方式,也没有什么现场的文艺活动,这种状况与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是非常不适应的。

在新形势下,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能实现和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促进广大农民朋友的全面发展和中国广大乡村的全面进步。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也是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乡村文化阵地的迫切需要,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用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社会阵地,才能有效地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影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现在虽然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相当一部分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还滞后于市场经济要求,很多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远远滞后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要求,也还没有很强烈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观念。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要切实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老百姓的素质,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使乡村经济加快速度增长,并且依靠科技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来完成增长。

在新发展时期,要加快乡村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必须搞好乡村文化建设,只有乡村文化建设搞上去了,才能保障农民群众的物质与文化利益,走出一条文明的发展道路。在新形势下,应引导农民群众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关系,如自主和监督、竞争和协作、先富和后富、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效率和公平、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等,保持乡村的社会协调稳定发展,逐步建设为社会主义乡村。 3CmRrTrpXb+mz/NuQo4KjsxxylpWXhJ69kbHGf6nRfteOOF+Bajt4h7viD+7ClF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