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灵隐寺原来叫“灵鹰寺”,始建于唐初。
相传在1400多年以前,今秦岭湾门前,有一座笔架山,笔架山左侧,是块凤凰朝阳地。原先这里荆棘纵横,荒无人烟。后有一吴姓僧人在山后住,打柴种地为生。
僧人在笔架山丛林打柴,因为天热,将道袍脱下,挂在树枝上,又去忙活。
忽然,一只大雁凌空而下,将袍叼走,向南飞去,至灵隐寺落下。
吴僧望空向南一路追来,但见此处绿树森森,翠柳成荫。绿影婆娑间,一岭土坨南头北尾;前饮碧水绿荷,后交浮菱青湖;左右两侧隆起两扇翼状土丘;整个地貌犹如巨鹰卧地。吴僧人感悟为神灵指点,遂于此焚香祷告,搭棚立寺,故名“灵鹰寺”。
从此,灵鹰寺自建立后,因为位置出众,加上佛法精妙,一直香火兴旺,庙宇初具规模。
传至碧钵和尚时,寺内有僧人一百多人,耕地两百多亩,牛十余头,水井十多口,影响到上五府、下八县。
到了唐朝贞观年间,有一天,碧钵大师在寺内说法,大将军尉迟恭受朝廷委派前来平叛剿匪,路过此灵隐寺,见寺庙巍峨庄严,井井有条,特进庙朝拜神圣,祈祷此去如能平妖剿匪,定禀告皇上拨款重修庙宇。
后来尉迟恭果然一举平息叛乱,这让尉迟恭对这座寺庙颇有好感,班师回朝后,尉迟恭元帅立即禀奏皇上。大唐天子李世民准奏,还钦命灵鹰寺改为灵隐寺。
至此,这个名字延续了到了今天,都不曾更改过。
唐代有个名叫李相的官员,十分好学,一有空闲就捧起《春秋》来读。他经常把叔孙婼的“婼”(chuò绰)字,误读为“吹”字音而不自知。
长期在他身边的一个侍从,老是听他把这个字读错,便很不满意,但对自己的主人又不好明说,只有憋在心里。
后来,侍从的不满情绪还是被李相觉察到了,李相就问这个侍从:“我每次读到这里,你就流露一股不满的情绪,这是什么原因呢?”
侍从怕自己直说了惹怒了李相,于己不利,可不说又不行,正在这为难之际,他忽然灵机一动,便婉转地答道:“过去我的老师教我读《春秋》时,他把‘婼’字读成‘绰’字音,现在听您读的‘婼’字为‘吹’字音,方才醒悟到自己以前读得不对,所以对自己不满意了。”
李相也是个聪明人,一听仆人这么说,就知道在这个字上是自己读音有误,仆人怕是直说了引起自己的不满,从而怪罪于他,才引出了这么一出,想到这里,他忙点头说道:“哦,那一定是我读错了,我是照着书上注文读的,而你是有老师教过的,你肯定是对的。”
回去后李相立即对这个字展开了核查,发现书上的注文果真不对。李相连忙站起来,把侍从接在自己的座位上,拜侍从为“一字之师”。
世上的事,很多时候总是冥冥之中带着几分相似的感觉,说一字之师,唐代大诗人高适也遇到。
有一天,高适路经杭州清风岭,观月赏景,诗兴大发,就在僧房里写了一首诗:“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换句话说,高适这个人很擅长写边塞诗,大漠孤烟直这种苍凉气氛,比较让高适发挥,反过来江南这种莺莺燕燕的吴侬细语,并不适合高适,而这一点他知道得并不多。
所以,诗写完了他就继续赶路。途经钱塘江时正值月落,高适细看江潮,发现月落时,江潮随风而退,只有半江之水。他想到自己用“一江”之水来描写月夜之时的江潮,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便在归来时,专门去僧房改诗。
可是,一踏进房门,便看见这句诗已被人改过来了。高适感到很纳闷,忙问是谁帮忙改的。
僧人告诉他,在他去后不久,有一官员从此路过,偶然看见了这首诗,连声赞叹,但惋惜诗中的“一”字用得不如“半”字准确,便不待作者回来相商,径直给它改了。高适暗暗称奇,心想:“这人真是我的一字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