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十二月丁未日,西晋开国元勋,曹魏太仆何夔之子,朗陵公何曾去世,终年八十岁。

何曾提起这个名字,大家或许不熟悉,但有一个成语和他有关,相信大家一定听过“食日万钱”。说的是:何曾这个人尚奢豪,求华侈。其厨房所制作的馔肴,胜过王侯帝戚之家。晋武帝司马炎每次举办宫廷盛宴,何曾都不食用太官烹制的馔肴,认为它们不如自己家制的味美,无法下咽。晋武帝亦不恼怒,反而特许他自带家厨烹制的菜肴,为了追求美味,何曾不惜花众多的金钱与精力,孜孜以求美食。他每天用于饮食的钱财超过万金,即便如此,仍然感到味道不佳,说无下箸处(潜台词就是没法下筷子)

就这么一个尚奢豪,求华侈的人,死后却得到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谥号。

起先博士秦秀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秦博士认为:“何曾骄奢过度,名被九域。宰相大臣,人之表仪。若生极其情,死又无贬,王公贵人复何畏哉!谨按谥‘名与实爽曰缪,怙乱肆行曰丑’,宜谥缪丑公。”

这话说得很委婉,但基本上都是事实,事实上,何曾其生活过于奢侈,在西晋时已受到批评。其外表宽厚而内心多忌刻,例如在征辟了曾批评自己奢侈的刘享后,屡屡对他施加杖刑。其表面以名教自重,实则先抛弃曹魏投靠司马,后在晋朝也建树寥寥,反而卑躬屈膝,党附贾充,被认为“不忠”;有观点认为其标榜名教,不过是附和司马氏,以满足自身利益。

按照秦秀潜在意思,如果何曾这样的人都能拿到好谥号,那天下人都去学习何曾的奢侈之风,那朝堂不是乱套了吗?

应该说这个意见很正确,也很实际。

奈何,晋武帝司马炎不同意,这位似乎从来不给大臣留下恶谥的皇帝,要求把何曾的谥号改为“孝”。(帝策谥曰孝)

就这样,一辈子挥霍的何曾,死后还拿到了一张好牌,算是意外的惊喜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太康末年(公元289年),经何曾之子何劭上表,朝廷改谥何曾为“元”。

妥妥的人生赢家了。

何曾这个人奢侈是真奢侈,但不否认人家才华很出众,尤其是眼光很独到,颇有些远见。

何曾活着的时候,因为身份显赫,常常和晋武帝司马炎参加大规模的宴席,吃了几次后,何曾回来告诉自己的儿子说:“司马家经过三代努力,创立了辉煌的基业,算是很了不起的,这样的基业自然要传给子孙后代了,可我发现,每次宴会上,陛下却从未说起过治理国家和图谋久远的谋略,只是说些平生的常事,陛下英明神武尚且如此,他的后代怕是很危险了,太平盛世,仅就到他个人一身而已,他的子孙真够担忧的呀!你们还可以安然无事。”说到这儿,何曾将目光看向自己的几个孙子,叹息了声说:“你们几个就没那么好运了,只怕要殃及祸乱了!”

何曾的担心很快就成了现实,晋武帝司马炎死后,继任者是晋惠帝司马衷,这位皇帝就是个白痴,无能力治理朝政,以致后来引起宗室、外戚争权夺利,最终晋朝爆发八王之乱,何曾的孙子何绥被东海王司马越诛杀。

他的另一个孙子何嵩哭着说:“我的祖父真是大圣人啊!”

魏帝曹髦死后,司马昭对这个曹魏皇帝可谓是恨之入骨了,在五月二十六日(戊申,6月21日),司马昭就上疏郭太后(魏明帝曹叡的皇后),大意是说:“发生了这样的事,自己本来是想舍弃己身、听候魏帝曹髦裁决的,但考虑到魏帝曹髦这个年轻人做事比较冲动,竟胆大到想谋杀太后,出于对郭太后的一种保护,自己才不得已派了将士进行自卫。但我提前下了一道命令,让这些将士不得伤害任何人,并曾连续发命,任何将士都不得靠近魏帝曹髦的辇车。但现在您也知道了,太子舍人成济不听话,私自闯入兵阵导致魏帝曹髦被杀,此举可谓是胆大妄为,我现已将成济军法从事,还应逮捕成济家属,交付廷尉治罪。”

司马昭这一番说话的用意,无非是想让成济一家成为弑君的代罪羔羊,纵然她明知道对方的意图,却也只能答应,毕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于是,郭太后下诏再次责难曹髦后,同意了司马昭诛杀成济一家的要求。

另据《晋书·荀勖传》记载,司马昭想要对孙佑加以族诛,荀勖劝阻,其中说道:“现在成倅的罪过只由他自身来承担,孙佑却被族诛,恐怕忠义之士会私下议论。”于是司马昭转而将孙佑贬为庶人。 65Pc5v9zpUgFQItIOgVW8nE8X/pe5pqPNcHvwDwz2h7w3fVJ4aszIIV9m/nALd/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