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姜子牙亲自写下一份檄文,呈给了武王姬发,檄文上所写的无非是纣王如何无道,百姓如何受苦,四海诸侯如何愤慨,最后姜子牙写道:“希望大王能体察上天的好生之德,念及四海诸侯的共同愿望,思量天下黎民之苦难,择日出师东征。这是江山社稷之幸,是臣民之福,请大王三思。”
武王姬发沉思良久,说道:“我姬发本无意造反,只愿安居于西岐,造福此一方的百姓。怎奈朝歌之中的纣王着实荒唐无道,他修鹿台,造酒池肉林,宠信妖妃妲己,杀害我的大哥伯邑考。他整日不理朝政,听凭奸臣专权,致使无数忠臣蒙冤受难,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我这才不得已而为之,要兴兵讨伐于他,还天下太平。故我今日愿拜姜丞相为西岐兵马大元帅,讨伐殷纣王之大将军,择日点兵出征,吊民伐罪。”
武王一发话,众大臣立马准备。正当午时,姜子牙登上点将台,从武王姬发手中接过元帅大印,又拿过点将簿,把西岐所有的将军点了一遍,接着号令各位将军在出征之前勤加练兵,让士兵们晓得进退之法,熟练掌握各种阵法。
姜子牙拜了帅,众将前来庆贺,昆仑十二金仙、姜子牙的老师元始天尊都来到了西岐城外祝贺。姜子牙不敢怠慢,急忙带着众小弟兄来到城外的芦篷施礼。元始天尊说道:“姜尚,你在昆仑山修行四十载,积累功德,至此有缘统领帝王之师,享人间福禄,往后切不可草率行事,待你东征灭纣,立功建业,自会另有一番功德。”
姜子牙说道:“弟子承蒙各方恩德,才有今日之位,此行定当尽心竭力,为天下百姓之太平而战,但不知老师还有何嘱托?”
元始天尊顿了顿说道:“你此去还需谨记四句话:界牌关遇诛仙阵,穿云关下受瘟㾮。谨防‘达兆光先德’,过了万仙身体康。”随后元始天尊告别众人,返驾玉虚宫。
元始天尊一走,十二金仙也要各回洞府,金吒心想:我姜师叔受了老天尊的四句嘱托,不如我也问问师父,我这一路该有什么注意之处。想到此处,金吒来到师父文殊广法天尊面前求教,他微微一笑,说道:“修身一性超山体,何怕无谋进五关。”金吒谨记在心。
哪吒也向太乙真人求教,真人说道:“哪吒,我也送你两句话:汜水关前重道术,方显莲花是化身。”随后木吒、杨戬、韦护、雷震子、黄天化和土行孙都去向各自的老师求教,也都得了老师的教诲。十二金仙嘱咐完了徒弟,各回洞府。
西岐大军又加紧操练了几日,备足了粮草。这一日,姜子牙亲率六十万雄兵,浩浩荡荡,开拔出征,向东而行,去平灭纣王。这六十万兵马一行军,但见“征云蔽日隐旌旗,战士横戈纵铁骑。漫道吊民来伐罪,方知天地果无私”。
大军离了西岐地界,正往前行,忽有探马来报,说是前方有一哨人马拦住了去路。姜子牙不知是哪里的队伍,便问左右道:“谁人愿去一探究竟?”
南宫适说道:“元帅,我既为先锋官,自当前去迎敌。”
姜子牙言道:“好,南宫将军,常言道首战胜,战战胜,首战败,战战败,此战你还需小心谨慎才是。”
南宫适得了帅令,带本部人马前去迎敌,只见对面一员大将,生得虎背熊腰,面如重枣,身穿铁甲皂袍,好不威风。
南宫适喝道:“对面的,你无旗无号,是何方无名之兵,竟敢阻我西岐大军?”
对面这员皂袍将并不回答,反而问道:“敢问将军你是何人?”
南宫适一报名姓,这皂袍将二话不说,催马而出,拧枪便刺,南宫适只得赶紧挥刀招架。两人刀枪并举,打作一团,转眼之间就打了三十个回合,南宫适作为西岐有名的战将,竟然处于下风,直累得汗流浃背。又打了五六个回合,南宫适一个没留神,刀招走空,被这皂袍将一枪杆打在肩膀上,南宫适坐立不稳,几乎掉下马去。趁这个时候,皂袍将枪交在左手,伸出右手提起南宫适的袍带,硬生生用一只手把南宫适给提在了空中,随后往外一扔,把南宫适扔在了地上。皂袍将说道:“南宫适,我不伤你性命,还望你回去之后,能请你家姜丞相前来与我答对。”
南宫适只得低着头站起身,牵着马败回本阵,姜子牙一看南宫适狼狈而回,当即传令,要在阵前将南宫适开刀问斩。南宫适身为败军之将,一言不发,任凭军兵把自己捆了,被按在地上等待问斩。
还没等后面众将前来求情,就听战场对面有人高喊:“姜丞相,刀下留人,切莫要斩南宫适将军。”
姜子牙抬头一看,喊话的不是旁人,正是刚才战胜南宫适的皂袍将,姜子牙一催四不相来到阵前,说道:“你既擒得南宫适,却不杀他,而本帅要将他问斩,你又出言相劝,这究竟是何道理啊?”
皂袍将把手中枪一挂,翻身下马,向前走了两步,扑通往地上一跪,说道:“姜丞相,末将名叫魏贲,久闻您的大名,一直有心投奔您的麾下效力。我过去只是听闻丞相您如何了得,却未曾亲眼得见。今日一见您的军威,再观您治军之严明,深感过去所听非虚。故而刚才略展身手,得罪了南宫适将军,以求在您的军中谋个差事,鞍前马后,在所不辞。”
姜子牙大喜,说道:“魏贲,你的能力既在南宫适之上,便可取而代之,以后这个先锋官之职就是你的了。”
就这样,姜子牙一出征就先收了一员大将,可是他不知道,就在前方二十里处的金鸡岭上,一支人马正在要道布防,要一举消灭西岐的六十万大军,反攻西岐城,活捉武王姬发。欲知这支人马有何来历,咱们下集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