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洞草塘

70年代正值种双季稻的高潮时期,为了解决肥料不足,千方百计想办法积造肥料。

那时,在每二区田的靠近河岸的角上都要开一只方形的草塘潭,在秋种时预留好位子,在农闲季节开挖好备用,四周的埂要筑得比田面高出40-50厘米,并夯实保证不漏水,容积约为10立方米,用于积造肥料。

洞草塘一般要在5月份,在红花草(紫云英)盛花期割掉地上部分后,将红花草与河泥、烂稻草、少量碳酸氢铵或氨水再加水混合,放在草塘潭里沤制发酵腐烂后,成为质量很好的有机肥。当时,不知道为什么要加碳酸氢铵或氨水,到农学院学习后才知道加碳酸氢铵或氨水是为了增加氮素,符合微生物生长的碳氮比例,加快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促使稻草、红花草加快腐烂,迅速变成肥料。

洞草塘时的场景很热闹的。有人将红花草、河泥烂草挑到草塘潭旁边,有人到河边用水桶挑水,加入草塘潭中,潭旁边站着几个人说说笑笑,用钉耙把河泥烂草在水中慢慢松开,与红花草、化肥等充分接触混合。劳作时也有人故意用力,把一大块烂草泥块“轰隆”一声扔入潭中,让水花溅起,溅到其他人的身上,给人以难堪。这种玩笑只能开一两次,不能过多,否则,会遭到指责,被人骂“不道德”“下流坯”。有时听笑话的人,听得入迷会停下手中的活,时间过长会有人提醒“不要老是撑着铁耙柄”。

在收割红花草时,大家在田里“齐刷刷”地(割草)干活,在草丛中经常会跳出一只大青蛙,这时,马上会出现很热闹的场面。虽然,大家知道青蛙是益虫,但在那缺衣少食的年代,看到大的青蛙是不会放过的。往往是很多人在围着追赶,直到捉住为止。当然,也会有逃走的,在河边田里的青蛙,有时会跳进河里或是跳进附近的桑园,就追不到了。谁追捉到青蛙就属于谁的,但也有讲义气不要的人,他会把青蛙交给第一位发现者。想吃青蛙的那位就会当场把青蛙斩首剥皮,留着(挂在腰间)带回家,做下饭的菜。待第二次出现这种情况时,一般会把捉到的青蛙让给前者,叫他凑凑数够吃一顿。在翻锄红花草田时,经常会锄到田里的黄鳝、泥鳅,那也会成为农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以上充分证明那时的生态环境很好,究其原因之一是少用化肥、农药。现在青蛙减少的第二个原因,有人认为是白鹭等鸟类过多,吃掉了蛙类,但无从考究,只是猜测,有待深入研究证明。还有第三个原因,机械作业也会减少青蛙的数量。第四个原因就是水沟、水潭减少,青蛙没有栖息、繁殖的场所。第五个原因则是河边的树丛和草丛减少,河边有的建筑了石护坡,不利青蛙产卵、繁殖。 GlB/QxF+3hJWqb/vC8amHMqIQBErFNhVpGamzUF044CDZy2iYu6KVqikPo6Zfjp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