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生产队歇夜后,正劳动力还要去完成一项任务—撒农药。
我们生产队的田都是整过的,长宽度基本相同,难得有不规则的田。生产队农技员会按照农田面积分好每亩田用的药量(六六六,一种高毒粉末状农药),拌好细泥土(尘灰)或稻草糠(稻草经过粉碎成为微粒状粉末),堆成一堆一堆放在那里,等候我们去拿,统一乘船去河东圩撒农药,谁先结束先收工。我们用稻箩或畚箕端着一大份农药,逆风而行,拼命地撒,手撒得快,脚也跑得快,跑慢了上风头撒药人撒出的药粉会钻入下风人的鼻孔,辣人的,难受极了。所以,这种农活不让妇女、小孩子、体弱老年人干。撒完农药,给每位记工分0.15工。
那时的农民有点愚昧无知,不知道六六六这种高毒粉末状农药的毒性,多年使用会造成生态破坏,例如沟渠内的水生动物几乎绝迹。那时还用过更毒的高毒农药1605,施药时要穿戴长袖衣裤,皮肤吸收会造成中毒。
以前,听说过施高毒农药1605时,施药人没有洗手就去吃了一个香瓜,中毒死亡的事例。施药后,在稻田间要插上用纸牌写上“毒”字,以警示外人不要去那个地方割草和行走。我还记得有个外地人路过我们生产队插着“毒”字的田头时,不明白什么意思。说“王母”是啥意思?原来他是没有看出这个“毒”字。当然,可能是书写的人把这个“毒”字的上部没有写好,造成他人的误会。
往事也,我这个老科技工作者还记着陈年旧事。但是,这也是与我的工作有一定的关系,才记忆起来的。现在,评审一种农药,一要有效,二要低毒,三要对环境没有影响。以前,就不是这样考虑的。这也是我们国家走过的弯(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