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挑猪灰

每年在栽秧前或是小麦播种前要挑猪灰下田,家积肥全部要下田。“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农村的猪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肥之一。当时有约定俗成的规矩:3人合作,将3吨水泥船装满猪灰。1人在船上司秤,2人各自从猪圈里把猪灰挑到船上,一般是挑自己家猪圈里的猪灰,有时也会帮家里缺少正劳动力的户挑,该户男劳动力在外拿工资,不需要从事农村体力劳动。逐篮称过后放入船舱里,一般是要将2户猪圈里把猪灰全部清空,约装满船(6000斤)后才能歇,一般是一上午完成,早完成早吃饭,即在家稍微休息一会。

挑猪灰下船担时,我能挑起200多斤重的担子。司秤员过秤时,很惊讶,最重的一步篮(挑猪灰专用)有108斤,两篮就超过200斤了。吃过饭后,三人合作,1人在船上使用钉耙把猪灰装在步篮担里,另1人从船上起担挑上岸,上岸时要在船上很厚很坚实的木跳板上行走,若河水较浅,跳板往往很陡,走在上面很吃力,而且容易打滑,一不小心就会有危险,挑上岸后一直往前走,由第三人接担后,送入田中。中间的人接回空担子,以此循环,直至挑空整船猪灰,才算完工。

那时挑着一担重150斤以上的猪灰担,要走下田埂,在泥水田里行走,肩腰腿各自要承受重担压力,真不容易啊。这是正劳动力必须做的农活,在下雨后(或上水后)田埂会打滑时,更是要小心翼翼。那时常有闪腰扭伤腿的事发生。所以,以前农村有重男轻女的习惯,其根源之一就是在农村要有男人干重活。

顺便说一下,农村上骂人“蠢猪”,其实猪不蠢的,猪生活在猪圈里,从来没有出过家门。但是,挑猪灰时,猪会走出猪圈逃出家门,此时,你把它赶回时,路过家门口时,猪会立即认识自己的家,乖乖地走回主人家的猪圈里。

我在两年里也养过2头猪,那时养猪一是能增加收入(猪和猪灰);二是有奖励的猪粮(70市斤),人可以吃猪的奖励粮;三是有奖励2尺布票,名义上是养猪比较脏,奖励的布票可做一条围裙;四是可以综合利用家庭的副产品(米糠、麦麸皮)、自留地上的绿色蔬菜、山芋藤等青绿饲料和家庭的剩粥剩饭等。那时家庭养的猪一到出售标准就会去出售(好像达到标准是100市斤)。我养过的猪,凭感觉看上去够出售标准了,喂饱了就拿去出售。出售那天喂猪的饲料特别好,要让猪尽量多吃,用以增加重量,在家预先将猪用秤称重,超过100斤才能拿去出售。但在出家门到收购站收购过程中,有一段时间要等待,在等待时段里,猪在过秤前,若拉一堆猪屎,要减掉好几斤,过秤时就不足100市斤,后来只能通过我姐去说情,我姐在张泽医院做医生,医院与收购生猪的食品站相邻,并与食品站的工作人员较熟悉,要求食品站讲情面收购,当时有规定90到100市斤的生猪就按照贸易价收购(没有2尺补票奖励)。后来有食品站按照贸易价(最低收购价)收购了我出售的生猪。一般拿来出售的生猪不拿回家的,因为生猪在出售过程中,受惊吓要几天不长肉的,等于要白养几天,多耗费饲料,若能按照低一等级(贸易价)卖掉还是合算的。猪过秤后,我拿到小票就可以去结算领钱(票)了。在生产队凭收购证可以分得饲料粮。

在此,需要补述的是那时的猪灰是按照重量来计算价格的(每斤0.6元人民币)。但是,有调皮、投机取巧的农户会在猪灰里掺入泥土(割青草时故意多带点泥土),用以增加重量。为对付此种情况,在生产队里曾经采取过用木栏框计数折算猪灰的重量。这样,实施一段时间后,又有脑子灵活的人,会把猪圈底凿通,把猪尿水漏掉,使猪灰的体积增大,但是这种猪灰影响了肥效。后来,还是恢复直接计重。

另外,那时用的篮(或挑猪灰的篮)很多是我们自己做的。在那个年代,我们很节约,很会利用自然资源,根本没有浪费。废铁、玻璃、肉骨头、废橡胶、破布头等积攒可以卖钱或是换糖吃。家中的残汤剩饭可以喂鸡、喂猪,扫地扫出的废物(稻草、树叶、菜叶)也舍不得丢弃,要放到猪圈里沤制成肥料。能燃烧的废料晒干后当作燃料,因为那时家家户户都用风箱(农村用来吹风助燃的工具),能作为燃料的都不会浪费的。我们做篮用的原料是杨树(或紫穗槐)细长的枝条。讲究的就剥除树枝皮,露出白色的枝条,编织的篮好看,但也有缺点,发霉后就不美观了,同时牢度也不够好。我们趁农闲时抽空在家自己编织,一般外出看过人家是怎样做的,看一遍自己就会做了,就是初次做的篮没有人家做的那样好看。那时,家家户户用的菜篮都是自己用柳树条制作的。很少有人家去买竹制菜篮。编织柳条篮最难取的材料是作篮的提梁,就是篮头上面的提手,要选用很长、很直、粗细一致的枝条,那时,我们在河边的树旁边若看到有合适的枝条,就会留意,过后会去将它取回,留作做篮的提梁。

那时的猪灰都要出售给生产队做肥料,不准用到自留地上。若是想偷偷地弄点猪灰到自留地上,只能偷偷地运送少量的,还要不被别人发现。我记得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挑粪的桶,装上一小桶,在上面盖上草木灰或草,用较硬的扁担,走在路上要装作很轻松的样子,不能被别人看出有重的感觉。要让人家知道(感觉)你挑的是草木灰。在70年代初,常喊的口号是“割资本主义的尾巴”,更有的村规定一户只能种若干丛韭菜,种多了你就会去出售,那就是搞资本主义了。还有规定一户只能按照现有人数养若干只鸡,养多了,被村干部发现,就要把多出的鸡立即杀掉。机灵的农户知道要来检查鸡窝,在晚上会立刻把超出数量的鸡和鸭藏在洗澡的浴锅灶塘下面,这一般是不会被发现的。现在,回想这段历史,感觉非常可笑(真是愚昧至极)。想起“割资本主义的尾巴”这事,还有更离奇的往事。大队里不允许农户搞副业生产。如编织草帘、搓草绳等都是不允许的。被查到就要毁掉。那时的村干部就像土匪、恶霸,横行村里,欺压百姓。现在,无法想象当时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那时人们的脑子是怎么想的。 yzb7QjxJfFOD75FPd6B6SGHEWz+UgRkL5cuR8qZ1VEnrkdRYtjcZhhyRNYdvEd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