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初二转学

我初二转到大浦中学学习,学校地址是现在丁蜀镇汤庄村的林义渎,与原水产村隔河相对,现在仅保留一棵古老的银杏树为主要标记。其余地方都改造成制作紫砂壶的工场。据说原来的大浦中学是在一座破旧的土地庙上建立起来的,我们是大浦中学招收的第三届高中生,据统计该校共招收10届高中生。我上初中二年级时每天要走5公里的路程,快速步行1小时才能到校。为赶上早读课,在冬天早上天色还是很黑暗时从家里就要出发了。那时没有钟表,不知时间,我凭借家里大人的生物钟感觉而起居。有时早起了,吃好早饭后就坐在家里等待有线广播喇叭响,《东方红》开始曲响起,我们就出发了。那时我们上学仅带一只网织袋,里面放一只方形饭盒和一只带菜的搪瓷杯或是方形的菜盒。我们在校吃午饭,自带大米放在饭盒里蒸饭,自己加足水,花一分钱买一张蒸饭券贴在饭盒上,由学校食堂陈工友小心翼翼地收起,有序装进食堂的蒸锅里。蒸饭加的水,一般情况是直接加河里的水,若夏季遇上刮大东风时,河里的水会充满蓝藻,不能直接用河水。那天,陈工友会早早地挑满一大缸河水,滤去表面蓝藻,再加明矾,进行简单的水处理后,供同学们放心用水。那时,我们学生口渴就直接饮用河水。午餐的菜一律自带,我家比较困难,经常带的是素油炒咸菜。现在依然想起午饭下课铃一响,各自飞奔向学校食堂争抢饭盒的情景。大家一拥而上围着热气腾腾的堆满饭盒的桌子,真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你争我抢,我们在饭盒上各自做上容易认领、显眼的标记,抢不上位置时,会大声叫喊着熟悉的同学帮忙将自己的饭盒递过来(我的饭盒盖上用红漆写着一个“良”字)。那时,我们上学不用带书包,书放在教室的课桌里,平时从来不带回家,只有学期结束时才将书本、作业本带回家。当时,学生用的钢笔是折叠式的,使用时将两个一半装配起来变成一支完整的钢笔。回家没有家庭作业。以前,生活很艰苦,学习用品舍不得买,同学之间会借用同桌或邻桌同学的圆规、三角板(尺)、橡皮等。

在此值得骄傲的是我的体育成绩很好,短跑、跳远在班级里是首屈一指Numberone。我曾经代表大浦公社初中组,参加过在丁蜀中学举办的丁蜀区(初中组)田径运动会,100米13秒7获得季军。

我在班级中担任职务是学习委员,成为班级中第一批加入共青团的团员。在初二开设了《英语》课,第一课,Long live chairman Mao !第二课、第三课也都是口号,中国共产党万岁!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语文、数学课开设基本正常,工业基础知识学完后,要请机电站的维修拖拉机、电工等师傅上实际操作课程。并且还在公社机电站、冶炼厂参加学工劳动,同时练习爬电线杆等技能。学完《农业基础知识》,没有考试的。

在此,记得还有一件值得回忆的事情,在初二第二学期,学校宣布规定:在几天时间内每个班级每个学生要捉交5只体型较大的(成年)癞蛤蟆。听学校说是支援国家的医药事业,把这个任务摊派到学校。任务下达,学生是最听话的,回家与家长合作,或是自行完成任务。蟾蜍汁藏在蟾蜍眼睛旁边部位的皮囊内,学校分发收刮蟾蜍汁的工具,由每个班级处理收集。分派任务时,老师向同学们作说明,在捕捉的时候要小心,要保护好自己,不要被蟾蜍汁射到眼睛里。因为不去用力撞击蟾蜍,蟾蜍不会射出汁的。接着在以后的几天,学生纷纷把癞蛤蟆装在塑料袋里带到学校,处理完毕即把癞蛤蟆在附近的田边、河边放生。当时,有偷懒、调皮的学生把放生的癞蛤蟆捉回来完任务,但是一经查验就知道是不符合要求的,放生的癞蛤蟆眼睛旁边部位被刮得已经干瘪,没有蟾蜍汁了。蒙混过不了关的学生,只得第二天再去捕捉。那时的学生淳朴、听话、爱面子,老师说一不二。那时,放生的蟾蜍还会爬回学校边,路边到处是蟾蜍。其实,蟾蜍与青蛙一样也是有益虫(生物),就是长相没有青蛙漂亮,不招人喜爱。

在初中读书时,做过支援附近(汤渎村)围垦太湖芦苇田为水稻田的农活,自带铁钯、扁担、挑箕,挖芦苇根,挑高头填低塘格田成方。在校读书时候还到附近的生产队参加栽秧支农;当时栽秧的情景还能清晰地回忆出来,好像鸭船翻了一样,田头好热闹。栽秧前甩开秧把时故意丢在别人的脚边,溅起泥水捉弄人。喜欢出风头手巧的同学栽秧特别快,把先下田栽秧的甩在后面,俗称“包馄饨”,给人以难堪。栽秧快的同学还会顺手拿走人家身后的秧,便利自己栽秧。这样栽秧慢的同学,要花时间去拿秧,栽秧的速度会更慢。

在一次支农劳动(栽秧)中,我非常感激一位女同学,我栽秧的速度快,最后一行恰巧轮到我,栽秧要弯着腰,越到最后越感觉累,这一行若是由我一人栽完,约要近半小时。当我这一行栽过一半时,大部分同学已经收好秧绳,清洗泥手泥脚,准备回学校。此时,有位女同学在我栽的这行(靠近田埂的1/3处)拦腰栽秧,接着,在她后面又有同学为她栽秧,这样为我节省了时间。当时我内心非常感动,感激同学的恩情,不然的话,我要好长时间才能栽完,要在归来队伍的尾后追赶回校。不知,这位同学还会记得这件小事吗?

当年,大浦公社有3所初级中学,各有一个毕业班。公社组织了升学考试,举行语文统一考试,写一篇作文《当我唱起国际歌的时候》,最后,仅招收一个高一班(66名学生),高中录取率约为30%。这个作文题目,是被我们的语文潘老师猜中的,我们应该是得心应手。但当时不是全部按照考试成绩录取的,有按照各个大队的应届学生数按照比例录取,也有考虑体育成绩较好的个别学生(现在时髦的说法是“体育特长生”)升入高中,那是为学校的体育运动成绩争名次、争光彩打好基础。家庭成分好的学生一般优先录取,家庭成分高的学生不会被录取。我应该算是成绩较好,家庭出身一般的学生。

我们钱家浜大队有4位学生上高中读书。没有上高中的学生,就在家开始从事农业劳动,戏说是“修地球”。 G93CCU+1c6909fBX1Es8moZXhgILBrwvKCFGOd0EN9xf5Sn7l9IxKv1dA3EichD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