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崛起的时间过于短暂,繁华的深圳市区内仍存在许多以村为名的城区,诸如罗湖村、皇岗村、蔡屋围、泥岗村等等,也就是素有盛名的“城中村”。
深圳的“城中村”还与北上广等地的不同。北上广等历史久远的一线城市的“城中村”往往是因为近年城市发展过快,原来的郊区被圈进城区从而遗留下来的。而深圳的“城中村”却因历史原因普遍地处最繁华的市中心区。随着城市发展,深圳原二线关附近更是出现了所谓“插花地”一说,初接触时感觉那里比“城中村”还杂乱。
第一次听到“城中村”这一称呼不知是什么时候的事了,但内心深处肯定是自然而然地将之视为贬义词了。农村在当下国人,尤其是城里人的眼中不外乎代表的是“脏、乱、差”,城市当中的农村自是免不了。事实上,深圳的“城中村”30多年前确系典型的边地农村,沾地利之便,搭乘改革开放的便车,各方面都急速膨胀起来,刚洗脚上地的小农意识又使得他们只能看到眼前利益,楼房建设用的是现代化的钢筋水泥,建成的则是乱七八糟的“水泥盒子”“招手楼”,旁人看来毫无美感可言,房子的租客也是五花八门,三教九流全有。而我则对“城中村”有一种源自内心的亲切感,曾有一段时间常利用空闲时间逛各“城中村”。
究其原因,可能是少时少见外面“大世界”,杂乱却繁华的“城中村”在我眼中与从小生活了十几年的老家——内地一个普通的山区县城,有几分相似之处。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老家的县城建设虽然小而杂乱,甚至整条老街还是由木材建筑物构成,然生活中的所需物品倒也应有尽有,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需要购买什么东西时能在最短时间内购置好,非常方便。于我而言,那些藏在各个小巷深处的书摊、租书店更是我的留恋之处。一度喜欢穿越深圳各个“城中村”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即源于想找类似的书店、书摊,一如老家彼时书摊花2角钱即可在铺头里面打发一天时间,连环画、童话,还有武侠、言情小说任看。
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年轻的外来务工者更多。上个世纪末期的深圳虽是我国改革开放最前沿,晚上的娱乐活动其实并不多,要么贵,如泡酒吧、卡拉OK等,普通外来工消费不起。最廉价的消费或者说打发时间的方式,其实还是看书阅读,说得好听点叫充电,还能提升素质。而这些外来务工者基本都租住在租金相对便宜的各“城中村”,这就导致各村多少都会有几家或明或暗、大小不一的租书店、书摊。每逛一个“城中村”,每发掘到一家租书店,都会成为我那一段时间的开心源头,并时不时地光顾,碰到同好,还迫不及待地相互交流、推介。记忆中,深圳莲塘、草铺、泥岗、蔡屋围、向西村等地的书店去得最多,这些地方的租书店相对大一点,不仅书保管得比较好,品类也较齐全,新书也更换快,还有一点就是可以就近吃一顿自己心仪的美食。
因为种种原因,深圳的每一个“城中村”好像都是五味杂陈之处,什么地方的风味都能找到,小到各地米粉店、面食馆、饺子铺,大到各地特色风味菜馆。如果你不嫌弃店里的卫生环境,各地特色饮食足够你轮换着吃好多天而保证不重样。很多村里的小馆子从外面看实在是貌不惊人,但食客却总是络绎不绝。
十几年前曾逛泥岗村租书店,因近午饭时间,逛完书店后便在附近一食客多的大排档打发中餐。店子实在狭仄、简陋,连店名都没有一个,内里也仅两张黝黑的小四方桌,但吃的人多,很多人都是捧着硕大的海碗蹲在路边凑合。随大众地花5块钱点了份米粉,很快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米粉便捧到我面前。至今思来,那碗米粉不仅卖相好,而且汤味鲜香,明显是老火猪骨汤,米粉顺滑,嚼劲厚道,浇头更是丰富,内有厚实牛肉,伴以四川泡椒、姜葱,口味实在是美不胜言,一口气将米粉连汤吃完,还恨不得再来一碗,至今回想起来仍觉口齿留香。听边上食客闲聊,据说老板也就是排档大厨,是什么重庆酉阳人,找不到合意工作便在此盘了家店,不想生意出人意料地红火。酉阳在什么方位我不知道,但此后倒是连续去此店吃了几次,2004年再去时店面已经易主,让人徒生奈何之感。
流年似水。社会的发展使得深圳的外来工日趋边缘化,市区“城中村”的改造也一浪高过一浪,村中的书摊、租书店也日趋萎缩,渐成明日黄花。随着年岁的增长,我逛书店的兴趣虽未消泯,但也渐渐转移到网络上。前几日带女儿前往书城购书,顺便走访了一下蔡屋围、巴丁街的旧日书坊,巴丁街的书店早已改弦易张,蔡屋围新七坊的书店也门可罗雀,只能靠着两台上网电脑苟延残喘,老板也在叹息自己的生意不知尚能存世几日。看来我穿越深圳街坊村巷的经历只能残留在自己的记忆中了。
迷惘中,犹记得诗人海子曾写过“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但卑微如我辈却不可能给曾有我美好记忆的每个深圳“城中村”的每条小巷取个温暖名字,只能在依稀的记忆中凭吊那曾驻足的街坊村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