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徐锦元是我邻家大姐姐,长我八岁。今年三月二十四日因病逝世。她夫君李骏整理出来他们之间的通信,出版成书以志纪念。信件历经五十多年,几经搬家、拆迁、装修,仍保存完好,足见他们夫妇感情笃深而弥足珍贵。李骏请我为本书写个序言,我诚惶诚恐,仓促提笔,谈谈自己的感想。

在我还是捣蛋的顽劣儿童,大姐姐就是四邻长辈眼里的“邻居家的孩子”。她学业优秀,考入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外秀内慧,性格文静,说话轻声细语,周邻长辈都说“徐家长女”天生就是做医生的料。我稍懂人事,看大姐姐更像貌美仙女,削肩细腰,袅袅婷婷,有一种特别韵味的古典美,如林徽因,如林黛玉。大姐姐在1970年国庆前夕的这封信中曾嗔怪,“今天下午我上文化馆去找姚家姐弟,碰到文化馆馆长,他要叫我参加机关文艺宣传队……这个馆长滑稽得很,碰到我老说我像林黛玉,我真有些生气,我哪一点像她了呢,真是胡乱比喻人!”文化馆长终究是文化人、有美育素养和美的鉴赏力,他的赞誉可见是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我很诧异,美丽恬静的大姐姐怎么会嫁给无钱无势、个子还偏矮的李骏?答案就在他们数百封异地的通信中。他俩是位育中学初中、高中同班同学,住家又颇近。李骏就读上海科技大学半导体物理系,专业扎实,英语尤其精湛,分配在上海工作,性格温和,善解人意,具备了惺惺相惜的基本条件。他们通信中没有华丽的辞藻、煽情的表露、肉麻的山盟海誓,长篇幅的是平白直叙,谈日常生活细节,工作状况,同事交际,亲戚往来,家里弟妹的情况,不厌其烦地娓娓细语、唠唠叨叨,彼此把读信和写信当作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当作贫困艰辛生活的支撑,拉近彼此感情的距离,终成美眷。现代人可能不太理解,那个年代就有这样的神仙眷侣。大概1986年吧,大姐已经调回上海,一家三口蜗居在朝北的八平方米小屋里。我刚升任房修队长,就帮忙打了个阁楼,给逼仄的空间增加一点腾身余地。在这种境况中生活,他俩相互扶持、齐心协力培养女儿大学毕业、工作、结婚、移居美国、生育两子。后来,又在中美两地奔波帮助带大俩外孙。为安享晚年,把建国西路旧居装修成温馨的雅室。不料,只安居一年余,爆发疫情,大姐姐旧疾未能得到系统治疗而加剧,只能选择入住收费不菲的乐璟会护理院。朝夕相伴,不离须臾,直至大姐宁静安详地离世。他俩用行为诠释了“白首到老”“相濡以沫”的含义。

通看全篇信件,文字直白,叙写详尽,仿佛是一部黑白纪录片,浓缩了那个年代的方方面面:猪肝面0.3元一碗,粮票、布票,一床被里一丈五尺布票,一件海富绒衣三张专用券,五人分一张自行车票,运回上海结婚用的五斗橱要请林业局开通行许可证,结婚要政治审查,大姐怕父亲民国时期读大学参加党派通不过政审而惴惴不安,一打三反,革委会、军代表、路政委、样板戏、西哈努克访问朝鲜、揭批林彪等等,看其内容会勾起每个人对那个时代的记忆。我回想起下乡知青的青春岁月;不堪回首回城相亲,因父亲“历史反革命”而屡屡遭拒;自古以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自由被剥夺,愤恨无奈。兆熊,兆珙弟弟是大姐最幼的弟妹,是我儿时的玩伴,他们在安徽农村和大姐共同生活的那几年,大姐关爱照顾他们,为之操心担忧,一片慈母心在信中表露无遗。如今,兆熊、兆珙弟弟,大家都步入古稀之年了,要多多重温当年骨肉抱团的暖心,怀揣感恩,多多来沪看望姐夫哦!

大姐姐在双沟和休宁两地医院工作了三年,已经能完成肠梗阻、胆囊切除、阑尾炎、脾摘除、胃切除、剖腹产、输卵管结扎等手术,她接受了完整严格的医学教育训练,脾气温柔和蔼,性格缜密细腻,她也适合成为一名儿科医生或妇产科医生:迎接新的生命,带给人间欢乐,可是艰苦的生活环境,分居两地的困苦,独自抚育幼女的无奈,逼迫她做出选择,偏离了正轨。信件中有很大的篇幅讨论调动工作的情况,喜怒哀乐围绕着这个小目标,最终她调入上海有色金属研究所小三线医务室做厂医。虽然还披着白大褂,却放下了手术刀,远离了无影灯。我不知大姐内心是否迷茫和遗憾,崇尚仁心仁术的我看来,这是时代的冷酷,是命运对她的不公。她用瘦弱的肩膀扛下了一切,相夫教女,尽了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责任,世界以痛吻她,而她报之以歌。

杂七杂八地写了这么多,就此搁笔了。大姐姐,您在天国可安好?我言无所忌,有不到之处请见谅。我隐约地听见了您像以往那样轻声唤我“大弟,没关系的”,不是幻听,我心安了。

杨育坚
2024.6.22 b6ZJB9DcEgXl05+2C0NamP9XN/Op8D1H3qCADqNoy6z6qiXfj4xvEihqPy7U+kx0

两地家书千里传情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