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黄姓郎中,承袭祖业擅长采挖黄连、黄耆、黄精、黄芩、黄根这五种药材为人治病,被誉为“五黄先生”。每到三月,郎中便进山采药,为此常借宿在山上农户马峻家中,至秋末方才离开。马峻一家三口对他善待有加,久而久之便与马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一年马家遭了火灾,房子财物被烧光,马峻妻子被烧死,剩下爷儿俩伤心地住山洞去了。郎中费了很大气力才找到父子俩,他对马峻说:“你带着孩子跟我采药吧!”于是他们终日相伴,以采药、卖药、治病为生。渐渐地,不识药性的马峻也熟悉了五黄药,有时郎中不在家,他偶尔学着为人治病。有一年夏天,一位孕妇身体虚弱,骨瘦面黄,因泻肚子来求医。恰巧郎中不在,马峻把止泻的黄连错给成了泻火通便的黄根,结果孕妇服后大泻不止,差点没命,胎儿也死了。这事被告到县衙,县老爷立刻命人捉拿马峻,要以庸医害人治其罪。这时,郎中赶忙跪在堂前,恳求县老爷判自己的罪,说马峻是跟他学的医;而马峻心里更是难过,自愿领罪受罚。这样一来,县老爷反而十分敬佩他俩的情谊,想想这五黄先生也素有声名,而孕妇身体羸弱,孕期也短,就责罚两人赔孕妇家一些银两,把他们放了。不过县老爷最后对郎中说:“你那五黄药的‘黄根’既然比其他四样药厉害,应该改个名儿,免得日后混淆再惹祸。”郎中深深点头,回家便把黄根改叫“大黄”,以便区别,后来这名字就渐渐地传开了。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汉学家们根据中国《二十五史》写出了“大黄史”,列出它们在各个朝代的故事。十八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黄由中国传入欧洲,并成为食用植物。十八世纪末,缅因州的一名种菜农民把大黄的种子由欧洲带到北美。
【大黄别名】将军、黄良、火参、肤如、蜀、牛舌、锦纹。
【蓼科大黄属植物】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东南部、青海、四川西部、云南及西藏东部,生于山地林缘或草坡,喜欢阴湿的环境,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北大黄挖起后不用水洗,将外皮刮去,大的开成对半,小团形的修成蛋形。可自然阴干或用火熏干。南大黄先洗净根茎泥沙,晒干,刮去粗皮,横切成 7 ~ 10 cm厚的大块,然后抗干或晒干,由于根茎中心干后收缩陷成马蹄形,故称“马蹄大黄”。大黄尚含有脂肪酸、草酸钙、葡萄糖、果糖和淀粉。
【大黄性味】苦、寒、无毒。
【大黄归经】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大黄功效与作用】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泻下攻积、泻火解毒、活血祛瘀、清泄湿热、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下瘀血血闭,寒热、荡涤肠胃、平胃下气、心腹胀满、诸老血留结、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大黄酵素下痢赤白、里急腹痛、积滞腹痛、瘀血经闭、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导瘀血,滚痰涎,破症结,散坚聚,止疼痛,败痈疽热毒,消肿胀,俱各如神。欲其上升、须加酒引;欲其下行、须入芒硝;欲其速驰、生用为佳;欲其平调、熟煎尤妙;欲其少留、用甘草能缓也。
【攻积泻下大黄酵素 50 公斤量秘方】备料:
1.鲜大黄 5000 克
2.鲜巴豆 5000 克
3.鲜生姜 5000 克
4.蜂蜜 5000 克
5.好水 50000 克
6.柠檬 1000 克
7.金线莲大黄母液 20 毫升
治心腹诸疾、卒暴百病,腹中鸣转,当吐下便愈;若口已噤者,折齿灌之,入喉即瘥。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疏肝理气大黄中药秘方】大柴胡汤:大黄 9 克、柴胡 18 克、生姜 12 克、半夏 9 克、白芍 9 克、郁金 9 克、黄芩 9 克、枳实 9 克,每日 1 ~ 2 剂,水煎分服;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清热利湿、通腑利胆之效,本方既能治“本”(抗菌、消炎),又能治“标”(止痛、退热),诚为一首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有效方剂。
【大黄药膳秘方】1.赤白浊淋:好大黄为末,每次服 3 克,鸡蛋一个,破顶入药,搅匀蒸熟,空心食之,不过三服即愈;2.鼻中生疮:生大黄、杏仁捣匀,猪脂和涂。
【大黄茶秘方】原料:大黄 5 克、红茶 15 克、白糖 30 克,用 200 毫升开水冲泡 10 分钟后即可,冲饮至味淡。功能:清热泻火;抗菌,抗肿瘤。用途:实热便秘、痢疾初起、痈疡肿毒、阳黄、水肿、淋浊、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胆囊炎。
【大黄用药禁忌】忌冷水、恶干漆;脾胃虚弱者慎用,孕妇、月经期、哺乳期忌用;胃寒血虚、妊娠产后、久病年高之人轻用大黄。
(秘方来源:刘渡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