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部署,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全会决定“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简称“联合会”)作为本市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枢纽型非营利社团组织,成立近20年来,始终聚焦国家及上海发展战略,助力上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面对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服务业优质高效新体系,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审时度势,顺应新变化,体现新价值,实现新发展。
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有望进一步提升。从需求端看,作为一个人口超过14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万美元以上的超大型经济体,中国拥有一般国家不具备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随着国家将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提到更重要的高度,超大规模市场效应有望进一步增强。因此,当前经济发展仍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从供给端看,中国雄厚的产业基础为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前提,制造业已形成完备的产业体系。中国作为全球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国家,产业网络运行效率高、延展性和集成创新能力较强,兼具快速大规模生产和柔性化生产的能力,抵御外生冲击和外部风险的韧性较强。在此背景下,一旦国内需求提升,国际部分需求回归,中国经济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这种变化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体现为:其一,全要素生产率将不断提高;其二,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进一步扩大,要素精细化配置和产业数字化,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快速发展;其三,经济发展支撑将更加依靠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资,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将得到根本改变;其四,共享包容的分配体系逐步形成,创造更为充分的就业机会,中等收入群体持续壮大,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五,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另一方面,以产业竞争为核心的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自2016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延宕至今,规模和广度不断扩展,并延伸至科技战、产业战、金融战。美国已开启了与中国“全政府、全方位、全领域”的竞争。与此同时,中国与欧盟国家的经贸关系也全面趋于紧张,欧盟对中国的贸易壁垒日益升高。在此大环境下,我们需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站位来审视和应对这些变化。
国家发展战略对服务业发展提出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优化服务业核算,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设,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破除跨地区经营行政壁垒,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健全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机制,完善中介服务机构法规制度体系,促进中介服务机构诚实守信、依法履责共8项举措。《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亦明确要求重点发展高端服务经济,要求“围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体育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智慧健康养老九大服务业,联合打造一批高水平服务业集聚区和创新平台”。上海发展战略也赋予了服务业新的使命。《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聚焦“城市能级导向的功能性服务业板块、价值增值导向的生产性服务业板块、消费升级导向的生活性服务业板块”,同时要求大力发展以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科技研发服务等为主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服务业发展本身呈现新趋势。一是产业的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农业等产业之间的融合愈加紧密,未来将更加深入和全面,从而形成更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二是技术的创新。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发展和应用,服务业将不断升级转型,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企业诉求发生显著变化,企业由原来的政策支持诉求、资源支撑诉求、行业认同诉求和政府认可诉求,转化为对国际化布局诉求和市场公平诉求的内在追求。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业企业发展诉求逐渐从国内转向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不出海就出局,日益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协助企业赴全球寻找商业机会和参加高层次活动,越来越成为社会组织的核心工作内容。另一方面,中小民营企业对市场公平诉求强烈,希望容身于一个更为公平的市场环境中。以上种种变化,要求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利用自身优势资源为企业提供更符合其国际化发展需求的服务,同时倡导、推动更公平化的市场环境。
技术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崛起,服务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伴随产业应用规模的不断突破,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服务业进一步深度融合,在柔性服务、协同服务、绿色服务和分享服务等重点领域形成了新增长点,为服务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新模式、新路径。这不仅改变了服务业的业态,也为社会组织服务手段的优化和服务内涵的深化提供了巨大空间,同时提出了全新要求与挑战。
无疑,经济社会发展后,社会组织必然随之发生变化,需要承担新的角色和功能。第一,承担公共服务供给功能。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独立或联合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与政府部门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相互补充,形成更为健全与科学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效益最大化。第二,承担利益诉求传达功能。社会组织要紧密联系企业,搭建政商交流平台,协助政府部门优化发展环境,维护会员企业合法权益,是联系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进而助力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第三,承担政府社会治理重要补充功能。社会组织将逐步进入公共治理领域,承担政府退出的一定公共服务职能。
思想先进是本质上的先进,观念落后是根本上的落后。联合会把握好时代变迁,展示出新的组织角色和功能,核心在围绕“服务”这一立会初心定位。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要继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以强烈的市场意识和创新的积极措施,充分运用横跨服务业各领域各行业的独特优势,与各级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主动沟通、密切对接、合作共事,汇集社会优质资源,承接政府公共服务,有效实现服务要素的高效组合和协同创新,努力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社会组织建设做出有益探索,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
《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报告》编撰委员会主任
202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