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视音频技术不断迭代升级,以超高清视频为代表的视听产业迈入了更高智能、更强体验、更多元应用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多年来,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在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下,2023年本市超高清视频产业在标准体系建设、产业链协同创新、行业应用落地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果,与5G、AI、AR/V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催生了大量新场景、新应用、新模式,成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赋能力量。
标准体系不断完善,规范行业健康发展。2023年上海市信息家电行业协会组织编制的《8K超高清电视智能融合终端技术要求》《8K超高清公共显示传播系统技术规范》《8K超高清公共显示接收终端技术要求》三项超高清视频领域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协会积极推进本市8K超高清户外屏团体标准试点建设,规范和提升本市8K超高清公共显示屏建设水平,打通本市8K超高清公共显示全链路,推动技术标准体系和产业链成熟,以标准加快超高清设备升级和应用落地。
强化核心技术研发,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由东方有线牵头,联合产业链相关企业,推进8K超高清视频传输网络、内容制作平台和智能终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研发和产业化取得成效,成功研发了采用国产芯片的8K超高清智能终端,实现了面向广电网的8K超高清视频互动点播和IP直播示范应用,为本市实现8K超高清电视入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百城千屏”点亮五大新城,超高清落地推广见成效。作为首批参与国家“百城千屏”超高清视频落地推广活动的城市,2月24日,上海“百城千屏”超高清视频落地推广活动——“点亮新城、链接视界”启动仪式隆重举行,五大新城作为上海“百城千屏”超高清视频播控平台首批接入的城区,举行了示范大屏的点亮仪式。通过“百城千屏”活动改建或新建超高清公共大屏,展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建设、文化旅游等优质超高清内容,进一步丰富和拓宽了超高清视频应用落地场景,促进超高清视频产业全面升级。
超高清视频接续政策出台,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自2019年国家和上海市相继发布《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至今,本市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2023年是超高清视频产业政策接续的关键年份,协会及成员单位积极建言献策,2023年12月15日,国家《关于加快推进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在新的阶段,大力发展智慧生活、智慧商用显示、沉浸车载视听、近眼显示和激光显示等八大视听系统,为本市下一步推进视听电子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方向。
2023年,上海的超高清视频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持续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超高清视频内容生产全力打造内容生产平台,融入AI、元宇宙等新技术,使内容生产的质和量都有显著提升。同时,研发完成节目质量评估设备和安全播出设备,为超高清视频的制作和播出保驾护航。
百视通已建设完成的超高清云媒资平台,可以灵活实现多种编码格式的4K节目规模化生产,同时具备4K内容的灵活分级存储及实时下发。百视通已具备全链路4K超高清云导播的能力,具备4K内容的制作、传输和分发能力。已在上海、江苏等15省市通过百视通平台播出2200余场超高清节目。现有4K用户规模超1000万户。计划在2024—2026年,进一步增加4K/8K超高清内容供给,在IPTV平台上推出4K/8K超高清点播专区服务,通过高品质视音频内容吸引用户。同时,协助运营商更新升级老旧机顶盒,计划每年新增超高清用户1000万户以上。
百视通拟构建“8K超高清视频制播平台”项目,目的是开展面向8K超高清视频制播平台的建设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完成8K超高清视频点播制作系统与集成播控平台研发和产业化;完成8K超高清视频IP化云导播系统建设;采用AVS3、Vivid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编解码标准,满足视频内容安全,符合8K超高清广播电视技术指标。拟构建从节目制作、传输到播出的8K超高清视频的相关技术研究和建设平台。
同时,百视通计划与4K花园等国内知名、领先的超高清制作及分发平台开展深入合作,引入优秀、高质量的4K、8K超高清内容,进一步丰富扩大百视通超高清产品线,为用户持续输出优质的超高清内容,提升用户体验。
SMT自主研发了Empower-media智慧媒体赋能平台,该平台集指挥调度、协调管理、移动采访、写稿编审、内容汇聚、融合生产、多渠道发布、全媒体内容媒资库、AI智能辅助内容生产、云直播连线、云导播系统、融媒体广播应用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等功能为一体,主旨在于打通新闻、体育、广播、娱乐等不同业务生态的内容生产平台云化建设。在上海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中,Empower-media赋能媒体平台将成为推进上海广播电视台(SMG)持续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该项目引进更多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能力、AI智能能力,扩充融媒体生产的功能组件,造就全新的直播生态圈和制作生态圈,全面提升融合生产的实战能力。
2023年1月,SMT完成了“人工智能虚拟数字人”项目,该项目改变了以往数字人需要依赖“中之人”(网络流行语:操纵虚拟形象进行直播的人)驱动的方式,深入服务场景,以提升数字人交互能力和体验为目标,构建服务型AI数字人,实现用户与数字人智能交互,打造虚实结合的服务新模式和新业态。
2023年6月,SMG融媒体大数据支撑平台建设完成。结合融媒体中心实际业务需求,大数据支撑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访问痕迹,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合理的整理分析,从而预测出用户的具体喜好等,进而制定个性化的推送机制。同时,该平台还具备通用性,未来可复用至台内外各个内容客户的第三方平台,满足数据采集需求。
咪咕视讯多年来深耕5G超高清视频内容和技术生态,致力于推动5G超高清视频内容技术研发、创新和应用,专注的节目内容覆盖了体育、纪实、电影等主流领域,超高清内容总储备量已位列行业前列。
2023年,咪咕视讯建成了第一辆具备8K、120帧超高清视频直播能力的“巨无霸”——咪咕8K转播车。整车展开后可提供约80平方米工作和科研空间,最多可容纳40人协同工作,最多可实现8个8K摄像机讯道或32个4K摄像机讯道采集和节目制作,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技术水平。
2023年,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UWA)正式为中国移动咪咕公司授予了HDR Vivid认证调色棚标牌,标志着华东首家、全球第5家符合HDR Vivid后期制作标准认证的调色棚在咪咕公司正式挂牌。咪咕公司采用HDR Vivid技术标准和HDR Vivid逐帧调优技术,完成了多部8K纪录片的调色生产工作。
2023年,咪咕视讯投资建成了面向元宇宙的“比特演播室”。比特演播室占地约200平方米,包含实景坐播区、AR站播区、数字比特区3个直播区域,在行业内首次实现了超高精度数智人沉浸式实时赛事解说。演播室于5月投入2022—2023赛季NBA总决赛的节目制作中。
2023年咪咕完成了上影节、女足世界杯、成都大运会、男篮世界杯、杭州亚运会等多个重大活动及体育赛事的超高清直播。通过5G、4K、HDR Vivid等多种技术,不断提升画质,保证4K超高清直播标准,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的高品质超高清观赛体验。
为解决8K超高清内容制播效率问题,突破8K超高清内容制播技术,浪潮数科开发出智能媒资系统,实现智能编目、智能检索、智能标签、个性化推荐等功能,覆盖广播电视领域及行业客户的资料存储、管理、发布、运营等应用场景。浪潮研发基于人工智能(AI)的超分辨率(图片和视频)技术,突破已有视频内容转化为超高清视频的核心技术。人工智能(AI)视频超分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老旧影像修复、8K/4K图像视频生产、实时视频超分、视频网络传输优化等领域,在智慧广电、智慧融媒等领域具备大量的应用场景。
2023年8月,浪潮数科助力新影集团通过抢救性清理修复和4K数字化存储,将1938—1978年的珍贵电影胶片资料转化为水平清晰度为4K的DPX(一种数字图像交换格式)序列帧数据文件和数字声音文件,并将这些数据文件迁移到媒资系统中保存和应用,弥补了因胶片本身存在的蒙灰、污垢、霉斑、掉色、划痕等问题导致的珍贵历史影像资料损毁风险。
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简称“工程中心”)2023年7月成功推出真正支持8K视频播放测试的超高清测试码流设备“菁彩HDR超高清测试码流仪(NERC8K V30)”。该设备通过HDMI 2.1(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专业测试认证并支持HDR Vivid标准的超高清码流播放,全力助力超高清产业链的演示、研发及测试等应用。
围绕超高清终端质量评测,工程中心初步形成了多维度评价指标,积累了一定的测试素材,搭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评测系统雏形,并在多个品牌终端设备开展了多次测试工作,为后续进一步深入开展超高清质量评价积累了一定经验。
同时,工程中心在超高清领域还开展了各类试验示范工程,先后与央视及咪咕完成了2021年央视8K超高清频道开播、春晚8K直播、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3年杭州亚运会乒乓球比赛、2024年CBA篮球联赛超高清多屏多视角个性化直播。
2023年,佰贝科技自主研发的“广播电视智慧安播监管平台系列产品和广播电视监测监管系统系列产品”完成了在中央电视总台,上海、内蒙古、吉林、无锡等广播电视台单位的应用部署,并获得了用户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广播电视智慧安播监管平台基于用户在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应急以及管理两方面的现实需求,以安全播出事故预防为主,对播出隐患及早发现、及早处理,通过智能化监控手段,达到故障应急的自动切换处理。实现“降低安全播出差错率和事故等级,提高安全播出运行与管理水平”的目标。
在前阶段行业规范管理、超高清技术标准制定取得成果后,2023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将重点放到改善有线电视、IPTV用户体验上,提出“双治理”。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整治机顶盒开机模式复杂及“套娃”现象;二是组织研发新型智能终端,推动电视机顶盒一体化。2023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三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标准,对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三种电视终端的开机时间、操作流程、付费提示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根据广电总局发布的《有线电视业务技术要求》和《IPTV业务技术要求》,有线电视和IPTV终端均应提供“开机进入全屏直播”和“开机进入突出直播频道的交互主页”两种“开机模式”选项。系统默认设置应为“开机进入全屏直播”。有线电视和IPTV终端开机过程所需时间应不大于35秒,不应因播放开机广告等特定内容延长开机时间。在付费提示方面,对于业务的订购或退订等相关操作,均应在用户界面上提供明确的提示说明和流程操作说明,且应提供确认付费或取消付费的明确操作步骤,不应设置“一键付费”相关操作。此外,有线电视和IPTV遥控器应具备快捷看直播频道的按键,通过此按键直接进入全屏直播。
“双治理”工作的第二阶段,即“逐步实现一个遥控器看电视、积极推进电视机机顶盒一体化”。国家广电总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一起,推动电视机生产厂商研发智能电视机开机以后自动优先显示电视直播频道功能;组织科研单位、电视机厂商研究多种技术路径,争取早日实现电视机、机顶盒使用同一个遥控器,最终推出电视机、机顶盒一体化接收设备。
东方有线落实广电总局“开机看直播频道、加强机顶盒看直播频道引导、缩短机顶盒开机时间、简化回看业务操作、优化免费业务收看体验”五项工作任务,完成了各项工作的升级部署,确保了用户终端开机后能收到升级流并顺利完成升级,同时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一方面通过加快全网分批升级速度和规模,快速扩大端触达率;另一方面通过宣传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扫街、扫楼、扫户行动,上门服务讲解,帮助用户升级,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根据《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工作指南2.0》工作要求,通过压减收费包、规范订购流程、优化页面设置、丰富内容供给、完善用户权益保障等举措,切实解决电视大屏“收费包多、收费不透明、免费内容不突出、看直播难”等问题,提升有线电视用户收视权益,改善有线电视用户大屏收视及消费体验。
操作系统方面,东方有线对TVOS4.0商用版本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并协调TVOS工作组和开发厂商完成了版本优化加固,商用版本通过了总局广科院TVOS4.0的认证。上半年商用版本在东方有线网络内正式发布,并在现网各型号共43万台4K智能电视机顶盒终端上完成了网络升级。同时,东方有线参与了TVOS5.0的相关工作,并配合支持了TVOS5.0版本发布,完成上海—北京演示通讯链路搭建和北京现场演示环境部署。在发布会上展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服务试点应用示范、为老服务“一键通”、金色学堂等应用场景。
东方有线2023年开始统一内容运营相关系统建设,针对东方有线目前的EPG形式和产品形态,与大数据服务平台、融合运营平台结合,建设统一内容运营平台。同时引入了百视通、爱奇艺媒资,已增加12万小时点播内容库资源。
百视通与上海移动合作成立专项工作组,按照总局相关会议精神和要求积极落实相关工作。截至2023年10月20日,上海IPTV移动平台完成全部180万用户页面、订购和运营方面的28项整改工作,顺利完成第一阶段试点工作和预设目标。具体做法是百视通将原先各种类别内容进行梳理整合,将原有的收费包进行缩减,优化至目前影视VIP、少儿、电竞、体育和音乐等几大类收费包。
上海电信将IPTV产品云化,基于电信云宽带能力,推出IPTV软终端版本,可安装于智能电视上,随需使用,无须外接机顶盒。在满足IPTV相关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可观看IPTV包括央视、全国各大卫视频道的直播、回看及海量视频点播内容,已推广4000路。同时积极对接各电视厂商适配,IPTV软终端客户端已适配了100余款智能电视机设备。
同时,上海电信已开发8K超高清视频软终端,正推进8K机顶盒入网测试,为用户提供8K超高清视音频、AI画质增强、全景视频、自由视角、多屏同看等功能,提升用户观看体验。
除了软终端外,上海电信参与了电信集团与广科院联合组织的“插入式机顶盒”的验证测试工作;尝试更多简化机顶盒的实施方案。
IPTV+视联网为更多行业提供解决方案,如针对旅游景点:慢直播实时展示景点的美景和风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可实时监控游客人数、区域人流,进行精细化的出入管理、分流和控制,避免超载和安全隐患。
借助融媒体、元宇宙、物联网、云服务等技术不断成熟以及AI赋能,超高清视频的行业应用也不断往深度、广度发展。
服务数字政府专项市场,城市治理领域开展持续规模推广,如青浦城运、临港数字孪生、北蔡城市大脑、浦东城市安全国家级试点项目;服务一网通办,自主研发在线帮办平台,布局基层治理,切入区县基层治理大平台。服务教育基座市区两级拓展,持续开展市级数字基座建设,完成多区专项汇报,参与上海市校级基座试点。积极布局元宇宙新赛道,其中“数字一大、数字孪生天文馆”等4个项目成功入选上海市首批10个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名单。
打造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全生命周期服务,实现行业场景能力规划面向智能视频、城域物联、资产运营三大方向,为客户提供数十个重点场景的全生命周期服务。2023年落实了城域物联专项挂牌,在市大数据中心、浦东神经元项目中卡位汇聚平台能力,并推进政府委办、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的重点项目交付。通过流程适配优化、专业线协同,提升响应效率,全面拆解客户需求并做好能力匹配,履行项目经理的工作职责,落实一体化支撑交付。深化创新业务全流程规范性指导,统筹技术方案,形成统一的售前审核机制和风控体系,拉齐项目交付、验收交维各环节标准动作,强化头部客户数字化转型运营服务能力。
浪潮数科成立于2023年5月16日,由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公司依托超高清编解码、传输、显示等技术和产品,围绕宣传、监测、应急三大行业,打造融媒播控矩阵、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文化大数据、融媒体中心、集成播控、梯联网、新媒体监测、户外媒体监测、数智融合监测、应急广播、智能应急装备等行业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和产品、方案服务。
在大宣传领域,打造了福建“万福千屏”、青岛“城市融媒”、济南火车站机场大屏、石家庄民族路步行街天幕大屏及裸眼3D屏幕、杭州亚运会8K大屏、海峡会展大屏等样板案例;在大监测领域,打造了中宣部游戏防沉迷监测、重庆电梯物联网监测、山东广播电视局新媒体监测等样板案例;在大应急领域,打造了福建应急厅宣教大屏,齐河、莱州、泗水等应急广播样板案例。
2023年12月,蓝硕科技拿下“南京东路世纪广场环屏秀”,克服了六屏联动但每款屏幕尺寸比例不一样的技术难点,将技术+艺术+商业完美融合,创造出令消费者流连忘返的“沉浸式”体验。
2023年12月,蓝硕科技在班加罗尔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的建设中,通过精心打造数字铃铛显示系统,解决了项目“结构复杂、布局和排列困难、角度和曲线适配”等难题,实现了较小的像素间隔和更加均匀的光线投射,从而鲜明凸显其真实与虚幻交融的未来特色。
2023年6月,蓝硕科技参与“上海国际电影节”主会场上海影城的焕新升级,在努力克服制作裸眼3DLED显示屏需要涉及“包括液晶透视技术、光栅条纹技术、立体成像算法”等多种复杂技术的前提下,顺利通过震撼的视听效果将影城的点睛之笔——“0号厅”打造得完美无缺。
此外,蓝硕科技积极融入各种高级别的活动。在9月26日—28日举办的“世界设计之都大会”、11月16日—19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的“2023年第四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9月19日—23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的“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等大型高级别活动,提供高清交互数字视效支持,使用尖端数显技术,集中呈现上海设计之都的发展成果,打造沉浸式、交互式的展览体验。
该项目是上海市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由东方有线牵头,联合文广互动、上海仪电数字共同承担。项目聚焦于电子信息产业“新型显示及超高清视频”领域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重在落实并进一步推进《上海市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项目以8K超高清视频消费市场的需求前景为导向,开发8K制播系统、研制8K超高清用户终端,推进全IP光网络就绪以支撑8K超高清视频传输对于网络承载性能的要求,从而促进上海地区优质视频内容生产、传输网络、芯片及终端设备设计制造这一产业链的新的增长,使得上海在超高清视频产业领域走在全国前列。项目在2023年完成了全部计划任务,并于2024年1月顺利通过验收。项目研发并完成了视频制作平台建设,该平台可制作8K分辨率、50帧/秒帧率、80—120兆/秒码率的超高清视频;具备8K超高清内容存储能力;可开展面向广电网的8K超高清视频互动点播应用。
该项目是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扶持资金项目,由佰贝科技承担。该系统通过4K指标监测可以及时判别真假超高清,并对超高清视频节目质量进行有效评测。基于4K参数分析及判别,可以进一步提升4K视频识别效率。
该项目是上海市经信委软件和集成电路发展专项,由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K超高清视频解码器IP的开发及产业化,解码最大码率500兆/秒,符合HEVC、H.264、VP9、AVS2等多种编码格式,并于2023年3月完成验收。
该项目是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工业强基),由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牵头,海思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极清慧视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突破高质量8K影像的采集、制作、接收、测试和呈现等关键技术,实现8K超高清视频的新一轮重大技术革新,并于2023年11月完成验收。
2023年5月,工程中心正式成为新一代数字电视国际标准ATSC3.0(美国的数字电视国家标准)专利池的许可方,是首个成为Avanci广播电视平台专利许可方的中国研究机构。2023年9月,工程中心成功实现向韩国三星、LG,日本索尼、夏普等国际消费电子巨头的专利许可。
2023年8K测试信号序列被欧广联EBU采纳。联合央视、华为、咪咕等优势单位,研发了一套基于自主生态的AI视频增强系统,完成了近300段国家影像资料的超高清增强制作。
工程中心成功将超高清无感化协同网络传输4项自主核心技术导入了美国新一代超高清数字电视NextGen TV标准A/321、A/322、A/323、A/331标准,是美国新一代超高清数字电视国际专利池唯一中国专利权人,首次实现向韩国三星、LG,日本索尼,荷兰飞利浦等10余家国际消费电子巨头的专利许可。
工程中心是欧洲DVB数字电视标准组织2021—2023、2023—2025两任全球决策委员会成员单位,联合国内企业成功将我国AVS3标准导入欧洲标准。
自主研发的SMT智能媒体传送技术标准首次成功导入国际电信联盟ITU-RSG6WP6B标准。5MBS自主技术成功导入新一代移动通信3GPPR18RAN2技术标准体系。针对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多项物理层技术成功被星闪联盟NearLink标准被采纳。
(上海市信息家电行业协会供稿 执笔:朱静莲)